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9)
2023(11634)
2022(8774)
2021(7484)
2020(5700)
2019(12480)
2018(12344)
2017(23395)
2016(12801)
2015(14146)
2014(14376)
2013(13750)
2012(12223)
2011(11205)
2010(11149)
2009(10512)
2008(10526)
2007(9665)
2006(8750)
2005(8476)
作者
(36066)
(30376)
(29977)
(28725)
(19009)
(14140)
(13762)
(11591)
(11547)
(10787)
(10395)
(10099)
(9718)
(9702)
(9470)
(9328)
(8991)
(8862)
(8810)
(8714)
(7647)
(7303)
(7278)
(6903)
(6866)
(6804)
(6774)
(6740)
(6014)
(5892)
学科
(52829)
经济(52746)
管理(42028)
(37829)
(32111)
企业(32111)
业经(18737)
中国(18161)
(16153)
(16067)
(15522)
方法(15161)
(11832)
数学(11811)
数学方法(11638)
产业(10993)
(10811)
银行(10798)
农业(10779)
(10378)
金融(10374)
(10372)
地方(9988)
(9960)
信息(9958)
体制(9678)
总论(9422)
信息产业(9278)
(9230)
理论(9227)
机构
大学(186589)
学院(185210)
(76225)
经济(74542)
管理(68899)
研究(63262)
理学(58504)
理学院(57888)
管理学(56991)
管理学院(56638)
中国(48365)
(39335)
(39241)
科学(35519)
(30598)
财经(30139)
(29479)
中心(28647)
(27274)
研究所(27207)
(26083)
(25389)
师范(25177)
北京(24531)
经济学(24206)
业大(23481)
(23349)
(23059)
财经大学(22240)
经济学院(21713)
基金
项目(120937)
科学(96452)
研究(94137)
基金(87589)
(74950)
国家(74286)
科学基金(64361)
社会(61807)
社会科(58560)
社会科学(58547)
(46867)
基金项目(45176)
教育(42833)
编号(39312)
(39017)
自然(37684)
自然科(36774)
自然科学(36766)
自然科学基金(36110)
成果(33745)
资助(33247)
(29124)
重点(27393)
课题(27211)
(26784)
(26730)
国家社会(26389)
(25663)
项目编号(24650)
(24398)
期刊
(92412)
经济(92412)
研究(58661)
中国(41968)
(31105)
管理(28122)
学报(26452)
(26122)
教育(24419)
科学(24283)
大学(21257)
学学(19178)
(19045)
金融(19045)
农业(17212)
技术(16109)
业经(15315)
财经(14916)
经济研究(14647)
图书(13058)
(12910)
问题(11951)
书馆(9783)
图书馆(9783)
(9622)
现代(9075)
(8846)
(8535)
论坛(8535)
国际(8511)
共检索到290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立威  成帆  黄艺涵  
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的背离凸显了“数字化悖论”研究的必要性,为此,基于实践中存在的“数字化悖论”现象,从源起、概念、争议、产生机制和破解路径等方面,对数字化与生产率、绩效关系及异质性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首先,基于有关源起、概念的研究,将“数字化悖论”定义为企业应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但是并未带来生产率的提高或企业绩效的增长。其次,总结出关于数字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主要观点,分别为否认存在、承认存在、效果具有时间滞后效应以及对绩效产生抑制效应的正向、负向、“U”型、倒“U”型4种。再次,从互补资源和要素、组织变革、时间滞后效应3个层面对于“数字化悖论”产生的机制得到其成因,包括资源要素错配、缺少组织变革和外部环境变化等,进而基于组织战略变革整合框架,从环境、组织和管理者3个层面提出企业跨越“数字化悖论”的路径:完善数字化生态系统、提高员工数字能力、营造组织数字化文化氛围等。最后,从数字化的测量方式、结果多维性和“数字化悖论”的异质性与产生机制等方面,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破解实践中存在的“数字化悖论”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月  周密  
现有文献以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原因与解决机制为核心形成两种基本视角:一是,以制度经济学为代表从突破制度约束刚性的视角指出,中等收入陷阱的解决需要形成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的高品质制度体系;二是,以经济增长理论为代表从摆脱增长机制锁定的视角,寻找增长与跨越的内在驱动。此外,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经验分析亦占有很大比重,指出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人口红利与城市化、制度机制调整是成功跨越陷阱的关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新斌  曾令华  
近些年来,"流动性过剩"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和金融运行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并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本文对这些代表性的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捷  郝志远  李丽华  张羽  
[目的 /意义]“数据价值”作为数字化转型视域下一种不断深化的概念,当前与之直接相关的研究尚处探索阶段。对既有研究进行解构梳理、认知辨识,有利于开掘激发数据潜力、释放数据活力的全新数字化范式。[方法 /过程]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探索数据价值的概念内涵,并结合数字化转型的现实特征以及既有研究所呈现出的热点态势,明晰数据价值的作用机制,厘清数据价值在不同外化场景中的应用表现,同时洞悉数据价值驱动下的数据创新行为,最终剖析出当前数据价值研究存在的局限与桎梏。[结果 /结论 ]当前关于数字化转型视域下的数据价值研究总体呈现出分散化、模块化的态势特征,相关研究的聚焦性不强、侧重性不明显。未来还需要在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价值特征、数据价值“形成、释放、实现”的理论逻辑以及科学设计数据价值驱动的数据创新路径与实现模式等方面深入探索。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邹旸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经济金融化逐渐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经济金融化。经济金融化的内涵与特征,以及对经济发展的效应与影响等方面,随时空背景的不同而有着不同表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经济金融化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能滋生系统性风险。在此背景下,学界围绕经济金融化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值得注意的是,过往关于经济金融化现象的研究大多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原生环境的差异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演进使得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是有限的。因此,丰富和完善具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守勇  李锁牢  
文章从国际发展趋势、国家战略布局、经济发展需求、数字实践基础等维度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阐明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要义,从技术跃迁、组织创变、价值共生三个层面归纳出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形态表征,并按照“分层推进”的原则,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企业六个层面探索了职业技术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何涌  谢磊  
本文以金融科技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可视化,对金融科技的内涵、风险与监管的中国方案分别进行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从技术、金融以及两者融合三个角度对金融科技的内涵进行界定,厘清金融科技的本质,然后在技术和金融视角下明确金融科技的风险形态,进而从监管理念、监管工具、监管模式梳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逐层递进式改革方案,并结合我国监管改革实践,针对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高效监管提出后续研究方向,为中国情境下的金融科技监管提供启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谢汉昌   王金波   姜越宇  
自2005年实施以来,IPO询价制进行了11次改革,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光辉历程。询价制改革至关重要,需要有关各方不断加深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学者对询价制展开了大量研究,但缺乏对研究成果的全面细致梳理,尤其是未能形成以中国渐进式改革为脉络的文献综述。本文系统总结了IPO询价制的国外学术争鸣、我国渐进式改革以及询价制改革效果等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全面注册制背景和当前IPO的主要问题,对未来询价制的改革路径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德吉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主要从公共服务均等化时代内涵的理解、实现均等化的深远意义、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分析以及实现均等化的路径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学者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与梳理,并进行简要评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存  祝国平  
本文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中遇到的核心问题,问题的形成机理以及改革的路径和成效,并对农村金融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判断。未来的农村金融研究应摒弃传统思维对农村金融的狭隘理解,统筹考虑农业生产、农业人口转移、农民生活等相关领域。在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大前提下,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县域金融作用,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建立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满足农户金融基础供给。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宜苗  
在服务与关系营销领域中,交叉购买的重要性不断增长。何谓交叉购买,交叉购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交叉购买会产生怎样的结果,文章围绕这三个问题对研究交叉购买的以往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述,从产品维度和时间维度对交叉购买的概念进行了区分,基于"前因变量—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结果变量"的框架构建了交叉购买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的理论模型,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开发促使顾客购买其他产品的有效战略提供有价值的营销洞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牛卫平  
本文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承接国际外包实践为背景,从承包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角度审视国际外包,认为承包活动将伴随着陷阱,并提出了分析国际外包陷阱的一个初步理论框架。国际外包陷阱描述了承包企业陷入长期低水平接包而难以自拔的一种状态,其在理论溯源、概念假设、形成机制及产生效应等方面区别于比较优势陷阱。承包企业对发包企业技术上的严重依赖和对低劳动力素质的过度依赖是前者极易落入国际外包陷阱的主要原因,落入国际外包陷阱的后果则是从长期看承包企业人力资本积累缓慢、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积累导致与发包企业间技术差距和边际生产率差距同时不断扩大。基于以上理论框架,本文构建了国际外包陷阱产生机理的数理模型,阐明...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虹  
埃森哲作为为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技术服务、营销互动、智能运营的端到端服务公司,关注企业的增长和转型,长期追踪《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我们发现,20年前在其中的企业现在有一半已被其他企业替代,背后的原因之一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很多企业没有做好转型准备,或者说转型不够成功。1.数字化转型2018年至今,埃森哲联合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展开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新宇  符卓  邱萌  
对研究需求可拆分的车辆路径问题(VRPSD)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结果发现:VRPSD的研究内容随着约束条件的改变而日益多样化,其求解难度增大;根据是否带时间窗、取送货、多车型、多车场等不同约束条件,VRPSD可分为基本类型和衍生类型,其求解方法有精确算法、经典启发式、混合启发式和元启发式算法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