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3)
2023(7645)
2022(5823)
2021(5547)
2020(4412)
2019(10187)
2018(10890)
2017(19938)
2016(12050)
2015(13709)
2014(14190)
2013(12929)
2012(11823)
2011(10906)
2010(11436)
2009(10662)
2008(10538)
2007(9491)
2006(9065)
2005(8733)
作者
(30729)
(25157)
(25034)
(24562)
(15864)
(11808)
(11793)
(9826)
(9580)
(9172)
(8451)
(8322)
(8186)
(8147)
(7981)
(7809)
(7512)
(7473)
(7401)
(7329)
(6835)
(6229)
(6189)
(5919)
(5788)
(5781)
(5760)
(5704)
(5055)
(4989)
学科
(40433)
经济(40384)
管理(23858)
中国(22184)
(22059)
教育(20275)
(16144)
企业(16144)
(13679)
(13499)
方法(12743)
数学(11190)
数学方法(11042)
业经(10604)
(10347)
理论(10011)
(9948)
(9512)
银行(9505)
教学(9457)
(9250)
(9228)
(8502)
(8274)
金融(8274)
农业(8203)
发展(8149)
体制(8096)
(8027)
(7842)
机构
大学(163010)
学院(159589)
(62828)
经济(61288)
研究(60853)
管理(50150)
中国(42502)
理学(41388)
理学院(40827)
管理学(40069)
管理学院(39734)
(37111)
(33842)
科学(32665)
教育(32057)
(31953)
师范(31789)
(30527)
研究所(27105)
(26294)
师范大学(26065)
北京(25287)
财经(25217)
中心(25214)
(22793)
(21616)
(20830)
(20713)
技术(20438)
经济学(20108)
基金
项目(89539)
研究(77753)
科学(70513)
基金(59396)
(49777)
国家(49186)
社会(46293)
教育(43807)
社会科(43474)
社会科学(43464)
科学基金(40390)
编号(35998)
(35507)
成果(33487)
(31486)
基金项目(29627)
课题(28395)
(24339)
资助(23647)
(21995)
重点(21796)
(21589)
(21522)
项目编号(21206)
自然(21093)
规划(20732)
自然科(20519)
自然科学(20512)
自然科学基金(20127)
教育部(19716)
期刊
(77007)
经济(77007)
研究(66670)
教育(55779)
中国(44308)
(24404)
(20084)
管理(20013)
学报(18884)
(18530)
金融(18530)
技术(18000)
科学(17629)
大学(16240)
职业(14411)
农业(13303)
学学(13261)
财经(12987)
经济研究(12965)
业经(12582)
(11338)
问题(11183)
(9615)
技术教育(9533)
职业技术(9533)
职业技术教育(9533)
(9315)
论坛(9315)
国际(8820)
(8115)
共检索到269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安安  
"教育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它必然对中国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课程目标要体现全球精神;突出外语课程的核心地位;课程内容要融入"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结构要保证均衡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素质"的新型人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容中逵  刘要悟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进性毋庸置疑,但在理念和举措上也隐含着一定程度的“唯西方中心”倾向。这种倾向在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的今天似乎显得顺理成章,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其积极因素和负面效应以及潜隐于其中的实质,在警惕西方文化殖民的前提下,切实加强自身民族性和本土化的建设,使本次课程改革真正成为我国课程实践自我完善的突破口,而不是西方课程理念在中国的“试验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中国大陆正在开展的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种从"控权"到"赋权",从"大一统"到"多元化"的新型"课程文化"的创造。本文首先对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几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作了简要评析,包括重点学校政策、教材编审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化以及研究性学习等。而后从观念与制度层面论述了课程改革所应采取的行动策略:返璞归真,诚信为本;和而不同,专业对话;网络组织,文化再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段兆兵  李定仁  
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建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应遵循基础性、全面性、结构性、可操作性、时代性原则,实现普通学习目标与专业学习目标、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统一性目标与个性化目标、稳定性目标与动态性目标、科学性目标与人文性目标的结合。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郑庆全  
针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结合对20世纪国外新教学论处理类似问题的思路考察,总结出20世纪国外新教学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如下启示:如何对我国教育传统进行继承与批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理论和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原有的理论如何匹配和衔接;如何衡量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条件性因素;如何调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隔离;如何更好地应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丽丽  
德国各州享有中小学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的自治权,从历史上看,各州在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方面相对稳定。世纪之交,德国传统的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原则面临巨大挑战,更为灵活的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成为德国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而学校教学计划、教学实验、综合课等实践中的热点问题集中反映了这种改革趋势。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阚维  
20世纪后期以来,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如春潮涌动,又伴随着大量争议,一路走来。与15年前相比,随着大国崛起和本土化教育经验被国外重新认识,当前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自信程度以及学校教育实践层面对课程改革的自觉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屏心静气,检视我国课程改革的种种经验、教训。在宏观层面上:我们需要回答:全球化大潮下,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应当如何进行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本土化探索?如何能够促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建构,推动课堂教学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双喜  
作为基础教育教师培养主渠道的师范院校,必须坚持与基础教育对接,全方位推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保持高师教师教育课程的进步性和实践性,确保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正确的方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文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霍力岩  赵清梅  
本文首先探讨了多元智力理论呼唤的新型教育评价即要在真实的场景中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评价学生的动态发展过程,要多元化地评价学生多元智力的发展,要尊重并评价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然后阐述了多元智力评价对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四点启示即我们的教育评价应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应该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应该确保评价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尊重并评价学生发展的独特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平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多样化探索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演进。早期对基础教育课程单一化局面的初步反思,由于缺乏充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而带有很大的盲目性。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教育权力下放",成为课程多样化的审慎变革过程。1990年代提出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表明基础教育课程多样化发展进入理论建构和政策启动阶段。课程多样化探索如何突破"非此即彼"的历史局限,努力构建开放、民主、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仍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必须认真探讨的重大课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嘉毅  赵志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推动了农村学校教育思想的转变,促进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等。但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还存在着政府领导不力,课程改革的经费不足,课程资源开发不够,对课程改革的专业支持不足等问题。当前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领导和支持,将课程改革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修订课程标准以增强新课程对农村学校的适应性,开发适应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教材,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支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惠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这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教育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教育必须树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理念,鼓励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加强与中小学教学的互动、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等,以确保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性和方向性,实现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引领与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