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45)
- 2023(16514)
- 2022(14384)
- 2021(13558)
- 2020(11375)
- 2019(26191)
- 2018(26220)
- 2017(50274)
- 2016(27701)
- 2015(30985)
- 2014(30979)
- 2013(30087)
- 2012(27740)
- 2011(25026)
- 2010(25363)
- 2009(23568)
- 2008(23287)
- 2007(20841)
- 2006(18041)
- 2005(16037)
- 学科
- 济(108933)
- 经济(108811)
- 管理(79721)
- 业(74949)
- 企(62136)
- 企业(62136)
- 方法(50164)
- 数学(43954)
- 数学方法(43181)
- 中国(30414)
- 农(30272)
- 财(29616)
- 地方(23294)
- 业经(23236)
- 学(21191)
- 贸(20689)
- 贸易(20679)
- 制(20515)
- 易(20061)
- 农业(19916)
- 理论(19356)
- 务(18719)
- 财务(18642)
- 财务管理(18592)
- 企业财务(17561)
- 和(16971)
- 银(16829)
- 银行(16796)
- 策(16754)
- 环境(16597)
- 机构
- 学院(386165)
- 大学(381526)
- 济(153832)
- 经济(150230)
- 管理(148911)
- 理学(127770)
- 理学院(126304)
- 研究(126160)
- 管理学(123740)
- 管理学院(122988)
- 中国(95565)
- 京(80559)
- 科学(77206)
- 财(72473)
- 所(63052)
- 农(60749)
- 江(59643)
- 中心(59512)
- 财经(57050)
- 研究所(56829)
- 业大(55229)
- 范(51897)
- 经(51527)
- 师范(51406)
- 北京(50449)
- 州(47969)
- 农业(47704)
- 院(46311)
- 经济学(46043)
- 技术(42403)
- 基金
- 项目(253690)
- 科学(199696)
- 研究(187157)
- 基金(182154)
- 家(157498)
- 国家(156184)
- 科学基金(134900)
- 社会(116260)
- 社会科(110114)
- 社会科学(110084)
- 省(100611)
- 基金项目(95660)
- 教育(88592)
- 自然(87971)
- 自然科(85941)
- 自然科学(85921)
- 划(84606)
- 自然科学基金(84308)
- 编号(78722)
- 资助(75712)
- 成果(63998)
- 重点(57015)
- 部(55704)
- 发(54662)
- 课题(54547)
- 创(52654)
- 创新(49066)
- 科研(48635)
- 教育部(47951)
- 大学(47921)
- 期刊
- 济(169708)
- 经济(169708)
- 研究(111429)
- 中国(74063)
- 财(57733)
- 学报(54951)
- 农(54791)
- 管理(54610)
- 科学(52228)
- 教育(46212)
- 大学(42120)
- 学学(39343)
- 农业(37255)
- 技术(36693)
- 融(35047)
- 金融(35047)
- 业经(28929)
- 经济研究(27168)
- 财经(27061)
- 问题(23391)
- 经(23228)
- 业(20395)
- 统计(19954)
- 图书(19673)
- 技术经济(18990)
- 贸(18324)
- 策(18256)
- 版(17907)
- 现代(17781)
- 商业(17568)
共检索到572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超深 陈坚 靳来勇
在市场力量为主导的土地开发过程中,法定规划目标被屡屡突破,部分城市居住建筑体量超过了城市发展实际需求,与此同时,规划管理上没有有效的制度与技术约束机制,在此背景下,提出"收缩型规划"的概念,分析其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而指出传统的交通规划以总规或控规静态规划目标为主要规划依据,存在资源配置错位等诸多问题,例如,交通设施在城市新区的超规格供给扭曲城市自然生长机理、交通设施规模供给大于实际需求、过大的规模误导城市交通战略及模式的确定、使得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呈现更加琐碎化的特征且不利于低碳城市建设等问题。最后,提出利用情景分析法,研判城市可能发展情景,并以此制定多个方案或着重研究最可行方案。蕴含了倡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远翔 梁凡 曲可晴 陆明 赵仁广 孔令骁
收缩城市经历着全面而深刻的社会经济转型,需求再匹配成为应对城市收缩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而由于收缩城市未来发展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导致直接应用既有的测度方法已无法准确描绘城市的生态需求。依据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理论,针对收缩城市的转型特征,以鹤岗为例,以生态模型法为主要测度手段,构建“多维度—多情景”需求测度指标体系;根据测度结果,提出尊重收缩、活力维护和产业振兴等七项重点生态管控策略,以此应对收缩城市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收缩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前置问题,为收缩城市的生态建设管理和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远翔 梁凡 曲可晴 陆明 赵仁广 孔令骁
收缩城市经历着全面而深刻的社会经济转型,需求再匹配成为应对城市收缩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而由于收缩城市未来发展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导致直接应用既有的测度方法已无法准确描绘城市的生态需求。依据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理论,针对收缩城市的转型特征,以鹤岗为例,以生态模型法为主要测度手段,构建“多维度—多情景”需求测度指标体系;根据测度结果,提出尊重收缩、活力维护和产业振兴等七项重点生态管控策略,以此应对收缩城市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收缩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前置问题,为收缩城市的生态建设管理和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君 刘尚俊
绿色低碳理念是新时期社会广泛倡导的环保理念,将绿色低碳理念与城市交通规划相结合,引导人们选择最为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进而达到便利出行、保护环境的目的。为此,对当前城市交通规划方式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绿色低碳理念探讨了绿色交通体系的构建策略,创设绿色规划目标、提出交通规划对策、制定评价指标,从而帮助广大市民实现绿色健康出行,为广大城市规划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市 交通规划 绿色低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君 刘尚俊
绿色低碳理念是新时期社会广泛倡导的环保理念,将绿色低碳理念与城市交通规划相结合,引导人们选择最为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进而达到便利出行、保护环境的目的。为此,对当前城市交通规划方式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绿色低碳理念探讨了绿色交通体系的构建策略,创设绿色规划目标、提出交通规划对策、制定评价指标,从而帮助广大市民实现绿色健康出行,为广大城市规划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市 交通规划 绿色低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伟 吴佳南
在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的背景下,结合分析厦门城市近年来交通现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全域厦门"的理念统筹城乡交通战略规划,积极推进岛内岛外交通一体化建设,构筑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可持续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邓一凌 周蕾 陈梦微 高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部门成为城市碳排放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双碳”目标下,交通部门急需采取情景分析等灵活的规划方法应对未知的复杂前景。文章首先阐述了情景分析的过程及步骤,涵盖了构建情景、开展情景分析、评估与选择情景及确定首选情景;其次以波士顿、伦敦、纽约为例,探讨了情景分析在国外城市低碳交通规划中的应用;最后总结国外实践经验,提出指导我国城市情景分析及低碳交通规划的实践启示,对我国城市低碳交通规划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祝根 李晓蕾 夏管军
在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等理论与规划思想指导下,我国城市未来将面临生态环境的全面优化和提升。从树种环境适应性、树种选择与技术改良、树种评价三个角度对墨尔本城市景观树种的发展历程、规划原则、目标以及规划策略做了相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内相关规划现状做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议,以期对科学推进我国城市景观树种规划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关键词:
景观树种 环境适应性 树种选择 树种评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祝根 李晓蕾 夏管军
在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等理论与规划思想指导下,我国城市未来将面临生态环境的全面优化和提升。从树种环境适应性、树种选择与技术改良、树种评价三个角度对墨尔本城市景观树种的发展历程、规划原则、目标以及规划策略做了相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内相关规划现状做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议,以期对科学推进我国城市景观树种规划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关键词:
景观树种 环境适应性 树种选择 树种评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经南 吴限 彭韬
结合当前乡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背景,分析了"三权分置"给乡村发展带来的三大影响:农地产权再分配致使农地经济价值、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发展模式发生转变;产业空间优化导致农业生产空间和服务业空间的形态演变;文化特色空间重塑要求保护文化载体和发掘隐性特色空间。基于三大影响提出5条乡村规划的策略,包括拟定近远期农地入市指标、建立村域范围农地信息库、协调土地利用和村庄建设、划定风貌环境控制区和丰富村庄文化生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剑明
本文在揭示日本、印度在产业规划策略方面的主要缺陷的基础上,运用“木桶原理”对 产业规划策略进行了理论探索,说明一国要想成为真正意义的经济强国,既要以高新 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又要杜绝“产业畸形”现象的发生,进而提出完善我国产业规划 策略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产业规划 缺陷 启示 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剑明
本文在揭示日本、印度在产业规划策略方面的主要缺陷基础上,运用“木桶原理”,对产业规划策略进行了理论探索,说明一国要想成为真正意义的经济强国,应既要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又要杜绝“产业畸形”现象的发生,进而提出完善我国产业规划策略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产业规划 缺陷 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稳亮
大遗址是指中国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文化价值突出的大型文化遗址、遗存和古墓葬。大遗址保护规划在大遗址保护整体工作中属关键性环节。针对当下我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研究和大遗址本体研究缺乏联系,大遗址保护规划标准体系与专项规范难于建立的现实,基于大遗址的特性分析,对大遗址保护及其规划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从规划理念、技术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对大遗址保护规划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遗址 特性 保护规划 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庆贺 薛璐雅 谢祥财 林开泰 刘昌麒 徐炜
城市湖泊蓄滞、错峰调节河川洪水的功能在城市防洪排涝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当下海绵城市建设的浪潮中,湖泊在满足城市蓄滞洪功能的同时,也需满足居民休闲娱乐的综合性公园绿地属性。研究以福州市井店湖公园为对象,借助Arc GIS水文分析模组,探究城市湖泊蓄洪安全分析与景观规划相结合的蓄洪湖公园规划策略。通过分析蓄洪公园不同重现期洪水的淹没范围和水深分布,在确保安全蓄洪的前提下,提出相适应的蓄洪公园景观功能分区与消落带景观规划策略,以实现蓄洪公园水利功能与景观功能的协同规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芙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随着时代背景和法律依据的变化,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文章从规划思路、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乡村规划的发展策略:引导农民转变观念,积极参与规划;避免盲目模仿城市规划,但应考虑和城市规划的对接;加强人文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保留乡村特色;完善基础管线设施和服务系统;完善规划管理制度,实现规划的可持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