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9)
2023(10157)
2022(8609)
2021(8174)
2020(6894)
2019(15467)
2018(15264)
2017(29151)
2016(15156)
2015(16662)
2014(15769)
2013(14895)
2012(13244)
2011(11617)
2010(11212)
2009(9915)
2008(9345)
2007(7810)
2006(6299)
2005(5057)
作者
(37840)
(31976)
(31653)
(30009)
(20279)
(15150)
(14190)
(12427)
(12173)
(10907)
(10702)
(10545)
(9867)
(9831)
(9607)
(9518)
(9368)
(9250)
(9147)
(8935)
(7608)
(7571)
(7478)
(7326)
(7139)
(7034)
(6846)
(6826)
(6285)
(6233)
学科
(57700)
经济(57647)
管理(49937)
(47758)
(42516)
企业(42516)
方法(30212)
数学(25955)
数学方法(25598)
技术(16910)
(15264)
中国(14528)
业经(13849)
(13674)
技术管理(12426)
理论(11624)
(10651)
(10001)
财务(9969)
财务管理(9951)
(9537)
贸易(9531)
企业财务(9491)
(9368)
农业(9351)
地方(9326)
(9261)
(9021)
(8990)
(8529)
机构
大学(198575)
学院(198505)
管理(84984)
(83211)
经济(81807)
理学(75555)
理学院(74786)
管理学(73563)
管理学院(73172)
研究(57487)
中国(42626)
(38689)
(36915)
科学(33750)
财经(30619)
(28158)
中心(27972)
业大(27849)
(27244)
经济学(26352)
(26328)
(25271)
(24328)
师范(24085)
经济学院(23818)
商学(23426)
财经大学(23349)
研究所(23335)
商学院(23218)
北京(22754)
基金
项目(145457)
科学(118579)
基金(108915)
研究(107442)
(93948)
国家(93169)
科学基金(83287)
社会(71680)
社会科(68156)
社会科学(68144)
基金项目(58310)
(57651)
自然(53740)
自然科(52674)
自然科学(52661)
自然科学基金(51765)
教育(50815)
(47943)
资助(42123)
编号(41777)
(36881)
创新(33497)
(32711)
重点(32405)
成果(31686)
(30631)
国家社会(30397)
教育部(29214)
人文(28791)
大学(28268)
期刊
(80724)
经济(80724)
研究(52388)
中国(35277)
管理(33988)
(29392)
学报(27284)
科学(27139)
(22565)
教育(22275)
大学(22252)
学学(21095)
技术(19719)
农业(15491)
财经(15190)
(14322)
金融(14322)
业经(13424)
经济研究(13221)
(13130)
科技(11715)
技术经济(10695)
问题(10351)
(9061)
(9048)
(8887)
商业(8835)
理论(8784)
财会(8458)
现代(8395)
共检索到269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永   谭灏哲   马君  
人工智能开始取代技术岗位,加剧了资质过剩在组织中的存在,而智能驱动的创新日益决定企业存亡,引导资质过剩员工立足岗位创新是因应之策。然而,创新作为高失败风险的活动,被领导喝止是一种常态,资质过剩者会不会冒着抗令风险持续创新?鉴于资质过剩员工具有重塑自我价值的动机以及开展创新必备的时间精力保障,本研究基于心理抗拒理论,考察了资质过剩感与抗令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内在职业目标与证明自我能力动机对两者关系的影响。本研究对长三角地区16家企业486名员工进行二阶段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资质过剩感对抗令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2)内在职业目标正向调节资质过剩感与抗令创新之间的关系;(3)证明自我能力动机正向调节资质过剩感与抗令创新之间的关系且部分中介内在职业目标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本研究揭示了资质过剩的员工具有抗拒心理和恢复积极自我的强烈动机,也为管理实践中有效发挥员工资质过剩感的积极作用、适度引导员工抗令创新行为提供了启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宝库  高玉平  郭婷婷  
文章以TAM理论基础,从用户的心理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关因素影响用户LBS推荐信息心理抗拒的假设,并利用实证的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对LBS推荐信息的感知有用性和信息激励均显著负向影响强迫性感受;个性化特征和时间压力均显著负向影响强迫性感受和操纵意图推断;感知风险显著正向影响强迫性感受和操纵意图推断;感知易用性对用户操纵意图推断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涛  蔡玉婷  
调查显示,几乎全球的消费者都最信任其他消费者的网络评论。网民搜索网络评价时,更倾向于关注网络负面口碑。然而网络环境下众多的负面口碑,既可能是情绪化言论,也可能是理智分析。本研究建立一个模型框架来直观描述网络负面口碑发送者的情感动机因素、信任、创新抗拒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实证研究证实,网络负面口碑发送者的情感因素显著正向影响负面口碑的可信度,而网络负面口碑的发送者动机因素里,利他动机显著正向影响负面口碑可信度。但网络负面口碑发送者情绪化会对负面口碑的可信度有负向影响和负面口碑可信度正向影响消费者延迟购买的可能性等两个假设不成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邢新朋   周雨洁   王建华   刘天森  
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员工技能提升和知识配合。然而,作为微观个体,员工的角色和作用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常常被忽略,使其容易产生抗拒心理。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个人与环境匹配理论,运用扎根理论探究员工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心理抗拒的影响因素和缓释路径。研究发现,工作要求、工作资源、个体资本、技术接受度、负面体验感5个主范畴对员工数字化转型抗拒存在显著影响。在识别外部因素(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内部因素(个体资本)、过程因素(技术接受度和负面体验感)的基础上,构建员工数字化转型抗拒影响因素模型,识别其对员工数字化心理抗拒的影响作用,抽象出“工作要求→工作资源→心理抗拒”、“负面体验感→个体资本→心理抗拒”和“个体资本→工作资源→心理抗拒”转型抗拒缓释路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振中  张鑫  焦一涵  
消费者创新抗拒是消费者基于在评价新产品之前所形成的抗拒创新的一般倾向,或是在对新产品做出评价之后所形成的负面态度,而产生的对创新的负面反应。消费者创新抗拒作为阻碍创新采纳的一个主要原因,成为营销学科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本文基于对相关文献的回顾,介绍了消费者创新抗拒的概念和类型,分主动创新抗拒和被动创新抗拒探讨了消费者创新抗拒的原因和后果,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消费者创新抗拒的克服策略,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振中  张鑫  焦一涵  
消费者创新抗拒是消费者基于在评价新产品之前所形成的抗拒创新的一般倾向,或是在对新产品做出评价之后所形成的负面态度,而产生的对创新的负面反应。消费者创新抗拒作为阻碍创新采纳的一个主要原因,成为营销学科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本文基于对相关文献的回顾,介绍了消费者创新抗拒的概念和类型,分主动创新抗拒和被动创新抗拒探讨了消费者创新抗拒的原因和后果,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消费者创新抗拒的克服策略,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梅贞  
本文以一种新型的视频广告——情景短剧广告为研究对象,从心理抗拒理论的角度出发,构建网络视频用户对情景短剧广告躲避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用户对网络视频情景短剧广告的回避行为主要受心理抗拒的影响;信息暴露程度、感知风险和感知目标障碍正向影响心理抗拒。因此,可通过对网络视频情景短剧广告出现位置的改进,提升用户的观看效果;改进情景短剧广告在剧集中出现的频率和长度,以符合用户的体验需求;从产品类型的角度,选择更贴近用户的产品类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涛  刘璇  
调查显示,几乎全球的消费者还是最信任其他消费者的网络评价。而网民搜索网络评价时,更趋向于关注网络负面口碑。本文提出了基于负面口碑信息-感知价值(风险)-决策行为(创新抗拒)的研究框架,更直观地描述了网络负面口碑的内容属性、消费者感知风险与感知价值及消费者创新抗拒行为的内在关系。通过实验完成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负面口碑内容涉及的产品属性的重要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采用新产品的价值和风险的感知,进而会影响其创新抗拒行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涛  付欢  
新产品扩散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大的风险,其中消费者创新抗拒是新产品扩散风险最重要的表现之一。本研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确定了网络社区中的关键角色——意见领袖,提出了意见领袖的专业性、点入度、点出度及抗拒情绪与社区成员创新抗拒程度之间的影响关系假设,实证研究了网络意见领袖对消费者创新抗拒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意见领袖的专业性、点出度和抗拒情绪都与社区成员的创新抗拒程度正相关,而意见领袖的点入度与社区成员的创新抗拒程度无相关。为社会网络环境下企业新产品推广提供了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正伟  冯翠  何伟军  
在现实在线网购过程中,很多商家为提升销售业绩及形象,主动提出返利或赠送小礼品,甚至借助电话或短信等方式骚扰顾客迫使其给予售后好评。在线商家主动要求顾客给予售后好评对顾客的正常购物体验过程造成了干扰,本文基于心理抗拒理论,对比分析了不同情境下,在线商家是否主动要求顾客给予售后好评这一行为对顾客满意度及未来行为意向产生的影响。文章通过情境实验问卷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在线商家主动要求售后好评的强烈程度及服务质量好坏均会对顾客心理抗拒情绪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抗拒心理又会作用于顾客对整个购物过程的体验及评价。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在线商家改进顾客管理,有效降低顾客心理抗拒反应,提升顾客购物体验,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鑫  
本文从多学科视角构建了在线负面评论对消费者创新抗拒的机理模型,理论研究发现该作用过程可划分为信息处理、态度形成和抗拒反应三个阶段。P2P网络借贷背景下的实证结论表明:信息内容质量对产品负面态度与感知风险的积极影响明显大于信息源可靠性,产品负面态度和感知风险共同促使消费者产生创新抗拒行为,但感知风险与产品负面态度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作用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企业减弱在线负面评论对消费者创新抗拒的影响,提出了提升顾客满意、降低负面信息有用性、削弱负面态度影响力和塑造正面锚定等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文婷  涂荣庭  周志民  
探究了消费者对高科技产品的采用行为及其形成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了研究假设。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技术接受水平和创新抗拒水平共同影响他们对新产品和旧产品的行为意向,进而导致四类不同的新产品采用行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涛  刘旭青  
新产品和技术在扩散中会受到消费者抗拒,产生创新抗拒。相对于网络正面口碑而言,网络负面口碑对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力更大。文章依据信息性影响和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网络负面口碑对创新抗拒影响的机理模型,以中国市场转基因食品为例展开了研究。研究表明:网络负面口碑对消费者感知风险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产品态度有显著负向影响;消费者产品态度对拒绝购买和反对购买影响显著,对延迟购买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鑫  
本文从多学科视角构建了在线负面评论对消费者创新抗拒的机理模型,理论研究发现该作用过程可划分为信息处理、态度形成和抗拒反应三个阶段。P2P网络借贷背景下的实证结论表明:信息内容质量对产品负面态度与感知风险的积极影响明显大于信息源可靠性,产品负面态度和感知风险共同促使消费者产生创新抗拒行为,但感知风险与产品负面态度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作用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企业减弱在线负面评论对消费者创新抗拒的影响,提出了提升顾客满意、降低负面信息有用性、削弱负面态度影响力和塑造正面锚定等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艳萍  程岩  
弹出式广告在某些情境下会导致在线用户的心理抗拒,影响广告效果。基于心理抗拒理论和劝说知识模型,探索了在线用户对弹出式广告产生心理抗拒的机理以及不同影响因素对降低心理抗拒的效用。通过情境实验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用户的心理抗拒与侵扰感知和操纵意图推断有关,而后两者又受到受众特征、广告配置因素和受众感知过程因素的影响。研究成果有助于运营商设计合理的广告配置要素组合,并以正确的方式向合适的受众发布弹出式广告,从而降低用户的心理抗拒反应,提高广告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