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5)
2023(11817)
2022(9952)
2021(9114)
2020(7526)
2019(16784)
2018(16380)
2017(31169)
2016(16363)
2015(17680)
2014(16516)
2013(16051)
2012(14346)
2011(12783)
2010(12452)
2009(11452)
2008(10952)
2007(9486)
2006(7945)
2005(6534)
作者
(44580)
(37445)
(37366)
(35082)
(23736)
(18026)
(16519)
(14647)
(14000)
(13030)
(12573)
(12202)
(11940)
(11591)
(11399)
(11273)
(11162)
(11103)
(10787)
(10735)
(9175)
(8934)
(8774)
(8587)
(8493)
(8124)
(8116)
(7919)
(7396)
(7376)
学科
(63026)
经济(62953)
管理(53593)
(52699)
(44607)
企业(44607)
方法(30079)
数学(26191)
数学方法(26018)
(19241)
(18287)
贸易(18280)
(17887)
中国(17341)
技术(17138)
(17010)
业经(15226)
技术管理(12842)
(12717)
(11794)
(11711)
农业(11647)
(11204)
财务(11191)
财务管理(11171)
地方(11003)
企业财务(10664)
(10414)
银行(10372)
(10087)
机构
大学(223165)
学院(222651)
(96917)
经济(95428)
管理(91693)
理学(81598)
理学院(80771)
管理学(79621)
管理学院(79230)
研究(70335)
中国(52624)
(43533)
(43087)
科学(42582)
(38867)
财经(35599)
业大(35329)
(33444)
(32802)
中心(32700)
(31204)
经济学(31200)
研究所(30845)
农业(30843)
经济学院(28620)
财经大学(26962)
商学(26649)
商学院(26391)
(25985)
北京(25921)
基金
项目(162440)
科学(131162)
基金(122705)
研究(114257)
(108766)
国家(107861)
科学基金(94087)
社会(78584)
社会科(74855)
社会科学(74840)
基金项目(66148)
(62976)
自然(61388)
自然科(60202)
自然科学(60183)
自然科学基金(59216)
(53068)
教育(52114)
资助(47290)
编号(42286)
(40432)
创新(36799)
(36391)
重点(36156)
(34182)
国家社会(34031)
教育部(31909)
(31779)
成果(31704)
人文(31447)
期刊
(94545)
经济(94545)
研究(60201)
中国(40506)
学报(37542)
科学(34537)
管理(34455)
(33401)
(32563)
大学(28497)
学学(27334)
农业(22346)
教育(18906)
(18670)
金融(18670)
财经(17488)
经济研究(17331)
业经(16687)
技术(16346)
(15147)
(13079)
问题(12987)
科技(12897)
(12786)
商业(11907)
技术经济(11490)
(10631)
国际(10436)
(9863)
业大(9474)
共检索到308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上官莉娜   施禾羽子   万玮  
生存与盈利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一些企业为了不被市场淘汰,尤其强调以盈利为目标。这可能导致员工普遍形成较高的底线心态,即过于关注盈利目标而忽视其他目标,甚至降低道德标准。当同事底线心态较高时,员工很可能受其影响,过于关注业绩结果 ,而不利于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开展创新行为。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了同事底线心态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基于3个时间点的312份企业员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同事底线心态与员工创新行为并不显著相关; 2)同事底线心态能通过关系能量作用于员工创新行为; 3)员工角色宽度调节同事底线心态通过关系能量对员工创新行为造成的影响,即当员工角色宽度较低时,同事底线心态通过关系能量对员工创新行为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强。本研究为揭示同事底线心态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为管理实践提供了指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晨  孙元欣  
遏制腐败能否引导企业着眼长远?基于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的调查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腐败程度如何改变企业在竞争压力下的创新和寻租决定。主要结论包括:企业在竞争压力下会增加创新投入,也会增加寻租支出;遏制腐败能够减少企业在竞争压力下的寻租行为,但对创新投入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改革滞后所引致的资源错配是产生挤出效应的主因。研究意义在于:引导企业着眼长远需要同时改善多个制度环境,除了充分发挥遏制腐败规避急功近利的行为外,还应当注重市场配置资源对引导企业长期战略导向的作用。研究结论凸显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略意义,也为反腐败政策提供了有力佐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腾  
大学生读书不可急功近利李腾(摘自《光明日报》1998年1月5日)笔者日前走访了一些大学校园,发现无论是在学生自习室的书桌上,还是在学生寝室的床头,外语、电脑和经济类的书籍占绝大多数。当被问及为什么读这类书籍时,一位同学对笔者说:“为了将来找工作。现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来惠民  
众所周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于定规矩往往着重于长期的行为标准,因此,所定的规矩就会成为改变各行各业未来的重要因素;进而,在面对时代变迁的需要时,我们应该抱着谨慎的态度,采取规范的行为,破旧立新。否则,不论是一时的舆论,还是长期的效果,都有可能事与愿违。比如,在2013年新年伊始推出的那个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其中的"闯黄灯扣6分"备受质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贺祖斌在《广西日报》(3月7日)撰文说,大学生就业难,最近几年倍受社会各界关注。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目前不少大学与企业都采取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措施,比如,一些学校的专业压缩在校学习时数,减少课时量和毕业论文设计时间,过量增加为寻找工作的时间;大量无序的就业招聘会占用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企业为选拔更好的人才,刻意延长和占用学生的实习时间,等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又一次空缺,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我国基础研究现状的关注与思考。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最高奖得主师昌绪先生2005年8月15日在《科技导报》上发表的《是到了该重视基础研究的时候了》一文,于今天看来,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基础研究不仅是高新技术的源头,而且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途径,因为基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喻崇武  
本文旨在从制度与发展策略的角度,分析"大跃进"危机的触发机制,解释"大跃进"前期中国经济呈现的一系列典型事实。依据历史资料,本文在政治集权和计划经济背景下,构建了一个两部门增长模型。研究发现:(1)由于农业"浮夸风"和工业化急功近利的影响,中央决策者采用了过高的工农业投资路径、农业资源转移路径和农民消费路径;(2)过高消费路径与农村余粮间的不匹配触发了饥荒;(3)赶超战略失败的直接原因是农业产出和生产率未如预期增加。数值模拟表明,模型结果合理地解释了"大跃进"前期的典型事实。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喻崇武  
本文旨在从制度与发展策略的角度,分析"大跃进"危机的触发机制,解释"大跃进"前期中国经济呈现的一系列典型事实。依据历史资料,本文在政治集权和计划经济背景下,构建了一个两部门增长模型。研究发现:(1)由于农业"浮夸风"和工业化急功近利的影响,中央决策者采用了过高的工农业投资路径、农业资源转移路径和农民消费路径;(2)过高消费路径与农村余粮间的不匹配触发了饥荒;(3)赶超战略失败的直接原因是农业产出和生产率未如预期增加。数值模拟表明,模型结果合理地解释了"大跃进"前期的典型事实。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梅波  
基于前景理论的"损失规避"假说和管理者私利,本文考察公司行业变更行为的动机和经济后果。研究表明公司行业变更一般短期绩效较明显,而长期绩效不明显,说明目前我国公司行业变更行为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急功近利动机,而这不仅与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有关,也与公司的性质、管理层的激励方式有关。具体表现为:行业变更后短期业绩更好,而研发费用投入与长期业绩效应不明显。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行业变更的短期业绩效应更明显,而其长期业绩不明显;非中央控制国企行业变更的短期业绩效应更明显,而中央控制国企行业变更的短期业绩效应不明显。相比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市场化较低地区行业变更的短期业绩效应高于长期业绩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股权分置改革之前较之后,行业变更后的短期业绩更好;管理者薪酬较低组中行业变更有助于短期业绩的改善,而在管理者薪酬较高组中行业变更后长期业绩改善更多,其更注重长期价值提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梅波  
基于前景理论的"损失规避"假说和管理者私利,本文考察公司行业变更行为的动机和经济后果。研究表明公司行业变更一般短期绩效较明显,而长期绩效不明显,说明目前我国公司行业变更行为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急功近利动机,而这不仅与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有关,也与公司的性质、管理层的激励方式有关。具体表现为:行业变更后短期业绩更好,而研发费用投入与长期业绩效应不明显。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行业变更的短期业绩效应更明显,而其长期业绩不明显;非中央控制国企行业变更的短期业绩效应更明显,而中央控制国企行业变更的短期业绩效应不明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焦小静  
以2007-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客户信息为样本,探讨客户创新对上游企业的创新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客户创新对公司创新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在采用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果依旧存在;且进一步检验发现当公司与客户的地理距离较近、经济联系紧密度较高、上市公司为国有企业时,这种正向溢出效应更明显;最后还借助于国内和全球前100强客户创新能力的样本佐证了本文结论。这一研究结论提供了基于"客户关系视角"的创新溢出效应的直接证据,并基于此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公司应加快商业战略重塑,实施"上下游企业齐步走,打通产业链"的一体化模式;推进基于客户资源整合的"合作-精准创新"模式;进一步完善客户信息含量的披露制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世勇  张柏楠  刘燕君  许昉昉  王继欣  
基于中国本土学者提出的情感型领导风格,以社会学习理论与创新成分模型为理论视角,考察了情感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探讨了同事关系亲密度的中介作用和工作自主性的调节作用。采用层级回归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基于SPSS插件PROCESS的Bootstrap方法,对收集的360份配对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情感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与同事关系亲密度有显著正向作用;同事关系亲密度中介了情感型领导与创新行为关系;工作自主性调节了情感型领导对同事关系亲密度的影响,工作自主性越高,情感型领导对同事关系亲密度的影响越显著;另外,工作自主性也调节了情感型领导通过同事关系亲密度对工作绩效的间接影响,工作自主性越高,关系亲密度的中介作用越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叶龙  肖凤展  郭名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从能量视角探究了师徒关系如何影响徒弟的创新行为,并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师徒关系正向影响徒弟的创新行为;关系能量在其中起中介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强度负向调节师徒关系和关系能量对徒弟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解释师徒关系对徒弟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途径,理论上丰富了师徒关系、创新和能量的相关研究,实践上提出了促进员工采取创新行为的有效措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田泽   徐兴武   张瀚亓   任阳军  
合理配置创新要素、不断提高碳排放效率是中国在加快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而相关研究对其可能存在的空间效应的讨论相对不足。从理论层面剖析创新要素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将要素错配以一种扭曲税的形式表现,从投入产出视角通过超效率SBM模型测度碳排放效率,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离散度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创新要素错配和碳排放效率的测度框架,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空间自相关检验方法实证检验创新要素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并将30个省份划为五大区域展开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创新要素错配显著抑制本地区碳排放效率提升并对空间关联地区的碳排放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创新要素错配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中部和西南地区创新要素错配对本地区碳排放效率起到抑制作用,而东部和东北、西北地区的影响不明显;五大地区创新要素错配对空间关联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均起到抑制作用。据此,提出不断优化创新要素市场配置机制、有效鼓励企业开展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形成区域创新合力等助力中国碳排放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大峰  陈媛  王文鹏  
在城市创新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中,空间计量对于空间权重的选择具有敏感性。基于2003—2018年我国271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强、弱行政调节因子构建改进的空间权重,对创新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比较。进一步引入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人口规模、产业集聚等因素对城市之间创新溢出的影响,并对创新空间关联进行分解,以探讨行政调节对各个城市创新溢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中国城市创新存在空间依赖性和相互促进作用,城市创新空间溢出也会受到行政边界效应的影响;在地理距离空间上,城市人口规模能够促进城市间的创新溢出,但行政调节会减弱其影响。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抑制了创新溢出,但行政调节可以削弱这种不利影响;在经济距离空间上,城市人口规模、产业专业化集聚和人力资本等因素能显著促进城市间的创新溢出,行政调节产生的作用不大。各个城市各创新影响因素表现出的差异性为我国各级政府制定创新政策与协调实践提供理论和经验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