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82)
2023(2642)
2022(2179)
2021(1939)
2020(1645)
2019(3546)
2018(3314)
2017(5844)
2016(3039)
2015(3091)
2014(3233)
2013(3257)
2012(3194)
2011(2766)
2010(2782)
2009(2211)
2008(2306)
2007(2137)
2006(1724)
2005(1683)
作者
(8896)
(7572)
(7422)
(7087)
(4743)
(3694)
(3389)
(2883)
(2795)
(2740)
(2638)
(2468)
(2459)
(2397)
(2355)
(2271)
(2236)
(2150)
(2139)
(2128)
(1870)
(1816)
(1720)
(1713)
(1712)
(1666)
(1652)
(1602)
(1506)
(1485)
学科
(16044)
管理(14505)
(11360)
企业(11360)
(11327)
经济(11296)
(7723)
(7025)
农业(5993)
(5713)
财务(5710)
财务管理(5701)
企业财务(5454)
收入(5107)
分配(4272)
中国(3559)
方法(3548)
环境(3476)
(3466)
业经(3280)
数学(2998)
数学方法(2945)
(2606)
(2496)
银行(2494)
地方(2472)
(2411)
(2292)
(2273)
(2245)
机构
学院(41295)
大学(40576)
(16563)
经济(16196)
管理(15528)
研究(14330)
理学(13226)
理学院(13093)
管理学(12875)
管理学院(12810)
中国(12095)
(10406)
(8493)
科学(8389)
(8285)
财经(7513)
(7178)
中心(7062)
(6878)
(6502)
业大(6427)
农业(6361)
研究所(6274)
(5707)
财经大学(5630)
(5426)
北京(5360)
(5176)
经济学(4960)
商学(4768)
基金
项目(28184)
科学(22351)
基金(21032)
研究(20100)
(18789)
国家(18610)
科学基金(16050)
社会(13563)
社会科(12781)
社会科学(12779)
(11170)
基金项目(11062)
自然(10406)
自然科(10163)
自然科学(10160)
自然科学基金(9972)
(9089)
教育(8741)
资助(8077)
编号(7456)
重点(6564)
成果(6366)
(6196)
(6160)
(6099)
国家社会(5921)
(5850)
科研(5599)
(5534)
创新(5496)
期刊
(19568)
经济(19568)
研究(12105)
(10513)
中国(10152)
(8186)
学报(7860)
科学(6488)
管理(6361)
大学(6215)
学学(6072)
农业(5558)
(5013)
金融(5013)
财经(3808)
财会(3654)
会计(3623)
(3262)
业经(3095)
经济研究(3009)
技术(3008)
教育(2983)
(2884)
(2798)
通讯(2536)
会通(2530)
问题(2246)
业大(2245)
(2018)
农业大学(1991)
共检索到66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2012年10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2012年度将会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从党的十五大提出"调节过高收入,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以来,从2004年国家发改委具体负责该项方案的起草以来,人们终于快要等到收入这个既重要又敏感的改革方案的出台。社会舆论和专家预测普遍认为,"公平"将是改革方案的核心,"提低控高"将是改革的主线。回顾近两年的政策,这一看法大体是不错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中央财经大学税收研究所课题组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并认为这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调控作用发挥不好。人们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税收调控上是不对的,本文立足于阐述个人所得税调控功能的局限性,从而指出税收并非万能之匙,提出我国收入调节政策应遵循"调高、保低、扩中"的思想进行调整。作者特别强调我国收入调节的核心问题不是富人太富,而是穷人太多且太穷。因此我们的收入调节政策取向不应是"杀富济贫",而应是"促富治贫",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是发展教育。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税收研究所课题组  
本文指出,我们必须坚持收入调节“促富治贫”的政策,让富人更富,让穷人脱贫进入中产阶层,进而形成庞大的中等收入的人群,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税收作为再分配手段,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有其局限性。而教育作为一种长效机制,对缩小我国贫富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何沛芸   云如先   黄斌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是我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与必经之路,教育则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结构,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措施。采用2012-2018年微观与宏观数据就我国收入分配结构现状以及教育的提低、扩中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断优化,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但低收入群体仍占较大比重;上海、北京的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已超50%,其余地区的收入分配结构正处于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过渡的阶段;教育对社会收入分配具有提低、扩中的作用,它能显著降低低收入群体占比,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教育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结构主要通过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的提低、扩中作用显著高于基础教育;相较于教育数量扩展,教育质量提升对于社会收入分配结构更具改善作用。因此,要将教育优先发展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动力基础;重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促进高等教育的优质均衡化发展;提升教育发展质量,打造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杜敏哲   廖丽萍  
本文从共同富裕的内涵着手,从物质富裕、精神富裕和社会共享等维度构建共同富裕指标,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来考察低碳城市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低碳试点政策可显著提升各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并提高地区的物质富裕、精神富裕和社会共享度。机制检验发现,低碳试点政策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业改善来促进地区的共同富裕。一方面,低碳试点政策增加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提高地区产业创新程度;另一方面,此政策还通过降低劳动力错配程度,提升就业水平,助力地区共同富裕的实现。低碳试点政策在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地理区位和不同金融发展水平的地区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本文为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祖平,钟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卫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的贫富差距出现持续扩大的趋势。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是复杂的,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来看,机会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机制是导致分配不公问题的重要根源。要通过深化改革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分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维库  姚迪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改造型/交易型领导行为与下属激励:关于情绪智力的效用研究(项目号70572012)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泽文  陈剑  
构建成熟、完善的新时代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对推进"双高计划"建设和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以项目管理为视角,在制定理论框架基础上提出监控体系改革的技术路线;通过识别项目主要关系人及分析其所承担的角色责任,设计可操作的、标准化的内部监控指标体系;借鉴项目质量控制成熟度模型,制定教学质量监控成熟度等级特征,利用蛛网图识别质量监控管理进程,以及定义监控体系成熟度,实现对体系的针对性优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云才  梁卫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稳定发展的焦点问题。问题不仅仅是贫富差距的存在,而在于贫富差距的形成过程。而制度设计缺陷是造成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根本原因,文中提出了控制贫富差距的对策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寒富苹果是沈阳农业大学培育研发的抗寒优良品种。辽宁省约有14各地区栽培寒富苹果,面积约4.00×104hm~2,而且每年都在以一定比例递增,寒富苹果产业发展迅速。然而,寒富苹果在产后处理和产中管理及运输、储藏及品质检测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果农的贮藏方式还是以地窖贮藏为主,其地窖内的温度、湿度、环境杀菌的控制难度很大,其储藏时间很短,造成果品出现腐烂变质、营养价值损失严重、经济效益降低;寒富苹果分级人工分选,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精度不高;水果的品质检测仍停留在传统的化学方法上,过程繁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阎坤  孟艳  
高储蓄率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诸多影响,深入研究我国储蓄率的具体状况,探讨适度调整储蓄率的政策措施,有助于从宏观经济战略层面正确认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实质和发展趋势,也有助于探索我国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扩大内需市场的途径。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在理论和现状考察、影响分析之后,为促进我国储蓄率水平的适度降低,建议重点实施七个方面的政策安排和制度变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勋  孙晨  孙伊满  
本文从中国的现实经济出发,观察到目前高投资低消费的实际情形,进而通过在标准的新古典模型效用函数中加入行为人对财富的追逐效应,试图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财富不仅仅可用于消费,亦可用于表征社会地位。理论上,"资本偏好"的存在造成经济行为人对资本的追逐,扩张投资。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印证了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经济行为人有"资本偏好"的假说,从而为中国目前的高投资低消费提供了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