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94)
- 2023(14345)
- 2022(11853)
- 2021(10920)
- 2020(8803)
- 2019(20381)
- 2018(20066)
- 2017(37711)
- 2016(19948)
- 2015(21971)
- 2014(21481)
- 2013(20909)
- 2012(19327)
- 2011(17512)
- 2010(18163)
- 2009(16674)
- 2008(16246)
- 2007(14754)
- 2006(13375)
- 2005(12272)
- 学科
- 济(87716)
- 经济(87637)
- 管理(61984)
- 业(60616)
- 企(50690)
- 企业(50690)
- 方法(32977)
- 数学(27962)
- 数学方法(27375)
- 中国(27122)
- 农(24027)
- 地方(23246)
- 业经(22282)
- 技术(20539)
- 财(16873)
- 农业(16422)
- 制(15485)
- 贸(15419)
- 贸易(15398)
- 学(15295)
- 理论(15286)
- 易(14862)
- 银(14702)
- 银行(14680)
- 行(14278)
- 融(14227)
- 金融(14226)
- 技术管理(13691)
- 发(13200)
- 环境(13014)
- 机构
- 学院(279695)
- 大学(275299)
- 济(115640)
- 经济(113259)
- 管理(110560)
- 研究(95753)
- 理学(94522)
- 理学院(93497)
- 管理学(91651)
- 管理学院(91130)
- 中国(73430)
- 京(59264)
- 科学(57229)
- 财(51756)
- 所(47696)
- 江(44605)
- 农(44377)
- 中心(43727)
- 研究所(42830)
- 财经(40032)
- 业大(39362)
- 范(37865)
- 北京(37748)
- 师范(37482)
- 经(36216)
- 州(35821)
- 院(35270)
- 农业(34080)
- 经济学(33966)
- 技术(31656)
- 基金
- 项目(184793)
- 科学(148116)
- 研究(138269)
- 基金(132727)
- 家(115488)
- 国家(114485)
- 科学基金(99680)
- 社会(88167)
- 社会科(83730)
- 社会科学(83711)
- 省(75839)
- 基金项目(69199)
- 教育(64695)
- 自然(63360)
- 划(62482)
- 自然科(62092)
- 自然科学(62081)
- 自然科学基金(60955)
- 编号(56070)
- 资助(53612)
- 发(45063)
- 成果(44932)
- 创(43887)
- 重点(42015)
- 课题(40627)
- 创新(40083)
- 部(39571)
- 发展(36391)
- 国家社会(36244)
- 展(35763)
共检索到438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丽 唐秋迢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非工作时间工作连通行为越来越普遍。文章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突破以往单一视角的局限,探索在个体不同意愿情况下,即主动性/被动性工作连通行为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346名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主动性/被动性工作连通行为分别对员工创造力起正向与负向作用;工作繁荣和情绪耗竭在主动性/被动性工作连通行为与员工创造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正向调节主动性工作连通行为与工作繁荣的关系并负向调节被动性工作连通行为与情绪耗竭的关系;组织支持不仅调节了主动性工作连通行为通过工作繁荣影响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还调节了被动性工作连通行为通过情绪耗竭影响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兰霞 蔡丽 付竞瑶 李末芝
依据工作要求-资源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278份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员工非工作时间工作连通行为对其创造力的双路径影响,并分析了心理脱离/心理依附和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家庭增益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员工非工作时间工作连通行为对其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而言,心理依附和工作-家庭增益在员工非工作时间工作连通行为和员工创造力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臧维 杨京雨 徐磊 唐中君
员工跨界行为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作用机制是组织领域的前沿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双中介模型以探讨员工跨界行为影响团队创造力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采用京津冀地区16个行业130个团队的样本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员工跨界行为对团队信任与团队反思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员工跨界行为通过团队信任与团队反思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团队创造力产生正向影响;(3)资源损耗负向调节员工跨界行为与团队信任之间的正向关系,对员工跨界行为与团队反思之间正向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不显著;(4)资源损耗负向调节团队信任在员工跨界行为到团队创造力的中介作用,对团队反思在员工跨界行为到团队创造力的中介作用的负向调节不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蒿坡 龙立荣
随着商业环境的加剧变化,员工的创造力被组织视为其应对生存与竞争的重要资源。而日益复杂的工作要求往往会使得员工产生较多的情感反应,从而影响他们创造力的提升。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现有情感与创造力的研究文献,明确了情感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其对创造力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关于动态情感与创造力的理论模型,并针对其主效应、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提出了具体命题。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理论贡献,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管理启示。
关键词:
情感 创造力 动态情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智宁 高放 叶新凤
在积极赋能、激活个体的组织情境下,上级发展性反馈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有待明确。突破被动适应视角局限,本文基于创造力领导理论与个体成长整合模型,对上级发展性反馈、工作旺盛感、同事间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对384位企业全职员工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上级发展性反馈对工作旺盛感与员工创造力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事间隐性知识共享对上级发展性反馈与员工工作旺盛感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工作旺盛感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旺盛感在上级发展性反馈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隐性知识共享与上级发展性反馈的互补性调节作用会通过工作旺盛感进一步影响员工创造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洪雁 王端旭
以我国华东地区多家企业的179名知识型员工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支持型管理和任务复杂性与知识型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以及创意自我效能感在这些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支持型管理和任务复杂性分别对知识型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意自我效能感在支持型管理和任务复杂性与知识型员工创造力之间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最后对研究结果的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期刊] 预测
[作者]
马迎霜 马君 张昊民
创新性工作要求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作用机制是创造力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之一。本研究基于压力认知交互作用理论,探讨了创新性工作要求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中介机制及边界条件。采用13家企业392对上下级匹配的两时段测量样本,检验结果支持了本研究的理论预期。研究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感知和阻断性压力感知在创新性工作要求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分别起正向和负向中介作用;心理弹性在挑战性压力感知与员工创造力之间以及阻断性压力感知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均起正向调节作用;创新性工作要求通过挑战性压力感知、阻断性压力感知对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均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慧萍 杨付 张丽华
研究实证检验了一个团队层面领导—成员交换(包括团队LMX和LMX差异)对员工创造力的跨层影响模型。以139个团队595名员工为研究对象,运用HLM和层级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团队LMX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和团队创新角色认同,团队创新角色认同在团队LMX与员工创造力的积极关系中具有跨层次中介作用;LMX差异对创新角色认同差异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LMX差异对员工创造力的直接影响关系不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晓洁,刘新梅
亲社会动机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具有特殊价值与作用,由此构建了团队亲社会动机、知识整合、团队情感承诺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模型,基于50个研发团队的数据样本检验关系假设。结果表明:亲社会动机能促进研发团队创造力;知识整合和团队情感承诺在亲社会动机与研发团队创造力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知识整合的中介作用显著强于团队情感承诺的中介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辉 金辉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个体—情境交互理论,本文深入分析了工作重塑为何以及怎样影响员工创造力并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对来自5家信息技术企业的34个团队的281名研发人员的配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团队和个体工作重塑对员工工作投入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投入完全中介了团队和个体工作重塑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即工作重塑提升了员工在工作中的投入,继而增强了员工创造力。同时,团队创新氛围会强化工作投入对创造力的直接效应,以及工作重塑通过工作投入影响创造力的间接效应,即相对于低创新氛围团队,高创新氛围团队的成员更能因为工作重塑而增强工作投入,进而提升其创造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春花 王杏珊
在全球化背景下,员工创造力已经成为企业创新和绩效的核心来源。为了有效管理具备全球工作经验的员工并激发其创造力,本文基于文献梳理,提出了全球工作经验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模型,指出全球工作经验对员工创造力有正向影响;进一步地,跨文化适应在全球工作经验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而文化距离调节了全球工作经验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江华 顾琴轩 梁冰倩
本研究结合自我决定理论和工作特征理论,将共享领导和员工创造力引入分析框架中,以心理所有权作为中介变量、任务重要性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跨层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通过对13家企业、74个团队的401个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共享领导与员工创造力显著正相关;(2)心理所有权在共享领导和员工创造力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任务重要性增强共享领导对心理所有权的正向作用,并正向调节共享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间接作用。本研究拓展了共享领导的跨层研究,同时通过关注员工个体心理感受,丰富了共享领导对创造力的中介机制及其边界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徐珺 尚玉钒 宋合义
在当前复杂和快速变革的环境中,创造力对组织获取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作为与创造力相关联的重要因素,研究者们对于领导行为对创造力的作用保持了长期的关注。反馈不仅是领导者日常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组织中常用的激励和行为矫正工具。以自我效能理论和关系认同理论为基础,从领导和组织成员互动视角,探讨上级发展性反馈对组织成员创造力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3阶段分时序方式,收集来自某综合性重点大学所属科研团队的442位科研人员及其领导的配对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和Bootstrap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孜宇
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探讨建设性变革责任感在变革型领导激发员工创新行为过程中所发挥的中介作用机制,并依据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中国文化情境下领导-成员交换对中介过程的调节作用机制。通过来自全国多个相对发达地区科技型企业的451份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和建设性变革责任感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建设性变革责任感在变革型领导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在中介作用的第二阶段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进而发现了变革型领导激发员工创新行为的新路径——将创新内化为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