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1)
- 2023(10502)
- 2022(9159)
- 2021(9056)
- 2020(7291)
- 2019(17333)
- 2018(17537)
- 2017(32248)
- 2016(18629)
- 2015(21276)
- 2014(21580)
- 2013(20516)
- 2012(18740)
- 2011(16985)
- 2010(17057)
- 2009(14939)
- 2008(14255)
- 2007(12355)
- 2006(10746)
- 2005(9371)
- 学科
- 济(62175)
- 经济(62107)
- 管理(47375)
- 业(42796)
- 企(36200)
- 企业(36200)
- 方法(30310)
- 数学(26039)
- 数学方法(25677)
- 教育(23338)
- 中国(21510)
- 学(16741)
- 农(16381)
- 理论(15970)
- 财(15166)
- 业经(14093)
- 地方(12705)
- 技术(11450)
- 教学(11105)
- 和(11000)
- 农业(10886)
- 贸(10391)
- 贸易(10383)
- 易(10065)
- 制(10058)
- 环境(9955)
- 务(9535)
- 财务(9476)
- 财务管理(9458)
- 发(9250)
- 机构
- 大学(254141)
- 学院(249064)
- 管理(95862)
- 济(85624)
- 理学(83688)
- 经济(83360)
- 理学院(82655)
- 研究(82391)
- 管理学(81088)
- 管理学院(80616)
- 京(55602)
- 中国(54077)
- 科学(52310)
- 范(43872)
- 师范(43605)
- 所(40904)
- 财(39006)
- 教育(37585)
- 研究所(37509)
- 江(36224)
- 中心(36192)
- 北京(35987)
- 师范大学(35892)
- 业大(35888)
- 农(34938)
- 财经(31942)
- 技术(30972)
- 院(30003)
- 州(29817)
- 经(29100)
- 基金
- 项目(172422)
- 科学(135650)
- 研究(133850)
- 基金(120385)
- 家(103409)
- 国家(102390)
- 科学基金(87468)
- 社会(79386)
- 社会科(74755)
- 社会科学(74734)
- 教育(68801)
- 省(68786)
- 基金项目(64257)
- 划(59668)
- 编号(58152)
- 自然(56287)
- 自然科(54920)
- 自然科学(54910)
- 自然科学基金(53887)
- 成果(49656)
- 资助(49209)
- 课题(42501)
- 重点(39337)
- 部(39157)
- 发(36803)
- 项目编号(35895)
- 创(35836)
- 年(35116)
- 教育部(34231)
- 规划(33667)
共检索到360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辛金钦 王英姿
文章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调查分析,总结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提出了强化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课程 法律意识 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少兰
本文围绕高职德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目标,阐述了在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教学改革的思路、实施方案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学习设计 教改实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先武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除了具有广义教学的一般形式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心理特性,关注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在教学方面可以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理论教学,以情境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其中",情境—角色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尝试。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主体性 心理特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林智
主体间性理论倡导一种全新的主客之间的关系,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主体间性理论下反思传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主客关系,以此来探索主体间性理论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式的实现路径,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樊玲 周彬
高职教育的定位表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必然有别于本科院校。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改革和改革指导思想五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丹
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回顾和反思"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改进现状的对策,即紧密围绕"立德树人"主题,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实行课上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德与法》)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改革后,在过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基础上,精心整合而成的一门课程。“道德”与“法律”二者最显著的共同点就在于它们都是一种“规范”。“道德”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具有自觉性的规范,而法律则是一种由外而内的、具有强制性的规范。因此,将两者整合在同一个课程体系之中,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天立
文章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多媒体视频教学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以适用性为原则调整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以及加强实践等手段来提高多媒体视频教学效果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 多媒体 视频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褚凤
教学评价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需要在客观分析目前高校"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的认识观念不足、制度粗疏零乱和操作单一的基础上,突破定点的思考,树立"跨界"思维,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融合、整合,实行注重在系统评价、统一管理、模块评价、因材施教和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面加强建设。
关键词:
实践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申艳婷
文章提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其中,课堂实践教学是主体,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是补充。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丁枫
运用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推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模块化教学,以实现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目标,紧扣"自由"理念,以"美"作为切入点,系统探讨大学之美、艺术之美、人格之美、逻辑之美、情感之美、制度之美、生活之美,运用"美的唤醒"实现该课程教学模块的优化与重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苏滨
依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作用和性质,在备课时教师应准确把握其课程目标定位;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精髓;深入了解学生的各种需要和认知基础;关注社会热点,消解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编写教案,并不断充实更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由体
课堂教学是完成"基础"课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精心设计并有效运用教学情境是增强"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举措。高职大学生的学情现状以及课程性质、教学规律、教学内容和方式等因素决定了"基础"课教学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与运用。设计方式一般包括生活化情境、问题化情境、活动化情境和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计。实施策略主要有:选准授课切入点,激情引趣,层层推进;把握主次,突出呈现好关键性的教学情境;妥善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课程,对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是一个崭新的挑战,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创新性教学。创新性教学要求教师要做到以教材为本,创新教学内容;以学生为本,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以规范化为本,完善教学环节;以和谐为本,营造具有知识魅力、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的课堂教学氛围;以科学评价为本,改进考试方法。通过创新性教学,才能保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春丽
调查表明,高职生对学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基本认同,但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缺乏感染力等问题。提高其课程教学实效性,必须处理好讲授内容与教材的关系,增加与学生成长阶段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采取专题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辩论赛、社会调研等形式,注重平时考查与社会调查,强调理论知识考核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考核相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