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8)
- 2023(10007)
- 2022(8430)
- 2021(7746)
- 2020(6633)
- 2019(14642)
- 2018(14205)
- 2017(27159)
- 2016(14873)
- 2015(15688)
- 2014(15527)
- 2013(14872)
- 2012(13495)
- 2011(12179)
- 2010(12032)
- 2009(11104)
- 2008(10843)
- 2007(9294)
- 2006(7991)
- 2005(6901)
- 学科
- 济(59082)
- 经济(59015)
- 业(40012)
- 管理(39345)
- 企(32342)
- 企业(32342)
- 方法(32121)
- 数学(28169)
- 数学方法(27735)
- 农(14904)
- 财(14105)
- 中国(13674)
- 学(13510)
- 业经(11898)
- 贸(10918)
- 贸易(10916)
- 易(10650)
- 农业(10477)
- 理论(9824)
- 技术(9680)
- 务(9066)
- 财务(9045)
- 财务管理(9029)
- 地方(8959)
- 制(8887)
- 环境(8736)
- 企业财务(8685)
- 融(8257)
- 金融(8257)
- 银(8126)
- 机构
- 大学(209021)
- 学院(208605)
- 济(81043)
- 管理(79845)
- 经济(79563)
- 研究(71631)
- 理学(70838)
- 理学院(69928)
- 管理学(68199)
- 管理学院(67824)
- 中国(50758)
- 科学(48667)
- 农(43035)
- 京(42994)
- 所(37009)
- 业大(36910)
- 财(35505)
- 研究所(34580)
- 农业(34418)
- 中心(32208)
- 财经(29699)
- 江(29148)
- 范(27858)
- 师范(27405)
- 经(27265)
- 北京(26462)
- 院(25609)
- 经济学(25077)
- 州(23200)
- 农业大学(23140)
- 基金
- 项目(153082)
- 科学(120665)
- 基金(114181)
- 家(104913)
- 国家(103707)
- 研究(100570)
- 科学基金(87574)
- 社会(66312)
- 社会科(63093)
- 社会科学(63074)
- 基金项目(60929)
- 自然(60506)
- 省(59956)
- 自然科(59207)
- 自然科学(59186)
- 自然科学基金(58162)
- 划(51316)
- 资助(47434)
- 教育(46535)
- 编号(36460)
- 重点(34936)
- 部(33009)
- 发(32237)
- 创(32043)
- 计划(31131)
- 科研(30676)
- 创新(29939)
- 国家社会(28467)
- 教育部(27765)
- 大学(27608)
共检索到284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袁佳钰 白凯 杜涛 黄清燕 陈儒风
家庭旅游消费过程中,老年亲代作为受益主体,其幸福感获得已有定论,但成年子代作为家庭旅游活动的发起者和主要责任承担者,其幸福感的具体构成、强弱差异和影响机制尚未明确。该研究基于自我理论和幸福感理论,以“自我-决策意愿-幸福感产出”为研究逻辑线索,构建了“携老型”家庭旅游中子代自我概念清晰性和幸福感关联检验模型,开展了两次问卷调查研究(N1=134,N2=303),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发现:成年子代的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旅游者享乐主义幸福感和实现主义幸福感均正相关;其自我概念清晰性可以通过影响平衡型决策意愿,促进或抑制旅游者享乐主义幸福感和实现主义幸福感。研究结论证明了成年子代在家庭旅游中的双重幸福感获取特征,明确了自我概念清晰性与幸福感关系在集体文化情境下的适用性,为理解子代家庭旅游幸福感的内生来源提供了理论参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欣 程振锋 王国成
旅游业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提升国民幸福感。基于体验价值这一全新视角,聚焦旅游的微观家庭团体,采用准自然实验样本和具有大数据关联分析特点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家庭成员幸福感的重要组成要素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家庭旅游过程中,旅游体验通过感官及功能体验、认知体验、情感体验等对家庭旅游参与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旅游参与行为显著影响着家庭成员主观幸福感。研究结论明晰了旅游体验因素对家庭旅游参与行为的影响作用机理,为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及国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提供了理论借鉴与经验证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启尧 孙习祥
本文基于所构建的利益感知对消费者绿色品牌购买意向影响的概念模型和提出的相关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层回归等方法实证分析发现:功能性利益感知和情感性利益感知对绿色品牌购买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享乐性利益感知的影响不显著,且三者均对消费者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幸福感仅在功能性利益感知和情感性利益感知对绿色品牌购买意向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自我概念清晰性正向调节享乐性利益中尝新利益感知对消费者幸福感的影响。据此提出,企业应在提高绿色品牌环保功效的同时,注重保障绿色品牌产品品质;应重视以消费者幸福感提升为导向的绿色品牌利益创造;应根据不同消费者自我概念认知程度细分绿色品牌市场,采取差异化的绿色品牌创新性信息传播策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黎 王菲
选取10岁超常儿童共74名,其中城市超常儿童34名,流动超常儿童40名。采用问卷法,考察了两组超常儿童在自我概念和家庭教养方式上的差异,分析了家庭教养方式对超常儿童自我概念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和流动超常儿童在自我概念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城市超常儿童的非学业自我概念要显著高于流动超常儿童。(2)在家庭教养方式方面,城市超常儿童在情感温暖理解这一维度上的得分明显地高于流动超常儿童,而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这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均低于流动超常儿童。(3)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分保护和拒绝否认对超常儿童的自我概念总分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具体来说,家庭教养方式对学业自我概...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黄玮
本文结合旅游消费情况,把女性自我概念结构应用于女性旅游消费,通过对女性旅游消费者的调查问卷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从而有效的揭示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的特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一晓 王甜 曹洲涛
基于资源保持理论并结合工作需求-资源模型,本研究探讨了工作需求和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影响员工幸福感的具体路径,以及工作-家庭冲突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工作需求能够正向影响情绪耗竭、负向影响工作满意度;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能够负向影响情绪耗竭、正向影响工作满意度;工作-家庭冲突完全中介工作需求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部分中介工作需求与情绪耗竭之间的关系;工作-家庭冲突部分中介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和情绪耗竭、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因此,企业应关注员工的家庭需求,避免过高的工作需求,并给予员工家庭方面的支持,以帮助其平衡好工作和家庭并提升幸福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清燕 白凯
以典型网络游记为研究内容与对象,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通过初步理论建构,发现旅游者自我概念时空展演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从时间维度而言,旅游者自我概念是一个动态变化且又循环往复的过程,随着旅游时空的流动、转换,呈现出现实自我"困顿—认同—悦己";理想自我"渴求—自由—满足";社会自我"疏离—纯真—责任"历时性变化。且旅游者自我概念历时演变过程并非永恒不变,它会随着旅游者下一次的出游进一步重构,也会经由旅游经历的积累不断更新替代。(2)从空间维度而言,旅游者经历了"生活世界、旅游世界、生活世界"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清燕 白凯
以典型网络游记为研究内容与对象,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通过初步理论建构,发现旅游者自我概念时空展演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从时间维度而言,旅游者自我概念是一个动态变化且又循环往复的过程,随着旅游时空的流动、转换,呈现出现实自我"困顿—认同—悦己";理想自我"渴求—自由—满足";社会自我"疏离—纯真—责任"历时性变化。且旅游者自我概念历时演变过程并非永恒不变,它会随着旅游者下一次的出游进一步重构,也会经由旅游经历的积累不断更新替代。(2)从空间维度而言,旅游者经历了"生活世界、旅游世界、生活世界"的循环,旅游者自我概念经历了"生活世界(自我诊断)—旅游世界(自我反思)—生活世界(自我重构)"演变历程。(3)旅游是一种非物化的、流变的时空过程与体验,人们的旅游动机并非恪守于以往对象化的体验,同时也追求旅游流动过程中产生于旅游主体之上的时空意义,凸显为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认同与自我重构的主体认知过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志侃 程利娜
为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领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文章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69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主观幸福感、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总分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主观幸福感关系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并且领悟社会支持维度中的家庭支持的中介效应与其他支持的中介效应没有显著差异,朋友支持不起中介作用。因此,为了消除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短时期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晓玉 陈建文 刘艳 郑欣彤
采用追踪研究设计对湖南省2010名中职学生进行了间隔半年的两次测量,考察中职学生学业自我概念与生涯发展的双向关系以及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交叉滞后分析、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中职学生学业自我概念与生涯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家庭教养方式能正向预测T1的学业自我概念和生涯发展;家庭教养方式通过T1的学业自我概念间接影响T2的生涯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学业自我概念和生涯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中职学生积极学业自我概念和良好生涯发展状态的形成,家庭教养方式还通过学业自我概念对中职学生生涯发展产生延后的间接影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直 叶显 吴非
基于2011年、2013年和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混合面板数据,探讨幸福感对家庭商业保险消费行为的影响。与已有研究不同,在考查幸福感与整体家庭商业保险的关系的同时,将商业保险的种类差异纳入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幸福感显著提高家庭商业保险参与可能性和家庭商业保险参与规模,这种促进作用主要在整体商业保险和人身保险行为中显现。经年日夜间平均降水量数据进行二阶段工具变量回归检验,上述结论仍然一致。机制路径分析表明,幸福感通过生命预期和社会互动的渠道影响商业保险参与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幸福感对商业保险参与行为的促进作用在收入更高、位于农村地区家庭的组别中更为突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萍 郭桂梅
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分析的方式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家庭冲突和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考察了社会支持对农民工幸福感的调节作用。通过层次回归以及调节效度检验发现:(1)工作-家庭冲突中WIF时间冲突、FIW压力冲突以及WIF行为冲突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负影响;(2)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影响;(3)通过回归分析也证明了社会支持可以调节工作-家庭冲突三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指出通过企业帮助、政府支持及农民工自身调解可以缓解工作-家庭冲突矛盾。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韩昭蒙 马玥 庞天慧
在生育政策调整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背景下,图书馆员的家庭抚养压力和赡养压力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值得关注。文章以图书馆员子女数量和赡养老人数量为自变量,以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以工作满意度为中介变量,探索抚养和赡养情况对图书馆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二孩的图书馆员主观幸福感最强;无赡养压力的多子女图书馆员主观幸福感较低;同时承担较大抚养压力和赡养压力的图书馆员成长发展体验更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艳 薛雨康 连帅磊 谷传华 戴红波
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主观幸福感和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采用手机依赖问卷、主观幸福感问卷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对2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主观幸福感和手机依赖显著正相关,主观幸福感与手机依赖显著负相关;(2)主观幸福感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手机依赖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主观幸福感 手机依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