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66)
- 2023(14562)
- 2022(12742)
- 2021(12015)
- 2020(9982)
- 2019(22970)
- 2018(22491)
- 2017(44500)
- 2016(23444)
- 2015(26155)
- 2014(25902)
- 2013(25571)
- 2012(23688)
- 2011(21323)
- 2010(21358)
- 2009(19541)
- 2008(19083)
- 2007(16664)
- 2006(14762)
- 2005(12930)
- 学科
- 济(97009)
- 经济(96893)
- 管理(70229)
- 业(66796)
- 企(55293)
- 企业(55293)
- 方法(46393)
- 数学(40768)
- 数学方法(40280)
- 财(26670)
- 农(25619)
- 中国(24918)
- 业经(20708)
- 学(19335)
- 地方(19316)
- 贸(18779)
- 贸易(18773)
- 易(18205)
- 农业(17084)
- 制(16982)
- 务(16562)
- 财务(16491)
- 财务管理(16458)
- 理论(15906)
- 企业财务(15695)
- 技术(14997)
- 环境(14533)
- 银(14449)
- 银行(14412)
- 融(14350)
- 机构
- 大学(336284)
- 学院(333015)
- 济(137819)
- 管理(135886)
- 经济(134991)
- 理学(118453)
- 理学院(117241)
- 管理学(115293)
- 管理学院(114686)
- 研究(109107)
- 中国(81090)
- 京(70301)
- 科学(65212)
- 财(65129)
- 所(53070)
- 财经(52411)
- 中心(49953)
- 农(49667)
- 研究所(48134)
- 江(47905)
- 经(47901)
- 业大(47648)
- 北京(44473)
- 范(43414)
- 师范(42949)
- 经济学(41962)
- 院(39982)
- 财经大学(39236)
- 农业(38715)
- 州(38549)
- 基金
- 项目(230146)
- 科学(182149)
- 研究(170495)
- 基金(168811)
- 家(145541)
- 国家(144349)
- 科学基金(125453)
- 社会(108159)
- 社会科(102704)
- 社会科学(102681)
- 基金项目(88996)
- 省(88162)
- 自然(81291)
- 自然科(79441)
- 自然科学(79426)
- 教育(78934)
- 自然科学基金(78019)
- 划(73989)
- 资助(70472)
- 编号(68847)
- 成果(56135)
- 部(51960)
- 重点(50818)
- 发(48231)
- 创(47532)
- 课题(47182)
- 教育部(45284)
- 国家社会(44569)
- 大学(44365)
- 创新(44231)
- 期刊
- 济(144950)
- 经济(144950)
- 研究(101100)
- 中国(58602)
- 管理(50843)
- 学报(49258)
- 财(48110)
- 科学(45187)
- 农(44049)
- 大学(38257)
- 教育(37336)
- 学学(35738)
- 农业(30629)
- 融(30581)
- 金融(30581)
- 技术(29766)
- 财经(25458)
- 经济研究(24257)
- 业经(23452)
- 经(21651)
- 问题(18738)
- 图书(17182)
- 理论(16624)
- 技术经济(16079)
- 贸(15847)
- 业(15559)
- 科技(15213)
- 实践(15196)
- 践(15196)
- 现代(14749)
共检索到482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邑早 王圣媛
有利比较是个体在进行不道德决策中一种常见的认知加工过程,其通过与更恶劣的行为进行比较来降低自身实施不道德行为的道德谴责感。那么,现实中是否存在可能诱发个体产生有利比较的信息来源呢?理论上,监管处罚公告中披露的涉案金额相当大,社会影响相当恶劣的舞弊案例可能成为这样的潜在信息来源。通过模拟现实中的年度业绩报告情景,设计一个舞弊决策的实验室实验考察处罚公告中的严重型案例信息对小额舞弊决策者舞弊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支持有利比较效应假说,即相比未受严重型案例信息诱导的被试,受到严重型案例信息诱导的被试在实验决策中的业绩虚报程度更高,且这一影响主要存在于风险偏好程度较高的被试中。此外,受到严重型案例信息诱导的被试在舞弊后表现出的负性情绪水平更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春生 汪涛武 唐松莲
以2005~2008年被中国证监会处罚的A股上市公司及其配对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审计师独立性和行业专长能否抑制公司财务舞弊以及事务所联合兼并政策对行业专长提升审计质量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程度高、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更能制约公司舞弊行为;当独立性较弱时,行业专长抑制财务舞弊的作用更为重要,独立性与行业专长互为替代关系;大规模事务所的行业专长对提高审计质量的效应更佳,规模化经营有利于事务所培育行业专长,只有大规模事务所的行业专长才能提高审计质量。经验结果支持了我国以提高事务所独立性与专业胜任能力为方向的证券审计市场改革安排。
关键词:
独立审计 行业专长 审计独立性 财务舞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春生 唐松莲
以2005~2008年被中国证监会处罚的A股上市公司及其配对公司为样本,从独立审计意见与财务舞弊关系的角度检验了审计师能否提供公司舞弊的警示信息。实证研究表明,公司舞弊行为与当年及下年度的审计意见负相关,公司舞弊之前两个年度的审计意见与舞弊行为负相关。这些经验结果不但说明公司因财务舞弊而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较大,舞弊行为能够及时地在审计意见中得到反映并被审计师持续关注,而且也说明独立审计能够通过审计意见提示公司未来发生财务舞弊的可能性,为公众提供公司舞弊的警示信息,这是我国独立审计监督有效性的直接证据。
关键词:
独立审计 财务舞弊 审计意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韩洪灵 袁春生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和经理人激励对舞弊行为影响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权市场竞争中只有第二大股东的制衡力量对舞弊行为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经理人市场的竞争程度与公司舞弊行为显著负相关,不成熟的经理人市场使得经理人的声誉机制和报酬激励机制都难以发挥抑制舞弊行为的作用。治理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更好路径是优化经理人的选任机制和竞争机制,而不是仅仅强化其激励。
关键词:
市场竞争 激励 舞弊行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育辉 张腾 唐浩博 张榕杰
在市场约束机制尚不健全的背景下,行政监管对于规范评级机构执业行为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8年大公国际被监管部门处罚这一事件,探究监管处罚对其他评级机构评级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该处罚事件公布后,其他评级机构显著提升了评级的谨慎程度,表现为主体及债项评级下调的概率增加,评级结果对企业预期违约风险与债券信用利差的解释力度增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处罚影响的时效性集中在中短期。同时,处罚事件之后,评级机构针对违约债券的评级波动性降低,发生第一类错误的概率降低。对新发行债券而言,首次信用评级的投资者认可度提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监管机构的处罚措施发挥了较好的威慑效果,体现出了强化中介机构监管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评级机构 债券市场 监管处罚 评级质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育辉 张腾 唐浩博 张榕杰
在市场约束机制尚不健全的背景下,行政监管对于规范评级机构执业行为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8年大公国际被监管部门处罚这一事件,探究监管处罚对其他评级机构评级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该处罚事件公布后,其他评级机构显著提升了评级的谨慎程度,表现为主体及债项评级下调的概率增加,评级结果对企业预期违约风险与债券信用利差的解释力度增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处罚影响的时效性集中在中短期。同时,处罚事件之后,评级机构针对违约债券的评级波动性降低,发生第一类错误的概率降低。对新发行债券而言,首次信用评级的投资者认可度提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监管机构的处罚措施发挥了较好的威慑效果,体现出了强化中介机构监管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评级机构 债券市场 监管处罚 评级质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艳芳
以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类型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责任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披露舞弊,会计师事务所若不能发现实质性舞弊,更易受到证监会的处罚。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实质性舞弊中,相对于与资产/负债相关的实质性舞弊,与收入/费用相关的实质性舞弊更易受到证监会的处罚。这一研究结论对会计师事务所和相关监管部门应有启发意义,有助于其理解审计师失败的主要原因并进行事前防范。
关键词:
财务舞弊 审计责任 证监会处罚公告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泽霞 李青 牟辉
本文对2006-2010年因管理舞弊(虚构利润、虚构资产、虚假陈述、重大遗漏、大股东占款和操纵股价)而受到中国证监会处罚、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有不良诚信记录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管理舞弊;其次,通过对内部控制五要素进行分析,本文还发现在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环境对抑制管理舞弊做出的贡献最大;而且在内部环境中合理的股权结构、国有控股、高管人员稳定性可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质量,使内部控制能够更好地发挥抑制管理舞弊的作用。
关键词:
管理舞弊 内部控制 内部环境 抑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松 柯晓莉
随着近年来审计失败案件的频发,政府对审计行业监管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基于证监会行政处罚公告,对受罚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客户进行配对,研究了处罚公告对受罚事务所与未受罚事务所声誉及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受罚事务所在处罚公告后进行了声誉重塑行为,审计质量得到改善;未受罚事务所在处罚公告后保持原有审计标准,公告前后审计质量无显著变化。而处罚公告后,受罚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显著高于未受罚事务所,表明证监会的监管改善了行业的审计质量。文章为证监会行政处罚的有效性提供了更多的经验证据,并证实了声誉机制对注册会计师的
关键词:
行政处罚 行业监管 审计质量 监管有效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米莉 黄婧 何丽娜
交易所质询作为资本市场一种重要的非处罚性监管手段,主要聚焦上市公司的风险敏感事件,具有丰富的信息含量。而在以风险导向为基础的审计模式下,审计师在进行定价决策时是否会将交易所问询监管视作一种风险信号?以2015—2017年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交易所问询监管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到交易所问询函的上市公司其审计费用显著高于未收到问询函的公司。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一段时间内被频繁质询,审计师会对其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特别是收到与会计信息相关的问询函时,审计费用增加更为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成
在2015年6月中国A股持续暴跌而引发监管层空前严厉稽查的现实背景下,本文关注了监管机构处罚违规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以2006-2014年间国泰安CAMAR数据库中违规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引入疾病医疗的理念,采用生存分析法、倍差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监管机构处罚违规上市公司的效果。研究结果均显示,实施处罚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违规。该结论与以往实证研究结果相反,对后续的相关研究可能有所启发,更多的积极正面性的证据可能会陆续出现。本文的结论有助于证伪认为处罚缺乏实质效果这一盛行的观点,同时也为监管层严厉打击上市公司违规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文献支持。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建议监管层更细致地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红梅 蒋娜 岑磊
本文以2007~2009年证监会发布的141个上市公司行政处罚公告为基本数据来源,选择年度报告舞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个体和群体特征进行多个层面的统计分析,并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提出了若干解决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会计舞弊 统计特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根丽 尤亮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城镇调查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分位数模型研究了非正规就业对私营企业劳动者工资收入的惩罚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非正规就业对不同工资阶层劳动者的工资收入都具有显著的惩罚效应,且惩罚效应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存在。非正规就业的工资惩罚效应虽在工资分布上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但差别并不明显。异质性分析表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惩罚效应在低学历劳动者、男性劳动者和非东部地区劳动者组别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经验不足的中等及以上工资阶层劳动者在非正规就业时遭受的工资惩罚更大。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就业歧视是非正规就业存在工资惩罚的主要原因,非正规就业并未提升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补偿工资差异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非正规就业的工资惩罚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彬 韩传模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财经领域里的会计舞弊问题时有发生。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独立审计质量偏低,现有机制未能有效地揭露和制止会计舞弊问题的产生。本研究基于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财政部2005—2009年的处罚公告对会计舞弊公司独立审计质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被审计单位与不同组织形式的事务所之间的博弈模型。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特殊普通合伙制事务所更有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动机,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春生 祝建军 汪涛武
以2005~2008年被中国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不同类型债权人自我保护能力的差异以及法治环境对债权人自我保护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舞弊公司次年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银行借款、短期借款较未舞弊公司有大幅下降;舞弊与未舞弊公司次年非流动负债、商业信用、长期借款的变化无显著差异;法治环境较差地区的舞弊公司次年资产负债率、银行借款及短期借款的降幅更为明显。该结果表明,总体上债权人具备自我保护能力,但不同类型债权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债权人自我保护与法律保护互为替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财务报告舞弊与管理者风险偏好相关性的实证研究——来自舞弊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舞弊三角与财务舞弊的识别——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管理者舞弊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经济后果——来自证监会与财政部处罚公告的市场反应
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来自财务舞弊公司的经验证据
监督抑或跟随:机构投资者治理角色研究——来自舞弊公司机构持股行为的经验证据
教育错配对工资的惩罚效应——来自中国微观面板数据的证据
交易所非处罚性监管会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吗?——来自财务报告问询函的经验证据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和手段——基于2008~2013年证监会处罚公告
利益驱使、中介背书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基于2008—2017年证监会处罚公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