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12)
- 2023(7438)
- 2022(6182)
- 2021(6044)
- 2020(5043)
- 2019(11357)
- 2018(11463)
- 2017(20408)
- 2016(11649)
- 2015(13417)
- 2014(13544)
- 2013(13218)
- 2012(12589)
- 2011(11939)
- 2010(12076)
- 2009(11520)
- 2008(11374)
- 2007(10419)
- 2006(9502)
- 2005(9004)
- 学科
- 济(47483)
- 经济(47417)
- 管理(30044)
- 业(25274)
- 企(19952)
- 企业(19952)
- 中国(18720)
- 方法(17806)
- 数学(14929)
- 数学方法(14778)
- 农(13360)
- 制(12910)
- 学(12427)
- 财(11344)
- 贸(11260)
- 贸易(11250)
- 易(11032)
- 银(10154)
- 银行(10138)
- 体(9903)
- 行(9883)
- 教育(9704)
- 业经(9545)
- 理论(9297)
- 融(9230)
- 金融(9222)
- 农业(8050)
- 地方(7758)
- 和(7368)
- 策(7098)
- 机构
- 大学(175170)
- 学院(169857)
- 济(74325)
- 经济(72873)
- 研究(67908)
- 管理(56705)
- 中国(53767)
- 理学(46518)
- 理学院(45884)
- 管理学(45173)
- 管理学院(44835)
- 京(39520)
- 科学(38972)
- 财(36424)
- 所(35252)
- 研究所(31766)
- 中心(29771)
- 农(28928)
- 财经(28005)
- 江(27726)
- 北京(26041)
- 范(25621)
- 经(25479)
- 师范(25349)
- 经济学(24405)
- 院(23902)
- 农业(22648)
- 业大(22230)
- 经济学院(21707)
- 州(21556)
- 基金
- 项目(103573)
- 科学(81136)
- 研究(78467)
- 基金(75523)
- 家(66761)
- 国家(66197)
- 科学基金(54586)
- 社会(50465)
- 社会科(47705)
- 社会科学(47696)
- 基金项目(37695)
- 省(37025)
- 教育(37016)
- 划(32999)
- 自然(32467)
- 资助(32058)
- 自然科(31726)
- 自然科学(31713)
- 自然科学基金(31160)
- 编号(31083)
- 成果(28628)
- 部(24700)
- 重点(24173)
- 课题(23441)
- 中国(22860)
- 发(22541)
- 国家社会(22066)
- 教育部(21198)
- 性(20791)
- 创(20668)
共检索到284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小丽
"德育""智育""体育"是目前中国教育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组概念。20世纪初,这组概念成为官方、民间乃至学界奉行的"公理"。其流行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这组概念并非来自斯宾塞,严复的《原强(修订稿)》并未明确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的概念。其在中国的流行和传播更多是受日本兴学经验的影响。"德育、智育、体育"作为"日语借词"进入中文后,在严修、张謇、张之洞等人的推介下,成为国人熟悉的教育"术语"。与各种影响因素相应,20世纪初,三育论不仅成为"强国"的重要一环,也是国人理解、议论、分析教育问题的理论工具,还是实施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
德育 智育 体育 严复 斯宾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张小丽
"教育学"概念在中国的形成,既是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形态转型的需要,又是师范教育兴起和发展的需要。教育学概念在中国早期的形成具有独特的过程和标志,既经历了由"教育"到"教育学"成为一门课程的过程,又经历了成为近代知识系统中的一门学科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国人在通过日本引进的西方教育学概念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对教育学概念的理解,教育学概念开始在中国形成。教育学概念在中国的早期形成对此后百余年来国人对"教育学"这一概念的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国人对"教育学"的理解不仅深受西方影响,并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科学主义倾向,而且使国人对"教育学"概念的理解缺乏中国经验的积累和沉淀。
关键词:
中国 教育学 概念形成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宋雪
从晚清到民国,“Peking University”的指称对象先后包括京师同文馆、汇文书院、京师大学堂、私立燕京大学和国立北京大学五所驻京高等教育机构,其中既有国立最高学府,也有私立教会学校。虽然部分属于非正式名称,但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语言概念的重叠带来话语表达中的歧义,同时也投射出多元复杂的历史图景。依据档案、报刊、辞书、回忆录等材料,返回历史现场,梳理近代中国“Peking University”概念的生成和流变,从中考察新式教育的引入、中西观念的互动及文化空间的形成,有助于探求译名背后的知识建构、教育转型与社会变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荧 夏金星
"概念"是具有实体性意义的聚集,一个社会,不仅仅由政治、经济等实体性内容构成,而且还由一系列概念组成。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对概念内涵的考察是历史研究、特别是思想史的研究的重要对象。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史概念体系的选择、形成、溯源与流变,是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的前奏和重要基础。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概念史 体系 选择 流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小丽 侯怀银
"教育科学"这一概念,既受中国五四时期"科学"观念和教育学多元化趋势的影响,又受"科玄论战"和"教育崩溃"论争的波及,并与国内教育科学化运动的兴衰密切相关。教育科学概念在中国具有独特的形成过程,受美国实验教育学思潮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教育科学"概念。此后欧美各国关于"教育科学"的论争被陆续引介到中国。在此过程中,"教育科学"与"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相剥离,进入教育学分类,并成为大学的系科建制名称。20世纪上半叶教育学者对"教育科学"概念的认识对中国现代的教育科学概念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教育学者对"教育科学"的认识深受"唯科学主义"的影响,在认识过程中受欧美多国熏染,"一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斌
在当今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学生家长对于文化课的要求逐渐增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学校为了创造出优异的教育成果,有着拔苗助长的趋势。让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压力与日俱增,家长与老师对于教育效果的巨大关注力,让教育几乎占据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教育有着严重的偏护性。这样会忽略学生的体质能力和心理健康的状况,同时加上学习带来的巨大压力,会很容易让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的问题。应做到对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文章阐述了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现状,进而分析体育与智育的关系,分析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
体育 高职院校 融合 改革探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桂强
对近代中国"最早的唱片"的内涵主要有三个层面的理解:一是指包含有中国内容的最早唱片,二是指包含有中国内容且在中国境内灌制并发行的最早唱片,三是指包含有中国内容且由知名中国艺人在中国境内灌制并发行的最早唱片。由于认定的标准有差异,故有关近代中国"最早的唱片"的界定存在分歧。本文对以上有关近代中国"最早的唱片"的界定逐一爬梳剔抉,参互考寻,以期为廓清中国老唱片学术史的源头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最早的唱片 考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尹嘉瑞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必然深刻地表现和反映着社会文化的道德水平。高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德育建设,把德育放在体育工作的首位,这是高校体育教师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应该不断探讨的问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肖菊梅 李如密
近年来,从学术史1的视角探讨中国近代教育学各分支学科的形成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这是教育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论作为一门外来学科,考察其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正是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应然要求。在把握近代社会变迁的前提下,通过对教学论学科知识进展与学科制度构建两个维度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近代中国教学论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引进模仿期、探索融合期和发展分化期三个阶段。这既与近代中国教育学各分支学科发展轨迹相符合,也与世界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步伐相一致。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李章程
近代档案学的形成是多元主体合力的结果,民国行政学是重要推动力。这种推动缘于其在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研究主体方面与近代档案学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它不只体现在对科学管理、行政三联制、省府合署办公的行政改革研究上,也体现在民国行政学期刊的学理分析上。既有公文的体系化论述,又有档案的条分缕析,从实践到理论共同促进近代档案学的形成。
关键词:
民国行政学 近代档案学 公文档案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桂花
本文认为作为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是指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 ,是银行的银行 ,与一般说的国家银行有所区别。考察近代中国银行制度孕育与演进过程 ,中国银行经历了从分立特许制向复合集中制 ,进而向单一集中制演化 ,中央银行确立于由分立特许制向复合集中制转变的 1 939年 ,而不是公认的 1 92 8年。作者还从经济结构特征、意识形态变迁的角度探讨了央行的独立性问题。
关键词:
近代 中央银行 制度类型 功能演进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津
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地价运动在城市发育过程中,能够起到“天然规划师”的独特作用。本文论述的近代中国城市土地价格的某些规律性,对于观察今天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不无启示。一、飞速上涨的土地价格。土地是财富之母。城市所产生的聚集经济效益,使得投入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伟
随着人本主义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以人为本这一全新发展理念迅速普及,并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以人为本理念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可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人类社会持续变迁与发展实况,从而为人们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基于此大环境,国家教育管理部门严格遵循人本主义原则,提出并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者应通过该理念指引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自主参与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学作为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基础课程,理应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贯彻落实于具体教学环节。对此,本文将结合朱明江编著的《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理论解析与模式创新研究》,充分掌握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本质内涵前提下,深究如何有力推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运行,以便高效加强高校体育教学最终效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尚红娟
在近代中国由封建帝制向民主政治的转型中,伴随公民道德观念的滥觞,公民资格意识的倡导,公民教育制度的实施,"公民"概念这一舶来品最终落户中国。公民科取代修身科跻身国家教育课程体系,既是民主政治思潮在教育层面的反映,也是共和政体下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回应,更是近代仁人尝试对国家层面进行"公民"意识启蒙的成功。
关键词:
公民 公民教育 公民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颜吾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德育工作的重点在于引领学生身体力行,"止于至善",从而"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作为健康的最为直接的手段,是加强体育锻炼,但体育锻炼的目标,却又不仅仅只是强身健体,而是有着不可或缺的德育功能。首先,强身健体是体育的基本功能。从个体而言,通常的体育锻炼可以获得强身健体的功效,通过体育锻炼,也可以愉悦身心,从而能以轻松的心情投入学习工作。有了身心健康的保障,作为社会
关键词:
德育功能 德育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