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0)
- 2023(1755)
- 2022(1401)
- 2021(1328)
- 2020(1077)
- 2019(2521)
- 2018(2359)
- 2017(4162)
- 2016(2419)
- 2015(2831)
- 2014(2664)
- 2013(2630)
- 2012(2431)
- 2011(2178)
- 2010(2355)
- 2009(2077)
- 2008(1987)
- 2007(1775)
- 2006(1570)
- 2005(1476)
- 学科
- 济(7330)
- 经济(7323)
- 业(6090)
- 中国(4965)
- 教育(4938)
- 管理(4632)
- 生(4331)
- 研究(4305)
- 农(3950)
- 研究生(3916)
- 农业(3266)
- 企(3216)
- 企业(3216)
- 制(3195)
- 劳(2871)
- 劳动(2871)
- 方法(2785)
- 人口(2600)
- 度(2528)
- 制度(2526)
- 数学(2482)
- 数学方法(2458)
- 服务(2251)
- 动力(2197)
- 劳动力(2185)
- 财(2131)
- 医疗(2128)
- 疗(2128)
- 农业劳动(2100)
- 农业人口(2076)
- 机构
- 大学(36604)
- 学院(33950)
- 研究(14267)
- 济(13776)
- 经济(13286)
- 管理(12314)
- 理学(10745)
- 理学院(10585)
- 管理学(10388)
- 管理学院(10313)
- 京(8055)
- 中国(7762)
- 科学(7244)
- 所(6521)
- 研究所(5931)
- 财(5905)
- 农(5853)
- 范(5636)
- 中心(5624)
- 师范(5590)
- 江(5410)
- 院(5353)
- 业大(5218)
- 北京(5086)
- 教育(4820)
- 财经(4701)
- 经济学(4693)
- 生(4666)
- 师范大学(4584)
- 农业(4442)
共检索到52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锋亮 何光喜
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展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双重背景下,大量高校毕业生依然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北上广"而不太愿意去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就业。从预期工资和保留工资两个角度来分析,我们发现高预期工资代表的"拉力"以及高保留工资代表的"推力"的双重驱动促进了毕业生到大都市就业。中西部地区的用人单位应该跳出单纯提高工资待遇的思维定势,将精力放在尽可能为高素质人才创造有利的事业发展的机会上;让高素质人才了解尽管中西部就业不能在起薪上获得优势,但发展前景与空间却比国际大都市更好、更大。
关键词:
保留工资 预期工资 就业 硕士毕业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锋亮 刘帆 郭紫墨
本文通过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一项硕士生就业数据,从毕业生迁移就业(包括离开户籍所在地和离开求学所在地)在全国各省市的分布,考察我国高教资源的区域分布特点。实证结果发现选择迁移就业的毕业生在全国各省市分布极不均衡,其中北京、上海、广东与浙江吸引了大部分各种形式的迁移就业的毕业生,而中西部省份对毕业生迁移就业的吸引力非常不足。
关键词:
硕士生 迁移 就业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天舒 杜言敏
基于研究型大学S大学的实证调研,收集了806名硕士研究生有效样本,运用均值比较、F检验和回归分析法,从资源动员与行为时间视角,探讨了求职行为与就业结果的关系。研究发现:学校资源是硕士生使用最多的求职资源;求职行为时间开始越早,学校社会资源使用越多,越有利于硕士生实现就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就业 求职行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廖湘阳 张晴 孙瑜
从就业率、行业类型分布、职业岗位分布、学科差异等方面对日本硕士毕业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日本硕士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及其需求的变化、用人单位观念的转变、就业岗位低技术化与就业错位、培养单位对硕士生就业技能培养的忽略等多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介绍了日本政府及高校为促进硕士毕业生就业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推行产学连携制度、设置产学合作研究生教育项目、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强就业援助体系建设等。
关键词:
日本 硕士毕业生 初次就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锋亮 赵延东 W.J.Morgan
本文实证考察了硕士毕业生在工作找寻过程中求职次数的多少以及在工作找寻过程中花费的总成本与他们最终工作找寻结果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毕业生求职的次数越多,越有可能求职成功,也能够找到起薪显著更高的工作。但毕业生在求职上花费的更多却既不能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找寻成功的概率,也不能帮助他们找到起薪更高的工作。基于此,本文建议毕业生在找寻工作中不要盲目花费,应掌握求职策略、确定求职目标,有针对性地去求职。
关键词:
工作找寻 努力 强度 成本 起薪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罗宝勇 陆璐
档案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是档案学就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就业单位性质、岗位类型、专业对口率和职业认同感等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中美档案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状况,并从家庭、学校及社会三个层次,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提出应拓展课程设置、理性提升职业认同感、构建多元化的就业服务体系等方式促进我国档案学专业教育与就业稳步发展。
关键词:
中美 档案学 硕士毕业生 就业状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文钦 刘凌宇
高等教育的机会获得是高等教育社会学的经典议题之一。聚焦于性别和院校类型对读博结果的影响,对2016年全国硕士毕业生调查数据分析发现,超过10%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且性别、院校类型显著影响读博结果。在控制院校类型、年龄、硕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数量等因素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学科、理学和医学学科中女性读博的概率明显低于男性。在医学学科中,来自高层次院校的硕士毕业生读博概率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与男性相比,女性在选择读博时更容易受到年龄制约,也更容易受到对导师满意度的影响。
关键词:
性别 院校类型 博士生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姚长佳 赵亚翔
以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采集数据,对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职业迁移特征进行了定量解析。结果表明:超过80%的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在其初始职业生涯4年内至少经历1次的组织迁移,100%的学生在其职业生涯的6年内至少经历1次的岗位迁移和职位迁移;组织迁移、岗位迁移的次数在第6年达到峰值,而职位迁移的次数在第5年达到峰值;另外,在校时所学专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职业迁移特征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魏丽娜 陈洪捷 赵世奎 高耀
基于全国338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1973名工学硕士生和22967名工程硕士生的离校反馈调查数据,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内部视角对我国工科硕士生的培养状况和就读体验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工科研究生对培养环境、导师指导、培养过程的认同度较高,对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生活条件的认同度都较低;工学硕士生和工程硕士生在课题参与、论文发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工科硕士生对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均较为紧迫,工程实践机会与就业指导是学生最大的诉求。重新定位工科研究生教育的性质,改革课程结构与提升教学质量,增加工程实习实践活动的比重,是提高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祝军 郭丛斌 方晨晨
通过对MPA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虽然MPA学位论文质量总体状况较好,但是不同个体特征、院校特征、学习科研经历、论文选题来源和导师指导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来看,在导师指导方面,学术导师和实践导师的指导作用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在学习和科研经历方面,与其他群体相比,入学前具有科研经历、读研期间参与过导师课题、论文选题来自读研期间所参与研究课题、班级同学学习积极性越高的研究生,其学位论文获得优秀评价的概率更大;在个体特征方面,就读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研究生、男性研究生、来自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研究生,其学位论文获得优秀评价的概率更大。
关键词:
专业硕士 公共管理硕士 MPA 学位论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常杰
本文在充分肯定推荐免试生工作在研究生招生、培养中的作用前提下,对推荐免试生工作中存在的近亲繁殖、推荐标准不统一、质量难以把握等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推荐单位限定自留比例、建立交换推荐免试生工作区、提高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标准、建立推荐免试生试读制等意见和设想,旨在进一步完善推荐免试生工作制度,以保证研究生的招生、培养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兰萍 秦峰 罗中琼
通过问卷调查,对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现象做了实证研究,并借助隐喻机制的阐释力探讨研究生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成因。研究发现:研究生文化负迁移现象源于汉语语言及文化价值观即汉语隐喻性思维的负面影响。因此,研究生英语教学应注重将母语文化负迁移转变为正迁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日前表示,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均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经任教学校考核合格,部属师范大学根据工作考核结果、本科学习成绩和综合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德峰 王正平 夏曼丽
实践表明,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实行的“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入学”制度,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长期忽视对这一工作的改进和制度完善,积累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目的认识不清、工作主体模糊、法律依据不足、程序规范不严。针对存在的问题,应该加强领导、完善法制、澄清概念、明确主体、加强交流,这样才能促进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有利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宋东霞 赵潇 刘宇
我国硕士生招考制度自1978年恢复以来逐步完善,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硕士生招考制度历经不断的改革和优化。在总结学历硕士生招考制度变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学历硕士生招考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