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76)
2023(2594)
2022(2145)
2021(2177)
2020(1655)
2019(3774)
2018(3776)
2017(6670)
2016(3866)
2015(4619)
2014(4904)
2013(4511)
2012(4328)
2011(4121)
2010(4419)
2009(4271)
2008(4444)
2007(4259)
2006(3933)
2005(3745)
作者
(11422)
(9439)
(9395)
(9013)
(6145)
(4542)
(4266)
(3585)
(3584)
(3525)
(3233)
(3227)
(3101)
(3041)
(3039)
(2876)
(2789)
(2783)
(2738)
(2707)
(2591)
(2368)
(2363)
(2246)
(2139)
(2131)
(2112)
(2078)
(1988)
(1925)
学科
(15387)
经济(15363)
管理(10657)
理论(9725)
(9084)
企业(9084)
(8996)
教学(8607)
(6092)
教育(5825)
方法(5785)
学法(5310)
教学法(5310)
中国(4830)
业经(4250)
(3898)
(3783)
学理(3577)
学理论(3577)
(3392)
数学(3152)
数学方法(2986)
(2896)
金融(2895)
(2827)
(2787)
银行(2787)
(2721)
(2719)
(2686)
机构
大学(68155)
学院(65939)
(22228)
经济(21576)
研究(19864)
管理(19529)
理学(16038)
理学院(15773)
管理学(15328)
管理学院(15185)
(14754)
中国(14164)
(13416)
(13356)
师范(13311)
科学(11729)
(11106)
师范大学(10676)
财经(10387)
教育(10152)
(9978)
北京(9718)
(9223)
(9166)
研究所(8770)
中心(8290)
(7792)
技术(7767)
职业(7652)
经济学(7525)
基金
项目(33063)
研究(28737)
科学(24929)
基金(21360)
(17417)
国家(17203)
教育(16385)
社会(16266)
社会科(15204)
社会科学(15200)
科学基金(14495)
编号(13296)
(13221)
成果(13079)
(10951)
基金项目(10515)
课题(10437)
(9348)
资助(8674)
项目编号(8132)
(8066)
重点(7918)
大学(7754)
(7665)
自然(7560)
规划(7515)
自然科(7360)
自然科学(7358)
自然科学基金(7232)
教育部(7142)
期刊
(30141)
经济(30141)
研究(25667)
教育(21996)
中国(16405)
(12317)
学报(9900)
管理(9198)
大学(8138)
科学(8035)
技术(7878)
财经(7456)
学学(6893)
(6552)
职业(5708)
图书(5245)
(5048)
(4658)
金融(4658)
问题(4132)
书馆(4120)
图书馆(4120)
经济研究(4072)
(3907)
论坛(3907)
技术教育(3523)
职业技术(3523)
职业技术教育(3523)
业经(3411)
(3395)
共检索到107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丁邦平  
"教学论"与"教学理论"是分别从德文与英文翻译过来的两个不同的教育概念。尽管其各自的研究都共同指向课堂教学,但由于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它们在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以及对教师地位和角色的规定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教学论"与"教学理论"是两种难以通约的研究范式,前者根植于德国深厚的新人文主义的"教化"(Bildung)传统,属于欧洲唯理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教育学"范式;后者则与课程论以及不同取向的教育心理学相联系,属于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育科学"范式。清理20世纪我国从西方不同文化传统引进的教育学科的概念,弄清不同概念的含义及其在我国语境中的变化,是新世纪重建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凯  吴刚平  
倡导促进核心素养的大概念教学,意味着实现从知识本位教学向素养本位教学的转换。理解和实现这种深层次的转换,需要在方向层面有相对明晰的规划,在理论指向上知晓我们从哪里来,将要往哪里去。实现学生深度学习、追求强有力的知识和促进有效的理解与迁移是促进核心素养的大概念教学的理论指向。促进核心素养的大概念教学的教学意蕴在于以真实情境作为抓手,以迁移理解作为教学的核心诉求,是趋向整体育人的整合教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传统的教学理论是与近 3 0 0多年来的社会历史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它致力于教学理论的形式化以及理性化的教学研究方法 ,远离真实的教学情景 ,使教与学的关系线性化 ,并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套路化。进行教学理论的重建既是必需的 ,也是可能的。在 2 1世纪 ,教学理论在思想方法、现实基础、范畴体系上都必须发生转变 ,教学实践的生动性和丰富多彩将进一步得到展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铁成  
音乐艺术是一项实践性活动,音乐艺术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底蕴素养都有重要作用。高校音乐教学理论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在认知教学理论视角下进行音乐实践教学理论研究,可以从非专业音乐教育方面进行音乐教育效率及路径改善问题研究,还可以从音乐表演专业表现性评价、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钢琴教学与学习能力养成及对策、音乐课堂建构性教学活动设计、音乐体验式课程教学模式、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教学、民间音乐渗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昕  
近二十年来我国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导致音乐教育不能承受之重,单薄的师资力量和生源素质逐年下降,导致音乐教育质量逐年下滑。普通高校音乐理论教学效果极为不理想,重视音乐技能培养,忽视理论教育现象比比皆是,从而导致大学生音乐"双基"教学的瘸腿现象。素质教育不仅仅培养大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同样还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厚重的人文素养底蕴。作为高校音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郭华  
教学论的探索历史表明,一切教学改革都致力于更好地"讲理"。"讲理"是教学的存在方式,是良善而道德的教学方式。"讲理"既指揭示文字符号背后所隐含的深刻道理、揭示知识所内蕴的人类发现知识的活动方式,也指教学中以平等平和的态度去"讲理"的方式。教学就是要以"讲理"的态度和方式来讲"理"。只有"讲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不良现象,只有"讲理",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建立起与知识的意义联系,使学生能够以"理"驭"事"、以"简"驭"繁"、"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在科学而人文的、理智而艺术的氛围中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令永  徐文彬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是教学领域中两个不同的范畴。二者根本任务的差异,决定了其间不存在谁指导谁、谁脱离谁的问题,但二者却以教学目的相维系,使"真际"与"实际"共同纳入"应然"的轨道;与此同时,二者操作程序上的差异则促使其关系在"应然"的轨道中,从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客观上必须经过一个"筹划"阶段。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揭示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关系在其契合状态上"恒矛盾中求和谐"、契合支点上"筹划者与实施者的同一"、契合过程上"循环式发展"等特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希  杨峻  李映洲  
江隆基是中国当代卓越的教育家。在纪念江隆基诞辰100周年之际,学习、研究、宣传、发扬江隆基的教育思想,特别是他关于高等学校教学规律的理论、教学管理的理论、科学把握教学过程的理论、全面辩证的教学质量观,对于深化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华  
以认识论作为教学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既有充分的学理依据,也是纠正人们在教学观念和实践上的偏差,丰富教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现实需要。深化、发展基于认识论的教学理论研究,必须改变只注意教学认识特殊性的研究路径,要在全面深刻把握认识活动一般性的基础上,推知教学条件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伟  
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需要培养能够胜任新课程教学的师资,按照高校音乐教学内在固有的规律安排教学活动,主动突破和创新高校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高校音乐课程整合理念这种音乐教育发展的理想范式,把音乐课程整合理念融会贯通于高校音乐新课程改革实践之中。由胡郁青等人撰写的《新课程音乐教学论》一书,对高校音乐新课程与音乐教学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帮助。作者遵循音乐课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乾明  
按照中国近代教育家对西方教学论态度的变化,近代教学理论中国化的历程包括五个时期:"观风期"(1840-1861)、"尝试期"(1862-1900)、"教授法时期"(1901-1918)、"教学法时期"(1919-1936)、"民族化改造期"(1937-1949)。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近代教育家不断地探索教学理论中国化的道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勤  
有效教学理论不仅有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拟从有效教学理论的实践内涵出发,指出高等教育中应用有效教学理论的必要性,从而探究出有效教学理论在高等教育应用的路径。即优化有效教学思维,培养教师的效能感;构建双层教学模式,实现有效教学可发展性;建立生态型的有效机制,促进教学一体化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华  李森  
教师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学习,以组织方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者等组织教师进行学习;二是教师自我组织、主动地学习。本文把前一种方式称为"外在",后一种方式称为"内在"。基于"外在"和"内在"两个维度,教师课程与教学理论学习的时间、空间和过程被分化为外在时间和内在时间、外在空间和内在空间、外在过程和内在过程。这六个方面既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作用。据此,提升教师课程与教学理论学习有效性的策略表现在:时间统筹规划,布局科学;空间综合利用,合作拓展;过程设计灵活,关注教师个体;注重"外在"和"内在"协调统一,和谐共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教学过程应是一个特殊的认知、感受和体验过程;教学目的应使学生更富有、更聪明、更高尚;教学方法应强调引导学生去询问、去发现、去欣赏。由此不难体会素质教育在这诸方面皆大有作为。反过来说,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相关工作,是对传统的教学理论进行改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