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8)
- 2023(12136)
- 2022(9785)
- 2021(9212)
- 2020(7512)
- 2019(17085)
- 2018(16809)
- 2017(33291)
- 2016(17906)
- 2015(19760)
- 2014(19591)
- 2013(18593)
- 2012(16625)
- 2011(14567)
- 2010(14323)
- 2009(12897)
- 2008(12048)
- 2007(10266)
- 2006(8886)
- 2005(7670)
- 学科
- 济(71003)
- 经济(70929)
- 管理(51872)
- 业(50733)
- 企(40783)
- 企业(40783)
- 方法(32400)
- 数学(29165)
- 数学方法(28765)
- 农(21873)
- 中国(20238)
- 财(20140)
- 业经(16500)
- 农业(14439)
- 地方(13825)
- 贸(13319)
- 贸易(13311)
- 易(13012)
- 制(12906)
- 务(12489)
- 财务(12438)
- 财务管理(12414)
- 策(12013)
- 企业财务(11859)
- 技术(11049)
- 银(10854)
- 学(10848)
- 银行(10844)
- 环境(10364)
- 融(10355)
- 机构
- 学院(237712)
- 大学(235729)
- 济(103553)
- 经济(101695)
- 管理(96517)
- 理学(84093)
- 理学院(83335)
- 管理学(81964)
- 管理学院(81512)
- 研究(76113)
- 中国(57726)
- 财(47930)
- 京(47203)
- 科学(42747)
- 财经(38256)
- 中心(36345)
- 所(35289)
- 经(35107)
- 江(34566)
- 农(34152)
- 经济学(32573)
- 业大(32049)
- 研究所(32019)
- 范(30291)
- 师范(30030)
- 经济学院(29511)
- 财经大学(28664)
- 北京(28651)
- 院(28406)
- 州(26808)
- 基金
- 项目(165963)
- 科学(133727)
- 研究(125338)
- 基金(123117)
- 家(105710)
- 国家(104833)
- 科学基金(92335)
- 社会(82022)
- 社会科(77957)
- 社会科学(77942)
- 基金项目(64527)
- 省(63724)
- 自然(58399)
- 教育(58083)
- 自然科(57122)
- 自然科学(57110)
- 自然科学基金(56087)
- 划(53628)
- 编号(50757)
- 资助(49545)
- 成果(40368)
- 部(37883)
- 重点(37008)
- 发(36238)
- 创(35112)
- 国家社会(34650)
- 课题(34320)
- 教育部(33401)
- 创新(32778)
- 人文(32755)
- 期刊
- 济(108344)
- 经济(108344)
- 研究(68750)
- 中国(40833)
- 财(36647)
- 管理(35855)
- 农(31788)
- 学报(30215)
- 科学(30172)
- 大学(24972)
- 教育(24602)
- 融(23694)
- 金融(23694)
- 学学(23512)
- 农业(22026)
- 技术(22014)
- 财经(18507)
- 业经(18385)
- 经济研究(17800)
- 经(15898)
- 问题(14617)
- 贸(11897)
- 现代(11705)
- 业(11513)
- 技术经济(11174)
- 世界(11026)
- 理论(11023)
- 国际(10370)
- 商业(10175)
- 版(10093)
共检索到340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莽景石
日本在完成向工业化经济转型后,对外经济摩擦、特别是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日本大规模的对外贸易出超导致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在这一背景下,1986年出台的前川报告中提出了"扩大内需"政策。与战后欧美国家普遍实行的宏观需求管理比较,日本的扩大内需政策的主要特征是:(1)首要政策目标不是充分就业而是纠正国际收支失衡;(2)不是总量性政策而是结构性政策。本来具有特定政策目的、并且具有短期性质的日本扩大内需政策,在政策实践中,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在不失其本来的政策目的的同时,日益具有一般经济政策的属性,并且嵌入以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需求管理之中。这说明日本的扩大内需政策长期化了,其主要的决定因素有:(1)在完成向工业化经济转型后,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由需求过剩转为需求不足;(2)泡沫破灭后陷入长期萧条,恢复自律性经济增长后始终处于慢性通货紧缩局面;(3)在向工业化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了"生产者内部人控制",在完成向工业化经济转型后,迟迟难以实现由重视生产者向重视消费者的转变;(4)在长期慢性通货紧缩中外需牵动增长的作用十分重要,探寻内外平衡的发展路径的需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转换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对国民经济总体需求结构变化的考察,我们发现消费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可能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隐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消费率自1981年以来呈不断下降趋势。我国无论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一勇 毛中根
我国扩大内需政策拉动了投资需求,却难以启动消费需求,其效率低下。政策之所以低效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政策缺陷,主要表现为政策缺乏可行性、针对性、必要的力度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的固有弊端,外因是不理想的制度环境,表现为与消费活动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及消费环境相关的制度或体制问题,包括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易导致产品同质化的行政区经济管理体制和重工轻农的财政投资体制。要提高扩大内需政策的效率,就要注意政策行为的科学性,并推进各相关制度的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晶 常欣
如果说前一段时间我们主要是在增长与通胀之间寻找平衡,那么,现在问题的核心是在保增长与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间寻找平衡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董颖
税收政策在扩大内需方面可以发挥显著作用 ,是刺激经济复苏和发展的一支“催化剂” ,也是下一阶段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头戏。调整税收政策并非意味着单纯减税 ,而是尽可能根据经济发展状况 ,进一步优化税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煌
日本的情况表明:1.依靠降息来增加货币供给和刺激需求的政策作用有限;2.扩大投资需求的财政政策要防止陷入债务扩张的陷阱;3.对多重政策目标要有审时度势的权衡取舍;4.阶段性的“特别减税”做法有参考价值;5.加大新型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思路具有积极意义;6.扩大内需应纳入中长期战略,并加强对生产领域的调整。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多重政策 调整结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巨钦 高金山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扩大内需方面的制约与局限性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制约因素主要有:(1)财政能力制约。为刺激内需,增发国债和减税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然而我国财政债务依存度近几年来一直居高,而财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李扬
我国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新变化。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理论和实践表明,在我国市场化程度已经较高,资源配置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换的条件下,与需求不足作战,将是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个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苏丹 姜朋
通过扩大内需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是"十二五"期间首要任务,也是中共十八大内容之一。而结构性减税则是刺激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增长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宏观税负、边际税负和税收弹性的变化分析了我国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空间,提出应进一步改革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最后指出实行结构性减税要注意三方面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小洲
本文认为 ,现阶段我国在扩大内需问题上应采取的对策是 :(1)减轻储蓄压力 ,改善消费环境 ;(2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3)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保体系 ,提高居民的即期消费倾向 ;(4)解决我国城乡贫困人口问题 ;(5 )发展消费信贷 ,促进消费需求 ;(6 )政府的公共政策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