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19)
- 2023(4213)
- 2022(3822)
- 2021(3707)
- 2020(3414)
- 2019(7846)
- 2018(7823)
- 2017(15334)
- 2016(8502)
- 2015(9455)
- 2014(9624)
- 2013(9203)
- 2012(8640)
- 2011(7541)
- 2010(7895)
- 2009(7694)
- 2008(7965)
- 2007(7187)
- 2006(6269)
- 2005(5683)
- 学科
- 济(39588)
- 经济(39562)
- 管理(27103)
- 业(26287)
- 方法(23175)
- 企(21720)
- 企业(21720)
- 数学(21307)
- 数学方法(20845)
- 财(10834)
- 农(9289)
- 务(8153)
- 财务(8131)
- 财务管理(8117)
- 企业财务(7730)
- 中国(7359)
- 学(6978)
- 农业(6591)
- 制(6276)
- 理论(6246)
- 业经(6078)
- 银(5645)
- 银行(5637)
- 融(5467)
- 金融(5467)
- 行(5314)
- 贸(5297)
- 贸易(5292)
- 易(5151)
- 技术(4875)
- 机构
- 大学(125160)
- 学院(122224)
- 济(50426)
- 管理(49846)
- 经济(49445)
- 理学(43365)
- 理学院(42957)
- 管理学(41752)
- 管理学院(41549)
- 研究(38393)
- 中国(30823)
- 京(25992)
- 财(23458)
- 科学(23386)
- 农(21884)
- 所(19631)
- 业大(19566)
- 财经(18852)
- 中心(18695)
- 江(17967)
- 研究所(17548)
- 经(17080)
- 农业(17041)
- 北京(16248)
- 经济学(14630)
- 州(14475)
- 范(14387)
- 师范(14212)
- 财经大学(14046)
- 经济管理(13595)
- 基金
- 项目(80126)
- 科学(63569)
- 基金(60379)
- 研究(55094)
- 家(53062)
- 国家(52666)
- 科学基金(45834)
- 社会(35290)
- 社会科(33534)
- 社会科学(33524)
- 自然(31599)
- 基金项目(31320)
- 自然科(31002)
- 自然科学(30999)
- 自然科学基金(30431)
- 省(29998)
- 资助(26934)
- 教育(26414)
- 划(25675)
- 编号(22186)
- 部(18244)
- 成果(17956)
- 重点(17565)
- 创(16117)
- 教育部(15855)
- 科研(15767)
- 大学(15497)
- 人文(15159)
- 发(15125)
- 创新(15053)
共检索到182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何彦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啸尘
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的难点主要在于持有期间的收益确定及溢折价的摊销。而T型账户法能直观、全面地反映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整个过程,使得会计业务处理过程变得清晰明了。本文主要阐述T型账户在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应用,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初学者更易掌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秀南
一、折价购入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折价购入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债券面值)、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金额)"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期末计息时,首先要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一般教材采用列表的方法计算摊余成本,如果根据教材的说法解释,学生不仅很难理解和掌握"摊余成本"这个概念,而且容易遗忘各列数字之间的联系,因此本文通过"T型账户"很容易计算其摊余成本。如果不存在减值的情况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总账余额,...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帅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初始确认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与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时,应当计算确认其实际利率,并在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的期间内保持不变。同时,企业应在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张强 赵晓飞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规定,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科目,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邓雪雅
可提前赎回持有至到期投资赎回前后现金流量发生了改变,那么提前赎回时的核算起点应该如何确定?赎回后的实际利率应该如何选择?本文将引用案例对以上两点疑问进行合理性分析,并得出合理结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卫丽
所得税会计中暂时性差异的确定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确定至关重要,也是难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在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时极其容易混淆,本文引入"T"型账户来确定暂时性差异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有助于理解所得税会计准则,并且大大简化业务工作,对所得税会计初学者和实务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亚
以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的核心是确定等待期及行权期的当期费用以及职工行权支付现金额,这一问题是大多数会计人员面临的难点问题,可以采用会计上具有强大功能的"T"型账户来使这一复杂问题简单化,现金结算股份支付中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的借贷方发生额及期初期末余额很好地体现了当期费用、行权支付现金额及未行权应付金额,作出应付职工薪酬"T"型账户,就可以使业务前后各期具有连贯性,根据"T"型账户本身的优势很容易得到想要的数据,从而轻松做出会计处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文芳
本文从数量表现和经济实质两个角度,对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期末确认投资收益的简化方法。并将一次还本付息和分期付息一次还本两类债券投资的确认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选择合适的债券投资类型。
关键词:
持有至到期投资 摊余成本 投资收益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杰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荷青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教学的难点,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模拟贷款法"这一简化的会计核算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持有至到期投资 模拟贷款法 会计核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延珍 徐雨晴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应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后续核算,实际利率法作为对财务管理中货币时间价值的应用,应是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问题的工具。本文从货币时间价值的角度出发,分别对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两种债券进行探讨,同时对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作为货币时间价值复利计息的典型情况,给出了核算的简便方法。
关键词:
持有至到期投资 货币时间价值 复利计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海霞
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相关数据与平面直角坐标系联系起来,在坐标系中直观地展示了持有至到期投资各期末的账面价值、各期实现的投资收益和应收利息在不同发行价格下的变化轨迹,从而得出:不管是溢价还是折价发行的债券,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随着到期日的临近,其账面价值都向其面值回归,每期实现的投资收益都随着账面价值的增加而增加,减少而减少,每期的应收利息都保持不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英会
在财务会计相关核算中,涉及到一些与资金时间价值相关的内容,如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付债券的利息调整摊销、非流动资产减值、融资租赁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带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中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等。文章以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关会计核算为例,结合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与财务管理知识,分析资金时间价值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方法及目的,认为资金时间价值的引入使得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更接近其经济实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曜 桂婉璐
为什么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可以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这一问题是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教学与实际操作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通过数学推理对该问题作了解释,并给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方法——复利方式。较之现行方法,这种方式在原理上更清晰易懂,且方便计算。
关键词:
持有至到期投资 复利 投资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