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6)
2023(8038)
2022(6288)
2021(5580)
2020(4482)
2019(10164)
2018(9646)
2017(18631)
2016(9509)
2015(10871)
2014(11042)
2013(10706)
2012(9824)
2011(8722)
2010(9160)
2009(8602)
2008(7590)
2007(7016)
2006(6304)
2005(5763)
作者
(26401)
(21219)
(21211)
(20333)
(13385)
(10057)
(9924)
(8128)
(8040)
(7983)
(7216)
(7142)
(6798)
(6683)
(6643)
(6608)
(6263)
(6220)
(6180)
(5940)
(5396)
(5260)
(5010)
(4917)
(4899)
(4896)
(4805)
(4719)
(4391)
(4245)
学科
(41809)
经济(41775)
(28457)
管理(26104)
(24907)
金融(24906)
(23986)
企业(23986)
(22682)
银行(22672)
(22025)
中国(18868)
地方(13840)
业经(13622)
方法(13217)
(12476)
产业(11827)
(11795)
(11746)
数学(11015)
中国金融(10946)
数学方法(10829)
(8442)
财务(8419)
财务管理(8398)
理论(8324)
(8055)
企业财务(7955)
农业(7922)
(7250)
机构
学院(131816)
大学(124469)
(56682)
经济(55370)
管理(46642)
研究(41221)
中国(39816)
理学(38831)
理学院(38460)
管理学(37766)
管理学院(37528)
(28093)
(25802)
科学(22421)
中心(21892)
(21644)
财经(21411)
(19748)
(19082)
(18615)
经济学(18585)
(18451)
银行(17778)
(17542)
研究所(17293)
经济学院(16959)
(16881)
(16735)
北京(16516)
金融(16500)
基金
项目(80532)
研究(64794)
科学(62838)
基金(54889)
(45691)
国家(45228)
社会(40734)
科学基金(39485)
社会科(38851)
社会科学(38839)
(34989)
教育(28923)
基金项目(28639)
编号(27784)
(26909)
资助(22195)
自然(22116)
成果(22045)
自然科(21564)
自然科学(21563)
自然科学基金(21172)
(20302)
课题(20012)
(18466)
重点(18465)
发展(17393)
创新(17145)
(17116)
(17104)
项目编号(16942)
期刊
(68362)
经济(68362)
研究(43488)
中国(30831)
(30015)
金融(30015)
(22836)
管理(19148)
(16943)
教育(16433)
学报(14639)
业经(14047)
科学(14010)
技术(13456)
经济研究(12305)
大学(11940)
学学(11177)
财经(10527)
农业(10414)
(9269)
商业(8892)
问题(8210)
理论(6641)
技术经济(6631)
财会(6501)
现代(6480)
(6435)
(6286)
论坛(6286)
职业(6218)
共检索到214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严书亭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数实融合”越来越成为影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流通产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枢纽行业,广泛受到经济体中“数实融合”程度的影响。本文使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实融合”对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发现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能够显著提升流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和高级化水平,带动整个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但是要发挥这一效应需要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为“数实融合”奠定基础。此外,“数实融合”对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效应最大为东部,中西部次之,当前弥补“数实融合”地区差异尤为重要。最后,“数实融合”可以通过提升流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创新水平两个渠道来推动流通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秦烨  康耀武  
社群电商发展形式下,流通产业跨界融合成为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驱动跨界融合的重要引擎,社群电商在流通产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社群电商视角,流通企业跨界融合发展面临信息不对称致使跨界融合流通高本低效,消费个性化致使跨界融合流通组织化程度低,进出壁垒高致使跨界融合流通难以规模化的“圈地化”困境。鉴于此,应构建以服务功能转变、运作动能转换、发展方式转型为核心的“去圈地化”路径,纵深推进社群电商驱动流通产业跨界融合效率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秦洋  
新发展格局下互联网与流通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推动流通转型升级、畅通现代流通体系的新动能。本文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探究互联网与流通产业融合发展对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2008-2019年,我国互联网与流通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从中度协调融合演变为高度协调融合,但尚未达到优质协调融合发展水平,且呈现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分布规律;互联网与流通产业融合发展对消费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区域来看,两者融合发展对东部地区消费升级的驱动效应强于中西部地区,且相对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融合发展的消费升级效应较强。上述结论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加快推动现代互联网与流通产业深度融合,不断驱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拓展新动能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翠仙  
本文首先选取2013-2022年数据,对选取的我国31个省份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数实融合”视角下我国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不高,但是增长速度较快。其次,对我国不同区域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低。最后,对我国不同区域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优势环节进行分析,根据其区域分布特征提出政策建议,进而促进我国流通产业整体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夏杰长   苏敏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数实融合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智能化、网络化、平台化、服务化等特征,是现代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着融合深度不足、融合发展不均衡、融合存在局部梗阻、融合面临安全风险和垄断风险等严峻挑战。以数实融合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全力夯实人工智能底座技术,实现产业发展自主化、产业协同体系化、产业基础高级化,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合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依绍华  廖斌  
流通产业既具有竞争性,又具有公益性。然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流通产业基础设施具有高投入低回报的特点,市场供给往往不足,不能满足人们对流通日益增长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当重视流通产业的公益属性,以弥补流通产业市场化供给的不足,发挥其公共职能的作用。本文对流通产业的功能定位和属性进行分析,对流通产业公益属性的理论基础进行讨论,提出流通产业公益性产品内容,以及应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晓云  
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旅游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对旅游产业的影响,认为信息技术改变了旅游企业组织形态、优化了旅游产业的要素配置,形成了新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龚雪  
流通产业转型升级既是经济新常态下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国流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不断提高,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流通新模式发展迅猛,流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流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不断深化,但同时也存在产业集中度不高、体制性成本过高、城乡布局失衡、流通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快企业集团化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优化流通产业城乡布局;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增加有效制度供给;加强流通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龚雪  
流通产业转型升级既是经济新常态下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国流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不断提高,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流通新模式发展迅猛,流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流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不断深化,但同时也存在产业集中度不高、体制性成本过高、城乡布局失衡、流通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快企业集团化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优化流通产业城乡布局;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增加有效制度供给;加强流通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俊豪  
进入壁垒与市场集中构成市场竞争度的一般分析框架,本文以此对我国流通产业的市场竞争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简要讨论了降低我国流通产业市场竞争度的基本途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申珅  
流通产业安全关系着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繁荣稳定。我国流通产业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外资控制、大零售商对中小零售商的"挤出效应"、中小零售商之间的无序竞争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长期存在。应通过规制保证国家对流通产业的控制,维护流通市场的稳定,同时,要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和研发创新,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努力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以确保流通产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有效推动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露元  
我国流通产业覆盖领域广、社会影响大,推动其转型升级对实现经济新常态至关重要。作为金融创新的体现,绿色金融可以为流通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因此,本文基于2012-2021年我国A股上市流通企业与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绿色金融与融资约束对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发展与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关系,绿色金融能够通过有效缓解流通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从而为流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结论反映了我国要持续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进一步减少流通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推动流通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玉德   程东   范亚辰  
以技术融合为基础的创新变革正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如何在求“新”求“质”中集聚创新人才、促进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是发挥数字技术活力、释放人才资本红利的关键。本文从数实融合的微观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数实融合过程中专利技术的流动对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显著提升了企业高技能劳动力和高学历劳动力占比,即实现了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其根源在于,数实融合一方面通过发挥质量提升效应,加强企业在职培训和改善工作氛围“固巢养凤”,夯实高质量人才供给。另一方面,通过发挥创新驱动效应,推动企业创新变革和加大研发支持“助力凤飞”,刺激高质量人才需求,从而实现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实融合的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效应在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约束低、市场化水平高的环境下更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为推动数实融合、驱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有效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华  游佳  张炬  张黎  
会展旅游是由会展业和旅游业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而产生的。本文运用产业融合理论分析了会展业与旅游业二者之间的联系,以会展与旅游产业融合为目标,分析了成都市会展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成都会展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