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0)
2023(11236)
2022(9932)
2021(9406)
2020(8065)
2019(18641)
2018(18501)
2017(36429)
2016(20051)
2015(22444)
2014(22811)
2013(22391)
2012(21226)
2011(19292)
2010(19818)
2009(18708)
2008(18898)
2007(17419)
2006(15330)
2005(14033)
作者
(57002)
(47685)
(47554)
(45573)
(30461)
(22691)
(21964)
(18444)
(17795)
(17217)
(16190)
(15864)
(15221)
(15112)
(15047)
(14769)
(14500)
(14137)
(13955)
(13774)
(11931)
(11848)
(11590)
(10876)
(10862)
(10858)
(10705)
(10587)
(9611)
(9542)
学科
(79552)
经济(79426)
管理(62642)
(59289)
(46497)
企业(46497)
方法(32795)
数学(28785)
数学方法(28438)
(26802)
(26552)
(21672)
中国(21390)
农业(17764)
业经(17452)
地方(15903)
(15853)
贸易(15847)
(15412)
(14884)
银行(14853)
(14724)
(14647)
(14512)
财务(14470)
财务管理(14425)
(14194)
(14145)
金融(14141)
企业财务(13667)
机构
大学(287445)
学院(287343)
(122814)
经济(120074)
管理(109773)
研究(98751)
理学(93277)
理学院(92281)
管理学(90905)
管理学院(90331)
中国(76394)
(62941)
(59686)
科学(56776)
(50204)
(48290)
财经(47581)
中心(46069)
(45793)
研究所(44759)
(42935)
业大(39942)
经济学(37923)
北京(37813)
农业(37569)
(37206)
师范(36899)
(35627)
(35254)
财经大学(34789)
基金
项目(181141)
科学(142655)
研究(137288)
基金(130913)
(112232)
国家(111244)
科学基金(94884)
社会(86917)
社会科(82270)
社会科学(82247)
(70536)
基金项目(68535)
教育(63518)
(59295)
自然(58956)
自然科(57511)
自然科学(57494)
编号(57369)
自然科学基金(56502)
资助(53844)
成果(49403)
(41705)
重点(40762)
课题(39880)
(39299)
(38784)
(37594)
(36529)
教育部(35997)
国家社会(35534)
期刊
(141461)
经济(141461)
研究(89007)
中国(59808)
(50749)
(45557)
学报(40272)
管理(40044)
科学(37872)
教育(32166)
(31938)
金融(31938)
大学(31258)
农业(30000)
学学(29289)
技术(24492)
财经(23869)
业经(22553)
经济研究(21975)
(20428)
问题(18684)
(16114)
(15486)
理论(14205)
国际(14143)
技术经济(14022)
世界(13771)
(13534)
现代(13079)
实践(12655)
共检索到443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静  姚景浡  
脱贫攻坚是当前党和国家重要的政治和社会任务,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标志性指标。鉴于其艰巨性、紧迫性和主体多元性,为了集合各方力量,放大协同效应,我国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合作"的扶贫机制。该机制对我国的脱贫事业贡献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基于此,本文梳理了我国"政府主导、多方合作"扶贫机制的参与主体、各方优势和劣势以及合作模式,分析了当下这种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完善"政府主导、多方合作"扶贫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春蕾  呼延钦  
当前,我国贫困问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贫困人群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边缘性正在加深。国内一些非政府组织(NGO)的地方扶贫活动成为扶贫领域的亮点。本文通过对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的个案研究发现,NGO的扶贫机制呈现出多元联动筹资、坚持需求导向、关注能力建设、实施差别化扶贫等鲜明特点,这是实现其贫困高瞄准率,提高扶贫效率的重要支撑。这对于从扶贫项目设计、融资、实施和组织体系等方面优化当前我国政府扶贫政策具有十分有益的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小聪  吴高辉  李刘兴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围绕连片特困区L县的产业扶贫政策执行过程,旨在探讨县域内产业政策执行行为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县域产业扶贫既是回应县域产业转型的客观行动,也是顺应地方考核的政绩冲动,由此造成"脱节"现象。(2)政策执行中,县委县政府试图运用"超常规施压"和"超常规问责"的双重压力机制推动政策实施;而乡党委、政府以及县直部门则在双重压力机制下陷入三重困境,并引发策略性应对机制;乡政府为了走出困境将扶贫压力向村两委传导,引发村两委干部的选择性阐释机制。(3)政策执行中的多重行为差异根源于政策本身的缺陷、政策执行者的风险规避和自有余地以及行政体系运作特征与乡土社会运作模式的不适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军  唐文浩  
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开辟了金融反贫困的新路径,已成为我国政府开发式精准扶贫的主要手段之一。文章通过对样本地区——江苏省涟水县的实地调查发现:政府主导正规金融机构参与的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对贫困农户的收入、消费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扶贫小额信贷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寻租及瞄准偏差问题,额度限制了需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军  唐文浩  
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开辟了金融反贫困的新路径,已成为我国政府开发式精准扶贫的主要手段之一。文章通过对样本地区——江苏省涟水县的实地调查发现:政府主导正规金融机构参与的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对贫困农户的收入、消费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扶贫小额信贷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寻租及瞄准偏差问题,额度限制了需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宫留记  
在扶贫工作中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提高扶贫精准性和效率,但由于缺乏理论研究和顶层设计,在各地扶贫实践中也出现了市场力量被滥用、误用的现象。本文基于精准扶贫视角提出了构建政府主导下市场化扶贫机制的新思路:通过制订《扶贫法》划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对市场化扶贫进行顶层设计。通过区分和考察新旧两种市场化扶贫模式"精准性"差异,首次对近年来的一些新型市场化扶贫模式进行了归纳和研究,发现新型市场化扶贫模式更加符合"精准扶贫"的要求,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范从来  王勇  杜晴  
根据城乡不同的收入水平,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层编制2003-2013年的消费价格指数显示:城镇和农村贫困居民和低收入居民实际面临的物价上涨幅度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费价格指数,并且其面临的物价波动幅度是各阶层中最高的。分层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指导:城镇低收入群体和贫困群体受食物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大,因此可采用副食品补贴、最低生活保障等扶贫措施;而农村低收入群体和贫困群体受食物涨价影响则相对较小,农村扶贫政策与城镇扶贫政策应有所区别,农村贫困居民更需要来自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政策倾斜。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范从来  王勇  杜晴  
根据城乡不同的收入水平,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层编制2003-2013年的消费价格指数显示:城镇和农村贫困居民和低收入居民实际面临的物价上涨幅度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费价格指数,并且其面临的物价波动幅度是各阶层中最高的。分层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指导:城镇低收入群体和贫困群体受食物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大,因此可采用副食品补贴、最低生活保障等扶贫措施;而农村低收入群体和贫困群体受食物涨价影响则相对较小,农村扶贫政策与城镇扶贫政策应有所区别,农村贫困居民更需要来自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政策倾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军岐  杨艳丹  
扶贫减贫始终是政府工作的重要议题。以1982年第一份中央一号文件颁布以来国家出台的31份扶贫减贫重要文件为研究样本,运用政策工具对我国扶贫减贫政策文本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发现,政府推动下的大扶贫体系已趋于成熟。在扶贫政策工具的选择上,比较偏重于使用供给型和环境型的政策手段,对需求型的政策工具使用有所欠缺,潜力并没有充分释放。政府在后续的工作中应注重政策的科学搭配,创新工作思路,实现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成文  陈建平  陶纪坤  
产业扶贫一直是我国扶贫开发的一种重要形式。从国外反贫困行动的实践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产业扶贫,特别是重视农业产业和旅游业在提高贫困农户收入水平、改善贫困农户生存状态中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国外在农业产业和旅游业扶贫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实践经验,主要体现在产业扶贫形式和产业扶贫保障体系两个方面。学习和借鉴这些实践经验,对我国调整新时代产业扶贫政策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产业扶贫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实现规模经营;开发金融和保险产品,健全保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飞  向德平  
新常态下贫困治理面临严峻考验,主流的发展视角解释力不足,难以解释精准扶贫不精准的逻辑悖论。引入社会治理的理论资源,可以为当前的精准扶贫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从精准扶贫的主体看,可以破除政府单兵作战的被动局面,构建多元贫困治理主体;从精准扶贫的执行结构看,可以丰富贫困治理中"政府—贫困群体"的线性结构,实现减贫主体间的多层次立体良性互动;从精准扶贫的方式看,可以突破传统救济式扶贫的路径依赖,为开发式扶贫探索新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向国春  黄宵  徐楠  李婷婷  顾雪非  毛正中  殷妍先  
从医保角度分析精准健康扶贫主要案例,通过比较不同的扶贫政策的优劣以及带来的效果,提出应加强对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提高医疗救助的筹资水平,健康扶贫优先按病种提高重大疾病的保障水平,控制患者个人的自负医疗费用负担,从而实现对扶贫对象的精准脱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飞  向德平  
新常态下贫困治理面临严峻考验,主流的发展视角解释力不足,难以解释精准扶贫不精准的逻辑悖论。引入社会治理的理论资源,可以为当前的精准扶贫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从精准扶贫的主体看,可以破除政府单兵作战的被动局面,构建多元贫困治理主体;从精准扶贫的执行结构看,可以丰富贫困治理中"政府—贫困群体"的线性结构,实现减贫主体间的多层次立体良性互动;从精准扶贫的方式看,可以突破传统救济式扶贫的路径依赖,为开发式扶贫探索新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劲  陈杰  
NGO和政府都在致力于秦巴山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本文通过建立NGO和政府在资源约束下扶贫开发的投入模型,运用博弈均衡分析探讨他们合作的原因和机制,并通过大巴山区草根NGO的项目操作实例论证所得到的命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永丽  王虎中  
甘肃省徽县麻沿乡麻安村在世行西部贷款项目和国家财政支持下,探索出"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模式。这一模式以赋权为理念,以村民发展能力建设和项目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建设内容上,以发展经济和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为中心,力求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教育、文化、卫生和社区文明共同发展;在运行机制上,以政府为主导,农户为主体,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在实施步骤上,通过制定村级规划和实施方案,使项目的运行规范化、制度化。"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的根本在于通过政府政策的帮助、支持和引导,激活农村内部的发展潜力,培育农村和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这一模式给我国新农村建设极大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