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0)
2023(5851)
2022(4171)
2021(3856)
2020(2851)
2019(6398)
2018(6647)
2017(10812)
2016(7208)
2015(8220)
2014(8565)
2013(7240)
2012(6284)
2011(5767)
2010(5983)
2009(5244)
2008(5022)
2007(4617)
2006(4287)
2005(4178)
作者
(17351)
(14319)
(14257)
(13791)
(9154)
(6747)
(6692)
(5705)
(5448)
(5183)
(4813)
(4755)
(4683)
(4621)
(4620)
(4481)
(4367)
(4326)
(4292)
(4097)
(3853)
(3557)
(3524)
(3494)
(3330)
(3229)
(3215)
(3153)
(2928)
(2906)
学科
(19845)
经济(19826)
教育(18730)
中国(14520)
管理(11680)
(10939)
(7662)
企业(7662)
(7623)
(7318)
理论(7258)
发展(6768)
(6730)
(6646)
教学(6300)
业经(6137)
农业(4994)
地方(4631)
方法(4623)
技术(4052)
研究(3942)
产业(3930)
(3829)
(3659)
数学(3602)
(3561)
数学方法(3508)
信息(3459)
思想(3334)
总论(3288)
机构
大学(91404)
学院(87309)
研究(36204)
(28107)
教育(27296)
经济(27252)
管理(23862)
(23348)
师范(23226)
(21487)
科学(20861)
中国(20334)
理学(20082)
理学院(19717)
师范大学(19249)
管理学(19113)
管理学院(18922)
(17912)
研究所(16340)
(15298)
中心(14677)
北京(14421)
技术(13890)
(13349)
职业(13262)
(12668)
(12654)
(11718)
业大(10851)
研究院(10743)
基金
项目(55053)
研究(48139)
科学(44653)
基金(35972)
(30779)
国家(30364)
教育(30123)
社会(28446)
社会科(26583)
社会科学(26578)
科学基金(24940)
(22730)
编号(22397)
成果(21231)
(21203)
课题(19114)
基金项目(17472)
(16440)
重点(14391)
规划(14091)
(13951)
资助(13475)
(13429)
自然(13356)
(13311)
项目编号(13167)
自然科(13043)
自然科学(13040)
自然科学基金(12798)
教育部(12140)
期刊
教育(46426)
研究(37682)
(33014)
经济(33014)
中国(28539)
学报(12664)
(12507)
职业(11459)
技术(11341)
科学(11128)
大学(10961)
(9230)
管理(8937)
农业(8660)
学学(8531)
技术教育(7486)
职业技术(7486)
职业技术教育(7486)
(6263)
金融(6263)
(6135)
论坛(6135)
(5614)
业经(5425)
经济研究(5411)
高等(5328)
成人(4989)
成人教育(4989)
财经(4944)
(4702)
共检索到145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本文通过教育全球化概念的梳理引出了教育全球化中所包含的竞争、市场、商业、私营概念,从而把教育带入到全球化中,提出教育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概念,并在这个基础上对教育全球化的市场、竞争、选择意识形态进行了两个视角的批判。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竟辉  
批判新自由主义是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一个重要议题。作为当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主导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的阶级立场决定了其必然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制度。要做到对新自由主义釜底抽薪式地批判,就必须呈现、揭示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面相与实质;而要呈现、揭示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面相与实质,就必须对其理论基础、阶级立场、政治图谋和实践危害进行全方位解读。这既是当前批判新自由主义所要掌控的逻辑前提,也是实现"两个巩固"所要把握的实践关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尚虎平  
我国地方政府以"工具哲学"思维直接照搬西方的政府绩效评估,虽然曾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唯GDP式的评价方式,逐渐偏离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这源于我国在引进政府绩效评估时并未洞察它本身源于"晚期资本主义"萌生的一种"成绩社会"、"绩效社会"意识形态,其生发的目的是为"晚期资本主义"既有格局进行辩护。这种辩护性使得它仅仅是一种符号性、象征性的管理工具,并不以促进人民群众利益、地位的改进为目标。要根除这种源生性问题,就需要将政府绩效切实融入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本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尚虎平  
我国地方政府以"工具哲学"思维直接照搬西方的政府绩效评估,虽然曾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唯GDP式的评价方式,逐渐偏离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这源于我国在引进政府绩效评估时并未洞察它本身源于"晚期资本主义"萌生的一种"成绩社会"、"绩效社会"意识形态,其生发的目的是为"晚期资本主义"既有格局进行辩护。这种辩护性使得它仅仅是一种符号性、象征性的管理工具,并不以促进人民群众利益、地位的改进为目标。要根除这种源生性问题,就需要将政府绩效切实融入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本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玉照  刘鹏  
流行于西方国家并影响我国部分学者的社会保障"超意识形态论"是一种虚幻的乌托邦。资本主义福利国家不可能超越其阶级本质,所实行的福利政策不过是资本主义国家功能在社会保障领域的贯彻,难以改变社会保障"被支配"的地位和命运。当前,中国正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事业,一方面,需要借鉴、汲取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保障方面的有益经验;另一方面,必须高度警惕其阶级本性和破坏性作用,不能丧失在社会保障领域意识形态的批判视角。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康瑜  
本文基于全球化的视角,探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社会批判功能所面临的冲击。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使全球化内蕴市场意识形态,对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都产生话语霸权。处于这一境域,高等教育的知识基础、知识分子素质和社会独立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影响,导致其社会批判功能受到削弱,对国家和社会产生深远危害。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周伟婷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用了约三分之二的篇幅来批判施蒂纳,施蒂纳的"我(唯一者)"使马克思进一步明确了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是"现实的个体";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也为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乃至德国古典哲学思想划清界限提供了理论先导,从这个意义上说,施蒂纳对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文本解读分析马克思对施蒂纳"我(唯一者)"的批判,为全面科学地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求索  [作者] 卢刚  
日本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的电影《千与千寻》是一部兼具观赏性和思想性的经典作品,在国内青少年群体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作为“社会主义者”的宫崎骏,通过大量的隐喻和细节,在少女主人公荻野千寻历险的故事中,植入了对消费异化、阶级压迫和殖民统治等资本主义奴役关系的深刻批判。在其明快的治愈系画风之下,隐藏着对残酷社会问题的冷静思考,是启发青少年群体理性思考的有效形式。阐释影片中的隐喻和批判,总结其意识形态话语表达范式,可以为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提供借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时见  袁利平  
在全球化境域中,高等教育应秉持学术诉求,在全面分析全球化文化逻辑和文化主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文化批判功能,以促进我们的文化不仅与全球化发展趋势相适应,而且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吻合。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阳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深入发展,以及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的扩张,西方学界近来出现了一种所谓"全球化新阶段论"。该思潮认为,经济全球化时期,跨国公司的国籍正变得模糊,"跨国资产阶级"和"跨国资产阶级政权"已初露雏形。然而,真相却是:跨国公司的国籍身份并没有消失,传统民族国家也远未消亡,一种具备"统一意志和利益","自在且自为"的"跨国资产阶级"和"跨国资产阶级政权"则更没有成型。当前时期,我们仍需继续坚持基于"民族国家"与"竞争资本"分析范式之上的列宁"帝国主义论",反对抽象且散发着机会主义气息的"超帝国主义论"及其当代最新演化形态——"全球化新阶段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阳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深入发展,以及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的扩张,西方学界近来出现了一种所谓"全球化新阶段论"。该思潮认为,经济全球化时期,跨国公司的国籍正变得模糊,"跨国资产阶级"和"跨国资产阶级政权"已初露雏形。然而,真相却是:跨国公司的国籍身份并没有消失,传统民族国家也远未消亡,一种具备"统一意志和利益","自在且自为"的"跨国资产阶级"和"跨国资产阶级政权"则更没有成型。当前时期,我们仍需继续坚持基于"民族国家"与"竞争资本"分析范式之上的列宁"帝国主义论",反对抽象且散发着机会主义气息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锐  
从根本意义上讲 ,全球化是由跨国性的经济和工业组织所推动的 ,在本质上是一种仅以经济利益为根本目的的世界性的市场拓展过程。全球化导致高等教育的经济实用主义、财政危机、全球化教学及质量失控等问题 ,有可能使高等教育彻底丧失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价值 ,以及完全放弃质量控制 ,对广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负面影响尤甚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冉凌宇  
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发生标志着全球化进入了新阶段。后世很多马克思主义学者在援引《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全球化问题时,因缺乏超越论视野,总是将研究集中在生产领域而忽视了流通领域,这将直接导致研究停留在表象层面。基于超越论视野,我们能看到马克思早已从剩余价值在流通领域的实现中揭示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本质,即在共同体的差异中追求剩余价值的实现。通过对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构成元素——资本、民族、国家进行分析,还能发现导致当代全球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根本原因是,资本无法实现对资本、民族、国家三位一体结构的超越而引发的历史的反复。基于上述研究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野用以解释民主社会主义、区域经济体、民粹主义和分配正义等现象,进而对基于流通领域社会主义应该如何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有所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超颖  
"逆全球化"是当前国际社会一大热点现象,以英国脱欧公投、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贸易保护、边境俢墙、控制移民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爆发为标志,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以美英为代表的曾经的全球化的积极倡导者如今成为"逆全球化"的积极煽动者和决策执行者,不顾国际责任与担当,试图从本国利益出发,向国家主义回归。通过"逆全球化"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表现可以发现,"逆全球化"背后体现着新自由主义经济失衡诱发的深刻危机。新自由主义"效率"与"公平"的失衡,不仅是"逆全球化"产生的经济根源,而且显露出资本主义"自由""民主"与"人道主义的自由主义"的虚伪,也是当前欧美国家政治、文化领域出现全球化逆动的根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旭  刘行  
资本逻辑规制下的经济全球化正面临着发展失衡、规则滞后、公平赤字等多重困境。究其根源,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形式”已无法满足其“物质内容”,即二战后延续至今的世界经济秩序及其治理体系无法满足全球生产力普遍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要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对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形式”作出根本性变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从对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批判性立场出发,力求在价值层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作出理性规约,在实践层面引领全球经济治理观变革、促进全球化的内容整合。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问题将不再是局限于“解释世界”的理性反思,而是一种作为“改变世界”的能动性力量,为重塑全球经济秩序提供根本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