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5)
- 2023(9676)
- 2022(8024)
- 2021(7591)
- 2020(6180)
- 2019(14521)
- 2018(14850)
- 2017(26874)
- 2016(15268)
- 2015(17471)
- 2014(17668)
- 2013(16437)
- 2012(15132)
- 2011(14014)
- 2010(14721)
- 2009(13220)
- 2008(13061)
- 2007(11642)
- 2006(10829)
- 2005(10098)
- 学科
- 济(63504)
- 经济(63440)
- 管理(34726)
- 业(32814)
- 企(25610)
- 企业(25610)
- 中国(22836)
- 方法(22231)
- 数学(19727)
- 数学方法(19174)
- 地方(19118)
- 农(18107)
- 业经(15377)
- 教育(13603)
- 制(13489)
- 理论(13346)
- 农业(11925)
- 银(11642)
- 银行(11625)
- 融(11579)
- 金融(11578)
- 行(11404)
- 教学(11215)
- 发(11060)
- 财(10701)
- 学(10554)
- 地方经济(10535)
- 贸(9779)
- 贸易(9767)
- 体(9695)
- 机构
- 学院(203870)
- 大学(203332)
- 济(79037)
- 经济(77064)
- 研究(74981)
- 管理(72059)
- 理学(60194)
- 理学院(59418)
- 管理学(57843)
- 管理学院(57465)
- 中国(55587)
- 京(45725)
- 科学(45047)
- 所(38231)
- 财(37366)
- 研究所(34241)
- 江(34004)
- 农(33368)
- 中心(32949)
- 范(32806)
- 师范(32520)
- 北京(30359)
- 业大(28307)
- 财经(27600)
- 州(27576)
- 院(27388)
- 技术(26313)
- 师范大学(25633)
- 农业(25378)
- 教育(24944)
- 基金
- 项目(126580)
- 研究(99117)
- 科学(98609)
- 基金(84856)
- 家(72668)
- 国家(71958)
- 科学基金(61254)
- 社会(58794)
- 社会科(55537)
- 社会科学(55523)
- 省(53755)
- 教育(50144)
- 划(44606)
- 基金项目(43254)
- 编号(43210)
- 自然(37472)
- 成果(37013)
- 自然科(36614)
- 自然科学(36608)
- 资助(36068)
- 自然科学基金(35867)
- 课题(33246)
- 发(32826)
- 重点(29556)
- 年(27718)
- 创(27243)
- 部(27063)
- 发展(26556)
- 展(26086)
- 大学(25627)
共检索到340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林 方芳
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方式和课程联盟,为缓解破解高等教育热点难点注入了新思维。"慕课"教学模式不能完全取代大学教育,"慕课"课程联盟更不可能取代大学组织。加强规划和协调,将变革教育观念、创新体制机制与探索混合教学模式有机结合。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矛盾凸显,并引发了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学生就业、自主办学等一系列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国高等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廷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技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试图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与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构等方面积累的实践经验,表明应该根据大学教育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规律,充分调动师生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兼顾,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探索。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性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龚克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分析当今的时代背景,大学人才培养的改革有三个战略重点亟待加强:一是加强以社会与历史责任感为重点的思想素质教育,为创新提供坚实的内生动力;二是加强全面的知识基础教育并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为创新提供广博的知识基础;三是加强自主学习、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创新提供必需的能力基础。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创新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学政
深化课程模式改革,可以有效提升医学教育质量,使医学人才培养更符合执业医生的要求。新的课程体系提高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运用基础医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启发式和自学指导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2012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推进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深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璐璐 邹德艳
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学生翻译技能。以职业化发展为方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教材突出技能化、实战性及专业化特点。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间的联系也日趋紧密,外语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高校开设英语专业的不在少数,口译课是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每年毕业的众多英语专业学生能够成为合格口译员的却少之又少。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高宝嘉 伊绯
论述了大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了国内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在指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生人才模式改革应在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人才培养管理、人才培养策略、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管理目标等方面实现观念上的转变。推动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和创新,要在人才培养管理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加强建设,包括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管理调控体系和决策机制、灵活的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体系和应变机制、自主的人才培养管理执行体系和创新机制、可靠的人才培养监督保障体系和约束机制,以及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使得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为学校的自觉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乔宝杰
今年4月,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这是提高我国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高校法学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友群
我们目前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大多数国家的教育系统常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因此,每当新兴技术进入到教育领域时,常常被给予厚望,希望其能够改变教育现状。事实上,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这些年中新技术涌现了很多,但是人们所期待的教育变革却始终没有出现。大多数人对技术于教育的影响过于乐观。最近两年,这种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柯杨
介绍了北京大学医学部改革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探索并坚持"四轨合一"的"5+3+X"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录和培养标准;适应医改对人才的需求,推进全科医学人才培养。
关键词: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劲柏
引进、消化、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不同个人发展路径的、具有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走出当前困境的关键。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统一教学与分类指导相结合,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享受到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能够得到个性化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伐 俞建伟
宁波大学作为一所办学历史仅20年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革新教育观念,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探索、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实践,学校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学校办学特色。
关键词:
面向地方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慧丽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架构下,面向职业人才培养是应用型高校的发展趋势,充分就业、优势就业是高校追求的目标。然而,目前多数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未能有效实现这一目标。近几年来,虽然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不断调整,但该类院校受制于传统大学高大上思维定势的影响,并未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本文将从分析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入手,阐述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从而探索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就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眭依凡
研究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本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温家宝总理在科技领导小组会议讲话中强调:"要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创新要成为规划的亮点。"总理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颖蔓 姚和芳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运行和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精益生产管理的进一步推进,对直接为制造业服务的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规范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结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实践,从解构和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营造真实职场环境,打造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等方面,对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探索。
关键词: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文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