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2)
- 2023(11188)
- 2022(9601)
- 2021(8653)
- 2020(7168)
- 2019(16361)
- 2018(16440)
- 2017(31866)
- 2016(17443)
- 2015(19771)
- 2014(19958)
- 2013(19979)
- 2012(19127)
- 2011(17722)
- 2010(18103)
- 2009(17238)
- 2008(17134)
- 2007(15598)
- 2006(14221)
- 2005(13625)
- 学科
- 济(80866)
- 经济(80754)
- 管理(52235)
- 业(48084)
- 企(37856)
- 企业(37856)
- 方法(30262)
- 中国(26973)
- 数学(26391)
- 数学方法(26024)
- 农(21609)
- 制(20744)
- 财(20415)
- 地方(20109)
- 业经(18275)
- 银(16769)
- 银行(16747)
- 行(16230)
- 融(15739)
- 金融(15737)
- 贸(15566)
- 贸易(15546)
- 易(15096)
- 学(14170)
- 农业(14000)
- 体(13549)
- 环境(12595)
- 发(12470)
- 技术(11648)
- 务(11192)
- 机构
- 大学(259866)
- 学院(259509)
- 济(113898)
- 经济(111422)
- 管理(94949)
- 研究(93501)
- 理学(79201)
- 理学院(78287)
- 管理学(76944)
- 管理学院(76464)
- 中国(75806)
- 财(58663)
- 京(56785)
- 科学(53220)
- 所(48108)
- 财经(44595)
- 研究所(42455)
- 中心(42198)
- 江(41243)
- 经(40109)
- 农(39761)
- 北京(37309)
- 经济学(35969)
- 范(33867)
- 业大(33720)
- 院(33604)
- 师范(33549)
- 州(33024)
- 财经大学(32809)
- 经济学院(32250)
- 基金
- 项目(156929)
- 科学(123562)
- 研究(117494)
- 基金(112972)
- 家(97159)
- 国家(96340)
- 科学基金(82059)
- 社会(75895)
- 社会科(72133)
- 社会科学(72119)
- 省(60753)
- 基金项目(57916)
- 教育(53666)
- 划(51142)
- 自然(50034)
- 自然科(48815)
- 自然科学(48804)
- 资助(48233)
- 自然科学基金(47895)
- 编号(47396)
- 成果(40691)
- 发(38548)
- 重点(35744)
- 部(35547)
- 课题(34466)
- 制(33052)
- 创(31965)
- 国家社会(31578)
- 发展(31347)
- 展(30832)
- 期刊
- 济(136579)
- 经济(136579)
- 研究(89341)
- 中国(58806)
- 财(44013)
- 管理(38819)
- 农(37715)
- 学报(35690)
- 融(34535)
- 金融(34535)
- 科学(34069)
- 教育(29170)
- 大学(28096)
- 学学(26265)
- 农业(25184)
- 技术(23424)
- 财经(22516)
- 经济研究(22413)
- 业经(22372)
- 经(19344)
- 问题(18232)
- 统计(17072)
- 贸(15670)
- 策(14463)
- 国际(13920)
- 理论(13804)
- 技术经济(13535)
- 决策(13220)
- 商业(12410)
- 业(12269)
共检索到426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统计研究》编辑部
为了适应深化改革的需要,准确及时地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和《统计研究》编辑部于1988年11月8日至9日在京召开了“我国通货膨胀率的测算与物价统计方法制度的改进”座谈会。会议邀请了在京的专家学者20余人。 物价指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随着近两年来通货膨胀的加剧和物价的波动,人们对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某些物价指数反映更加强烈,其中因为不了解我国物价指数的编制理论和方法而产生的误解也很多,对通货膨胀率与物价指数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瑛
测算通货膨胀率的几种方法王瑛1994年以来,随着中国改革的全面推进,各项配套措施的实施,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党和政府为坚决遏制通货膨胀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并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近年来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那...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曾五一 ,王美今
一、现有测算方法的问题 要讨论通货膨胀率的测算,首先应给出通货膨胀明确的定义。对此理论界有各种表述。在西方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国内也有一部分学者对此表示赞同。但是,这种表述不能很好地将隐蔽性通货膨胀包含进去。我认为所谓通货膨胀指的是货币供应量超过国民经济运行所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现象。 在明确通货膨胀的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分析现有测算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物价指数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童行伟 王川 杨艳霞 毕盛
利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对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该文结合了我国1991~2004年间的有关数据,分别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及二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建立自回归模型,对利率与通货膨胀率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自回归模型 利率 CPI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大为
目前一种较为流行的看法,认为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是一回事,井用全社会零售物价指数或国民收入平减指数表示通货膨胀率。我认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理由有三:(1)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而物价上涨并不仅仅是一种货币现象.物价上涨是货币超量发行,纸币贬值的后果,是通货膨胀的表象,而不是通货膨胀本身.在我国,由于政府对经济的计划调节和行政干预仍起主导作用,通货膨胀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表现得不充分.(2)物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严
我国国民经济经过近三年的滑坡后,1992年进入了全面增长的阶段。在生产、投资、消费增长的同时,物价总水平也体现出强劲的上扬势头。限于计算通货膨胀率的复杂性,在通常情况下,物价指数被认为是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最主要的指标。1992年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5.4%,均比前两年的涨幅高得多。见下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一耿
测定通货膨胀率的方法不只是一种,而是具有多种。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根据我国货币流通所联系的经济活动对象来研究,离开了它,设计的计算方法就不尽科学,计算的结果必然脱离实际。现在在我国运用货币职能进行经济活动,主要的有支付劳动者报酬;在零售市场和农副产品市场用货币进行商品交易,消费者用货币支付各项劳务服务;发放农业贷款、农产品预购定金、社会劳保福利费用;城乡居民同银行发生的储蓄往来;银行用人民币在国内购买外币,等等。据此,便可对通货膨胀作出简单的定义,即流通中的货币、随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开科 曾五一
针对我国CPI统计中所存在的权重偏误等问题,以自有住房支出估计和CPI分类权重测度为突破口,根据国外官方统计部门和央行机构普遍采用的剔除法和截尾平均法测算了我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率。结果显示,测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一般价格水平的长期变化情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剔除法的测算结果整体上优于截尾平均法;在剔除法的应用中,分类项目的进一步细化有助于获得稳定性更强、"削峰平谷"效果更好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序列;通过剔除法的测算结果来看,核心通货膨胀率序列较好地契合了我国货币政策窗口期。
关键词:
分类权重 自有住房 通货膨胀 剔除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一耿
测定通货膨胀率的基本方法张一耿通货膨胀是经济活动过程中多种矛盾对立和斗争的综合反映,因此测定通货膨胀率的方法不只是一种,而是具有多种。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根据我国货币所联系的经济活动对象来研究,离开了它,设计的计算方法就不尽科学,计算的结果必然脱...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培辉 袁薇
本文应用带单位根的门限自回归模型,对我国1990年以来通货膨胀率的动态路径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估计和检验发现我国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模型较好地拟合了通货膨胀的动态调整过程。我国通货膨胀调整存在减速通货膨胀状态、适中通货膨胀状态和加速通货膨胀状态三个区制。适中通货膨胀状态是一个平稳的自回归过程,减速通货膨胀状态、加速通货膨胀状态则是具有单位根的自回归过程,具有自我加速的作用。在不同的区制下,通货膨胀率均有较高的持久性,但中间状态的持久性明显低于其他两种状态。
关键词:
通货膨胀率 非线性 门限自回归模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培辉 袁薇
应用LSTAR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动态特征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自身调整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分为显著的低通货膨胀区制和高通货膨胀区制,区制转移的平滑参数较大,转移变量为滞后1期通货膨胀率,转折点为0.01036。同时,我国通货膨胀率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调整,随冲击大小、方向、区制不同而表现不同。此外,我国通货膨胀率具有较高的持久性,高通货膨胀区制的持久性明显低于低通货膨胀区制。
关键词:
通货膨胀率 LSTAR 非线性 持久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白仲林 赵亮
本文首先提出了面板数据动态门限回归模型的二阶段合并最小二乘(2SPOLS)估计方法;其次,基于中国29省市自治区1978-2008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我国通货膨胀率对经济增长率的作用存在两个门限值的"双门限效应",其门限值分别为3.2%和15.7%。所以,通货膨胀率位于(0%,3.2%]时,温和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率存在"托宾效应"。通货膨胀率超过3.2%时,通货膨胀率对经济增长率存在阻碍经济增长的"反托宾效应",尤其当通货膨胀率高于15.7%后,恶性通货膨胀严重阻碍经济"软扩张"。因此,我国通货膨胀率的最优目标区间是(0%,3.2%]。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敏 王相宁 缪柏其
文章首次应用MS(3)-AR(2)模型研究了1988年1月-2008年11月间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动态波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MS(3)-AR(2)模型较好地刻画了我国近20年来的通胀率的动态转换过程,我国通胀率波动存在显著的三状态特征:"低通胀"状态、"温和通胀"状态和"高通胀"状态;(2)对于政府决策者而言,可以结合当前通胀率所处状态及其转移概率,判断通胀的下一步走势,进而采取合理的政策措施。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本刊编辑部于8月5日在北京举行关于“我国90年代消费热点问题”座谈会。座谈会由本刊主编尹世杰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宋涛、孙尚清等著名经济学家30余人,会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消费热点问题开展了热烈讨论。现将座谈会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刊登如下(按发言顺序排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