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88)
2023(8271)
2022(6231)
2021(5664)
2020(4374)
2019(9418)
2018(9453)
2017(18113)
2016(10036)
2015(11057)
2014(11188)
2013(10918)
2012(9848)
2011(8863)
2010(9569)
2009(9443)
2008(8419)
2007(7624)
2006(7148)
2005(6564)
作者
(28154)
(24186)
(23491)
(22457)
(14729)
(11456)
(10511)
(9213)
(9124)
(8340)
(8225)
(7830)
(7577)
(7424)
(7328)
(7172)
(6862)
(6806)
(6803)
(6719)
(6061)
(5938)
(5858)
(5655)
(5435)
(5401)
(5380)
(5150)
(4921)
(4801)
学科
(48345)
(44721)
经济(44675)
(37625)
农业(32326)
管理(22502)
业经(18767)
(16987)
企业(16987)
中国(14242)
农业经济(12356)
(11803)
(11789)
方法(11329)
地方(10845)
发展(10537)
(10527)
数学(9504)
(9494)
(9438)
数学方法(9428)
农村(9420)
(9004)
(8560)
建设(7612)
土地(7541)
(7456)
银行(7450)
(7185)
及其(7178)
机构
学院(145231)
大学(138391)
(61309)
经济(60075)
管理(54030)
研究(50243)
(46607)
理学(46547)
理学院(46124)
管理学(45397)
管理学院(45155)
中国(40979)
农业(34921)
科学(29207)
(28538)
业大(28225)
(26008)
(25029)
中心(24674)
(23373)
研究所(22485)
农业大学(21393)
财经(20158)
(19533)
师范(19387)
(18396)
(18188)
经济管理(17873)
经济学(17618)
(17506)
基金
项目(95032)
科学(75120)
研究(74347)
基金(67965)
(58726)
国家(58051)
科学基金(49548)
社会(48955)
社会科(45799)
社会科学(45784)
(38883)
基金项目(36177)
编号(32488)
教育(32317)
(30833)
自然(28832)
(28376)
自然科(28120)
自然科学(28114)
自然科学基金(27605)
成果(26047)
资助(25209)
(22513)
课题(21525)
(21273)
重点(21118)
国家社会(20396)
(19899)
(19603)
(19252)
期刊
(79115)
经济(79115)
(55286)
研究(40994)
农业(37546)
中国(34353)
学报(23804)
科学(22506)
业经(20707)
大学(19940)
学学(19115)
(18766)
金融(18766)
(18492)
(16558)
管理(16027)
教育(15378)
农业经济(14597)
农村(14088)
(14088)
问题(12022)
技术(11867)
(10859)
世界(10122)
财经(9695)
经济研究(9380)
社会(9367)
农村经济(9253)
经济问题(9099)
社会科(8384)
共检索到225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立争  
"当家人"与"代理人"的角色冲突,使村民组长的职责履行陷入双重困境;低下的经济待遇和不可求的政治升迁机遇,使村民组长职位吸引力丧失殆尽,从而加剧了村民组长的"接班人"危机。稳固的乡村政治空间结构、强大的乡村社会资本以及双重角色寄托的延续,决定了村民组长"接班人"危机的解决不可一蹴而就。建议改进村民组长待遇制度,在乡村政治空间结构濒临崩溃、乡村社会资本面临瓦解的东部沿海农村,试行村民小组的合并或撤销措施,并伴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而逐步推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祖佩  梁琦  
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构建既要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和规范要求,又要立足转型期农村基层治理的复杂现实,聚焦问题,提出契合当前农村基层治理实际的现代化方案。而资源以及基于资源的利益博弈,构成审视农村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的重要变量。基于此,在广泛田野调查基础上,以资源形态为切入点,分析不同资源形态下"富人""狠人""能人"和"老好人"等村治精英的治理逻辑。在理清不同村治精英主导下农村基层治理所涵盖的治理结构、治理规则和治理秩序等层面的基本表现基础上,分析各个层面与民主化、法治化和制度化等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之间的张力及其生成机制。最后,本文从农村基层治理各利益主体权利义务关系平衡、必要的农村治理空间和社区性规则培植以及村庄社会公共性构建等方面,提出实现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可行方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永龙  
日本高龄农业劳动力正大规模退出农业生产,而青壮年劳动力却接续不上,出现了所谓"农业接班人危机"。这是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矛盾长期积累的产物,农业收入低且增收难度大,青年人存在恶农思想等,使得适龄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失,农村劳动力得不到有效补充。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加深及其导致的农业接班人危机严重威胁着日本农业可持续发展,给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提高日本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带来了不利影响。当前,日本正采取各种措施,改善农业经营环境和教育培训制度,以便吸引更多的适龄劳动力务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祖锋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农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织保障和物质保障,新时期农业经济现代化的发展与变革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更好地发挥基层组织对于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中的带头作用,需要剖析基层组织建设中面临的新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设策略。通过分析可知,受经济基础、思想基础、队伍基础、工作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基层组织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而在某些方面应做出积极改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董金移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此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进入非农部门,导致了农村、农业的空心化。这些因素的累积,使得农业劳动力的全面老龄化以及主业农户数量的不断减少,日本农业接班人危机日渐凸显。为此,日本政府在过去的50多年时间内,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如不断明确更新农业接班人的内涵;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推进家族型、村落型、法人型经营体的发展;修订《农地法》,引入非农业法人企业参与农业经营;通过政策引导积极培育自然人农业接班人。这些措施的开展,使得日本农业接班人危机问题有所减缓,但有些政策实施较晚成效尚未凸显。日本政府应对农业接班人危机的举措值得中国借鉴,中国政府需要明确农业接班人的内涵,明确农业接班人的动态性和层次性,积极培育自然人农业接班人等,以减缓中国农业未来接班人的危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董金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占兵  
"农业接班人危机"是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复杂问题,对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确立了"三维一体"的分析框架,即从历史进程、地域差异、体制与文化三个维度以新生代农民群体为切入点对中国"农业接班人危机"进行现实判断,进而提出在短期与长期两种视角下破解中国"农业接班人危机"问题的战略取向与政策选择:即短期鼓励农民兼业化,长期向职业化迈进,同时进行新生代农业接班人培育和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谭洁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性胜利,农村基层各单元之间的关联程度日益紧密,互补性与互促性需求日趋强烈,同时也面临资源内卷、公共服务缺位等问题。因此,党建引领统筹各类主体与资源是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路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不是一句高高在上的空话、虚话,也不仅仅是政治思想上的领导,而应该是以党建为核心抓手,构建“一核多元”全周期、全参与、全覆盖的现代化农村基层治理格局,让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实实在在地贯穿和覆盖农村基层的经济、文化、民生等所有领域,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正波  农珑  
近年来,我国农村治理问题一直都是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建国以来,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经历人民公社和村民自治制度两次大演变,期间我国农村也出现了三轮社会危机的演变。本文以基层治理体系演化为主线贯穿全文,从废除人民公社制、重振乡镇政权、确立村民自治制度三个历史时期探索与当时农村社会治理危机之间的关联,深刻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治理危机爆发的根源,研究基层治理体系的演化对农村治理危机造成的影响,理顺基层治理体系与农村治理危机的内在联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潇  
农村基层组织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重要保证,是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的根本保障。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现代化建设还面临着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治理机制落后、村委会与社会组织易被干预和农村基层体制不完善等困境。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现代化建设,要重点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坚持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实现农村基层组织与社会自治组织协同共治,扩大公众参与度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良  
税费改革之后,支农资金落实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越来越多采取项目制形式。项目制深刻形塑着农村基层治理。从条线控制来看,通过专项资金管理、专项资金的配套机制和项目落地的组织保障,确保国家支农资金用于农村基层;从分级运作来看,项目制在一定程度上重构着县乡村关系,中央的各种惠农项目大多在县级各个部门汇集,强化了“以县为主”的公共产品供给格局,强化了县级职能部门与村庄的联系,弱化了乡镇政府在项目运作中与村庄的联系;从技术治理来看,项目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也存在着重效率轻公平、对乡村两级组织激励不足、民众参与缺乏等众多问题。项目制在农村基层治理中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晓波  樊胜根  张林秀  黄季焜  
在发展中国家,寻求最有效的社区治理方式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关键。因此,就各种治理方式进行实证评价已经刻不容缓。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农村有成千上万个村子进行了村民选举,这无疑为研究民主对农村基层公共物品提供的影响提供了良机。基于最近一次农村调查,本文就两种基层治理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村民选举有助于增加村的收入,且主要靠企业上缴的税收。但是,私有化增加了向企业征税的难度。单靠选举不一定能增加村财务支出中公共投资的比例。只有真正实现决策权分担以后,公共支出中用于公共投资的比例才会增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单琳琳  
农村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肩负着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及城乡发展一体化等任务。目前,我国农村基层仍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现代化治理水平也有待提升。应突出"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治理理念,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的总要求,以满足基层群众需求为核心,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平安建设为目标,以现代化治理方式为载体,发展社会组织、整合社会资源,健全农村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有效解决农村基层治理的固有顽疾和新生问题,实现农村基层发展与治理的良性循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托马斯·海贝勒  柴方国  
一、导言许多社会科学流派以静态的、而不是动态的方法分析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它们把视点主要放在中央机构、领导人的决策和宏观经济上面,而对社会日常生活、民间活动,尤其是农村的活动关注不够。本文与此不同。本文的主要论题是中国社会基层的自发的变化过程。中国农民、首先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在70年代后期推动了社会改革,成为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力。社会变化的结果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并因此促成了改革方案。农村经济变化的主要表现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它彻底改变了中国原有的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天农  
农村基层统计有许多鲜为人知,书本上找不到的非常实用的窍门,权且作为“秘闻”,披露如下,与同仁切磋、商讨。其一,该少报的尽量少报。如“乡村户数”,直接影响每户广播费、治安费、绿化费等按户分摊的费用的多少,那么老子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