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
- 2023(248)
- 2022(206)
- 2021(196)
- 2020(167)
- 2019(361)
- 2018(393)
- 2017(490)
- 2016(458)
- 2015(488)
- 2014(505)
- 2013(394)
- 2012(347)
- 2011(325)
- 2010(330)
- 2009(301)
- 2008(244)
- 2007(242)
- 2006(242)
- 2005(230)
- 学科
- 教育(2445)
- 中国(985)
- 理论(638)
- 教学(490)
- 思想(443)
- 学(435)
- 政治(416)
- 思想政治(399)
- 政治教育(399)
- 治教(399)
- 德育(395)
- 革(394)
- 管理(391)
- 学校(386)
- 改革(382)
- 发(375)
- 发展(372)
- 展(359)
- 教育改革(352)
- 教育学(346)
- 高等(343)
- 研究(336)
- 生(296)
- 学法(267)
- 教学法(267)
- 学理(236)
- 学理论(236)
- 研究生(223)
- 技术(211)
- 职业(205)
- 机构
- 大学(4726)
- 学院(4096)
- 教育(3367)
- 范(2208)
- 师范(2206)
- 研究(2037)
- 师范大学(1887)
- 职业(1338)
- 教育学(1319)
- 京(1316)
- 科学(1125)
- 技术(1077)
- 所(1002)
- 北京(1000)
- 教育学院(953)
- 职业技术(931)
- 研究所(926)
- 江(778)
- 院(777)
- 教育科(764)
- 教育科学(762)
- 技术学院(753)
- 中心(690)
- 研究院(666)
- 州(616)
- 京师(608)
- 管理(548)
- 北京师范大学(481)
- 济(479)
- 学学(472)
共检索到7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大源
面对由数字化、智能化以及大数据等新技术引发的挑战,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日益增加而出现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的困局之时,既要保证实体经济不因技能人才匮乏而使国家竞争力受损,又要拓展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和生涯发展的空间。德国推出"职业教育+",即由附加资格学习、职业进修教育和双元高等教育组成的三大措施,从职普两个方面予以积极应对,其所凸显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制度建设上的同形性,可用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加以诠释。结合我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中由分离的话语到同形的建构,提出"教育+"的概念和格局,以促进普职的共同发展。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海因兹-迪特·迈尔 布莱恩·罗万 郑砚秋
制度理论一直将教育领域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近十几年来,在教育领域出现了三个显著的变化,它们分别是教育服务提供从单一走向多元、教育系统结构从松散变为紧密以及教育制度重要性的增加。这些教育制度变化的新对于以往制度理论的基本命题提出了挑战,要求重新审视一些制度关系,如同形性与多样性、合法性与效率、松散性与紧密性、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政府与市场等。这预示着对于教育领域进行制度研究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
教育 新制度主义 认知 市场 制度变迁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20世纪初,制度理论曾兴盛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随着新古典理论在经济学中占据主流地位和行为理论的发展,从个体主义的方法论出发,以抽象概括的方式解剖社会现象、探求研究对象之间确定性影响关系的研究范式一度在社会科学中居于主导地位。这种研究范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社会的变化,这种研究范式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对研究对象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整体性重视不够,忽视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华 张晓玲
"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培养数量和质量是我国职业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我国现行的职教师资培养主要是四年一贯制,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一定缺陷。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将普通本科学制由四年改为五年,同时加大生源和实习改革力度,宏观上推进政府政策支持。同时,积极探索其他形式的五年制职教师资本科生教育,如现有的对口招生模式和专升本模式等。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师资培养 学制改革 五年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闫引堂
教育扩张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主题,出现了很多解释教育扩张的理论,这些理论能够解释单个国家的教育扩张现象,却难以解释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扩张现象。新制度主义通过教育扩张的长时段量化分析和深度的比较历史研究,表明随着现代性的扩张,教育扩张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趋同的特征。
关键词:
新制度理论 教育扩张 方法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恒、桂庆平在《江苏高教》2013年第4期中撰文,运用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理论分析工具揭示了校企合作本源的三个基本命题,并构建出校企合作生成与运行机制的分析模型。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观点主要是在组织与环境的关系背景下讨论组织的结构问题,认为组织所处的环境包括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首先,"合作即制度供给"是校企合作本源的第一个命题,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闫引堂
纵览20世纪美国教育社会学发展史,我们不得不承认,70年代是美国教育社会学研究活力四射的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有二战以来一直占据美国教育社会学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理论,而且有对结构功能理论猛烈批判的冲突理论横空出世,甚至聚焦于学校教育过程的符号互动论也是在此时崭露头角。这种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磊 刘瑞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忽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将其视为身高体型上缩小版的小学生,一味向小学靠拢,甚至把适合小学生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相应的教学要求直接用在幼儿身上的学前教育误区。新制度主义理论对研判和治理民办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具有适切性。根据成本—收益的行动法则,民办园举办者确立旨在竞争生源的供给决策;鉴于一些地区政府资源分配短缺,部分民办园优先选择向家长寻求“内部合法性”;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强制性要素式微,一些民办园生成不同的文化—认知逻辑。从根本上扭转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有效调和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制度中“外部合法性”与“内部合法性”之间的紧张与冲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琴
制度要素是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分析工具,新制度主义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关于制度分析的更为统一的语言。尤其是在关于"制度建构"与"制度变迁"等问题的描述和研究路径上,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予以了比较教育研究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制度分析 比较教育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学军
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与教育组织研究存在着相伴相生的关系。一方面,前者的很多概念和观点是藉由后者而得出或加以求证的;另一方面,后者又借助前者获得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这种新的理论视野关注组织同形、松散结构以及制度和组织的变革等问题,但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在凸显环境、历史和认知因素在教育组织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时,也存在忽略微观基础,淡化批判意识以及缺乏实践关联等不足。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组织社会学 教育组织研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本文考察和分析了教育社会学体系中的新、旧制度主义分析的理论,认为新制度主义分析不仅拓展和深化了“制度”的概念,而且通过对旧制度主义分析的规范-制度体系的完善,形成了规范-组织-制度这一新的分析体系。这不仅有助于突破旧理论的边界局限性,而且与我国目前正经历着的激烈的教育制度变革更具有理论上的相关性。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分析 新制度主义 旧制度主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曼 王磊
分类管理是民办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变革,中央层面积极推动加快顶层设计、地方政府通过"压力传导"和"激励诱导"方式加快配套政策的制定、民办学校举办者通过"策略性行动"争取自身利益。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在制度化进程中陷入规则困境、组织困境与文化认知困境。破除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制度化困境,需要促使分类管理与相关"制度丛"形成合力、整合强致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明确分类管理的价值理念和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
民办教育 分类管理 制度化 新制度主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朝乐门
民族预科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实为民族预科教育的持续制度化进程。这一制度化进程经历了起始阶段的创立和模仿性过程下的制度化;初步发展阶段的模仿性过程和规范性压力下的制度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强制性同构下的制度化;规模化发展阶段的高校组织积极利用条件下的强制性同构下的制度化。民族预科教育制度的规制性属性的持续增强与其内在诉求灵活性的固有属性之间存在一种潜在的矛盾。规制性政策的出台者与执行者,应考虑到这种潜在的矛盾,寻求规制与灵活间的平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倩
本文从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审视我国当前教师教育制度,并试图从外在制度环境和内在制度结构两方面对建立教师教育认证评价制度的体制基础进行分析,从而为制度建构展开合理性论证。在此基础上,又以合法性机制为主轴,从法律框架、规范标准、文化认知三个层面来讨论制度建构的可能方案与可选路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罗燕
本研究以新制度主义社会学为分析框架,揭示了我国教育“产业化”制度变迁的起源(国家、教育组织,以及资本的参与和推动)及其主要的构建形式,并对其所面临的制度危机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教育产业化 新制度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