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9)
- 2023(13642)
- 2022(11167)
- 2021(10182)
- 2020(8715)
- 2019(20191)
- 2018(19798)
- 2017(38422)
- 2016(20635)
- 2015(23379)
- 2014(23286)
- 2013(23204)
- 2012(21552)
- 2011(19292)
- 2010(18978)
- 2009(17624)
- 2008(17317)
- 2007(15280)
- 2006(13030)
- 2005(11309)
- 学科
- 济(94881)
- 经济(94783)
- 业(61166)
- 管理(60194)
- 企(48324)
- 企业(48324)
- 方法(48024)
- 数学(43332)
- 数学方法(42862)
- 农(26759)
- 财(24305)
- 业经(22144)
- 中国(21579)
- 地方(18919)
- 农业(18772)
- 学(17720)
- 贸(16539)
- 贸易(16536)
- 易(15959)
- 务(15658)
- 财务(15617)
- 财务管理(15577)
- 企业财务(14838)
- 制(14741)
- 产业(13025)
- 融(12821)
- 金融(12818)
- 和(12726)
- 技术(12645)
- 环境(12609)
- 机构
- 大学(298951)
- 学院(298313)
- 济(122554)
- 经济(120142)
- 管理(119793)
- 理学(104596)
- 理学院(103452)
- 管理学(101609)
- 管理学院(101051)
- 研究(94514)
- 中国(71082)
- 京(61159)
- 科学(58433)
- 财(56008)
- 农(50140)
- 所(46437)
- 中心(46110)
- 业大(45639)
- 财经(45560)
- 江(43495)
- 研究所(42507)
- 经(41407)
- 农业(39467)
- 范(38483)
- 经济学(38423)
- 师范(38102)
- 北京(37686)
- 州(37285)
- 经济学院(35064)
- 院(34333)
- 基金
- 项目(208443)
- 科学(165284)
- 基金(153557)
- 研究(149367)
- 家(133671)
- 国家(132573)
- 科学基金(115201)
- 社会(96458)
- 社会科(91536)
- 社会科学(91510)
- 基金项目(81737)
- 省(81451)
- 自然(75523)
- 自然科(73815)
- 自然科学(73793)
- 自然科学基金(72502)
- 教育(69368)
- 划(68469)
- 资助(62927)
- 编号(59855)
- 成果(47115)
- 重点(46771)
- 部(46477)
- 发(43987)
- 创(43242)
- 科研(40551)
- 课题(40547)
- 创新(40449)
- 国家社会(40342)
- 教育部(40160)
- 期刊
- 济(125639)
- 经济(125639)
- 研究(79660)
- 中国(52745)
- 学报(47096)
- 财(44389)
- 农(44058)
- 科学(43559)
- 管理(40689)
- 大学(35680)
- 学学(33779)
- 农业(29690)
- 技术(26462)
- 教育(26415)
- 融(25357)
- 金融(25357)
- 财经(22415)
- 业经(21232)
- 经济研究(19942)
- 经(19041)
- 问题(17569)
- 统计(16282)
- 业(16133)
- 技术经济(15042)
- 策(15008)
- 版(14752)
- 图书(14592)
- 理论(14311)
- 资源(13908)
- 商业(13679)
共检索到422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茶洪旺 罗廷锦
"数字鸿沟"是信息时代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它将进一步加深贫困,缩小"数字鸿沟"是当下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措施。从4个维度分别构建贫困和"数字鸿沟"指数,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贫困和"数字鸿沟"的综合指数,通过FGLS回归分析和PVAR脉冲响应实证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相互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云南16个地州市地区间的贫困差距与"数字鸿沟"仍在进一步扩大,"数字鸿沟"与贫困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数字鸿沟"与贫困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基于研究所得到的结论,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鸿沟 贫困 精准扶贫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廷锦 茶洪旺
由于人们共享信息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差异形成"数字鸿沟",不仅拉大贫富差距,还影响人们的财富创造能力,导致越是贫困的地区,"数字鸿沟"越大;区域间"数字鸿沟"越大的地区,贫困程度越深。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十二五"期间全国31个省市的"数字鸿沟"和贫困指数,通过皮尔逊检验、OLS回归实证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且有61.6%的贫困指数变化可以通过"数字鸿沟"指数的变化来解释。因此,在信息化时代,缩小"数字鸿沟"可以破除"数字鸿沟"与贫困的恶性循环,从而减少贫困。
关键词:
数字鸿沟 反贫困 贫困指数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要要
缓解相对贫困是后2020年中国扶贫事业的重要工作。互联网等数字信息技术接入背后隐藏的数字鸿沟是否阻碍了信息福利效应发挥,以及是否加剧相对贫困尚未得到严谨回答。因此,研究数字鸿沟对相对贫困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从互联网可及性和使用度两个维度构建数字鸿沟指数,考察数字鸿沟对相对贫困的影响及渠道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鸿沟对相对贫困有显著正向作用,且这一研究结论在替换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更换估计模型和应用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检验后,保持足够的稳健性。此外,渠道机制分析发现,数字鸿沟通过削弱社会网络、阻隔信息传播和降低信贷可得性等渠道提高相对贫困发生概率。由此,本文认为实务层面应着重弥合数字鸿沟,发挥数字赋能在构建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明武 王辉 黄宜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研究云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分析长期与短期的影响程度,利用回归法分析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根据云南省及16个州市经济增长与能源增长之间存在的协整系数,观察二者之间的影响趋势,判断各地的节能降耗效果趋势及各地减少能源消费所付出的经济代价。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新蜀 赵贤 董依婷
中国扶贫治理战略已经从解决绝对贫困转化为治理相对贫困,如何在数字化时代治理相对贫困已成为新的工作重点。本文在梳理数字经济治理相对贫困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数字经济发展缓解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13-2020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与农村多维相对贫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数字经济发展初期因数字鸿沟会扩大农村多维相对贫困,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深入则会缓解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状况。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影响农村创业机会与人力资本水平来缓解农村多维相对贫困。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教育投入的增加都可以显著地调节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缓解数字经济发展初期扩大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负面作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龚晶 刘鸿雁
对于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学术界一直存在一些争议。目前,普遍认同的观点是,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多种优势,对于推动教育公平、终身教育以及缩小数字鸿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方面的门槛较高,将一些迫切需要教育但素质较低的人排斥在外,因而会进一步扩大数字鸿沟。本文以北京市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建立Logit模型,对上述争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的推广应用能够避开受众素质水平对参与程度的制约,使农村信息化惠及更多农民,从而成为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一种机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辉 刘兆阳
文章探讨了存在于贫困地区的"公共政策、农业发展与减贫效应"复合减贫系统,从理论层面阐明了公共政策、农业发展与减贫效应三者间的内在作用机理,构建了减贫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5—2014年的数据测算了贵州、云南和安徽三省减贫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综合发展值。研究表明,贫困地区"公共政策—农业发展—减贫效应"复合减贫系统基本形成,并逐渐呈现高度协调发展态势;复合减贫系统实现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显著的时序和空间差异性,各省协调度的变化演进趋势并不完全一致,且其实现高度协调的时间点也各不相同;公共政策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减贫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大小,农业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对该耦合协调度具有良好的表征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志远 毛宇 蔡依婷
[目的/意义]弥合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中的信息鸿沟,既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也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方法对S市D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中的信息鸿沟现状进行研究。[结果/结论]S市D区乡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在“接入沟”“意识沟”“环境沟”与“能力沟”等方面与S市D区城市地区存在明显的信息化差距。须从完善乡村地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平台、保障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的经济要求、全面提升乡村居民的数字化意识与技能、增强基层公务人员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治理能力等方面来弥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芸
现实社会中,信息通信技术(以下简称ICT)在不同国家、地区和人群的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产生了巨大的数字鸿沟。从狭义来看,数字鸿沟是指不同主体之间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ICT普及和扩散中的不均衡状态,表现为各个主体在ICT拥有数量上的差异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君 陈长瑶
贫困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空间与其所处的区域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0户贫困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深入分析了贫困农户自主发展能力提升与其所在区域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贫困地区,耕地依然是农户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户出行不便、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获取量都进一步影响其自主发展能力中对外协调和交流能力的提升;农户到所在乡镇的通达性影响着其获取信息的畅通度和接受服务部门帮扶的容易度;农户文化素能的提高是提升其发展能力的关键;无论是村级环境还是乡镇环境对贫困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辐射带动能力都十分有限。
关键词:
自主发展能力 贫困农户 区域环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若男 克甝
选取2014-2022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角度探讨了数字鸿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结论:数字鸿沟是阻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显著因素;数字鸿沟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使用鸿沟,但有向结果鸿沟转移的趋势;数字鸿沟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呈边际递增趋势;数字鸿沟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具有北部地区大于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大于东中部地区的特征;数字鸿沟通过降低市场主体活力、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减缓产业结构升级速度,阻滞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勤俭 黄奇 朱庆华
信息技术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 ,也在全球产生了数字鸿沟。本文分析了各个区域之间和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 ,指出不同区域、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
关键词:
因特网 信息技术 比较研究/数字鸿沟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薛伟贤 刘骏
区域"数字鸿沟"在全球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和谐世界的建立,要想从根本上弥合区域"数字鸿沟"就必须分析其形成原因。信息资源的差距和信息技术使用技能的差距是区域"数字鸿沟"形成的直接原因,二者分别从"信息拥有"和"信息使用"方面发挥作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政府相关政策的差异和社会文化的差异是区域"数字鸿沟"形成的间接原因,分别从"信息化需求"、"信息化环境"、"信息化意识"方面发挥作用。这5种原因以特定结构系统地结合起来,最终导致区域"数字鸿沟"的形成。
关键词:
数字鸿沟 区域“数字鸿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彭刚 高劲松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19年257个城市面板数据,探究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要素配置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要素配置差异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特征,数字鸿沟可能存在。第二,地区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要素配置差异扩大效果明显,而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则具有缩小配置差异的功能。第三,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要素配置差异分别在产业结构升级和财政支出占比上存在门槛效应。根据研究发现提出重视缩小数字鸿沟,强化数字农村建设,实现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共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要素配置 数字鸿沟 城乡融合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彭刚 高劲松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19年257个城市面板数据,探究了数字经济对城乡要素配置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要素配置差异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特征,数字鸿沟可能存在。第二,地区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要素配置差异扩大效果明显,而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则具有缩小配置差异的功能。第三,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要素配置差异分别在产业结构升级和财政支出占比上存在门槛效应。根据研究发现提出重视缩小数字鸿沟,强化数字农村建设,实现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共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要素配置 数字鸿沟 城乡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