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34)
- 2023(5757)
- 2022(4755)
- 2021(4402)
- 2020(3799)
- 2019(8781)
- 2018(8254)
- 2017(15935)
- 2016(8236)
- 2015(8806)
- 2014(8781)
- 2013(8804)
- 2012(7896)
- 2011(6733)
- 2010(7004)
- 2009(6969)
- 2008(7174)
- 2007(6579)
- 2006(5912)
- 2005(5699)
- 学科
- 企(64586)
- 企业(64586)
- 业(62751)
- 管理(45618)
- 济(38252)
- 经济(38179)
- 财(21485)
- 方法(19421)
- 业经(18204)
- 务(16753)
- 财务(16751)
- 财务管理(16739)
- 企业财务(15892)
- 技术(12570)
- 数学(12484)
- 数学方法(12428)
- 贸(12254)
- 贸易(12248)
- 易(12172)
- 农(11722)
- 企业经济(11649)
- 出(11155)
- 划(9819)
- 经营(9732)
- 技术管理(9642)
- 和(9424)
- 农业(9414)
- 策(9240)
- 制(9137)
- 理论(8669)
- 机构
- 学院(123000)
- 大学(119692)
- 济(58050)
- 管理(57905)
- 经济(57227)
- 理学(49631)
- 理学院(49305)
- 管理学(48990)
- 管理学院(48754)
- 研究(32580)
- 中国(31619)
- 财(29284)
- 京(23923)
- 财经(23097)
- 经(20957)
- 江(20022)
- 经济学(17622)
- 商学(17486)
- 农(17448)
- 商学院(17341)
- 财经大学(17017)
- 中心(16866)
- 经济管理(16440)
- 经济学院(16121)
- 科学(16099)
- 业大(15948)
- 州(15259)
- 所(14932)
- 北京(14570)
- 农业(13121)
- 基金
- 项目(77289)
- 科学(64068)
- 基金(60737)
- 研究(57817)
- 家(51473)
- 国家(50933)
- 科学基金(46658)
- 社会(40731)
- 社会科(38756)
- 社会科学(38745)
- 基金项目(32045)
- 自然(29596)
- 省(29378)
- 自然科(29033)
- 自然科学(29028)
- 自然科学基金(28629)
- 教育(25024)
- 资助(24222)
- 划(23202)
- 编号(22904)
- 业(19974)
- 创(18252)
- 国家社会(17782)
- 部(17719)
- 制(17200)
- 成果(17080)
- 创新(16901)
- 人文(16512)
- 重点(16105)
- 教育部(16070)
共检索到189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韦幸 蓝滨
2018年9月30日,广西区扶贫办、原广西银监分局、广西区财政厅、区金融办、人民银行南宁中支联合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扶贫小额信贷委托经营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各县要在本通知印发之日起,按照‘一企一策、分类处置、能还尽还’的原则,研究稳妥退出方案,确保扶贫小额信贷委托经营贷款资金安全收回。"广西"户贷企用"扶贫小额信贷业务存在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喜孙
"户贷企用"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是指贫困户通过与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用获得的小额信贷资金参与扶贫特色优势产业建设,集中使用,按8%~10%的比例向贫困户分红,贷款到期后由用款企业(合作社)偿还本金、财政全额贴息。由于该模式难以实现贷款资金精准到户到人、用于产业发展的政策设计初衷,也难以促进贫困农户内生增长动力的形成,同时也将企业经营风险转嫁到贫困户身上,2017年11月后,全国各地已明确严格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时鹏 余劲
资金和土地问题是"后搬迁"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接续推进农户减贫面临的两个重要约束条件,而搬迁农户宅基地退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构建风险预期、市民化感知及农户认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影响路径的理论框架,利用陕西省8县(区)1250份搬迁农户数据,采用混合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并分析了安置模式、农户年龄和政策认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风险预期和市民化感知对退出行为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371和0.379,两者亦通过农户认知和退出意向的传导机制间接影响退出行为。(2)整体而言,宅基地退出行为受到农户认知的"自发性"、市民化感知的"政策协同性"和风险预期的"约束性"三重机制的影响。(3)分组结果显示:城镇化安置模式中,风险预期和市民化感知对退出行为的影响都更高;高龄组农户风险预期对行为态度和退出行为的约束性更强,而市民化感知的协同促进作用更低;政策认知会提高农户市民化感知对其退出行为的拉力,而降低风险预期的阻力。要实现宅基地顺利退出,在激活农户参与"自发性"的同时,通过升级农户市民化来提高搬迁对于宅基地退出的"协同性"拉动,同时通过就业扶持、优化搬迁前后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等降低风险预期对宅基地退出的"约束性"作用。应根据不同的安置模式、不同农户年龄采取更加差异化的政策,不断提高农户的政策认知水平,从而精准、高效地推动搬迁农户退出宅基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瑞华 潘斌 韩庆龄
按照2014年中央发布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2015年11月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必须研究建立扶贫县退出机制与扶贫开发效果评估体系。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贫困县退出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谭建忠 韦婵玉
现状河池市开展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信社、农合行)。扶贫信贷资金入股经营模式分为入股委托经营和入股合作经营两种,目前,在河池市开展的扶贫信贷资金入股经营业务,全部是入股委托经营模式,即无经营项目的贫困户,将贷款资金入股到由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遴选出的企业、农民合作社等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闫杰 强国令 刘清娟
为了解决贫困户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国务院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出台了扶贫小额信贷特惠政策。扶贫小额信贷究竟能否达到减贫增收的目的?利用扶贫小额信贷的微观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OLS回归模型考察扶贫小额信贷对贫困户增收的影响。研究发现,扶贫小额信贷促进了贫困户增收,尤其是女性及有资金需求的贫困户贷款者的增收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扶贫小额信贷对贫困户增收的边际效应在减弱,这表明扶贫小额信贷的减贫作用有限。因此,还需要不断完善配套机制,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保险、加强农户技能培训等,助力扶贫小额信贷持续增效,促进贫困户增收,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关键词:
扶贫小额信贷 农户增收 反贫困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卓
小额信贷扶贫到户的实践和可行性四川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王卓中国大规模的扶贫是从1986年开始的,十余年的扶贫实践经历了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战略转变,伴随着这种转变和政府大量资金、物资的投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得到极大缓解。然而距离中国扶贫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喜成 刘仁举 张锋
建立和完善客户退出机制是当前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按照“有进有退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的原则区分潜在风险客户和事实风险客户及企业的不同情况,选择最佳退出方式;要加强信贷市场预测,把握最佳退出时机,预见性、主动性地防范信贷风险;要把客户退出工作作为业务综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对存量资产建立起经常性的动态调整机制。
关键词:
客户退出 信贷结构 风险管理 存量贷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绍进 李善民
农户信贷是金融扶贫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载体。建立农户信贷扶贫机制的一个理论模型,揭示农户信贷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并以我国首个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农户信用信息系统的微观数据为样本,运用倾向匹配得分法控制了农户信贷影响因素的内生性后,对农户信贷的收入效应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农户信贷带给农户更高的收入和更快的收入增速。进一步分析显示,农户的信用水平和收入水平越高,信贷的激励效应越明显;同时经营性信贷对农户收入的激励效应越强。因此,提高农户的信贷可得,特别是农户经营性信贷可得,以及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金融扶贫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绍进 李善民
农户信贷是金融扶贫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载体。建立农户信贷扶贫机制的一个理论模型,揭示农户信贷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并以我国首个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农户信用信息系统的微观数据为样本,运用倾向匹配得分法控制了农户信贷影响因素的内生性后,对农户信贷的收入效应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农户信贷带给农户更高的收入和更快的收入增速。进一步分析显示,农户的信用水平和收入水平越高,信贷的激励效应越明显;同时经营性信贷对农户收入的激励效应越强。因此,提高农户的信贷可得,特别是农户经营性信贷可得,以及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金融扶贫的主要抓手和有力支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洁 孙晶晶
在分析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的特征和背景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城乡联系特征、搬迁特征、农地权属认知、承包地特征等在内的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分析框架。根据陕西渭南、安康两区(县)4个搬迁社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农户调查数据,发现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较高。若政府给予一定补偿,57.19%的搬迁农户选择退出承包地,说明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已具有一定的需求基础;搬迁农户在安置社区定居意愿较强,但身份认同不足。运用Probit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了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有城镇定居意愿、城市身份认同及离农程度较高的搬迁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较强;(2)搬迁农户的农地权属认知对其农地退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认为搬迁后承包地权益不会受损、承包地所有权不属于自己的搬迁农户,其退出承包地的意愿更强;(3)搬迁时间和耕作半径增加对搬迁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有显著正向作用;(4)已经完成确权、户主年龄较大的搬迁农户退出承包地意愿更强。最后,提出建立健全搬迁地区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重视搬迁农户的社会融入,稳定搬迁农户预期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