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3)
- 2023(10304)
- 2022(8488)
- 2021(8089)
- 2020(6674)
- 2019(14360)
- 2018(14232)
- 2017(24092)
- 2016(13748)
- 2015(15709)
- 2014(15522)
- 2013(13688)
- 2012(12270)
- 2011(11039)
- 2010(11352)
- 2009(10037)
- 2008(9338)
- 2007(8886)
- 2006(7774)
- 2005(6469)
- 学科
- 管理(39386)
- 济(36400)
- 经济(36352)
- 业(32233)
- 企(28179)
- 企业(28179)
- 中国(16925)
- 技术(14349)
- 农(13006)
- 教育(12887)
- 理论(12733)
- 业经(11271)
- 教学(10947)
- 制(10430)
- 方法(10340)
- 财(10321)
- 学(10172)
- 地方(9667)
- 技术管理(9483)
- 银(8545)
- 银行(8524)
- 行(8266)
- 体(8130)
- 农业(8129)
- 融(7865)
- 金融(7857)
- 数学(7705)
- 数学方法(7490)
- 和(7109)
- 贸(6842)
- 机构
- 学院(172036)
- 大学(166021)
- 研究(57616)
- 管理(57277)
- 济(56335)
- 经济(54690)
- 理学(47881)
- 理学院(47257)
- 管理学(45997)
- 管理学院(45678)
- 中国(41481)
- 京(36197)
- 科学(35866)
- 江(29316)
- 技术(28683)
- 财(28223)
- 所(27980)
- 范(27483)
- 农(27460)
- 师范(27168)
- 中心(26592)
- 职业(25679)
- 研究所(25229)
- 业大(24197)
- 州(23623)
- 北京(22634)
- 教育(22118)
- 院(22035)
- 农业(21290)
- 师范大学(20995)
- 基金
- 项目(112661)
- 研究(91806)
- 科学(88116)
- 基金(74042)
- 家(63722)
- 国家(63045)
- 科学基金(53722)
- 社会(53558)
- 社会科(50265)
- 社会科学(50254)
- 省(49966)
- 教育(47079)
- 编号(41683)
- 划(41070)
- 基金项目(38194)
- 成果(35632)
- 课题(32277)
- 自然(32038)
- 自然科(31328)
- 自然科学(31315)
- 自然科学基金(30695)
- 资助(28386)
- 年(28204)
- 创(27181)
- 重点(26606)
- 发(25445)
- 项目编号(25201)
- 创新(25133)
- 规划(23821)
- 部(23279)
- 期刊
- 济(69483)
- 经济(69483)
- 研究(53943)
- 中国(50082)
- 教育(48303)
- 学报(26829)
- 农(26422)
- 管理(23596)
- 科学(22812)
- 财(22743)
- 大学(21639)
- 技术(20809)
- 学学(18387)
- 农业(18124)
- 职业(17131)
- 融(14629)
- 金融(14629)
- 业经(13780)
- 图书(13619)
- 坛(11589)
- 论坛(11589)
- 经济研究(11276)
- 技术教育(10286)
- 职业技术(10286)
- 职业技术教育(10286)
- 书馆(10084)
- 图书馆(10084)
- 财经(10054)
- 科技(9920)
- 业(9533)
共检索到275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羊悦 钱铮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舆情信息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不仅增加了舆情引导工作的难度,也影响着校内新媒体建设与发展。随着校园新媒体的发展,信息的搜集和发布途径不断增多,既促进了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也给校园舆情引导工作带来了挑战。因此,立足新媒体特点,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形成各级联动合力,成为校园新媒体建设与发展的新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思宇
全媒体时代,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与思想表达的重要渠道。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是贯彻落实党的指导方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对于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网络信息的复杂与多样性也给互联网舆情治理带来了极大困难。一些辨别意识与独立思考能力较淡薄的大学生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会发布或传播不实信息,给网络舆论和社会治理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教育与引导工作的缺位。结合全媒体时代背景,明确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含义,探究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与治理的现状及其改进的必要性。以某高校“鼠头鸭脖”事件为例,提出多元共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规范大学生网络使用,畅通高校舆论表达渠道,提升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与治理能力。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 大学生网络舆情 多元共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亓慧坤 郭霞 唐桂莲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具有强大传播功能的网络媒体正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新媒体时代,应务必坚持和强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确舆论导向,使日益网络化、信息化、科技化的媒体舆论成为培养优秀大学生重要途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 舆论导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建玲
大学生是自媒体时代的"代言人"。大学生舆情是指借助博客、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自媒体,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对自身所关注或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物所表达的意见、态度及看法。文章通过剖析网络自媒体化发展现象、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舆情特点和形成动因,提出掌握舆情传播规律、畅通高校信息渠道、构建网络公序良俗、营造"以法治舆"氛围、培养积极向上心理心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路径、对策和举措。
关键词:
自媒体 高校学生舆情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鹏
微型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网络传播工具,具有传播快捷、操作方便、信息海量、成本低廉等特点,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青睐。同时,它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大学生舆情形成、发展和传播的新态势,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问题,带来了新挑战,促使我们密切关注和研究,并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基于微博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客观分析大学生群体成长的现实状况以及他们思想动向,为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提供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微博 大学生舆情 思想引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沈蓉
在当今社会,信息的传播方式和速度较以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We Media)是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方式,由传统的"点到面"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对等传播。在自媒体时代,各种不同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主流媒体"的声音逐渐变弱,人们不再接受一个"统一的声音",每一个人都在从独立获得的资讯中对事物做出判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栾盛磊
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随时掌握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情动态,能够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微博由于其语言简短明了、转发评论方便、时效性强等特点,在学生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与模式,研究微博传播的新特点及规律,提出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对于有效控制、引导舆情,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微博 网络舆情 高校管理 信息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碧如 何坚茹 孙福顺
近年来,网络舆情已成为政府、媒体部门研究的热点,但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七大特点的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的探讨,初步研究高校网络舆情三方联动、三种监管、三类报告、三大研判、三级反应、三重引导等干预机制。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 网络舆情 干预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振华 李宝玺 蒋仁福
随着时代与媒体的迅速发展,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变革与发展、高校学生各方面压力的逐步增加,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接连发生,事件发生的频率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其重要性也在逐步加重。引发多起突发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的个人心理问题,也会有高校教育、引导与监督的失误。就目前来说,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关注更多的是舆论与舆情信息,所以在高校突发事件中,舆论的引导与舆情的控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突发事件 舆论引导 舆情控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舒刚
在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助推下,教育舆情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呈现出新的特征。要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科学的治理理念、构建合理的治理结构、加强主流媒体话语的传播力、培育和强化大数据思维等方面推进教育舆情治理转型,以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关键词:
教育舆情 新媒体 意识形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孔晓虹
新媒体的兴起给高校舆情应对与处置工作带来极大的考验和挑战。当下,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关注群体年轻化和社群化、内容呈现碎片化和多元化、表达方式负面化和情绪化的特征。高校应加强平台建设,把握互联网规律,把控关键点与步骤,提高舆情应对与处置能力。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冯爱惠 李范坤
新时代下,由于网络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媒介的广泛应用,大学生越来越喜欢在互联网上展现自身的感受与看法,高校网络舆情呈现越来越多元化和不易防范的特征,加大了高校不安定因素以及对日常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是社会发展和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行为的引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未来融入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网络舆情行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春侠 刘惠 储节旺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治理关乎社会稳定和发展。新媒体环境的形成使得网络舆情变得更加复杂,大数据特征更加突出。因此,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治理的大数据能力建设更加迫切。[方法/过程]通过对CNKI、万方、维普、百度学术、Web of Science、Emerald管理学期刊库和Springer Link进行相关研究检索,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后,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的新特点及建设大数据能力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建设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治理大数据能力的思路。[结果/结论]发现网络舆情的大数据特征,如高增长、大规模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加强,而且呈现出价值密度低、对抗性明显的新特点。并从舆情治理思维、舆情处理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舆情应急管理体系4个方面对大数据能力建设做了初步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希冀助力网络舆情治理实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萍
大数据时代各类新媒体对公众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处理好涉农舆情问题,对维护我国农村社会稳定、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媒体的广泛影响力对农村舆情管理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借助新媒体的力量理清农村问题的舆情管理,处理好农村公共危机将关系到我国乡村振兴的建设。本文立足新媒体环境下农村问题舆情管理的发展特点,分析农村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舆情管理 新媒体 农村问题 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虹
现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受到了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和冲击,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变化,仅以适应和发展为个体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重点在于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文章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向探索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点。
关键词:
新媒体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