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1)
2023(6693)
2022(4662)
2021(3743)
2020(2767)
2019(5841)
2018(5619)
2017(10962)
2016(6013)
2015(6302)
2014(6175)
2013(6198)
2012(5804)
2011(5190)
2010(5072)
2009(4511)
2008(4506)
2007(4023)
2006(3461)
2005(3256)
作者
(18761)
(15962)
(15679)
(15036)
(9983)
(7521)
(7101)
(5949)
(5933)
(5538)
(5477)
(5145)
(5021)
(5005)
(4982)
(4894)
(4646)
(4561)
(4517)
(4420)
(3913)
(3859)
(3738)
(3667)
(3524)
(3487)
(3466)
(3232)
(3185)
(3183)
学科
(30388)
经济(30363)
(19188)
管理(16873)
(13606)
企业(13606)
方法(12793)
数学(11630)
数学方法(11508)
业经(10954)
(9064)
产业(8660)
中国(8604)
信息(8198)
总论(7956)
信息产业(7894)
农业(6744)
(6517)
(5588)
(5407)
劳动(5389)
(5239)
银行(5225)
(5159)
金融(5159)
(5047)
(4706)
贸易(4705)
(4617)
(4579)
机构
大学(91787)
学院(90396)
(40289)
经济(39620)
管理(33766)
研究(32252)
理学(29788)
理学院(29437)
管理学(28877)
管理学院(28693)
中国(23768)
科学(19832)
(18765)
(18362)
(17934)
(16311)
研究所(15114)
财经(14906)
业大(14885)
农业(14673)
中心(14581)
经济学(13884)
(13796)
(12714)
经济学院(12647)
(11525)
财经大学(11449)
北京(11284)
(11248)
师范(11091)
基金
项目(65837)
科学(52752)
基金(50219)
研究(45500)
(45369)
国家(45044)
科学基金(38531)
社会(31629)
社会科(30255)
社会科学(30249)
基金项目(25346)
自然(24400)
(24376)
自然科(23922)
自然科学(23916)
自然科学基金(23519)
(20935)
资助(20251)
教育(19947)
编号(16809)
国家社会(14823)
重点(14655)
(14487)
(13743)
(13682)
成果(13308)
创新(12962)
科研(12828)
(12821)
教育部(12413)
期刊
(38138)
经济(38138)
研究(24727)
中国(18336)
学报(17616)
(16389)
科学(14819)
(13268)
大学(13104)
学学(12422)
管理(12031)
农业(11326)
(8353)
金融(8353)
财经(7673)
经济研究(7237)
教育(7132)
技术(6886)
(6653)
(6477)
业经(5838)
图书(5357)
问题(5017)
(4886)
技术经济(4742)
统计(4740)
业大(4705)
(4342)
理论(4249)
科技(4018)
共检索到129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范文欣  
辨析“数字劳动”的生产性,要以雇佣关系作为判定“数字劳动”进入价值关系的前提,进而以资本增殖作为辨析“数字劳动”生产性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只有区分本质意义与衍生意义的生产劳动,才能具体地讨论“数字劳动”在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分割中所起的作用。在讨论“数字劳动”生产性的过程中,对于生产劳动的本质规定性的考察,不能混淆劳动的社会形式规定性与物质规定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沿源  
学界对于资本跨地区流动下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特征问题,同时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文章基于地区间可能在多种特征上存在差异,以及地方财政竞争存在多种形式的考虑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当地区同质时,财政竞争使地方生产性公共支出扩大;当地区异质时,无论是资源禀赋较好地区还是较差地区,其生产性公共支出都既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因而认为财政竞争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应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小宝  
公共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是不是生产性劳动,是劳动价值领域争议较大的问题。本文依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思想和新的发展实践,提出政府公共服务劳动是有别于一般服务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生产劳动,既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也创造剩余价值,价值量大小可以相对测定,劳动成果既有有形、直接的经济和物质价值,也有无形的、潜在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价值,通过潜在的政策市场实现劳动交换,以税收和财政投资的形式实现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价值和剩余价值受益主体不是政府自身,而是社会或公众总体。应设计科学的劳动价值测评监控体系,改革薪酬分配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善奇  胡震涛  
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问题一直在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学界争论不断,数字劳动是否具有生产性再次成为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在梳理从传统劳动到数字劳动关于生产性和非生产性问题相关争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不同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标准:生产一般下的生产劳动、资本运动总过程中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关系再生产下的生产劳动。数字平台所涉及的数字劳动大都属于非生产性劳动,平台资本通过“广告费”“中介费”以及利息分红等数字垄断租金的形式实现对全社会剩余价值的分割,其真正来源主要依赖于新价值的再分配过程而非生产领域的价值创造过程。这就决定了数字平台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应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基础设施平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斐  
对马克思的误解与诋毁,大多源自对《资本论》方法的不理解。"资本内在否定性"是马克思辩证法在《资本论》中的具体表达,它自身内含"发展"的特质,即:其逻辑展开(研究方法)与历史表达(叙述方法)在实践中相互印证而达成发展中的一致;其生命力和前进力源自现实经济生活中不断生成的矛盾张力。作为方法论的资本内在否定性,是《资本论》方法在当代的应用与发展:它以现实与理论的双重批判为研究目的、以特定的资本积累结构为研究对象、以中间层次的分析为研究方法,旨在为世界经济提供一种唯物史观的演化论认识,为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奠定方法论基础。在这一研究视域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世界历史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兆文  
体面劳动生产性即体面劳动对劳动者所带来的经济回报特性,其衡量指标可分为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中国的实证数据表明,GDP总体上可以促进体面劳动生产性绝对指标提高,但对相对指标作用不显著。因此,为了全面促进实现体面劳动的生产性,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综合运用经济与社会政策措施,包括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以及集体谈判制度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惠炜  韩先锋  
经济新常态下,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已成为推动中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措施。然而,集聚效应具有动态性特征,即随着集聚程度的上升,集聚效应的大小及作用方向都会随之变化,这为相关政策的合理制定提出了难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否能显著改善生产率?其空间差异、动态规律以及约束机制如何?为了解答上述问题,本文利用中国2003~2013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显著提升劳动生产率,但集聚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仅促进了东部和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运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有着显著的正向边际效率递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斐  肖宇  
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是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和OECD国家2000—2014年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程度,采用工具变量和GMM估计方法,重点就中美之间的指标进行了比较,并根据跨国面板数据测算了融合度指标对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美国融合度指标相比,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程度明显偏低;在生产性服务业的细分领域,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同样明显,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对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度指数要显著高于中国对美国的融合度指数;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能够明显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改善。据此,笔者提出了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促进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西蒙·摩顿  张苏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只要能生产出剩余价值的劳动就是生产性的,而且只有这种劳动才是生产性的。其含义是:第一,产出的实质是没有意义的,惟有社会生产关系才有意义;第二,劳动产品必须能够销售出去;第三,劳动者从事的劳动是可转换性生产活动。所有其他雇佣劳动都是非生产性的。这种区分具有如下意义:第一,这种区分关注了小量资本对产业资本的依赖性,因而使得在特定期间内研究资本间依赖性的强弱变化成为可能。它辨别了部门利润率的各种决定因素,也区分了不同资本参与倾向于利率平均化的竞争的不同方式。第二,在分析决定政府开支大小的历史因素时,该区分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该区分的有用性也体现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证研究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2020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定的中国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时间节点。尽管尚有五年期限,不少地方已然掀起了一场教育现代化的"达标"运动。很多人心中疑惑,这次的"达标"与以往的达标(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评价)有何本质的不同?达标评价的目的就是认定一下"是否达到"就够了吗?"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对于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意义究竟在哪里?首先要说的是作为"外生型后发国家"的我们,应当警惕一种叫做"现代化陷阱"的误区。那些作为"内生型先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关宏伟  
在探讨资本保全的文章中,出现了“法律意义上的资本保全”的概念。笔者认为,目前虽然并未形成一个所谓“法律意义上的资本保全”的概念,但在我国公司法等法律制度中,明确规定了有关保护资本完整的内容,它既具有很丰富的内涵,又与会计学中的资本保全有很大差异。本文提出并探讨了这一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亮  
随着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实践转向",教育哲学领域也发生了一场有关"教学是不是麦金泰尔意义上的实践"的争论。麦金泰尔认为教学仅仅是服务于各种实践的手段,从而拒绝将它看做实践本身;但一些教育哲学家坚称教学是一种具有内在善的关系性活动,从而断言它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其实,无论是从麦金泰尔给定的"实践"标准还是从他呈现的"实践"范例来看,正规教育系统中的教学可以看做麦金泰尔意义上的实践,蕴含着内在善、学校制度和教师德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这一立场也彰显了教育哲学作为哲学分支的独特价值。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施晓光  
“大学是什么”这一古老而崭新的命题,始终萦绕在所有关注大学形成、延续与演进的人们的脑中,使其不断思索和追问。然而,随着时间的流动和社会的变迁,大学系统变得越来越多样而复杂,从而导致有关大学本质存在和现实意义的解释成为一个没有终结的话题。本文试图从隐喻、概念和模型三个角度解读大学,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从更加广泛的意义和多元视角加深对大学本质的理解和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