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3)
2023(8326)
2022(6770)
2021(6127)
2020(4801)
2019(10881)
2018(10420)
2017(18729)
2016(10386)
2015(11777)
2014(11598)
2013(10930)
2012(10039)
2011(8903)
2010(9618)
2009(8900)
2008(8060)
2007(7234)
2006(6534)
2005(5786)
作者
(27617)
(22548)
(22321)
(21447)
(14292)
(10695)
(10444)
(8839)
(8550)
(8280)
(7739)
(7602)
(7226)
(7199)
(7169)
(7039)
(6650)
(6599)
(6508)
(6475)
(5762)
(5678)
(5454)
(5268)
(5257)
(5189)
(5183)
(5004)
(4732)
(4622)
学科
(31792)
经济(31766)
管理(27056)
(24780)
金融(24780)
(24766)
(22373)
银行(22363)
(21747)
(21370)
企业(21370)
中国(20443)
(11681)
地方(11294)
理论(11028)
(11010)
中国金融(10936)
(10434)
业经(9952)
方法(9918)
教育(8823)
教学(8643)
(8624)
财务(8594)
财务管理(8589)
企业财务(8253)
数学(8217)
数学方法(8010)
农业(7360)
(6503)
机构
学院(129313)
大学(125328)
(45467)
经济(43923)
研究(43774)
管理(41984)
中国(39935)
理学(34247)
理学院(33821)
管理学(33050)
管理学院(32810)
(27695)
科学(25161)
(24473)
中心(23014)
(22429)
(20864)
(20036)
(19420)
师范(19194)
(18965)
技术(18857)
研究所(18489)
财经(18221)
北京(17999)
(17417)
职业(17385)
(16988)
业大(16958)
银行(16796)
基金
项目(81468)
研究(66472)
科学(61741)
基金(52734)
(44844)
国家(44316)
社会(38137)
科学基金(37505)
社会科(35956)
社会科学(35947)
(35586)
教育(33624)
编号(29615)
(29186)
基金项目(27051)
成果(25159)
课题(23080)
自然(21836)
资助(21667)
自然科(21239)
自然科学(21235)
自然科学基金(20817)
(20275)
重点(19435)
(18751)
(18185)
项目编号(17780)
(17286)
规划(17262)
(16895)
期刊
(53876)
经济(53876)
研究(43053)
中国(39321)
教育(31640)
(28486)
金融(28486)
(20898)
(18898)
学报(18358)
管理(17750)
技术(16291)
科学(15235)
大学(14789)
学学(13232)
农业(12234)
职业(12070)
财经(9297)
业经(8776)
图书(8595)
技术教育(8054)
职业技术(8054)
职业技术教育(8054)
(7989)
经济研究(7940)
(7787)
论坛(7787)
(7167)
(6997)
书馆(6611)
共检索到221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如俊  陈冬云  陆道华  
"德"乃学生立身担当所本,"技"乃学生生存意义所在,"艺"乃学生尚巧达善所依,"道"乃学生生命价值所系。人才培养匠德匠技匠心匠魂的融合,是江苏省中职校领航计划项目建设人才培养价值取向。从教育、产业、社会三个视角阐述人才培养的逻辑意蕴;从"德""技""艺""道"四个境界定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从哲学、技术、科学三个维度诠释人才培养的学理要义;从培养理念、课程实践、文化(育人)实践、教学实践四个路径总结出"德技艺道"融合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伟萍  李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文章以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为例,通过近七年探索和实践"产教融合"的"0.5+2+4"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由此得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贾海瀛  
通过对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解读,强调高职院校进行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融合的重要意义,提出高职生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融合的有效途径,即将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融合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构建一个行之有效、反应及时的考核评价反馈机制,提升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贺  李晓明  冯辉  齐红岩  李天来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沈阳农业大学园艺专业依托学科优势,以培养一流人才为核心,在专业教学体系建设中从凝练培养目标和特色、将科研成果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促进教学师资队伍和学科梯队建设协同发展、院系设置紧密联系科研团队、促进科研和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构建一流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谢秋丽  程勇  
"双创"人才是以素质为根本,并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人才。培养"双创"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产学研融合是高校提升实力创建"双一流"大学的动力源泉,是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有机结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着力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章安平  张海燕  肖旭  张亮  戴小红  刘一展  王琼  王婧  范越龙  唐春宇  朱慧芬  蔡桂英  
该研究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探索基于POCIB的"三融合"高职外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阐述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剖析了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效,较好地破解了高职外贸人才培养规格模糊、高技能外贸人才培养工学结合难以深入、高职外贸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和教学效果不佳的难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可明  
深化产教融合,是新时代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汽车产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宁波工程学院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对接汽车产业,积极探索校园、产业园、研发园"三园融合"的汽车产业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特色办学之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邵清东  苏兆河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的内涵及其基本特性,对物流管理专业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运行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运行的总体目标和建设机制进行了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毛敏  王坤  牟能冶  罗洁  龚迪  
面向新时代物流人才需求,首先提出了物流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然后,提出了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平台的实施模型和创新机制,该平台具有交流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人才培养平台、课程创新平台、教师职业发展平台、科研协同创新平台和就业创业平台的集成功能。最后,介绍了西南交通大学依托两个国家实验室正在打造的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平台,及通过平台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居礼  田锋社  
本文简要介绍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具体做法,即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融合、教学模式与工作现场相融合、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相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试图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盛晓娟  李立威  
以北京联合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围绕专创融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定位,在专创融合方面系统化设计了"六阶段+四维度"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搭建了"双创竞赛+专业实践+专业社团"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载体;探索了"教赛研一体、科教创贯通"的专创融合路径。在产教融合方面,进行了基于"社会服务—教学条件资源过程—师资"三位一体的顶层设计。最后,提出了打造基于专创融合、产教融合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郎秋洪  周志翠  
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结合之路,这在教育界早已达成共识。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邮政类高职院校,担负着向邮政企业基层输送高素质技能型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始终将密切校企结合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学院自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圣燕  贾礼民  
本文对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的传承与创新方面,以"苏绣"为例,通过"订单式培养"、依托"大师工作室"、引进现代技术教育手段等,探索了一条集传承与创新、技能实用与市场需求、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立  
在厘清实践取向,产学研用的基础上,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动画学院文化创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例,建构基于实践取向的二级学院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主要手段的人才培养平台支撑环境,构建"共赢驱动"的产学研用运行机制,建构多层级的功能组织机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锴  柳成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在此思路引导下,研究了基于"卓越计划"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平台的搭建,具体内容包括构建多主体协同培养机制、多元化教学融合运行机制以及"精准化供给"培养提升机制,以CDIO理念建设平台,以OBE理念优化升级平台,并建立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打造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