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25)
- 2023(14836)
- 2022(12664)
- 2021(11913)
- 2020(9994)
- 2019(22753)
- 2018(22435)
- 2017(44020)
- 2016(23190)
- 2015(25331)
- 2014(24864)
- 2013(24035)
- 2012(21800)
- 2011(19320)
- 2010(19345)
- 2009(17785)
- 2008(17188)
- 2007(15097)
- 2006(13011)
- 2005(11526)
- 学科
- 济(87357)
- 经济(87233)
- 管理(77539)
- 业(74148)
- 企(64100)
- 企业(64100)
- 方法(38221)
- 数学(33095)
- 数学方法(32622)
- 财(27729)
- 农(24764)
- 中国(24393)
- 制(22192)
- 业经(21522)
- 技术(20304)
- 务(16983)
- 财务(16926)
- 财务管理(16886)
- 贸(16718)
- 地方(16710)
- 贸易(16706)
- 易(16324)
- 农业(16096)
- 策(16075)
- 企业财务(16049)
- 银(15826)
- 银行(15816)
- 行(15100)
- 体(14959)
- 划(14707)
- 机构
- 学院(311396)
- 大学(309001)
- 济(133589)
- 经济(130950)
- 管理(128563)
- 理学(111147)
- 理学院(110069)
- 管理学(108478)
- 管理学院(107830)
- 研究(97976)
- 中国(76096)
- 财(65427)
- 京(62166)
- 科学(54001)
- 财经(51021)
- 中心(46905)
- 江(46804)
- 经(46372)
- 所(44992)
- 农(40852)
- 经济学(40764)
- 研究所(40240)
- 业大(40144)
- 范(38328)
- 北京(38212)
- 师范(37992)
- 财经大学(37964)
- 院(36688)
- 经济学院(36630)
- 州(36441)
- 基金
- 项目(211172)
- 科学(170668)
- 研究(161042)
- 基金(155797)
- 家(133045)
- 国家(131913)
- 科学基金(116720)
- 社会(105284)
- 社会科(100034)
- 社会科学(100016)
- 省(82426)
- 基金项目(82237)
- 教育(74899)
- 自然(73451)
- 自然科(71847)
- 自然科学(71831)
- 自然科学基金(70584)
- 划(68788)
- 编号(65104)
- 资助(61914)
- 成果(52655)
- 创(49027)
- 部(48008)
- 重点(47015)
- 发(45399)
- 制(45335)
- 创新(45033)
- 课题(44799)
- 国家社会(43818)
- 教育部(42567)
- 期刊
- 济(145937)
- 经济(145937)
- 研究(92928)
- 中国(61901)
- 财(51957)
- 管理(51814)
- 科学(39371)
- 学报(37386)
- 农(36807)
- 教育(34834)
- 融(31808)
- 金融(31808)
- 大学(31245)
- 技术(29677)
- 学学(29347)
- 财经(25230)
- 农业(24640)
- 业经(24427)
- 经济研究(23275)
- 经(21708)
- 问题(18667)
- 技术经济(15757)
- 贸(15387)
- 科技(15301)
- 现代(14672)
- 理论(14597)
- 商业(13679)
- 财会(13596)
- 坛(13474)
- 论坛(13474)
共检索到462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婧婧 黄桂花
“揭榜挂帅”制度是一种新型科研管理组织方式,其榜单项目如何确定关系到整个制度的运行,更关系到国家科技发展方向,然而学界对此尚未有系统研究。本文从“揭榜挂帅”制度遵循的目标导向原则出发,基于需求侧创新视角,构建“揭榜挂帅”制度的定榜策略,将定榜策略分解为荐榜策略和评榜策略,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组成的荐榜主体形成政府定制榜单、企业推荐榜单和社会海荐榜单三种榜单类型,并据此分析各自的特点和适用重点;评榜主体有来自产业界、科研界、政府部门和第三方的专家,对于不同来源的榜单评审主体构成比例不尽相同,同时还需对评审主体进行跟踪管理;评榜标准一般针对榜单项目的技术领域、重复研发问题和先进性、代表性、可实现性,而对企业推荐的榜单还需评估榜单需求方的资质条件。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对“揭榜挂帅”制度的理论认识,并可为其实践提供启示。
关键词:
“揭榜挂帅”制度 需求侧创新 定榜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成军 王晓旭 焦晓波
2022年3月两会期间,“揭榜挂帅”作为科技项目立项与科研管理方式中备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探索路径。从地方试点到全国铺开,揭榜挂帅制度的实践已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全面展开。但是,迄今尚未有研究给出揭榜挂帅制度的内在机理探析及其相应的创新管理精要。为此,本文从政府、产业和大学相互交融激发创新的角度分析揭榜挂帅运行流程及创新发展议题,也即借助三重螺旋战略工具尝试给出揭榜挂帅制度在实践运行过程中的内在机理及其相应创新管理探析。研究结果表明:揭榜挂帅制度适合解决排他性弱、可实现性强的科学技术难题;揭榜挂帅制度分为“定榜”“挂帅”“攻关”三个阶段与项目征集、确定榜单、申请揭榜、供需对接和成果应用五个环节;政府、产业和大学虽然在揭榜挂帅不同阶段的职能与作用具有差异性,但是这三个部门都应该注重信息交流与管理沟通,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与科技创新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凤芹 陈亚平
揭榜挂帅是新时期我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抓手。基于文本循证、问卷访谈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获取大量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首次构建目标—行为—效果(GCE)理论分析框架,并从战略目标缺失、主体行为异化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等3个方面对我国揭榜挂帅制度实施困境进行分析,并基于此提出推进揭榜挂帅制度落地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司林波 孟吉 张盼
为了解决当前科技创新中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揭榜挂帅”在全国迅速兴起。通过选取典型的揭榜挂帅科技项目进行多案例比较分析,可以归纳当前揭榜挂帅制度探索创新的基本模式与实践情境。研究发现:(1)根据揭榜挂帅实践主体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政府主导型、政企合作型和企业主导型三种类型,再根据目标征集方式与管理流程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四种模式,即任务-激励模式、任务-管理模式、需求-管理模式和需求-保障模式;(2)每一种模式虽包含相同的核心要素和运作流程,但在具体实践中都有其特定的应用情境、关键问题、核心优势与制约因素,因此在选择揭榜挂帅模式时不能脱离特定的条件和情境;(3)为了推动揭榜挂帅制度的不断完善,还应从申请人资格限定、榜单发布主体、成果评价验收机制、容错机制这四方面采取完善措施。
关键词:
科技项目 揭榜挂帅 创新模式 实践情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恬慧 易高峰
科技项目“揭榜挂帅”过程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容易引发达不到科技攻关预期效果的风险,而目前鲜少研究涉及对“揭榜挂帅”制度风险的探讨。为保障“揭榜挂帅”制度的推行能达到预期效果,在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构建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的风险清单,运用贝叶斯网络的参数学习﹑正向推理﹑逆向推理﹑敏感性分析等功能,构建评价相关风险的熵值-贝叶斯网络模型,对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的整体风险水平进行测度,并判别出其中关键风险因素。结果显示:当前我国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风险处于中等水平,5个主要风险源的风险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选帅风险﹑张榜风险﹑科技攻关风险﹑设榜风险﹑评榜奖榜风险。针对重点风险源,建议要通过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凝练出真正的关键核心技术入榜,并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范围,吸引帅才踊跃揭榜;同时,规范选帅流程,尽可能采用“多对一”的揭榜模式,激发创新活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浩 杨诗 罗文竹
“揭榜挂帅”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和跨区域选拔双重优越性,已成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加速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的重要方式和政策实践。通过建立跨区域“揭榜挂帅”数据库,揭示跨区域“揭榜挂帅”主体特征,并对跨区域“揭榜挂帅”网络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各省市跨区域“揭榜挂帅”揭榜率存在较大差异,跨区域揭榜率整体偏低;企业是跨区域“揭榜挂帅”的主体,主要由中大型企业发布技术需求、技术创新活力较强的中小型企业解决需求,揭榜联合体以“内外配合”为主;跨区域揭榜网络呈现“扁平层级+圈层交互”特点,核心圈层省市展现单核辐射实力,中间圈层省市发挥以强带弱功能,边缘圈层省市缺乏抱团取暖行动。最后,针对更好实施“揭榜挂帅”以促进创新资源跨区域流动和配置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区域“揭榜挂帅” 主体特征 网络结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慧敏 晁娜娜
“揭榜挂帅”机制是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也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有效途径。论文在分析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机制运行现状及成效的基础上,剖析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发现,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机制作为农业科研管理改革的抓手,被广泛应用于探索实践。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榜单多聚焦地方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揭榜注重匹配和务实,项目过程管理不断简化,配套政策逐步完善。由于技术需求信息不对称、项目管理创新要求高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机制运行中仍然存在榜单需求重复、市场主体积极性不足、缺乏容错机制等问题。为优化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运行机制,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步伐,需明确“揭榜挂帅”适用范围,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风险防控和监管,完善机制设计和制度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纪开芳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特别是2020年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的新挑战,进一步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相应提出以实施"揭榜挂帅"为突破口,深入推进评价制度和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等基础改革。文章在阐述"揭榜挂帅"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实际,就高校主动参与"揭榜挂帅"的优势和必要性,以及探索建立财务管理新模式提出思考和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叶小刚 唐敏 余碧仪
“揭榜挂帅”是中国应对复杂国际关系和激烈科技竞争的战略选择,是解决制约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问题的重大制度创新。本文以“揭榜挂帅”科研组织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揭榜挂帅”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进行梳理,并以广东“揭榜制”为主要分析案例,结合其他省市的探索情况,总结“揭榜挂帅”改革的主要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厘清“揭榜挂帅”需求、改革“揭榜挂帅”榜单来源与中榜评审机制、完善“揭榜挂帅”奖励体系、加强“揭榜挂帅”成果市场考核等优化路径。对“揭榜挂帅”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可为各地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提供借鉴、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思路。
关键词:
揭榜挂帅 科技悬赏 组织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旭 李北伟 曹蕾
文章论述制度和制度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的关系,分析产学研合作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包括合作选择制度、筹融资制度、分工与协调制度、知识共享制度、人才交流与培养制度、利益分配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和公共政策与法律保障制度等,提出充分利用制度创新、不断优化制度体系是提高产学研合作创新能力的关键突破口,是又好又快发展产学研合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创新 产学研合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于旭 杨秋月
论述制度和制度创新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知识管理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包括知识管理组织制度、知识的获取与存储制度、知识的共享制度、知识的利用与转化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等,提出制度创新视角的知识管理结论:即提高知识管理制度供给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优化知识管理的流程、创新知识管理人员的任用制度、培养知识管理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制度创新 知识管理 制度需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阮望
领导“挂帅”八股文小议阮望文革期间毛泽东同志的一句名言非常流行;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句话很能道出干部在革命事业发展中的份量。但不知从何时起,这领导的作用就被突出得离了谱儿、变了形儿,以至泛滥起来.文不离领导,言必称领导,几乎成了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尹效国
技术的进步是战略新兴经济诞生和壮大的首要前提;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战略新兴经济诞生和发展的现实环境;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是战略新兴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要从宏观层面出发,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有选择性地推动我国战略新兴经济发展;建立战略新兴经济发展协调机制;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建立健全战略新兴经济发展扶持机制;推动金融体制创新,适应战略新兴经济发展需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尹效国
技术的进步是战略新兴经济诞生和壮大的首要前提;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战略新兴经济诞生和发展的现实环境;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是战略新兴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要从宏观层面出发,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有选择性地推动我国战略新兴经济发展;建立战略新兴经济发展协调机制;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建立健全战略新兴经济发展扶持机制;推动金融体制创新,适应战略新兴经济发展需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尹效国
技术的进步是战略新兴经济诞生和壮大的首要前提;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战略新兴经济诞生和发展的现实环境;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是战略新兴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要从宏观层面出发,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有选择性地推动我国战略新兴经济发展;建立战略新兴经济发展协调机制;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建立健全战略新兴经济发展扶持机制;推动金融体制创新,适应战略新兴经济发展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