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37)
- 2023(6400)
- 2022(5287)
- 2021(5131)
- 2020(4116)
- 2019(9178)
- 2018(8839)
- 2017(16329)
- 2016(8897)
- 2015(9940)
- 2014(9887)
- 2013(9915)
- 2012(9259)
- 2011(8288)
- 2010(8533)
- 2009(7840)
- 2008(7667)
- 2007(7250)
- 2006(6447)
- 2005(5738)
- 学科
- 农(50209)
- 济(38822)
- 经济(38765)
- 农业(34231)
- 业(32904)
- 管理(17515)
- 业经(17384)
- 农业经济(12346)
- 企(11950)
- 企业(11950)
- 中国(11393)
- 地方(11110)
- 方法(10941)
- 收入(10157)
- 发(9917)
- 村(9541)
- 农村(9522)
- 发展(8576)
- 展(8568)
- 数学(8190)
- 制(8129)
- 数学方法(8114)
- 分配(8086)
- 建设(7983)
- 策(7585)
- 土地(7491)
- 劳(6663)
- 劳动(6663)
- 及其(6541)
- 财(6526)
- 机构
- 学院(126714)
- 大学(119142)
- 济(50850)
- 经济(49743)
- 管理(48679)
- 农(44276)
- 理学(41974)
- 研究(41807)
- 理学院(41572)
- 管理学(40927)
- 管理学院(40709)
- 中国(33492)
- 农业(33121)
- 业大(26286)
- 科学(24953)
- 京(24592)
- 中心(21327)
- 江(20751)
- 财(20421)
- 农业大学(20319)
- 所(20288)
- 范(18660)
- 师范(18498)
- 研究所(18172)
- 经济管理(16576)
- 州(16376)
- 省(16241)
- 发(15710)
- 业(15692)
- 财经(15461)
- 基金
- 项目(84179)
- 研究(68203)
- 科学(66361)
- 基金(58402)
- 家(49765)
- 国家(49085)
- 社会(43582)
- 科学基金(42067)
- 社会科(40529)
- 社会科学(40520)
- 省(36320)
- 基金项目(31635)
- 编号(31048)
- 教育(30069)
- 划(27847)
- 农(27653)
- 成果(24861)
- 自然(24092)
- 自然科(23468)
- 自然科学(23466)
- 自然科学基金(23046)
- 资助(21392)
- 课题(20859)
- 发(20243)
- 部(18625)
- 重点(18397)
- 创(17973)
- 年(17513)
- 性(17508)
- 国家社会(17434)
共检索到197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边晓红 段小虎 王军 刘亚玲 闫小斌
文章借鉴自组织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贫困地区文化"他组织"建设与"自组织"建设的关系,探讨当前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文化"自组织"能力建设面临的多重困境。文章提出"文化扶贫"需要充分尊重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将"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教育扶贫"相结合,将文化"精准扶贫"与机制创新相结合,构建以培育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文化"自组织"能力建设为中心的"文化扶贫"新机制。
关键词:
自组织 贫困地区 文化扶贫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曾鸣
文章利用CGSS2015年数据,构建西部农村居民文化贫困多维指标,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文化多维贫困的影响,并采用PSM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使用互联网显著降低了西部农村居民文化贫困发生的概率,并且互联网使用对不同文化贫困类型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作用机制显示,互联网使用通过提高西部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和认知能力,科学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的路径来降低文化贫困的发生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方黎明 刘贺邦
以固体燃料作为主要生活能源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是当前全球和中国面临的最重要的环境健康威胁。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本文使用工具变量法考察了生活能源的使用对不同经济状况的农村居民健康风险影响的差异。结果发现:(1)以固体燃料作为做饭主要生活能源增加了农村居民的健康风险,但随着收入的增长,其带来的健康风险呈现下降趋势,低收入和贫困居民因使用固体燃料健康受损更严重;(2)贫困居民安装油烟机的概率更低,遭受油烟浓度更高和住房通风条件更差等可能是导致他们在使用固体燃料时遭受的健康风险比经济状况较好的居民更为严重的重要原因。农村扶贫需要改变以固体燃料为主的生活能源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亚秋 张剑
发展农村文化自组织是缓解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外部供给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组织发展不稳定、不可持续的现状影响了其公共文化服务价值的有效发挥。研究从参与者的主体视角出发,探讨导致农村文化自组织困境的经济动因。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构建了农村文化自组织发展中经济因素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个人支付意愿、组织资金运营水平与环境支持力度相互影响,最终经由个体参与路径共同影响了农村文化自组织发展。其中,个人支付意愿包含经济能力认知等5个子范畴,组织资金运营水平包含组织资金筹集等3个子范畴,环境支持力度包含基层政府财政政策等3个子范畴,分别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共同导致了农村文化自组织不可持续的困境。最后从组织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提出了促进农村文化自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保障策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强 赵清云 王爱君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18年数据,采用政策评估中的断点回归设计与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村居民努力程度的长期影响、政策异质性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增加了贫困户的生活满意度、未来信心、工作时长和教育培训支出等,产生了显著的"志智双扶"正向激励效应,提高了贫困户的努力水平。精准扶贫政策对"扶志"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能促进不依靠政府补贴救济贫困人口的努力程度,且对主动努力脱贫人口产生明显的"促勤"作用。然而,精准扶贫政策同时也提高了以贫困补贴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个体增加闲暇和享受型消费需求的可能性,促使这部分群体的福利依赖思想形成,从而削弱了"志智双扶"的综合减贫成效。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断点回归 双重差分 志智双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公茂刚 王学真 高峰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粮食获取能力的影响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粮食获取能力还较低,其发展变化的趋势也较为不利;粮食获取由自行生产和市场购买两方面构成,但自行生产占主要地位;对自行生产能力影响最大的是土地投入,其次是资产性投入,灌溉用水的影响不明显;粮食购买能力主要受粮食价格影响,收入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贫困 农村居民 粮食 获取能力 影响因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宏杰 李东岳
以可行能力低下作为确定贫困人口的标准,利用满意程度评估方法对湖北省英山县4个村庄308份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受访者的年龄、有无信仰、是否了解扶贫开发政策、家庭收入是否受到农业扶贫开发政策的巨大影响以及扶贫开发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等因素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均有显著的正向的影响。基于此,提出政府应加大扶贫政策的宣传及执行力度,按照有利于贫困人口的导向积极推进扶贫开发政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向明
本文运用AIDS和扩展的AIDS模型,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我国27个省份农村地区的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了收入等因素对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探索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途径。研究认为,通过"文化下乡"政策、改善和提升农村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水平等途径,可以拉动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文化消费 需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仲怀公 黄容
文章选取我国2005—2020年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相关数据,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考察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使用动态空间计量进行实证检验,探讨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空间差异和集中度呈阶梯式下降趋势,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和依赖性十分显著;(2)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具有显著的直接激励效应和间接空间溢出效应。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不仅受毗邻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还受经济联系密切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影响。(3)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推进更有利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同时,加强中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有助于缩小其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差距。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曾鸣
基于CGSS2010和CGSS2015年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公共文化支出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公共文化支出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幸福感。首先,公共文化支出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村居民幸福感概率提高2.87%;异质性分析表明,公共文化支出对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效应最大。其次,再分配水平、互联网使用和社会信任感是公共文化支出影响农村居民幸福感的重要作用机制。最后,精神状态、认知能力、社会阶层认同、道德素养和文化活动参与五种不同文化元素符号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效应逐渐递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宁军明 张丽
文化消费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在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普遍增长的同时,地区之间的文化消费差距依然明显。在相对收入假说理论基础上,三个地区的实证分析表明,前期文化消费状况比当期收入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更大,高收入地区农村居民的边际文化消费倾向高于其他地区,而低收入地区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更多地受前期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支持了“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的观点。
关键词:
文化消费 农村居民 地区差异 消费函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艳 侯石安 胡联
以政府为主导的扶贫行为,是我国农村减贫的最大特点,并为世界减贫实践贡献了宝贵经验。运用1995—2015年间农村居民收入分组序列数据,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方法,考察财政专项扶贫对缓解农村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专项投入每增长1%,农村贫困发生率会降低0.63个百分点,财政专项扶贫发挥了显著的负向拉动作用且持续稳定,但对远离贫困线的深度贫困调节效用并不显著;经济增长是近年来缓解农村贫困的主要动力,体现了益贫性,有助于改善深度贫困状况;收入分配状况恶化会消减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为提高财政扶贫减贫效果,政府应扩大扶贫投入规模,完善扶贫投入管理制度,坚持开发式扶贫基本方针。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范红丽 杨嘉乐 张晓慧
本文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2—2018年4轮追踪调查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社会文化组织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本文发现,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文化组织的存在显著提升了农村居民幸福感,不同类型的社会文化组织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差异。此外,农村社会文化组织数量的增加也会促进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村社会文化组织对女性、中年人和老年人以及居住在富裕村庄的农村居民幸福感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幸福感的促进作用较弱。机制分析表明,农村社会文化组织能够通过营造和谐的村庄氛围和家庭氛围、促进农村居民身心健康来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支平
农村精准扶贫面临扶贫需求与扶贫供给"双重分散性"的挑战。而组织建设是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措施。当前农村精准扶贫存在着垄断、职能混淆和责任能力不对称等组织问题,应该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通过推进城乡统筹、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强化政府服务、强化村社组织建设、农户协商参与等组织建设措施予以解决。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戴艳清 田璐怡
探究农村居民参与“种文化”的影响因素,以促进农村内生文化的发展及农村文化的迭代创新,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文化获得感,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从而助力乡村振兴。结合实地调研,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收集湖南省株洲市攸县农村的28位受访者的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对农村居民参与“种文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归纳,并构建其扎根理论框架模型。农村居民参与“种文化”的影响因素包括“种文化”归因范畴、参与者归因范畴、组织者归因范畴和外界归因范畴四个类别;“种文化”归因包括运作成本和文化吸引;参与者归因包括个体兴趣、情感因素、收益认知;组织者归因包括个体因素和组织引领;外界归因包括环境因素和文化供给。在此基础上得出农村文化迭代创新的启示。
关键词:
农村居民 种文化 文化参与 扎根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