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9)
- 2023(7172)
- 2022(5793)
- 2021(5777)
- 2020(4470)
- 2019(10174)
- 2018(10252)
- 2017(16307)
- 2016(10297)
- 2015(12071)
- 2014(11987)
- 2013(10356)
- 2012(9811)
- 2011(9000)
- 2010(9504)
- 2009(8044)
- 2008(7813)
- 2007(7578)
- 2006(6882)
- 2005(5992)
- 学科
- 教育(24298)
- 济(23413)
- 经济(23260)
- 中国(17860)
- 管理(16928)
- 理论(13435)
- 业(13202)
- 企(11350)
- 企业(11350)
- 教学(10504)
- 农(9897)
- 学(8821)
- 业经(7787)
- 和(7331)
- 方法(6942)
- 发(6581)
- 政治(6484)
- 思想(6397)
- 地方(6099)
- 农业(5967)
- 学校(5864)
- 学法(5740)
- 教学法(5740)
- 研究(5717)
- 思想政治(5665)
- 政治教育(5665)
- 治教(5665)
- 发展(5653)
- 德育(5594)
- 财(5584)
- 机构
- 大学(127784)
- 学院(118635)
- 研究(47581)
- 教育(36345)
- 济(34132)
- 管理(33343)
- 经济(32796)
- 范(31931)
- 师范(31760)
- 京(30022)
- 中国(27630)
- 科学(27630)
- 理学(27310)
- 理学院(26728)
- 师范大学(26187)
- 管理学(25898)
- 管理学院(25612)
- 所(22735)
- 江(22160)
- 中心(20651)
- 研究所(20426)
- 北京(20382)
- 技术(19685)
- 职业(18997)
- 财(18440)
- 院(17380)
- 州(17021)
- 农(16713)
- 业大(14555)
- 研究院(13705)
- 基金
- 项目(73619)
- 研究(67340)
- 科学(58336)
- 基金(45961)
- 教育(42197)
- 社会(39229)
- 家(38860)
- 国家(37864)
- 社会科(35327)
- 社会科学(35314)
- 编号(31699)
- 成果(31663)
- 省(31244)
- 科学基金(30713)
- 划(28609)
- 课题(27289)
- 年(24112)
- 基金项目(22714)
- 规划(19682)
- 项目编号(18828)
- 重点(18596)
- 性(18401)
- 部(18284)
- 大学(17586)
- 度(17461)
- 资助(17173)
- 研究成果(17027)
- 发(16800)
- 教育部(16722)
- 一(16631)
共检索到214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段妍
作为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成仿吾在办学方向、教育原则以及教育理念等方面具有独到见解。在长达50多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成仿吾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使命,立足中国大地,坚持教育同具体国情相结合,突出实践导向;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形成了内容丰富、特征鲜明的教育思想。成仿吾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实干家,为党的事业发展强固精神支柱,奠定了人才之基。在实践层面,成仿吾创造了敌后办学的奇迹,为发挥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汇聚了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成仿吾从学校教育的各环节、各层面出发,建立支撑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等教育育人体系,形成教育要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的教育理论,为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成仿吾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为无产阶级教育事业的开拓和我国新型高等教育事业的创立做出了杰出贡献,生动诠释了一位红色教育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与使命。
关键词:
成仿吾 马克思主义 教育思想 教育事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畏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开拓者蒋南翔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有十周年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清华大学专门联合召开纪念会,会前又读到《蒋南翔文集》上下两卷,本人在深受启发的同时,更倍增对他的崇敬与怀念。总结历史经验,为开拓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显章
蒋南翔是一位善于灵活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杰出教育家。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他主张教学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和中心任务;注重教育对国家建设的社会作用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本体功能之间的统一;在领导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蒋南翔的教育思想和哲学思维对促进清华大学的建设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极强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蒋南翔 马克思主义 清华大学 教育哲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咏诗
高等学校的校长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吴咏诗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教育家应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并且是教育领域里的专门家,应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并能在理论、实践或者两者的结合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成就。作为高等学校的校长,还必须了解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能切中要害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素质,即诚挚的感情、科学的态度和革新的方法。本文是吴咏诗教授今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为在职进修博士学位课程的大学校长班学员所作演讲的演讲稿。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校长 社会主义 教育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宗光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历史的发展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义。江泽民同志依据新的条件,全面深刻地阐发的教育创新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发展,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境界,对于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教育创新 马克思主义 教育思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济
本文重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两个基本问题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文章指出 :从实际出发和与时俱进 ,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根据当时的历史任务 ,提出和解决教育问题 ,我们应根据时代的要求 ,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回答当前面临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
时代意义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周谷平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民族土壤中生根、开花、结果的过程,以及与之相伴随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并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必然是一个极其复杂、曲折的历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无数共产主义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孙秀玲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代革命史和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命运有着深远和持久的影响。当时马克思主义在法国的广泛传播,使留法的我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和革命青年得以直接接触到马列原著,因而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上,取得了重大收获。他们在选择、认同、导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文武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为本的教育正义观为指导,坚持不懈发展教育平等与教育质量、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正义思想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正义思想的发展与实践,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争取工农的平等受教育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创建工农优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新教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坚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教育公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教育扶贫、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和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优质教育等。百年发展,形成系统和丰富的教育正义思想和成功的教育正义实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晏辰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革命与改革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与新中国的建设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可以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明确导向。由刘复兴、唐景莉、张剑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结合我国教育发展实际,探究为今后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路径的专业书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兴海 朱明仕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知识和信仰形态,其真理性在不断被人类实践特别是中国的发展实际证明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作为统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保障。当代大学生是国家人力资源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部分,他们的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乎"中国梦"的实现。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使他们不仅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而且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握信仰形成的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有机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近代中国,其主要渠道是清末民初以日本为中介的导入;五四运动前后,留法勤工俭学生的导入;以及20世纪20、30年代"以俄为师"的导入。导入的基本特点是多元性、选择性、间接性、初步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自导入之日起,便开始了其中国化的历程,经历了西方导入与主动、自觉选择的结合,中西融合、认知与践行的结合,进而不断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发展。这种中国化的演变,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推进教育改革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导入 中国化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明远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大地得以实现。毛泽东教育思想、邓小平教育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教育思想是马克思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教育思想 习近平教育思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建国
在老一辈教育学人中,陈桂生教授在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方面成果颇丰,其研究别具一格,值得探讨。他主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文献选编,长期执教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选读课,出版多部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力作。这些成果表明,陈桂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具有四个鲜明特征:(1)对教育理论问题的深切关注;(2)普遍渗透了自觉的历史意识;(3)在认识论方面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4)旨在凸显教育主题。这些特点使其研究有别于流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在此意义上,陈桂生提供了另一种风格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
关键词:
陈桂生 马克思主义 教育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