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20)
- 2023(21037)
- 2022(17435)
- 2021(16059)
- 2020(13517)
- 2019(30254)
- 2018(30085)
- 2017(57915)
- 2016(31771)
- 2015(35585)
- 2014(35466)
- 2013(34571)
- 2012(31525)
- 2011(28143)
- 2010(28471)
- 2009(26880)
- 2008(26443)
- 2007(23743)
- 2006(21248)
- 2005(19444)
- 学科
- 济(129420)
- 经济(129243)
- 业(108677)
- 管理(105739)
- 企(95415)
- 企业(95415)
- 方法(55965)
- 数学(45546)
- 数学方法(44846)
- 财(39284)
- 农(39180)
- 业经(38282)
- 中国(35417)
- 制(28865)
- 农业(26690)
- 务(26367)
- 财务(26268)
- 财务管理(26228)
- 理论(25176)
- 技术(24970)
- 企业财务(24871)
- 学(24037)
- 地方(23602)
- 贸(22620)
- 贸易(22608)
- 和(22107)
- 易(21980)
- 策(21655)
- 银(20942)
- 银行(20897)
- 机构
- 学院(453245)
- 大学(449444)
- 济(181885)
- 管理(179519)
- 经济(177891)
- 理学(153897)
- 理学院(152277)
- 管理学(149522)
- 管理学院(148679)
- 研究(147981)
- 中国(113634)
- 京(95888)
- 科学(89218)
- 财(88406)
- 所(73781)
- 农(72428)
- 江(69518)
- 财经(69087)
- 中心(67294)
- 研究所(66284)
- 业大(65101)
- 经(62611)
- 北京(60547)
- 范(58364)
- 师范(57848)
- 农业(56369)
- 州(55600)
- 经济学(54092)
- 院(53849)
- 财经大学(50839)
- 基金
- 项目(298122)
- 科学(235713)
- 研究(222758)
- 基金(215470)
- 家(186053)
- 国家(184407)
- 科学基金(159837)
- 社会(140389)
- 社会科(133046)
- 社会科学(133016)
- 省(117511)
- 基金项目(112510)
- 教育(103083)
- 自然(102402)
- 自然科(100035)
- 自然科学(100016)
- 自然科学基金(98192)
- 划(97513)
- 编号(92305)
- 资助(88913)
- 成果(75536)
- 重点(66434)
- 部(65388)
- 课题(63833)
- 创(63477)
- 发(63476)
- 创新(58763)
- 国家社会(57451)
- 制(57115)
- 项目编号(57051)
- 期刊
- 济(208416)
- 经济(208416)
- 研究(136166)
- 中国(91260)
- 管理(71389)
- 财(70490)
- 农(67819)
- 学报(66282)
- 科学(62139)
- 教育(54635)
- 大学(51366)
- 学学(48200)
- 农业(46540)
- 技术(43640)
- 融(42634)
- 金融(42634)
- 业经(35751)
- 财经(34097)
- 经济研究(32703)
- 经(29261)
- 问题(26755)
- 业(25928)
- 技术经济(24035)
- 图书(22823)
- 现代(21582)
- 科技(21466)
- 理论(20879)
- 版(20650)
- 贸(20297)
- 统计(20287)
共检索到683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曾文瑜 闵旭光
"数字化赋能"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同时对职业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结合"数字化赋能"对制造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对我国制造业职业技能型人才现状及未来需求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加快制造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制造业崛起、提升经济发展动力等有借鉴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童光展 冯梅 彭茜薇
通过分析网络招聘信息,梳理行业对物流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利用TF-IDF算法、LDA主题分类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制造业人才关注度要素,梳理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发现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还是以基础课、基础技能为主,与制造业行业需求存在脱节。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高地 物流技能型人才 人才需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进 明航
文章首先归纳了中国制造业领域技能型人力资源主要现状,分析了技能型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中国制造业发展对技能型人力资源的需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卫红 杨帆 张爱美 刘颖
依靠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突破资源环境双重约束,实现绿色转型升级成为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从资源赋能和结构赋能双重视角出发,对数字经济赋能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需进一步通过技术进步扩展绿色发展空间;(2)企业内部数字化技术转型能够显著促进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提升;(3)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作为绿色工艺创新的两个维度,在数字化技术转型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4)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能够正向调节数字化技术转型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通过识别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情境因素,可为我国有效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数字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肖国东
我国制造业正处在利用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我国创新要素空间分布不均衡,并存在锁定效应,多年高投资使累积性结构矛盾突出,空间技术溢出难以实现,致使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转型升级进展缓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为优化我国制造业创新资源空间布局,应从全要素生产率、创新平台建设、技术溢出环境和区域产业政策的角度优化创新资源要素配置,以提升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肖国东
我国制造业正处在利用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我国创新要素空间分布不均衡,并存在锁定效应,多年高投资使累积性结构矛盾突出,空间技术溢出难以实现,致使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转型升级进展缓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为优化我国制造业创新资源空间布局,应从全要素生产率、创新平台建设、技术溢出环境和区域产业政策的角度优化创新资源要素配置,以提升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利兵
调查表明,企业技能型人才现状与需求间存在诸多矛盾,服务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必须建立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三方利益共同体,需要政府履行主导责任,职业院校发挥主体作用,企业付诸参与行动,共同打造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企业 技能型人才 对接 安徽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军
制造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和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数字技术具有知识密集和清洁性的特征,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驱动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新引擎。在系统分析数字化赋能制造业绿色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数字化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数字化促进了制造业绿色发展。异质性研究表明,制造业行业异质性和数字技术异质性会对数字化赋能效果产生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主要通过优化要素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成本和技术创新四条路径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但生产规模扩大起到一定抑制作用。环境规制在数字化赋能制造业绿色发展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存在环境规制强度的最优区间,在此区间,数字化赋能效应最大。因此,应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畅通数字技术赋能传导路径,将环境规制强度维持在合理区间,以实现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化 制造业 绿色发展 环境规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芳 赵中宁 张良智 丁林耀 丁明伟 王兰军
以山东省国有企业为主体,了解离散制造式和流程制造式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的现状,找出不同类型企业智能化生产的特点和普遍规律。通过重点研究不同类型企业在全面自动化基础上如何实现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进而逐步实现智能化制造的过程,分析在智能化升级改造过程中对生产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变化情况,为开展面向智能化制造"人机交互"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分析与研究打下基础。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封伟毅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来临,制造业能否充分利用数字创新要素已成为其能否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将支撑条件以解决其面临的瓶颈制约。为此,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鼓励智能制造、搭建数字营销平台、协同管发展环境、确立数据标准、加强数据保护、建设数据分析平台、注重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有效实现的保障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佳
文章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给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困难,指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要改造制造业生产体系,发展制造业新动能。文章针对新常态进行理论分析,说明新常态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结果;各国的工业化发展的经验教训说明新常态下解决我国的发展问题要从实体经济、从生产领域入手;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减少新旧技术基础变化给经济带来的震荡。文章还说明我国工业化各时期制造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分析哪些矛盾是原有发展方式造成的,哪些矛盾是在新常态下发展起来的,原来没有解决的问题在新形势下怎样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阻碍。文章最后针对当前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问题指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要形成制造业发展新动能,以及改善制造业生产体系,提高国民经济发展质量。
关键词:
新常态 制造业转型升级 新动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进 赵志群 刘杰 陈吉红 明航 张伦玠 曹晔 杨黎明 陈祝林 杜萍 孟源北 陈旭东 杨克 任耀生 王毅 王瑞丽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领域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还存在政府投入不足、现代职业教育体制尚未健全、制造类专业难以吸引优秀生源报考、缺乏科学的专业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成效不显著、职业培训体系尚未健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发展难以保证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制造业领域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应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制造业人力资源建设;职业院校应当加强能力建设,更加主动地适应制造业的发展;企业应转变观念,树立长远发展意识,主动参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制造业 技能型人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泽伟 姚奇富
为先进制造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这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去努力:一是要解放思想、拓展视野,不断探寻并创建产学研紧密结合、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有效联动的新机制与新模式;二是将现代制造业的生力军——农民工的培训置于重要位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先进制造业 农民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小宁 王红霞 张国梁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本产业支撑和重要保障。从政策赋能机制视角出发,以2010—2020年15项产业数字化细分政策和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产业数字化政策主要通过提高劳动力质量、增加研发投入两种机制赋能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但具体细分政策在机制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显示,两种机制的效果存在企业技术水平、规模及区位的异质性。其中,产业数字化政策更易通过影响劳动力质量作用于中高技术、特大型、东部企业;通过影响研发资本投入作用于中低技术、中型、中部企业,且企业规模越大,研发资本投入路径的赋能贡献越低。本文对我国产业数字化的相关政策实践进行了统一评估,其中对政策影响机制的探究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拓展的政策选择方向,这对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期刊] 预测
[作者]
韩云 孙林岩
通过承接国际低端制造业发展地区经济的模式,是我国在特殊背景下切入国际生产分工体系的正确选择,但因此而造成的资源短缺引发了潜在风险。究其原因,是长期形成的区域资源需求和供应偏好,在路径的惯性作用下,无法靠市场机制逆转所致。只有通过发展支撑产业、改变招商模式和进行区域资源整合等产业政策的调整,实现"诱致性变迁",甚至是"强制性变迁",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和克服资源短缺矛盾,促使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技术驱动型战略转变,实现制造业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攀升。
关键词:
低端制造业 资源约束 价值链攀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