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17)
- 2023(15680)
- 2022(13672)
- 2021(13021)
- 2020(11072)
- 2019(25803)
- 2018(25978)
- 2017(49439)
- 2016(27785)
- 2015(31444)
- 2014(32132)
- 2013(31311)
- 2012(28952)
- 2011(26203)
- 2010(26364)
- 2009(24051)
- 2008(23873)
- 2007(21291)
- 2006(18285)
- 2005(16250)
- 学科
- 济(105767)
- 经济(105662)
- 管理(74326)
- 业(71520)
- 企(59333)
- 企业(59333)
- 方法(52561)
- 数学(45803)
- 数学方法(45285)
- 中国(30488)
- 学(28746)
- 农(27954)
- 财(27548)
- 教育(23967)
- 业经(21998)
- 理论(21227)
- 地方(20190)
- 贸(19117)
- 贸易(19112)
- 易(18529)
- 农业(18488)
- 制(18261)
- 务(18149)
- 财务(18076)
- 财务管理(18041)
- 企业财务(17108)
- 技术(17002)
- 和(16786)
- 环境(15462)
- 银(15189)
- 机构
- 大学(398477)
- 学院(392461)
- 管理(149981)
- 济(148172)
- 经济(144652)
- 研究(132057)
- 理学(130411)
- 理学院(128846)
- 管理学(126422)
- 管理学院(125690)
- 中国(91975)
- 京(85641)
- 科学(84513)
- 所(67623)
- 财(67250)
- 农(66023)
- 研究所(62094)
- 业大(60857)
- 范(59883)
- 师范(59376)
- 中心(59352)
- 江(57942)
- 财经(54732)
- 北京(54417)
- 农业(52229)
- 经(49677)
- 师范大学(48326)
- 院(47297)
- 州(46758)
- 经济学(44700)
- 基金
- 项目(266446)
- 科学(208607)
- 研究(196337)
- 基金(190041)
- 家(165745)
- 国家(164290)
- 科学基金(139305)
- 社会(119927)
- 社会科(113282)
- 社会科学(113249)
- 省(105517)
- 基金项目(101000)
- 教育(95961)
- 自然(91248)
- 划(90391)
- 自然科(89042)
- 自然科学(89014)
- 自然科学基金(87419)
- 编号(82199)
- 资助(78437)
- 成果(68832)
- 重点(60647)
- 部(59912)
- 课题(58205)
- 发(56832)
- 创(54877)
- 教育部(51288)
- 科研(51266)
- 创新(50969)
- 大学(50352)
- 期刊
- 济(156640)
- 经济(156640)
- 研究(117634)
- 中国(76467)
- 教育(67452)
- 学报(65885)
- 农(58462)
- 科学(58391)
- 财(51892)
- 管理(50927)
- 大学(49424)
- 学学(45278)
- 农业(40564)
- 技术(36354)
- 融(28336)
- 金融(28336)
- 财经(26596)
- 业经(25778)
- 经济研究(24915)
- 经(22616)
- 图书(21530)
- 业(21268)
- 问题(20711)
- 版(18988)
- 技术经济(18752)
- 理论(18323)
- 科技(18094)
- 实践(16908)
- 践(16908)
- 商业(16895)
共检索到564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魏宏聚
价值中立是质性研究倡导并遵循的重要研究原则,教育现象学研究与教育人类学研究是当前教育学质性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方法。其中"悬置"与"离我远去"分别是二者坚持价值中立的基本措施。教育研究是一种价值判断与价值表述,上述措施在实施中很难或者不能兑现,所以,质性研究的价值中立是教育学追求"科学"的一种努力但并不能实现。
关键词:
质性研究 价值中立 离我远去 悬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辛治洋
批判教育学从产生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它的基本认识是“教育应该是政治的”,基本立场是站到弱势群体的一边,基本方法是阶级分析的方法。批判教育学把实践理解为在民主授权的合法性前提下规范的政治活动。以上特征使它与其他相关学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批判教育学的产生是必然的,存在是合理的,但发展的道路却不可能一帆风顺。
关键词:
批判教育学 发展历程 理论特征 实践走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绍明 扈中平
戴伊克的批判话语研究综合社会认知心理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社会认知在社会结构和社会话语之间的协调作用,通过心理模式、语境模式、事件模式研究生产和再生产意识形态的具体过程,并根据"意识形态方块"等方法研究意识形态话语结构的各个层面。教育学批判话语的权力分析从话语/社会分析、批判语境分析和交际事件分析三个阶段阐释话语结构和权力结构的交互状态。这种批判话语研究范式能更好地揭示教育问题,体现教育学研究的人文精神。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戎庭伟
批判教育学的权力批判,沦为一种再生产与抵制话语的强迫重复现象。这种误区根源于他们试图从权力外部入手、寻求客观知识进行抵制的思路,没有正确识别当前教育权力的多元构成特点,以及权力与主体之间的共构关系。福柯式微观权力分析发现,教育权力由国家、地方、教师、儿童等多元矛盾性主体偶然性构成,其目的在于生产儿童。这些特征决定了有效的权力批判必须从权力关系内部入手、发挥批判者自身的觉悟意识,以自身主体性的分析为内容而展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伟仁
批判性思维对于学生个人生活幸福的成功建构至关重要。这要求我们帮助学生形成这一思维技能。建构主义,主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建构对于生活世界可行的理解和实践行为,这种自我驱动地建构个体的丰富生活也能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基于上述理解,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教育学思路,批判性建构主义,它整合了批判性思堆和建构主义,是个体生活世界和教育学系统成功建构的基础。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建构主义 批判性建构主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彭正梅
本文探讨了德国批判教育学启蒙主张的理论基础和主要观点,指出所谓启蒙的教育实际上就是要回到康德对启蒙的论述,即致人于"成年状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薛晓阳
教育研究是一种人文研究,而人文研究的最高目的就是显现存在的真理和人的意义,人文研究的这种目的性和价值性正是通过自己的学术立场和价值判断得到表现。任何教育研究都不能借故价值中立以躲避自己的学术立场和价值判断。教育事实可以作为表达意义的手段,但事实本身不能自然地、直接地给出包含在事实中的意义和真理,而必须通过研究者的价值判断和学术立场得到呈现。所谓价值中立实际绝不是不要价值,而是不要有偏见、带主观臆断性的价值。价值中立原则不是要削弱价值性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相反它是要提高人们对价值判断和学术立场的关注。从价值中立原则中不仅不能推导出对价值的否定,相反却只能更加表现出价值问题在教育研究中的重...
关键词:
价值中立 学术立场 教育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彭丽
批判教育学,作为一种对教育的政治学研究,将学校日常进行的知识传授活动"问题化",并对这种作为"政治的实践"的知识传授过程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展示了学校教育是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工具。在对学校教育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批判教育学主张在学校实施一种解放的教育学,即是说,把以往作为"统治的实践"的教育改造成为一种作为"自由的实践"和"解放的实践"的教育,并倡导通过教育变革来实现社会变革,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批判性、民主性的"公民"。从而以个人的解放来实现社会的解放。论文旨在对批判教育学纷繁芜杂的文献进行一次梳理工作。论文着重从意义分析的角度,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深入分析,形成了以"公民"和"解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熙
围绕着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双向建构,英国社会语言学家费尔克拉夫深入探讨了话语在何种程度上受制于具体的社会情境,又在何种程度上积极地推动社会变迁。在方法论上,由于批判性话语分析特别强调在情境中体会语义和语用,所以民族志与文本分析必须在研究过程中相互交织在一起。在意义诠释的基础上,批判性话语分析还具有一层"批判的维度"。研究者需借助社会学及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去挖掘蕴含在文本之中的权力。从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出发来研究教育问题,我们能够获得以往的社会研究模式无法提供的新视野。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金洲
美国批判教育学之批判——吉鲁的批判教育观述评郑金洲批判教育理论是西方重要的教育理论派别。它自六十年代以来汇综了多种思潮在内,形成了一个庞杂的理论体系。众多的教育家卷入了这场思想运动,有的积极推进批判教育理论,有的抵制、批评批判教育理论,还有的对批判教...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袁昱明
我国精英教育文化价值观和话语长期左右和操练教育大众化层面的远程教育,形式隐蔽,危害深远,把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培养成精英教育价值观和行动模式的奴隶,使远程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边缘化,理论研究失语,事业发展“失范”。把精英教育的话语霸权、越界使用、独断、结构主义等剥离出来,开展教育文化批判、教育话语批判和教育价值判断批判刻不容缓。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启进
本文通过对贝瑞·康柏个人生活历程的考察,说明了其走上批判教育学的道路的原因。进而从务实的批判教育学的内涵、务实的批判教育学对批评的回应以及通过探讨使中小学教师成为批判教育者的可能性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其致力于务实的批判教育学的思想。其思想中强调的把批判教育学思想从学院精英的话语转译为学校中教师和行政人员可理解的教育实践以及改变过去批判理论过于重视批判而忽视建构的做法等都对我们当下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贝瑞·康柏 务实的批判教育学 学校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富兴
批判教育学是当代西方重要的教育思潮。国内对此已有不少的介绍,但是对于批判教育学的道德教育思想却根本没有谈及。批判教育学的道德教育话语具有特殊性。他们批评现行学校道德教育是一种培养服从与维系社会现状的道德教育。据此,批判教育学者强调培养学生的转化美德观,这是通过学校隐蔽课程批判来实现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应该关注道德教育的批判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湘荷 赵占强
批判教育学以批判资本主义和工业化、实现社会正义和个人解放为己任,而包华士的生态正义教育学则认为关于社会正义的问题需要在更广泛的生态正义的理论框架下探讨。二者之所以有这样的分歧和论争,是由于他们持有不同的生态和生态正义观。二者对生态正义和社会正义的关系,或者说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以及解决方式均有不同的认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教育界就已彻底超越凯洛夫教育学。但我国教育学界某些人至今依然沉醉于"凯洛夫教育学情结"而不能自拔。更有甚者,把凯洛夫教育学捧为现代教育学术的精华,似乎离开了它,中国的教育就注定要失败。本文旨在梳理20世纪20-30年代苏维埃教育学界不同教育势力围绕"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原理的博弈,回顾苏联教育史上几个重大的历史事实,借以揭示凯洛夫教育学在苏维埃学校教育的发展中究竟充当了怎样一种角色;同时阐明,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重新捡起"学习凯洛夫教育学"口号不仅没有任何积极意义,而且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