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02)
- 2023(2854)
- 2022(2226)
- 2021(1881)
- 2020(1392)
- 2019(3051)
- 2018(2575)
- 2017(4016)
- 2016(2502)
- 2015(2601)
- 2014(2554)
- 2013(2507)
- 2012(2300)
- 2011(2010)
- 2010(2118)
- 2009(1857)
- 2008(1816)
- 2007(1868)
- 2006(1528)
- 2005(1374)
- 学科
- 管理(8711)
- 济(7942)
- 经济(7940)
- 业(7104)
- 企(5549)
- 企业(5549)
- 财(3293)
- 中国(3272)
- 农(3165)
- 方法(2615)
- 业经(2510)
- 农业(2389)
- 务(2381)
- 财务(2374)
- 财务管理(2371)
- 资源(2371)
- 企业财务(2288)
- 地方(2265)
- 土地(2261)
- 数学(2242)
- 数学方法(2204)
- 制(1923)
- 耕(1733)
- 地(1695)
- 耕地(1665)
- 贸(1651)
- 贸易(1644)
- 划(1634)
- 易(1612)
- 教育(1593)
- 机构
- 学院(34158)
- 大学(34093)
- 管理(13162)
- 研究(12883)
- 济(12810)
- 经济(12468)
- 理学(10970)
- 理学院(10864)
- 管理学(10695)
- 管理学院(10647)
- 中国(9744)
- 农(8474)
- 科学(7948)
- 京(7579)
- 农业(6787)
- 业大(6596)
- 所(6533)
- 财(6514)
- 中心(6057)
- 研究所(5902)
- 江(5886)
- 省(5492)
- 院(5104)
- 北京(4840)
- 财经(4834)
- 州(4500)
- 范(4495)
- 师范(4451)
- 经(4393)
- 农业大学(4381)
共检索到55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自1998年《土地管理法》规定实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以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补充了大量耕地,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由于受后备耕地资源质量差和开发整理资金不足等限制,也确实存在着"占优补劣"的问题。为此,国土资源部不断下发文件要求保证补充耕地的质量,并通过规划设计审查、施工监管等措施来保证补充耕地的质量,但"占优补劣"问题依然时有发生。2012年8月,国土资源部再次下发了《关于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巍 张中帆 赵玉领
随着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即"三线"划定工作的完成,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和边界得以控制,耕地开发的边界予以明确,耕地保护工作的重心势必从落实数量管控转向质量建设。下一步,合理控制耕地开发强度,有针对性地加强中、低等别耕地质量建设,开展耕地质量等别提升工程,把耕地质量这个维系耕地数量和生态平衡的基点做大做实将是耕保工作的重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丹 王海玫
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是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2012年,江苏省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标准,启动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该文采用因素法计算了扬州市江都区各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分、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划分了自然等、利用等和经济等。结论表明:(1)土壤类型、微地貌类型、农田基本设施、人为因素、区位条件5个因素与耕地质量等别呈明显正相关,其中土壤类型对耕地质量空间分异起基础作用;(2)与上一轮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相比,江都区耕地自然质量等别有所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利用质量等别有所下降,原因在于新旧规程评价参数变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池书瑶 卢玮楠 赵敏娟
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是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措施。利用多项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探索了中国粮食主产区农户采纳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对种植业净收入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户采纳耕地质量保护措施未显著增加种植业净收入,甚至可能导致种植业净收入损失。(2)采纳作物轮作的农户若选择不采纳,其种植业净收入未发生显著变化。采纳其余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农户若选择不采纳,其种植业净收入将显著提升。(3)采纳多项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对种植业净收入的负向影响存在协同效应,即农户采纳的保护措施更多时,对种植业净收入的消极影响更显著。基于此,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推广需要充分保障农户在采纳措施后的经济效益,并对此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明飞 赵翠薇
以关岭自治县沙营乡前进村为研究区,选取影响整理前后耕地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农田基本建设情况两大基本因素建立耕地质量评价体系,运用GIS平台的图层叠加法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价,生成耕地质量评价图,将该区的耕地质量划分为4个等级。项目实施前,前进村土地质量没有一等地,二、三等地的总面积为80.57hm2,占总面积的86.14%,随着灌排工程、道路工程和土地平整工程的实施,项目区的土地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整理后,将土地质量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等,各级土地所占比例分别为48.45%、18.62%、19.6%、13.34%。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令超 宋艳华 樊雷 何同舟
以较大样本数据为基础,采用汇总、归纳、分析的方法,分析研究土地整理对区域耕地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整理对区域耕地质量提升显著,但不同项目区耕地质量提升幅度差别较大;中低等别耕地整理后质量提升幅度较大,高等别耕地整理后质量提升幅度较小;土地整理已成为区域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驱动力。建议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耕地质量的提升幅度作为项目立项、审批、验收的硬性指标,进一步强化土地整理项目质量管理;优先选择中低等别耕地或中低等别耕地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整理,保障和加大资金的投入,确保土地整理持续进行。
关键词:
土地整理 耕地质量 等别 等指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华甫 吴克宁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田基本建设力度的加大,退耕还林还牧还湖等生态工程的实施,我国耕地质量等级在结构、布局方面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同时,因管控体系建设缺失等原因,耕地质量管控能力还需加强。这就需要从宏观上科学谋划耕地结构布局规划,微观上构建覆盖面广、多层次布设的质量监测网络,为进一步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印军 向雁 金轲
[目的]定义耕地质量红线,促进农业农村部"建立耕地质量红线标准"和"研究提出耕地质量红线划定方法"的落实。[方法]文章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方法。[结果]人们普遍认识到保耕地红线不仅要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不仅要有数量红线,也要有质量红线。然而,何为耕地质量红线,目前并无明确定义。[结论]耕地质量红线应分为微观层面的耕地质量绝对红线和宏观层面的耕地质量相对红线。耕地质量绝对红线,也称之为微观层面耕地质量红线,是指耕地质量关键要素的极限值,一旦突破该线,原有的耕地将不再适宜耕作,或不能生产安全合格的农产品;耕地质量相对红线,也称之为宏观层面耕地质量红线,是指在区域耕地数量红线的背景下,为了保障区域内粮食及主要农产品安全供给,区域耕地质量平均等级(等别)的极限值。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熊建军
耕地保护措施宜细不宜粗近闻某地区制定耕地保护措施时,主要领导定下原则:宜粗不宜细。此观点笔者实在不敢苟同。在制定耕地保护措施上,笔者认为宜细不宜粗。其一,耕地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保护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采取坚决措施切实保护耕地河北省土地管理局党中央、国务院的《通知》,为土地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结合我省工作,认真学习和坚决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一、扎扎实实搞好建设用地大清查工作一是抓重点。尽管我省对土地执法情...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青 王兆骞 尹迪信
对旱坡地水土保持的截流沟措施、横坡种植措施和植物篱措施进行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裸露耕地上,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地表径流达到4 044.4m3/hm2.a、土壤流失高达172.4 t/hm2.a,以此速率流失土壤,其耕层(15 cm)约在12年后,将被冲刷殆尽。截流沟措施与横坡种植措施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702.6m3/hm2.a和土壤流失19.2 t/hm2.a;但其占地面积大,农作物产量低,收益小。植物篱种植措施与横坡种植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345.3m3/hm2.a;土壤流失21.0 t/hm2.a。虽然植物篱占据耕地面积,但并不影响农作物产量。植物篱种植下的耕层土壤的酸碱度和质地得到改善,...
关键词:
坡耕地 水土流失 植物篱 水土保持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玉林
运用综合措施切实保护耕地周玉林江苏省姜堰市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占有量只有0.9亩,接近联合国规定的警戒线。1994年以来,姜堰市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综合运用多种措施,保护、整治、开发、建设并举,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的综合保护,真正把“十分珍惜和合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敏 岳正华
试论实现耕地持续利用的目标模式与措施宋敏岳正华12亿人口的大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像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台湾地区那样,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把70%左右的粮食消费转向依靠国际市场。严峻的耕地形势一再警示着我们:拥挤的耕地不仅是我们的衣食之源,肩负着源源不断...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书田
采取综合措施实现耕地总量平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所长郭书田珍惜土地、保护土地,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人口的增加,耕地的减少,人均占有耕地的数量不断下降。按原有的统计口径计算,1949年人均占有耕地为2.71亩,1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西宁 王万忠 吴发启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管理措施对坡耕地降雨入渗的影响,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入渗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土壤入渗速率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且耕作管理措施可明显增加坡面土壤的水分入渗,在相同入渗时间情况下,土壤稳渗速率大小排序为等高耕作>人工掏挖>人工锄耕>直线坡,在中小坡度和中小雨强条件下,这种特征表现更为显著。
关键词:
坡耕地 降雨入渗 耕作管理措施 数值模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