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52)
2023(4067)
2022(3328)
2021(3461)
2020(2842)
2019(6648)
2018(6395)
2017(11320)
2016(6400)
2015(7943)
2014(7575)
2013(7226)
2012(6777)
2011(6519)
2010(6353)
2009(5813)
2008(5644)
2007(4772)
2006(4254)
2005(3957)
作者
(16106)
(13515)
(13507)
(13155)
(8663)
(6395)
(6189)
(5343)
(5274)
(4846)
(4758)
(4476)
(4460)
(4341)
(4267)
(4150)
(4103)
(3932)
(3869)
(3666)
(3582)
(3201)
(3179)
(3141)
(3044)
(2974)
(2912)
(2880)
(2757)
(2670)
学科
(27338)
经济(27313)
中国(12825)
管理(12553)
方法(12542)
数学(11885)
数学方法(11843)
(10379)
(8626)
贸易(8621)
(8538)
(6927)
企业(6927)
教育(6895)
(6259)
关系(5131)
(5025)
(4948)
(4697)
(4649)
银行(4649)
(4585)
(4280)
金融(4280)
(4259)
出口(4154)
出口贸易(4154)
(4154)
环境(4104)
业经(3946)
机构
大学(95480)
学院(86630)
(45804)
经济(45258)
研究(37440)
管理(29188)
中国(28565)
理学(25009)
理学院(24660)
管理学(24290)
管理学院(24121)
(21348)
科学(18892)
(18630)
(17974)
研究所(16445)
经济学(16359)
财经(15382)
中心(15234)
经济学院(14757)
北京(14673)
(14467)
(13613)
师范(13560)
(13404)
财经大学(11732)
师范大学(11345)
(11311)
科学院(10925)
(10907)
基金
项目(56382)
科学(45641)
研究(44579)
基金(43079)
(37189)
国家(36946)
科学基金(31104)
社会(30721)
社会科(29175)
社会科学(29170)
教育(22202)
基金项目(21548)
资助(18408)
(17803)
自然(17364)
自然科(17015)
自然科学(17010)
(16846)
自然科学基金(16747)
编号(16410)
中国(15912)
(15230)
成果(15216)
大学(14351)
国家社会(14040)
教育部(13655)
重点(13175)
课题(12602)
人文(12138)
(12138)
期刊
(46336)
经济(46336)
研究(35420)
中国(22720)
教育(19316)
(12762)
学报(12363)
科学(12025)
大学(11319)
管理(11249)
(10314)
经济研究(9191)
学学(8862)
(8716)
财经(8616)
(8076)
金融(8076)
世界(8033)
国际(7883)
农业(7803)
(7667)
问题(6622)
技术(6139)
(5450)
图书(4986)
高等(4824)
业经(4513)
技术经济(4247)
高等教育(4159)
(4043)
共检索到141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志民  
一份北美教育机构的"慕课"趋势分析认为,到2016年,北美地区43%的高校将提供"慕课"课程。74%的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在线教育的成效能够媲美甚至超过面授教育。目前全球有十几个国家在积极推进"慕课",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巴西、中国等等。全球比较成规模的"慕课"三大平台是Coursera、Udacity、EdX,语言以英语为主,正在增加其他语种。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都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妍  王颖  
近二三十年,伴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人口的全球化流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我国高等教育的教与学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今年复旦大学宣布首门课程《大数据与信息传播》正式上线Coursera平台,同时提出了让慕课为我所用,促进学生学习成效为目标的"复旦i MOOCS"理念(此处i指的是internal,内部的意思)。此次慕课课程上线的推进主要依托于学校教师教学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李秀丽  
慕课进入中国后,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理论与实践蓬勃发展。文章概述我国慕课发展历程,选取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果壳网四大慕课平台为研究对象,对各平台我国教师开设课程及资源利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慕课今后应向精益求精与推广学分课程方向发展。并对高校图书馆在慕课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跃宇  
办好中国自己的大学,首先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来进行思考,保持和彰显中国大学自己的底色。首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立德树人工作。坚持立德树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发展道路,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高校应该根据不同学校的发展实际,把人才培养放在学校办学定位的首要位置,以一流的人才培养需求促进大学内涵发展,从而形成中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中国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面对当今复杂的育人环境,关键就在于坚持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姝  钱旭升  
教师的文化觉醒不仅能促进教师的生命发展和赋权增能的实现,而且能体现教师唤起自我和他人的文化觉醒的双重定位,以及所应具备的"知、智、能"三位一体素养结构。教师文化觉醒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对自身文化进行自我观照式的省察,从而深入了解自我,提升行动的抉择能力,并主要应通过运用自传课程呈现多元声音、实施叙事教学引发文化想象、开展焦点讨论、促进文化反思和创设使能社群共构的新型文化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牛桂敏  
城市的加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生态环境负效应。生态失落是产生生态环境负效应,导致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根源。生态觉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生态城市则是从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所要追求的目标。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尚菲菲  付景川  
"慕课"时代的到来为教育界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莫大的机遇,中国成人教育应该借此契机,借助"慕课"之力,加速成人教育的纵深发展。"慕课"的大规模化、易获得性和互动性等特点赋予其在成人教育转型中的应用优势,有助于保障教育公平,保证学习者学习便利,有助于教育的合作推广。成人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应该转变办学理念,实践"慕课"时代的教学改革,在"慕课"建设中打造优势学科,并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众告  
关于慕课与微课,本不想再说,因为曾吐槽"借问慕课你是谁",接着忧虑"微课,想说爱你不容易"已经快四年了。只是时有论坛派对相约,故有些按捺不住。从网上看,无论是Udacity、Coursera还是Edx平台,慕课首先是一个吸纳成千上万学子的真正的"网上课堂"。有环境、有师生,有讲授、有讨论,有作业、有反馈,可谓课堂结构完整,教学环节清晰。其次,慕课还是个完整的"课程实施",其中不仅有注册、有计划,有自测、有考试,有结业,还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怡  李兵  
近代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促使当时中国人的中华民族意识觉醒,进而使得中国的先进分子产生了复兴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唤醒了中国无产阶级的阶级革命意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这个先锋队组织应运而生,并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担当起了唤醒中华民族意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时间流变中始终站在时代前列,赋予中华民族意识觉醒新的实践内容。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华各族儿女在伟大的斗争实践中不断推动中华民族意识新的觉醒,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的动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姜忠辉  袁洁秋  
本文从观念创新、组织变革、技术支持、同步模式、物流产业化等方面分析了海尔物流管理案例,提出的案例对我国企业管理有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济良  王洪席  
崭新的设计理念、高效的运行机制、开放的学习路径以及世界一流高校的助推,使慕课得以迅速扩张。慕课驱动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促进了大学教学模式的深层次变革,提升了专业教师的自主反思能力,拓展了学习者获取知识的多元化路径。当前,慕课课程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的社会经验积累难以形成,高端的技术要求使教师能力难以胜任,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尚待建立和完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芳  王玮  
慕课是近几年出现并呈井喷式发展的网络在线课程模式。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研究慕课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产生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指出慕课教育资源丰富、教学与评价方式灵活,有助于学习者学好英语,能够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解决英语教学的不均衡问题。不过,慕课的退学率高,质量难以保证,学习评估也有待深入。文章建议整合慕课资源使之与学习者需求相匹配,加强慕课教学管理,并更有效地对慕课学习进行评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华龙  
美国教学心理学界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转化学习理论、意向转变理论和变革型领导理论整合主流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课堂教学新架构——转化教学。转化教学关注课程内容的个人意义转化,聚焦学习相关的态度、价值、信念、技能和关键课程概念,包含一系列指导性基本原则和教学策略。教育学者转化教学哲学的思考进一步推进了这一课堂教学改革趋势,为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有益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