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1)
- 2023(11263)
- 2022(8667)
- 2021(7346)
- 2020(6123)
- 2019(13908)
- 2018(13759)
- 2017(27421)
- 2016(14993)
- 2015(17372)
- 2014(17730)
- 2013(17607)
- 2012(16438)
- 2011(14812)
- 2010(14882)
- 2009(14030)
- 2008(14075)
- 2007(12738)
- 2006(11011)
- 2005(9912)
- 学科
- 济(77297)
- 经济(77226)
- 管理(43266)
- 业(42309)
- 方法(35985)
- 企(32923)
- 企业(32923)
- 数学(32634)
- 数学方法(32436)
- 中国(21882)
- 农(19722)
- 业经(18255)
- 财(17688)
- 地方(15624)
- 农业(13358)
- 贸(12828)
- 贸易(12826)
- 学(12719)
- 易(12388)
- 产业(12212)
- 制(11888)
- 务(11243)
- 财务(11220)
- 财务管理(11188)
- 银(10749)
- 银行(10724)
- 融(10706)
- 金融(10704)
- 企业财务(10680)
- 信息(10263)
- 机构
- 大学(231759)
- 学院(229402)
- 济(98156)
- 经济(96074)
- 管理(88588)
- 理学(76760)
- 研究(76083)
- 理学院(75899)
- 管理学(74737)
- 管理学院(74295)
- 中国(56402)
- 京(48357)
- 科学(45777)
- 财(44344)
- 农(38517)
- 所(37734)
- 财经(36185)
- 中心(35796)
- 江(34297)
- 研究所(34256)
- 业大(33700)
- 经(32978)
- 经济学(32012)
- 农业(30490)
- 范(30105)
- 北京(29911)
- 师范(29810)
- 经济学院(29313)
- 院(27445)
- 州(27386)
- 基金
- 项目(154314)
- 科学(122269)
- 基金(113551)
- 研究(111681)
- 家(98285)
- 国家(97527)
- 科学基金(84353)
- 社会(73569)
- 社会科(69917)
- 社会科学(69896)
- 基金项目(60170)
- 省(59323)
- 自然(53105)
- 自然科(51930)
- 自然科学(51917)
- 教育(51259)
- 自然科学基金(51001)
- 划(50047)
- 资助(45904)
- 编号(44993)
- 成果(36356)
- 部(34663)
- 重点(34632)
- 发(33592)
- 国家社会(31420)
- 创(31294)
- 课题(30582)
- 教育部(29992)
- 科研(29616)
- 创新(29392)
共检索到328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邬娜 傅泽强 谢园园 沈鹏 高宝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二者是否协调发展直接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研究在分析城市化与工业化耦合关系的基础上,评价了成都市自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和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二者的协调性。并提出了现阶段促进成都市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以实现成都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协调关系 成都市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书琛 蒋耀建
以钱纳里和赛尔奎因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一般变动模型作为标准的变动模式,结合1985年~2004年国内关于城市化与工业化方面的统计数据,从整体关系和工业化内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发现: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符合世界城市发展规律,但城市化发展主要由第三产业就业推动。现阶段可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及促进农村工业城市化来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何吉多
我国的城市化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性。在短期内,碳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对当前碳排放偏离均衡水平的调整力度较大;长期内,碳排放量的增加会伴随着短期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存在一定的"时间延滞";城市化是碳排放量持续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碳排放却不是城市化水平提升的Granger原因。因此,我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建设低碳城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石清 朱玉林
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与误差纠正模型,考察了1991~2005年中国房地产价格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中国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原因;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与中国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正向变动关系;短期来看,均衡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慢。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相关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房地产 城市化 协整分析 误差纠正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成璧 刘雪剑 李晓晨
文章从集聚经济的角度,收集并整理了我国2003~2005年287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的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混合模型估计方法与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方法进行研究,得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企业数量的增加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由此提出制定有关公共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集聚经济 实证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未良莉 黄萍
城市化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它对于协调城乡关系,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本文分别从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城市化进程存在的问题及城市化滞后的原因三个方面对安徽省城市化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昌兵
工业化向城市化转变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的目标发生了变化。工业化时期,政府动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发展经济,而在城市化阶段,政府转向福利支出目标。这一转变表现为经济建设费支出比重减小而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不断增大。本文分析了中国城市化使政府公共支比重增大,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城市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就增加0.6293个百分点,且公共财政支出比重随收入差距扩大而增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常戍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可以划分为利益动力、产业发展动力和其他动力。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重庆城市化水平,需要对推动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各种动力进行分析。应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重庆直辖以来各城市化动力在其城市化发展中的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城乡间存在的经济利益势差是其城市化最主要的动力,区外的拉力作用强于区内产业发展的拉力作用,农村推力作用显著,而非经济利益动力,特别是教育环境的吸引也起一定作用。应健全重庆全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由外流向内化转变,同时还要加快农村发展和强化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猛
本文实证研究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的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乡财政困境具有很大的惯性,其破解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在县级政府尚未完全脱离地级市管辖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财政省直管县改革,县乡财政困境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加剧了;在基层政府存在财政困境的情况下,压缩其经济建设支出,财政困境将进一步加剧;推行省直管县改革,县域经济增长及其波动的变化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压缩财政供养人口,将促进县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困境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何雄
本文基于武汉市1990年、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和各乡镇、街道1949~2002年户籍人口统计资料,对武汉市城市化历史进程、现状、市内城市化差异进行综合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1949~2002年,武汉市城市化进程曲折缓慢,武汉市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就业水平,城区与郊区之间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变"在控制中发展"为"发展中控制"是武汉市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社会经济结构 二元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少甫 蔡梦宁
文章对1995—2014年我国分省域碳排放数据进行测算,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城市化水平下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碳排放的关系,得到在城市化水平各区间内GDP和碳排放对应不同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和碳排放之间存在双门槛效应。我国各省市城市化水平存在差异,目前大部分省市仍处于城市化进程中,还没有到达改善碳排放的拐点。因而需要根据各省市的具体情况制定碳排放的政策。
关键词:
碳排放 动态面板门槛模型 城市化水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根荣 李欣欣
城市化提供了现代流通产业发展的"需求引擎",反过来,流通产业可以为人们对产品需求的实现提供支持,进而促进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格兰杰检验,得到城市化是流通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化的进程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结论;并就此提出了抓住城市化机遇,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城市化 流通产业 格兰杰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阿平
目前,我国步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然而对城市化的认识上有诸多误区,而认识上的偏差常会导致发展上的畸形。本文运用多变量统计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城市化质量进行了定量分析。
关键词:
城市化质量 因子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迅 赵锋 高远东
利用2002年-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考虑节约资源和环境污染,采用稳健广义最小二乘法对城市化和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城市化对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这归因于城市化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对城市化传导路径的分析表明:城市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对外开放,但同时影响了政府行为和物质资本投入,继而产生不利因素。进一步分区域讨论,发现政府行为是城市化进程中最主要的不利因素,且中、西部政府行为的负面影响明显大于东部;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间接贡献率小于技术进步,东部则相反;物质资本投入对中、东部产生较大的的负面影响,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可改善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