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9)
- 2023(10577)
- 2022(9132)
- 2021(9002)
- 2020(7307)
- 2019(17211)
- 2018(17448)
- 2017(32284)
- 2016(18501)
- 2015(20956)
- 2014(21178)
- 2013(20156)
- 2012(18336)
- 2011(16481)
- 2010(16409)
- 2009(14382)
- 2008(13761)
- 2007(11894)
- 2006(10412)
- 2005(8916)
- 学科
- 济(62244)
- 经济(62170)
- 管理(47826)
- 业(44240)
- 企(36968)
- 企业(36968)
- 方法(30662)
- 数学(26467)
- 数学方法(26132)
- 中国(23004)
- 教育(22146)
- 学(16922)
- 农(16877)
- 财(15186)
- 理论(14810)
- 业经(13964)
- 地方(12966)
- 技术(11971)
- 农业(11406)
- 和(10733)
- 贸(10517)
- 贸易(10512)
- 易(10187)
- 环境(10065)
- 制(9996)
- 务(9626)
- 财务(9567)
- 财务管理(9550)
- 教学(9429)
- 发(9331)
- 机构
- 大学(253268)
- 学院(246767)
- 管理(97403)
- 济(87096)
- 理学(85573)
- 经济(84831)
- 理学院(84507)
- 研究(83647)
- 管理学(82903)
- 管理学院(82439)
- 京(55595)
- 中国(54481)
- 科学(53004)
- 范(42630)
- 师范(42348)
- 所(41779)
- 财(38556)
- 研究所(38471)
- 业大(36713)
- 中心(36503)
- 农(36117)
- 教育(36106)
- 北京(35890)
- 江(35246)
- 师范大学(34880)
- 财经(31734)
- 院(30162)
- 技术(29793)
- 州(29016)
- 经(28952)
- 基金
- 项目(173979)
- 科学(137978)
- 研究(132952)
- 基金(123464)
- 家(106524)
- 国家(105481)
- 科学基金(90526)
- 社会(80341)
- 社会科(75686)
- 社会科学(75666)
- 省(68989)
- 教育(67633)
- 基金项目(66117)
- 划(59992)
- 自然(58972)
- 自然科(57586)
- 自然科学(57575)
- 编号(56848)
- 自然科学基金(56518)
- 资助(50220)
- 成果(47821)
- 课题(41247)
- 重点(39599)
- 部(39540)
- 发(37348)
- 创(36383)
- 项目编号(35114)
- 教育部(34517)
- 创新(33493)
- 年(33489)
共检索到354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钟水映 赵雨 任静儒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充要条件。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带来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得到补偿,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持续提高是中国未来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有利因素。文章依据加入了人口年龄结构变量和受教育程度变量的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并使用中国200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拟合,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能够减轻甚至抵消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人口红利 教育 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本文用一个含中青年人对幼年人抚养和对老年人赡养的世代交叠模型分析人口变动对储蓄率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新的结论。其中较重要的是:①快速的生育率下降对储蓄率没有大的正影响(储蓄率只在人口转变时期小幅度上升);②幼年-中青年人口比率变动对储蓄率的影响力比老年-中青年人口比率变动对储蓄率的影响力小得多;③快速的生育率下降虽然引起经济增长率下降,但它同时引起人均消费永久性提高。
关键词:
世代交叠模型 人口过渡 人口红利 储蓄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利晨 米靖
随着我国人口内生性负增长不断加剧,为稳定社会经济活动所依赖的人力资源总量,通过释放职业教育红利全面提升人力资本以追寻质量型人口红利成为我国人口红利发展新向度。人口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两个维度下的人力资本积累是人口转型期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诉求,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劳动者培育、教育资本积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形成内涵对应关系。据此,在澄清职业教育提升人口红利的现实问题与价值诉求基础上,以劳动参与率、教育资源、劳动者数量、劳动者素质、平均受教育年限、劳动生产率为改善目标,提出职业教育应对稳固数量型人口红利且向质量型人口红利过渡的基础对策和效益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辜胜阻 吴华君 曹冬梅
职业教育对释放人力资本红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培育"中国工匠"最重要的途径。如何通过推进职业教育转型,激发人力资本红利?本文认为,要构建职业教育多元主体互动办学机制与多元化投入机制,畅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立交桥",鼓励探索现代学徒制,建立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补齐农民工培训和农村职业教育短板,推进农民工转型为产业工人,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现代化;要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提供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辜胜阻 吴华君 曹冬梅
职业教育对释放人力资本红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培育"中国工匠"最重要的途径。如何通过推进职业教育转型,激发人力资本红利?本文认为,要构建职业教育多元主体互动办学机制与多元化投入机制,畅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立交桥",鼓励探索现代学徒制,建立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补齐农民工培训和农村职业教育短板,推进农民工转型为产业工人,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现代化;要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提供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令国、张裕豪在《继续教育研究》2013年第6期中撰文,以职业教育制度为切入点,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采用最新的经济数据,探究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制度改革与二次人口红利的内在关系,从而提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二次人口红利是指在人口结构老龄化的情况下,个人和家庭的未雨绸缪可以产生一个新的储蓄动机,把其储蓄转化为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还可以获得收益。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唐代盛 邓力源
人口红利问题发端于"人口变化如何影响经济增长"这一命题,长期以来,对人口红利的研究集中于人口总量或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对宏观经济影响方面,较大程度地忽略了人口年龄结构性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本文基于供给和需求这一结构性视角,对人口年龄结构极具生产性的人口红利最新理论进行回顾和评述,认为开拓供给和需求相结合的综合性人口红利测度模型、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动态模型的研制等将是人口红利理论未来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人口红利 年龄结构 储蓄假说 劳动力供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红利的存在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红利正在不断发生变化。通过对这种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红利 经济发展 人口年龄结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燕萍
人口经济学认为,处于不同年龄结构阶段的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影响。文章在梳理了国内外有关"人口红利"研究的基础上,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生育率变动、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人口负担系数及流动人口对浙江省人口结构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人口红利的研究,并总结出浙江人口红利期的主要特点:即来得早,持续长,消失得也快;省外流入人口有可能延长省内人口红利期。同时指出现阶段既存在着制约兑现人口红利的不利因素,又面临人口负债期的严峻挑战。建议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挑战。
关键词:
人口转变 人口红利 红利兑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熊惠平
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广泛智力支持",这给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的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在"后人口红利时代",高职教育发展正面临着瞄准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人口红利二次开发的新的历史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进
后人口红利时代,新生代农民工存在就业稳定性差、技能低、期望值高、融入城市迫切等现实问题,应当从推进户籍改革入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法律援助体系为辅助,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行为、完善公共职业教育制度等方面解决农民工的问题,实现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和快速融入城市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
人口红利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聂辉华 邹肇芸
尽管20世纪80年代的制度创新曾经极大地释放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但由于近二十年制度创新减缓,中国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人口红利"驱动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这与既定的政策目标是冲突的。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它面临多种因素的制约。即便在短期内继续拥有人口红利,如果制度质量较低或者交易费用较高,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获利也会低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预期,并且在某些条件下可能低于贸易前的福利水平。中国必须摆脱对人口红利的依赖,通过深化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获得"制度红利",以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钟水映 李魁
人口红利出现并被有效利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地掌握人口红利的发展态势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人口红利在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省与省之间表现得不平衡,差异显著。中国抚养负担低的比较优势终将消失。2039年,中国将发生由人口红利向人口负债的重要转变。当前,最紧要的是,要及时认识到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趋势,加大教育和健康投资,通过提高人口质量来应对人口红利日益衰微的趋势。
关键词:
抚养比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段辉
本文在流行的"人口红利"论基础上重新反思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据此提出三个主要论点:"人口机会窗口"不能与经济高速增长简单归因;"人口红利"不简单等同于"人数红利";流行的"人口红利"论与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具有历史契合性,在缔造"中国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过度透支、环境污染严重等现实压力。继而探索依赖"人才红利"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