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66)
- 2023(18450)
- 2022(16016)
- 2021(14977)
- 2020(12741)
- 2019(28912)
- 2018(28588)
- 2017(54307)
- 2016(30267)
- 2015(34072)
- 2014(33928)
- 2013(32835)
- 2012(30021)
- 2011(27020)
- 2010(26984)
- 2009(24620)
- 2008(24192)
- 2007(21038)
- 2006(18256)
- 2005(15781)
- 学科
- 济(109182)
- 经济(109024)
- 管理(87781)
- 业(80259)
- 企(67417)
- 企业(67417)
- 方法(52220)
- 数学(45482)
- 数学方法(44787)
- 财(31949)
- 农(30256)
- 中国(29507)
- 学(26111)
- 业经(25200)
- 制(24862)
- 地方(20656)
- 务(20184)
- 财务(20106)
- 贸(20075)
- 贸易(20066)
- 财务管理(20064)
- 农业(19963)
- 理论(19826)
- 易(19493)
- 企业财务(19013)
- 技术(18043)
- 环境(17843)
- 和(17775)
- 银(17119)
- 银行(17041)
- 机构
- 大学(425244)
- 学院(419175)
- 管理(161514)
- 济(158793)
- 经济(155112)
- 理学(140591)
- 研究(140152)
- 理学院(138918)
- 管理学(136021)
- 管理学院(135273)
- 中国(101797)
- 科学(90233)
- 京(90150)
- 农(75220)
- 财(75095)
- 所(70965)
- 业大(68433)
- 研究所(64925)
- 中心(64177)
- 江(62126)
- 财经(59979)
- 农业(59257)
- 范(57108)
- 师范(56416)
- 北京(56144)
- 经(54557)
- 院(51255)
- 州(49776)
- 经济学(47824)
- 师范大学(45573)
- 基金
- 项目(295008)
- 科学(230323)
- 基金(212629)
- 研究(210654)
- 家(187949)
- 国家(186418)
- 科学基金(158785)
- 社会(130710)
- 社会科(123704)
- 社会科学(123673)
- 省(116206)
- 基金项目(113188)
- 自然(106067)
- 自然科(103581)
- 自然科学(103544)
- 自然科学基金(101659)
- 教育(99347)
- 划(99072)
- 资助(87347)
- 编号(85246)
- 成果(69730)
- 重点(66780)
- 部(64711)
- 发(61640)
- 创(61538)
- 课题(59818)
- 创新(57470)
- 科研(57348)
- 大学(55588)
- 计划(55155)
- 期刊
- 济(168938)
- 经济(168938)
- 研究(119994)
- 中国(85490)
- 学报(75583)
- 农(67010)
- 科学(65400)
- 财(58772)
- 管理(57861)
- 大学(56972)
- 教育(53979)
- 学学(53175)
- 农业(45582)
- 技术(35515)
- 融(32770)
- 金融(32770)
- 财经(29014)
- 业经(27421)
- 经济研究(26252)
- 经(24789)
- 业(23488)
- 图书(22914)
- 版(22125)
- 问题(21960)
- 科技(21313)
- 业大(20051)
- 理论(19067)
- 技术经济(18467)
- 资源(17882)
- 现代(17465)
共检索到607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林海
在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时代进程中,"拔尖计划"本科生的学习质量,特别是深度学习状况备受关注。通过对全国12所"拔尖计划"高校的1 610名"拔尖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拔尖生"的深度学习表现优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本科生群体,但却弱于美国一流大学本科生群体,特别是在体现综合、创新等特质的深度学习的高阶性维度上落后明显;在影响机制上,"优质的讲授"对于"深度学习"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基础性维度有更大的影响,而"互动教学"对于"深度学习"中"知识的综合和创新"这一高阶性维度的影响更大;在调节效应上,指向"求知和掌握知识"为目标的"学习取向"具有对"深度学习"更加显著的促发机制。在此基础上,我国高教界可以从明晰深度学习的质量标尺、优化深度学习的环境构建、激活深度学习的动力要素三个方面展开后续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耿有权 曹蕾 宛敏
运用自编问卷对全国14所重点高校研究生管理者群体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专题调研,总结分析了研究生管理者群体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认识和倾向性意见,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硕豪 王改改
对19所"拔尖计划"实施高校735名"拔尖计划"入选学生的成就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拔尖计划"入选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学生,尤其在求知欲维度上两者差异最大。"拔尖计划"入选学生对成功有强烈的期望,但也存在心理承受力弱、领导力不足和努力度不够的问题。担任学生干部可以显著提高"拔尖计划"入选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尤其对成长为精英科学家所需的领导力、适应性和求知欲等核心素质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
“拔尖计划” 成就动机 拔尖学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2010年3月,国家教育部启动"国家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这个基于在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计划,率先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11所高校试点。各个高校可根据自己的特色,在数、理、化、计算机、生物5个学科率先试点,开设相关重点实验班。该计划通过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兴趣和发展潜质,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培养计划。进入各高校重点实验班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学校为他们配备高水平专家学者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硕豪
对732名"拔尖计划"入选学生开展的创造力发展问卷调查分析显示,分析性智力、综合性智力、专业知识、交叉知识、通识知识、坚持的毅力、物质环境、制度环境等分类变量对促进拔尖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作用较小;发散性思维、超越自我的意愿、精神环境、实践性智力、自我认同的信心、对模糊的容忍、内部动机等分类变量在促进拔尖学生创造力发展方面总体上处于边缘显著水平且存在程度差异;探究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敢于冒险的勇气等变量对促进拔尖学生创造力发展最具积极意义。
关键词:
“拔尖计划” 拔尖学生 创造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在教育部举办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不是单一的改革项目,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综合改革,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新定位和全面提升。高校参与"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必须具备四项基本条件。"首先,必须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坚持立德树人,切实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吴岩说,其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陆一 于海琴
针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生命科学专业的在读学生的实证调查显示,拔尖计划学生与对照组非拔尖计划学生在多项学习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对15名该领域的一流科学家和拔尖计划实施负责人的深入访谈,印证并解读了两组学生学习差异对一流科学家的养成具有何种意义。目前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下师生互动质量较高,但教育者多为专家型,在非专业的通识教育方面缺乏共识和策略,这提醒我们除了拔尖计划内部的小环境,综合性大学均衡、健全的育人大环境也很重要。
关键词:
拔尖计划 生命科学 学习情况 混合研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曼丽 苏芃 吴凡 张晓蕾
"拔尖计划"1.0实施10周年之际,本文分析评价"拔尖计划"试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举措以及整体的培养成效。各试点高校建立了合理的遴选机制、动态流动机制,以选拔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且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以提升课程的前沿性和挑战性、小班化教学等促进拔尖学生深度学习,强调学术训练从而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就资源支持而言,注重学术造诣良好的教师深入到人才培养一线;支持国际化培养,鼓励学生到国外学习、科研和锻炼,提升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全球视野。"拔尖计划"学生大部分继续深造,很多学生在本科阶段已经表现出很好的学术潜质,在学术产出方面崭露头角。本文也据此就"拔尖计划"2.0的提出了深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邱学青 李正
本科生科研是本科生在教师指导下实施的对学科领域具有原创的或创新性贡献的探究与调查活动。实践证明,本科生科研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秋晨 徐国庆
创新作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首要动力,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在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需要以拔尖技术创新人才来推动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拔尖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变得十分重要。作为创新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拔尖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应由职业本科院校来承担。在保障技术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满足企业技术创新需求。职业本科在建立拔尖技术创新人才育人机制时需要注意质量问题、师资问题和规律问题。因此,职业本科要通过具体措施来解决拔尖技术创新人才育人机制中的关键问题,包括建立创新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提升师资的技术创新水平,为拔尖技术创新人才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指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江峰
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时期,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对教师教育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国优计划”以推动高水平大学培养研究生层次科学教师来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基,体现出填补科学教师教育的政策缺位,优化教师教育政策的结构体系;突破传统师范类教育体系的路径依赖,推动高水平大学与中小学联动共建高质量科学教师队伍;直面基础教育科学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发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工科人才培养优势等政策理性。浙江大学立足于“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的办学传统优势,从面、线、点三个层面发力打造一流的卓越科学教师培养基地,探索“理学/工学+教育学”的培养方案,实行“项目制组织、全方位训练、全链条协同”的卓越科学教师自主培养新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硕豪 李文平
对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首届500名毕业生去向进行分析后发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实施效果较好,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实施效果有待提高,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处于中间水平,各高校之间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500名毕业生中有24.8%的进入世界顶尖大学(学科)深造,总体拔尖率还有待提高;有近四成学生偏离基础学科方向,总体偏离率较高。故需采取措施予以改善。
关键词:
基础学科 拔尖学生 实施效果 毕业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于海琴 石海梅 孟艳华 游志麒
基于21所高校实验班的调查研究发现,人格对拔尖大学生的学习具有显著影响,但学校特征能改变人格与学习关联的方向和程度,学习是环境与人格交互作用的结果。实验班环境主要通过外向、宜人这两个人格倾向发生作用,而对学生开放性的影响远远不够。大部分实验班教改措施产生了显著效应,但促进作用与抑制作用并存,且主要作用于表层学习方式和学业成就,对深层学习方式没有显著影响。因此,需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拔尖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尤其要满足学生开放性智能发展的需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宋弘 陆毅
理工科领域人才对于科技创新、国家竞争力提升、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尤其在由物质资本驱动转向人力资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亟待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增加理工类人才供给。本文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为切入点,基于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调查数据,利用三重差分与双重差分法缓解内生性,实证考察该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对我国理工领域人才供给的影响。本文有以下主要发现:第一,该培养计划显著提高了高校毕业生选择理工类职业的概率;第二,其主要机制来自学生对于理工类学科兴趣的提升、投入时间的增加,以及信息不对称的减少;第三,其正面作用对于物理、工程等应用型学科,以及男生尤其显著。本文的发现对于有效增加理工类人才供给、培养科技人才梯队、提高国家未来科技创新与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俊飞
从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创建第一个"少年班",到90年代"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到2009年"拔尖计划"的启动,35年来我国高校培养学术英才的改革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多样选拔,集中成班,系统培养"的基本模式,以及"少而精、高层次"的培养目标和"拓宽、强化基础,倡导早期科研训练"的基本路径。展望未来发展,要真正解答钱学森的"世纪之问",造就一批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还应当在以下三方面有所突破:其一,造就学术精英的努力应当始于本科而又不限本科,重视造就拔尖人才的长期性与整体性;其二,关注学生发展,自主选择,重视个性化发展机制的完善;其三,拓展"基础",训练思维...
关键词:
基础学科 拔尖人才培养 回溯与前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参与差异的研究——基于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问卷调查
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参与的特征分析——基于12所中外研究型大学调查资料的比较
创新扩散理论视域下档案学本科参与式教学评价研究——基于郑州大学档案学专业2013至2016级本科生的问卷调查
基于内部增值观的本科教育质量调查研究——本科生学习收获影响因素及机制
博士生资助与博士生培养质量——基于12所大学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韩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术经历满意度研究——基于南京大学和首尔大学的问卷调查
我国博士生延期完成学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42所研究生院的问卷调查
学习环境对大学生学习方式、学业成就的影响——基于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基于珠三角地区3所不同类型高校的问卷调查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学术志向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