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3)
2023(9321)
2022(8422)
2021(8055)
2020(6781)
2019(15736)
2018(15729)
2017(30623)
2016(16775)
2015(18918)
2014(19040)
2013(18797)
2012(17096)
2011(15147)
2010(14901)
2009(13536)
2008(12989)
2007(11040)
2006(9589)
2005(7969)
作者
(47328)
(38966)
(38793)
(36930)
(24907)
(18778)
(17602)
(15391)
(14752)
(13855)
(13672)
(12887)
(12246)
(12215)
(11960)
(11911)
(11657)
(11647)
(11198)
(11077)
(9790)
(9427)
(9279)
(8866)
(8730)
(8705)
(8648)
(8535)
(7804)
(7766)
学科
(63411)
经济(63344)
管理(45733)
(43073)
(37192)
企业(37192)
方法(32226)
数学(26210)
数学方法(25903)
(16434)
中国(15361)
业经(15268)
(14706)
(14340)
地方(13681)
理论(13313)
(11754)
农业(11270)
(10632)
贸易(10628)
教育(10421)
(10284)
环境(10192)
技术(9990)
(9559)
(9504)
财务(9502)
财务管理(9483)
企业财务(8965)
(8925)
机构
大学(232861)
学院(232283)
管理(96440)
理学(84253)
(83719)
理学院(83296)
管理学(81862)
经济(81650)
管理学院(81435)
研究(73410)
中国(52436)
(49928)
科学(48265)
(37194)
(35976)
业大(34835)
(34094)
(33535)
师范(33261)
研究所(33169)
中心(33008)
(32422)
北京(31631)
财经(30786)
(27958)
(27150)
师范大学(27043)
(27031)
农业(26639)
商学(24380)
基金
项目(165023)
科学(129249)
研究(121750)
基金(118593)
(102596)
国家(101698)
科学基金(87687)
社会(74667)
社会科(70579)
社会科学(70560)
(65123)
基金项目(64589)
自然(58010)
自然科(56587)
自然科学(56576)
自然科学基金(55538)
教育(55481)
(54556)
编号(50785)
资助(48856)
成果(40737)
重点(36171)
(35538)
(34902)
课题(34285)
(34061)
创新(31535)
项目编号(31521)
科研(31484)
大学(30790)
期刊
(89994)
经济(89994)
研究(64843)
中国(38387)
学报(36531)
科学(34393)
管理(33543)
(30676)
教育(28187)
大学(27413)
(26130)
学学(25588)
农业(22114)
技术(19214)
业经(15845)
(14941)
金融(14941)
图书(14744)
财经(13651)
经济研究(13146)
科技(11991)
理论(11951)
问题(11783)
(11444)
实践(11311)
(11311)
(10944)
资源(10777)
情报(10544)
(10486)
共检索到321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朝枝  孙晓静  卢玉平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一观点常被视为旅游开发与管理中的常识,不少开发者也因此对文化旅游地开发付诸极大的热情,但现实中并非所有的文化遗产地都能因为其厚重的历史文化而成为游客追逐的热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一观点需要进行深入思考。本文通过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研究发现,大众游客只能感知到文化的一些表层元素,他们希望对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包装与充分展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一观点进行了深入思考。本文认为,文化元素在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但只有经过充分解说与合理展示、让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郭伟锋  郑向敏  
本文选取武夷山茶文化为研究样本,借助质性访谈对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认知。结果表明:旅游地文化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市场因素和资本因素。本文根据影响因子的量化研究,把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影响机理概括为:文化内驱力、社会推动力、市场调控力和资本外驱力合力驱动的结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玉平  魏敏  
"十一五"期间,我国一部分城市开始了"数字城市"的建设热潮,特别是物联网、"云计算"等概念的提出,以及智能手机等新一代通讯工具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数字城市"建设的历程,IBM公司推出"智慧地球"理念之后,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进一步加速,从而使对"智慧城市"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智慧旅游"的研究进一步升温。在国家旅游局部署了"智慧旅游城市"的试点工作,确定武夷山等18个城市为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后,使对武夷山市"智慧旅游"城市的总体构架研究成为必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方碧姗  
分析生态旅游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出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通过对福建武夷山进行案例实践,着重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出发,研究为具体区域通过生态旅游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支军  
分析了武夷山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指出武夷山创建国际旅游城市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发展 ,加强城市旅游目的地建设 ,对遗产地进行保护性开发经营。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粟路军  黄福才  
在研究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服务公平性对旅游者忠诚的作用机理模型。通过对武夷山观光旅游者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实证了服务公平性、服务质量、感知价值、旅游者满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旅游者忠诚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公平性通过服务质量、感知价值和旅游者满意三个中介变量对旅游者忠诚产生间接影响,共有四条影响路径:(1)服务公平性—服务质量—旅游者满意—旅游者忠诚;(2)服务公平性—服务质量—感知价值—旅游者满意—旅游者忠诚;(3)服务公平性—感知价值—旅游者满意—旅游者忠诚;(4)服务公平性—旅游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莉娜  李正欢  王军  
以典型的旅游驱动型城市武夷山市为研究区,基于景观破碎指数、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景观连通度等方法,分析了旅游发展与景观格局演变之间的联动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武夷山市人工表面大面积扩张,城市景观破碎度指数增加而自然景观破碎度指数降低。(2)核心区、边缘区和空隙面积显著减少,桥接区面积增加,重要程度较高的核心区集中在武夷山市的西北部。(3)景观格局演变与旅游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时空联动关系。(4)旅游产业发展与城市景观格局演变之间,以城市发展为中介,存在着显著的双向作用过程。旅游发展通过强化城市定位、引导产业用地等方式影响景观格局,同时景观格局变化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二者之间形成联动关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进辉  孙玉军  
通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就生态旅游影响感知进行半结构访谈与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生态旅游对社区居民的社会、经济、环境社区居民影响总体上是积极、正面的。探讨了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圈"、"保护区旅游,度假区住宿"、多元化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逐步改善利益分配制度的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面积70平方公里。武夷山被誉为国家级的重点名胜风景区;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现已被批为全国5A级旅游区;全国文化先进市。1979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5个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1982年,武夷山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1989年,八月被批准为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惠滨  
福建与台湾,地理上隔海峡相望,历史上关系极其密切。福建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血缘骨肉情深,语言相通,习俗相近。闽台距离近,海上交通便捷,经济文化频繁交流久远。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两岸同胞联系间断达三四十年之久。如今,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台湾当局的松动政策,闽台交往日渐恢复,台胞回闽探亲观光猛增。为了便于台胞来福建旅游观光,了解福建,建设故土,特论述福建武夷山水风光及其旅游开发前景,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郭庆广  
本文分析了著名旅游城市武夷山市的旅游资源特点,旅游业在拉动城市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效,从理论上对武夷山市城市的经济、三大产业和重点行业的发展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这也为国内类似旅游资源城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可供参考的经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向宝惠  柴江豪  唐承财  
旅游城镇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研究,对于旅游城镇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典型的旅游驱动型城镇——武夷山市三姑旅游城镇为例,在概述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城镇空间结构演化四个阶段的特点,包括点状扩展期、线状扩张期、组团发展期与内部填充期,并从外在驱动与内在适应两个方面,分析了旅游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而提出优化调控旅游城镇空间结构的若干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洪滔  王英姿  何东进  陈炳容  俞建安  胡小玲  
景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对于认知旅游环境现状、提高旅游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模糊综合评价是综合评价中应用广泛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模糊综合评价法中,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的多层次、多因素的数学模型,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进行了有效合理的评价。结果显示,6个小景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均为V1~V2级,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为V1级,说明景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属理想状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薛丽佳  高人  杨玉盛  尹云锋  马红亮  刘燕萍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贮存的有机碳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2/3,约为植物碳库的3倍或大气碳库的2倍,是全球碳循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变化,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影响巨大,从而以温室效应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土壤有机碳不仅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植被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碳源,在维持土壤良好的物理结构方面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