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65)
2023(5394)
2022(4564)
2021(4417)
2020(3637)
2019(8156)
2018(8704)
2017(14289)
2016(8579)
2015(9492)
2014(9116)
2013(7668)
2012(6327)
2011(5734)
2010(5996)
2009(5613)
2008(5282)
2007(4495)
2006(4139)
2005(3573)
作者
(19057)
(15879)
(15748)
(15405)
(10068)
(7513)
(7282)
(6072)
(5977)
(5795)
(5325)
(5273)
(5087)
(5041)
(4890)
(4827)
(4790)
(4624)
(4622)
(4577)
(4075)
(4018)
(3835)
(3735)
(3623)
(3579)
(3546)
(3481)
(3314)
(3184)
学科
管理(18832)
(17991)
经济(17957)
(13644)
(11823)
企业(11823)
教育(9459)
教学(8868)
中国(8636)
(7964)
理论(7713)
(7310)
(6233)
(5957)
业经(5866)
学法(5795)
教学法(5795)
体制(5223)
学理(4842)
学理论(4842)
方法(4738)
工作(4622)
研究(4541)
(4404)
银行(4395)
农业(4309)
(4275)
(4058)
金融(4057)
学校(3957)
机构
学院(94649)
大学(93165)
研究(31489)
(30058)
管理(29756)
经济(29097)
理学(24538)
理学院(24253)
管理学(23532)
管理学院(23354)
中国(22369)
(19713)
科学(18598)
(17116)
(17107)
师范(16976)
(16427)
(15310)
技术(14704)
教育(14372)
职业(14168)
(14028)
中心(13939)
研究所(13641)
(13287)
师范大学(12729)
业大(12667)
北京(12657)
财经(11934)
(11790)
基金
项目(59110)
研究(51396)
科学(44874)
基金(36379)
(30278)
国家(29917)
教育(28375)
社会(28063)
(26913)
社会科(26287)
社会科学(26280)
科学基金(25389)
编号(24804)
成果(22157)
(21592)
课题(19173)
基金项目(18601)
(17754)
项目编号(15014)
资助(14370)
自然(14358)
重点(14101)
自然科(14014)
自然科学(14010)
(13706)
自然科学基金(13706)
规划(13688)
(13506)
(13162)
大学(12790)
期刊
(39413)
经济(39413)
研究(33436)
教育(33365)
中国(30343)
(14182)
(13599)
学报(12762)
管理(12475)
技术(10782)
大学(10507)
职业(10356)
科学(10314)
农业(9321)
图书(8649)
学学(8356)
(8158)
金融(8158)
业经(7955)
经济研究(6570)
书馆(6425)
图书馆(6425)
高等(6136)
(6002)
论坛(6002)
财经(5768)
技术教育(5708)
职业技术(5708)
职业技术教育(5708)
成人(5539)
共检索到158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友群  
我们目前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大多数国家的教育系统常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因此,每当新兴技术进入到教育领域时,常常被给予厚望,希望其能够改变教育现状。事实上,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这些年中新技术涌现了很多,但是人们所期待的教育变革却始终没有出现。大多数人对技术于教育的影响过于乐观。最近两年,这种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林  方芳  
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方式和课程联盟,为缓解破解高等教育热点难点注入了新思维。"慕课"教学模式不能完全取代大学教育,"慕课"课程联盟更不可能取代大学组织。加强规划和协调,将变革教育观念、创新体制机制与探索混合教学模式有机结合。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矛盾凸显,并引发了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学生就业、自主办学等一系列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国高等教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丹  贡福海  
成人学历教育校企合作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慕课"风潮下,其人才培养机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方案缺乏针对性;员工的工学矛盾化解不力;实践性课程匮乏;学生评价手段单一等。分析其中原因,模拟"慕课"建立在线学习平台,从培养方案、网络在线开发、双师型课程、多维度评价等方面探索如何改革成人学历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继明  朱磊  
就业力是新职业环境下个体实现就业和职业发展的一种综合素养。以就业力为逻辑起点构建课程与教学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面临重知识能力而轻心理结构、重专业教育而轻通识教育、重职业技能而轻职业素养等问题。因此,要合理确定"就业力"涵义,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摒弃工具和功利主义思想,切实推行通识教育改革;构建多元立体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主体自觉意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武振华  
为了有效地发挥高职教育思政理论课在其人才过程中的作用,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积极探索。改进思政课教学,要立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职业导向,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建华  
一、素质教育的发展及特点素质教育的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离不开教育,因此首先要在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培养人才的大规模、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内涵之一。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发展,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确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人才的高水平、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所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进一步重视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结构的不断协调,人才培养制度的不断改革。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璐  
高考改革,不仅对中小学教育产生指挥棒作用,而且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重大影响。新一轮高考改革,是自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和最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其考试方式、录取方式、考试内容的改革,将造成高校新生群体的多元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因此,高校应加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改革,以适应新生群体对高等教育的个性化需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笑  孙晶波  
高校教学是培养学生"双创"能力的重要环节,基于"双创"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综合教学模式,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禁锢,实现高校"双创"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探讨当前高校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对策以及在"双创"背景下通过改革和完善高校教学体系,对于促进高校大学生科技"双创"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中林  
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当前各个高校培育人才的重要方向,需要从创新意识等方面着手。高等教育思政课的目的就是为了从思想、政治等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地发展。因此,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育过程中,需要有目的地融入思政课程,使其做到整合,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基础,并且通过思政课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对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进行探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瑾  曾冬梅  
一、以“地方性”为主线。确立办学指导思想 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出发点。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决定于学校办学类型和办学目标的定位。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受到“大一统”办学理念的支配,不论重点大学还是地方院校,办学目标定位基本是一个模式即“高水平大学”。这种缺乏个性的办学思想,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制约着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至今,高校与高校间办学目标的趋同现象仍然存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虎  
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的基本逻辑起点,体现着大学教育的基本价值。目前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相应的改革措施并未能取得更为积极的效能。应从大学人才培养的过程出发,实行全程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巩建闽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长期以来,我国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都高度重视。各高校也都在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改革。但也应该注意到,一些高校在改革中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改革目标不清晰,改革要解决的问题笼统不具体,改革措施缺乏顶层设计和有效的理论与方法指导。作为一项由上至下靠行政措施推进的改革,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层面还缺乏广大教师的共识,一些改革常常滞留在美好的理念和文字层面。教师各自开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杨阳  
随着社会对音乐人才越来越重视,高校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革。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式手段、课程体系、过程及评价五个方面提出了适应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途径和思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大勇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学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这一根本问题需要在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高校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中得到解决。我们只有根据本校实际,抓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育人环境营造等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并将之作为高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进行深入地思考和大胆实践,才能聚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