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8)
- 2023(2307)
- 2022(1856)
- 2021(1772)
- 2020(1442)
- 2019(3102)
- 2018(2983)
- 2017(5098)
- 2016(2779)
- 2015(3634)
- 2014(3784)
- 2013(3426)
- 2012(3110)
- 2011(2755)
- 2010(2927)
- 2009(2454)
- 2008(2361)
- 2007(2254)
- 2006(1949)
- 2005(1815)
- 学科
- 业(11322)
- 管理(10177)
- 技术(10121)
- 企(9801)
- 企业(9801)
- 济(9471)
- 经济(9468)
- 教学(8554)
- 技术管理(5573)
- 学法(5312)
- 教学法(5312)
- 理论(4794)
- 方法(4486)
- 数学(3924)
- 数学方法(3786)
- 学理(3586)
- 学理论(3586)
- 教育(2836)
- 农(2531)
- 新技术(2501)
- 高新(2494)
- 高新技术(2494)
- 中国(2415)
- 学(2200)
- 贸(2143)
- 贸易(2143)
- 易(2115)
- 业经(2011)
- 计算(2009)
- 算机(1983)
- 机构
- 学院(44475)
- 大学(42862)
- 济(15371)
- 经济(14957)
- 管理(14700)
- 研究(13558)
- 理学(12620)
- 理学院(12485)
- 管理学(12122)
- 管理学院(12036)
- 京(9210)
- 技术(8981)
- 科学(8810)
- 中国(8499)
- 范(7828)
- 师范(7711)
- 江(7397)
- 职业(6970)
- 所(6916)
- 教育(6624)
- 中心(6500)
- 业大(6439)
- 研究所(6274)
- 农(6273)
- 师范大学(6037)
- 北京(5934)
- 州(5749)
- 财(5428)
- 技术学院(5237)
- 职业技术(5146)
共检索到67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索磊
教学技术理性批判有合理的地方,但也存在着片面和极端的问题。关于教学技术理性批判的误区主要在于:基于二元对立的思路,把教学领域内的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对立起来,看不到二者统一的可能性;忽略了技术理性的重要作用,离开技术理性去空谈价值理性;在对教学技术理性的认识上,前后逻辑不一致:在界定教学技术理性内涵时是出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哲学的视角,然而对其批判,却又站在了社会学批判理论的立场;把某种具体的教学技术手段,或是教学设备当作技术理性加以批判。应当客观、辩证地看待教学技术理性,不能盲从于技术乐观主义或技术悲观主义。教学技术理性是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失去教学价值理性规约的教学技术理性的确会使教学面临困境,...
关键词:
教学 技术理性 批判 误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吕鹏
大学教学在当前教学与技术深度融合的"智慧教学"时代有着特别热衷的技术兴趣取向,身处技术时代的大学教学理应有超越技术的价值追求。基于技术理性的视角,大学教学表征为效率最大化的技术思维、技术化取向的知识观、控制与被控制的技术秩序三重价值逻辑。三重价值逻辑的生成源于大学教学领域技术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围绕大学教学的价值追求,重拾大学教学人文向度的解决之道在于实现对技术认识论、实践工具论、教学知识论、评价方法论的超越。
关键词:
大学教学 技术理性 价值理性 超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芒
教育技术领域如果接受"工具理性"的统治,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工具理性"带给人们的是肤浅和盲从。技术与目的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目的理性"应该得到张扬。教育技术不仅仅是工具,它是一种意识形态,技术问题不可能只依靠技术手段来解决。学习是人的活动,教育技术应该关注教学活动本身,而不能过于依赖实体技术。人的思想、经验、意志、道德等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工具理性 目的理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盛永进
大部分盲校教学组织是仿效传统普通教育班级授课制模式建立起来的,逐渐形成了“小组班、大班校,不管多少按班教”的特征。虽然盲校实行的是小班教学,但大一统的班级授课制组织管理严重脱离盲校的实际,满足不了视障学生复杂多样的个别特殊需要,也制约、消损着小班的灵活性和个别化优势的发挥,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行为方式的变化。
关键词:
盲校 教学组织 批判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袁维新
目前由于人们对探究教学模式的认识存在着简单化倾向,对科学教学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囿于经验主义科学观,不能反映科学的本质;把科学教学过程简单等同于科学研究过程,不能反映科学教学过程的本质;强调做科学,忽视学科学,不利于对概念的深层理解;教学操作方法单一化与模式化,不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太平 李炎清
灌输式教学重视客观、普遍的知识的传授,教师在灌输式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学生被看作"知识容器";灌输式教学过程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强调知识对学生的控制,其过程呈现封闭的特点,其教学远离生活世界,其基本方法是机械性灌输。在交往理论看来,知识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对话关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与知识对话中寻求人生的意义,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认同和相互尊重的主体间关系,教学过程是一个解放的过程,其间充满了复杂性。教学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学方法应该贯彻对话精神。
关键词:
灌输式教学 对话 教学过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孔宝刚
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既要掌握本体性知识,又要掌握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技术理性主义与反思主义是教师教育思想的两个流派。厘清两者内涵和关系对于教师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坚持技术理性与反思性实践相结合,是解决当前教师培养中存在问题的现实诉求,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客观需要,是改进和优化教师职前培养过程的目标追求。
关键词:
技术理性 反思性实践 教师职前培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良宏
作为新课程改革教学精神表征的生成性教学,随新课改的推进而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得到研究与实验。然而,在生成性教学引领教学改革基本方向的同时,其自身逐步滋生技术主义倾向。技术取向的生成性教学易于陷入虚假生成、随意生成与僵化生成的窠臼,背离背离教学的解放旨趣,阻碍教师作为变革主体的角色确认、影响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养成和教学民主的实现。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海征
现代技术,尤其数字技术为大学教学开辟一个新的地平线,使技术力量在教学改革中越来越重要,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教学内容和结构所能起到的作用。技术对“教”与“学”的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也解放了教学活动,为它提供一个广阔公共教育空间的同时,却带来另外一些新型隐蔽的枷锁。数字技术模糊了校内与校外学习界限,也进一步瓦解大学教学存在的根基,从而使大学的教学活动难以守护人类精神家园,更不要期待它成为一个审查世事、批判社会和引领思想的中心,以及培养独立思想和自由人格的地方。因为,大学教学也并不局限于对外在客观世界了解的一层含义,其内容还要涉及包括对事物、社会的理解意义这个层面。
关键词:
教学 改革 技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冉亚辉 易连云
儿童中心论下的教育在追求教育民主的同时,降低了教育的严谨和效率。儿童中心论是西方个体本位论在教育上的体现,适应于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西方社会,它在实践中有着与此类社会相适应的道德法律体系的支撑。在中国实践儿童中心论,则可能导致个体本位论的教育与社会本位论的道德法律体系相冲突。
关键词:
儿童中心论 实践 文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景庆
以分析当代西方经济学整体步入迷茫的重要根源为背景,探析了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三个天然"短板",指出践行西方经济学给世界带来四个方面的"痛与伤",试图给人们提供看待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另一开创性视角。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迷茫 短板 批判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欧阳康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最常规的人类思维,它与人的开放性、超越性联系在一起,是人类文明进步最为重要的主体性条件。如果说人类文明发展从来都需要批判性思维,那么当代人类尤其当今中国需要强化自觉的批判精神。批判性思维本质是一种境界、一种素养、一种胸怀,需要更多的理解与宽容。批判性思维课程,既是一门普遍性课程,有其普遍性规律、规范与方法,也是一门高度个性化课程,有赖于教师的水平和个性化理解。批判性思维对教师意味着从批判性视角提高教师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宏观上甚至要求再造新的教师队伍。批判性思维这门课,能在中国课程体系改革特别是素质教育发展中,扮演更加突出重要的和引领的作用。
关键词:
反思 批判精神 素质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敏
终身学习政策在各国的发展引发了广泛的研究与反思,本文综述了国外学者对终身学习政策的几种代表性批判观点,并尝试对其进行分析与提出思考。
关键词:
终身学习政策 批判观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景庆
以分析当代西方经济学整体步入迷茫的重要根源为背景,探析了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三个天然“短板”,指出践行西方经济学给世界带来四个方面的“痛与伤”,试图给人们提供看待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另一开创性视角。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迷茫 短板 批判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晓东
技术是人的创造发明,人不应该受控于技术,不能让技术理性无限泛化,更不应该在技术中迷失方向。但是,受技术时代的影响,面对极其复杂丰富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被量化为一张普适性的可操作表格,分解成二级甚至三级指标,过度技术化而忽视了评价应有的完整人文意蕴。超越技术理性旨在通过价值介入,对现有评价作合理校正与补充,进而追寻有意义的教育生活,彰显课堂教学促进生命成长与提升的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