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4)
- 2023(725)
- 2022(620)
- 2021(546)
- 2020(385)
- 2019(704)
- 2018(680)
- 2017(1144)
- 2016(538)
- 2015(570)
- 2014(519)
- 2013(552)
- 2012(483)
- 2011(437)
- 2010(416)
- 2009(418)
- 2008(426)
- 2007(342)
- 2006(312)
- 2005(322)
- 学科
- 济(1626)
- 经济(1622)
- 教育(1527)
- 政治(1407)
- 思想(1260)
- 业(1255)
- 企(1163)
- 企业(1163)
- 思想政治(1162)
- 政治教育(1162)
- 治教(1162)
- 德育(1159)
- 管理(1065)
- 学(777)
- 中国(693)
- 和(551)
- 制(530)
- 财(514)
- 理论(505)
- 方法(486)
- 克(484)
- 思(479)
- 马克(479)
- 马克思(479)
- 经济学(470)
- 法(458)
- 主义(452)
- 马克思主义(397)
- 问题(373)
- 业经(370)
- 机构
- 大学(8096)
- 学院(7913)
- 济(2851)
- 经济(2780)
- 管理(2159)
- 研究(2133)
- 中国(1874)
- 理学(1830)
- 理学院(1792)
- 管理学(1771)
- 管理学院(1751)
- 财(1652)
- 京(1628)
- 财经(1304)
- 范(1300)
- 师范(1290)
- 经济学(1248)
- 经(1201)
- 江(1190)
- 科学(1168)
- 北京(1088)
- 经济学院(1057)
- 师范大学(1052)
- 中心(986)
- 财经大学(977)
- 所(962)
- 州(955)
- 主义(952)
- 思(928)
- 克(916)
共检索到12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施宣圆
“忘年人”蔡尚思──摘自《文汇报》1995年9月1日作者:施宣圆蔡尚思教授是我深为敬重的学术界老前辈。每当我去拜访他时,他总是滔滔不绝,一谈就是二、三个小时。他今天精神格外好,说上午刚去一位同事家里,爬了六层楼。前几天,他皮肤病复发,浑身奇痒,晚上睡...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著名学者蔡尚思在《中国思想研究法》一书中,特别指出“辩论批评的重要”,专章探讨了“评论的方法”。他认为“一切方法和评论叙述,均随态度而转移,所以学者尤其是思想家和历史家,首要注意态度”,并对“评论应有的态度”分为二十点而约言之:勿慕名、勿畏势、勿贪利、勿徇情、勿故误、勿臆说、勿离题、勿异拟、勿当然、勿灰色、勿嫉妒、勿依附、勿太过、勿混谈、勿恋旧、勿执一、勿相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元芳
蔡锡勇(见图1)(1847~1898年),字毅若,亦称毅敬,又启运,男,福建省龙溪县(今龙海市)人。清末官吏,教育家,引进西方复式簿记第一人,中国速记创始人,中国近代高校校长第一人,洋务实业的开拓者之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培艳
梅文化在宋代昌盛是雅文化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梅象征着高人雅士的内在品质与外在风韵,得到宋代士人的青睐,并融合于士人的日常生活情趣之中,体现了宋代文人在审美追求上的嗜"雅"风尚。
关键词:
宋代 咏梅文学 文人雅趣 嗜雅风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文斌
中部人是使“中部崛起”的主体,但中部人自身对这一战略目前尚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政策依赖、论争龙头、急于见效。超越误区,更加深入把握“中部崛起”战略的意义,明确行动路径,有助于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中部人 中部地区 误区 超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关柏春
在蔡继明教授看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能对有关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不具有科学性"、遇到了"十大理论难题"。他提出了"劳动价值论是否经过了逻辑和经验的验证"这样的疑问,并作了否定的回答。事实上,蔡继明教授关于劳动价值论还未经过逻辑和经验验证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他提出的其他几个所谓的"理论难题"也是不存在的。其文章的要点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行了,解释不了现实。根据他的意思,只有他的"广义价值论"才行,才能说明现实,这是完全错误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艳国 刘小强
师德是教师在职业定位中体现出的一种道德感与道德追求,以及他们处理与自己、学生、同事乃至于与教育、社会和国家之间关系的一切思想行为规范的总和。从广义上说,师德的涵义非常丰富,它不仅指教师的职业道德,还包括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精神、职业信念等,甚至还包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晓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小莉 李玮
马克思先后把自由、人本身、实践、社会关系等重要概念和人的本质相联系。他对于人的本质的许多提法,与其看作是固定的答案,不如看作是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未完成的和方向性的探索。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本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文佳 刘伟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的历史观通常被理解为"阶级斗争论""经济决定论"和"人本主义"三种解释模式,这是马克思历史观发展的延续和统一。目前人们大多以"人本主义"的文化结构来解读马克思历史观,看似高扬人主体地位的背后其实是人的价值的缺失和实践的不在场。要想深入探讨马克思历史观的实质,问题的关键还应该在于所采取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意识,以人的"在场"问题为核心观点,表明人的本质通过劳动实践生成,整个社会历史也是向人而生并通过实践创造发展的,进而明确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想性运动,在实践中也具有现实趋向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包先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历史中具体的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个体成长的历史,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中,抽象出商品生产者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三个阶级的行为逻辑。他对经济活动中的人按研究的进程进行两次抽象,强调对人的分析的真实性和现实性;他规定了抽象的前提与范围,强调抽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他将个人行为的分析融合在社会利益结构的分析之中,并从社会经济的内在机制说明人的行为道德问题。马克思对人的分析方法是经济人假设或其他假设所不能替代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经济人假设 方法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薇
立德树人作为当前教育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有着直接影响。现今,我国对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学生开展立德树人养成工作也在不断深化,并取得了理想的成效。在开展课程思政时,应当从其产生背景出发,明确教育内涵与要点,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效解决措施,提高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 课程思政 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