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7)
- 2023(9507)
- 2022(7691)
- 2021(7033)
- 2020(5932)
- 2019(13430)
- 2018(13453)
- 2017(25304)
- 2016(13968)
- 2015(15259)
- 2014(15645)
- 2013(15212)
- 2012(13743)
- 2011(12344)
- 2010(12940)
- 2009(12830)
- 2008(13480)
- 2007(12349)
- 2006(11400)
- 2005(10819)
- 学科
- 企(74909)
- 企业(74909)
- 业(70716)
- 管理(67005)
- 济(58193)
- 经济(58008)
- 财(28438)
- 方法(23571)
- 业经(22365)
- 务(20666)
- 财务(20612)
- 制(20610)
- 财务管理(20580)
- 企业财务(19586)
- 理论(16267)
- 体(15625)
- 数学(14809)
- 技术(14780)
- 数学方法(14646)
- 中国(14375)
- 体制(13947)
- 划(13432)
- 和(13327)
- 策(13042)
- 企业经济(12617)
- 农(11491)
- 经营(11311)
- 银(10803)
- 银行(10798)
- 技术管理(10766)
- 机构
- 大学(210102)
- 学院(209571)
- 济(89138)
- 经济(87326)
- 管理(84136)
- 理学(70818)
- 理学院(70140)
- 管理学(69381)
- 管理学院(68948)
- 研究(63588)
- 中国(51695)
- 财(51423)
- 京(43532)
- 财经(38694)
- 经(34786)
- 江(34375)
- 科学(32989)
- 所(30499)
- 财经大学(28459)
- 中心(28268)
- 经济学(28016)
- 北京(27617)
- 州(26682)
- 范(26435)
- 研究所(26393)
- 师范(26273)
- 商学(25271)
- 商学院(25049)
- 经济学院(24898)
- 院(22695)
- 基金
- 项目(122315)
- 科学(99325)
- 研究(95972)
- 基金(90980)
- 家(75836)
- 国家(75060)
- 科学基金(67317)
- 社会(64345)
- 社会科(60829)
- 社会科学(60812)
- 省(47058)
- 基金项目(46944)
- 教育(45466)
- 自然(40450)
- 自然科(39542)
- 自然科学(39530)
- 自然科学基金(38925)
- 编号(38695)
- 划(38443)
- 资助(36333)
- 成果(33837)
- 制(30979)
- 部(28668)
- 创(27413)
- 课题(27174)
- 重点(27096)
- 国家社会(26770)
- 性(26421)
- 教育部(26197)
- 创新(25446)
- 期刊
- 济(111122)
- 经济(111122)
- 研究(70284)
- 财(47723)
- 中国(45824)
- 管理(39676)
- 教育(27123)
- 科学(25268)
- 学报(24758)
- 财经(22241)
- 融(22051)
- 金融(22051)
- 大学(20828)
- 技术(19739)
- 农(19658)
- 学学(19251)
- 经(19230)
- 业经(16611)
- 经济研究(16492)
- 问题(13767)
- 财会(13291)
- 会计(11788)
- 农业(11769)
- 技术经济(11686)
- 贸(11402)
- 现代(10933)
- 经济管理(10224)
- 理论(9662)
- 改革(9635)
- 革(9635)
共检索到335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潘石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难以深化并取得实质性突破与进展,最深层次的原因不在技术与操作方面,而在于理论层面。"公有制偏好论"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最大的根本性障碍,而"私有制偏好论"又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误区。夺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胜利,必须从理论上实现从"所有制偏好论"到"所有制平等论"的根本转变。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公有制 私有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厚庆
国有企业改革要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总体思路是 :对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要实行国有国营 ;对基础性、垄断性企业要实行国有国控 ;对竞争性大中型企业要实行规范的公司化改革 ;对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则要完全放开。
关键词:
所有制结构 国有企业 改革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国资改革领域的一大亮点。混合所有制不是新话题,甚至是个模糊概念。自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混合所有制"的概念,时隔十六年,混合所有制却再次引起热议,是因为国企改革已经进入"四分离"改革的深水区,而混合所有制有望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突破口。首先,国企改革的"内部治理外部化、外部治理内部化"困境,需要引入混合所有制。我国的公司治理已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第二阶段是完善治理机制,第三阶段是提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邵若 李敏舒
文章从当前深化国企改革的背景环境入手,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着重分析了中国联通公司"混改"的具体内容及原因,对比了"混改"前后的联通公司股权结构与运营数据,探讨了"混改"对于国企改革的积极战略意义。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企 联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洁
1.国有经济的定位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但国有经济布局仍存在着数量过多、战线过长,资源配置重点不突出,规模不经济,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等不合理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此前,就宏观而言,国企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是对国资和国企做战略性重组,破除行政垄断;国企应主要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一般竞争性行业真正退出来。但时至今日效果并不理想,其问题关键之一,还是对国有经济缺乏严格而准确的定位。由此使得国有企业在竞争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守忠
"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建立不是与民争利,而是为民谋利。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的原因,一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战时"思维,潜意识中根深蒂固的按资分配观念和企业国有观念,使国家、企业、经营者、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失衡,造成国有企业不能形成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二是缺乏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太大;三是社会负担过重;四是税收负担不公平。国企改革既不能固守"国家所有制",也不应搞私有化,纯粹的"全民所有制"更不现实,正确的选择应是"劳动者所有制"。
关键词:
国企改革 为民谋利 劳动者所有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人江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当前的热门议题,它也揭开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序幕,在这一过程中,暴露出了不少舆论和地方政策导向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及国企改革问题认识上的诸多误区。无论是在宏观的多元经济结构意义上还是微观的企业资本结构意义上,混合所有制都不是新鲜的事物,我国已经是并且一直在实行混合所有制经济。对于国企改革来说,发展混合所有制不是"国退民进"而是"国民共进";在利用混合所有制推进国企改革的过程中,不能走向过度资本化的极端;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但不是唯一途径。为了取得社会效益目标与经济效益目标的平衡,国企自身的经营管理体制仍有很大的民主化的改革空间。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国企改革 资本混合 股份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宗伟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企改革不断深化,首先必须在完整准确的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决议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重要指示的基础上,统一思想,坚定做强国有企业、壮大国有经济的信心。在当前关系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与深化国企改革的几个重要问题上,比如国有企业是否应该退出竞争性领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是意味着国有股要减少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比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是意味着新一轮的"国退民进",我们必须坚决抵制和肃清新自由主义思潮的错误影响,坚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与深化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向。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国企改革 国有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放 孙玥璠
近年来,"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渐为人们所关注。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混合所有制"改革更是成为了我国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本文首先回顾了20世纪初英国患上"英国病"的过程及其根源,同时着重介绍了英国撒切尔政府为治疗"英国病"进行的国企改革,最后总结出英国国企改革对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
“英国病” 国企改革 混合所有制经济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交通银行课题组 王辰 江海 张奎 黄礼健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异常艰巨,在30年的改革进程中不断深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前以"市场导向、双层改革、分类管理、多元混合、制度完善"为特色的新一轮国企改革再一次拉开帷幕,在延续和深化上一轮改革思路的基础上,本轮改革所提出的一系列创新政策和措施必将为我国经济运行、结构调整、国企经营以及监管体系等多方面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商业银行应把握改革发展机遇,顺应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的趋势,谋划新兴业务领域,加快转型发展,以此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明泽 李忠海
以下放或扩大管理自主权、财务自主权为主线,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从"管工厂"到"管企业"、"管企业"到"管资产"、"管资产"到"管资本"的三次转型或跨越,如今形成产权关系基本明晰、政企关系相对简单、管理框架基本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的国资管理格局。但由于长期以来的"一股独大"和外部监督乏力,国有企业仍存在因治理结构和机制不完善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内部人控制、预算软约束和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未来国有企业改革,应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契机,有步骤地建立国有股权流动机制,引进具有大宗股份的积极股东,打造集权分权适度、决策程序独立、监督机制有效、激励模式健全的公司治理体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华
公司是企业的一种特殊形态,公司不仅具备企业的一般本质,而且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本质。公司不同于自然人企业,它采取两权分离的形式,其股权能够标准化并借助资本市场得以高速地流动。两权分离使得公司的经营者专业化、专家化,从而大大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股权在资本市场的高速流动使得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大大提高,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其结果就提高了整个社会生产力。公司股权的多元化以及公司股权结构的相互制衡性使得公司的所有权特征被逐渐淡化,公司是一个所有的所有者进行投资的平台,它能够大大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国有企业必须向公司制企业转换,由于这种向公司制企业的转换,从而形成了混合所有制的公...
关键词:
企业 公司 混合所有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葛扬
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能自主、及时地应对市场风险与机遇。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转型。股份制是形成混合所有制的基本方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然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又有利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汪平
国企分红制度的设计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从公司理财的角度看,国企分红的充分展开,绝菲简单的税后利润再分配问题,而是从根本上对国有企业财务职责的唤醒,是从投融资等诸多方面对国有企业运作机能的再造,是国企改革的深化。国企分红条件已完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连才 程接力
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特别其法人治理结构的设计,是决定国企改革中人力资源变革有效与否的关键。而这一问题在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变得愈加突出。因此如何设计人力资源的选拔机制、绩效评价和薪酬激励制度成为国企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国企人力资源改革的人才选拔机制、公司治理结构的顶层设计、薪酬激励制度的设计和绩效考评的执行系统分析目前的现状和产生的历史原因,并在分析问题的同时给予初步的思考和一般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国企改革 人力资源 薪酬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