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45)
2023(3124)
2022(2638)
2021(2511)
2020(1840)
2019(4053)
2018(3810)
2017(5734)
2016(3065)
2015(3113)
2014(2850)
2013(2578)
2012(2351)
2011(2007)
2010(2034)
2009(1644)
2008(1497)
2007(1369)
2006(1210)
2005(1100)
作者
(7870)
(6786)
(6699)
(6575)
(4341)
(3248)
(3032)
(2657)
(2571)
(2416)
(2338)
(2254)
(2211)
(2132)
(2030)
(2027)
(2017)
(1999)
(1984)
(1979)
(1735)
(1601)
(1591)
(1556)
(1541)
(1537)
(1423)
(1406)
(1390)
(1316)
学科
(9890)
经济(9887)
管理(6309)
(5994)
(4959)
企业(4959)
(3992)
中国(3658)
方法(3161)
地方(2886)
理论(2727)
(2575)
业经(2548)
数学(2451)
数学方法(2395)
教育(2372)
环境(1856)
(1823)
教学(1817)
农业(1718)
(1687)
(1683)
贸易(1680)
(1670)
(1576)
(1575)
(1534)
金融(1532)
产业(1519)
(1445)
机构
大学(41483)
学院(40485)
研究(14795)
(13458)
经济(13034)
管理(12465)
理学(10921)
理学院(10666)
管理学(10364)
管理学院(10295)
科学(10105)
中国(9961)
(8874)
(8276)
师范(8198)
(7023)
师范大学(6954)
中心(6692)
研究所(6522)
(6209)
(6051)
(5797)
(5725)
业大(5453)
北京(5343)
财经(5111)
(4768)
(4741)
研究院(4589)
经济学(4489)
基金
项目(28792)
科学(23143)
基金(21522)
研究(20180)
(19258)
国家(19135)
科学基金(16524)
社会(13509)
社会科(12794)
社会科学(12793)
基金项目(11975)
自然(10906)
(10802)
自然科(10701)
自然科学(10695)
自然科学基金(10485)
(9642)
教育(9488)
编号(7933)
资助(7582)
重点(6650)
成果(6504)
(6144)
(6012)
(6005)
国家社会(5791)
创新(5624)
课题(5559)
科研(5558)
大学(5390)
期刊
(16295)
经济(16295)
研究(13380)
中国(7730)
学报(7376)
教育(6699)
科学(6641)
大学(5548)
管理(5482)
学学(5155)
(4934)
(4439)
农业(3466)
(3094)
图书(2901)
科技(2624)
经济研究(2623)
财经(2544)
技术(2518)
地理(2384)
(2333)
(2328)
金融(2328)
(2292)
业经(2286)
资源(2244)
城市(2235)
书馆(2104)
图书馆(2104)
现代(2048)
共检索到58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德胜  
在一般观念中,美学批评的空间意识传统总是指向对象化的、有限的和作为价值共同体的艺术存在空间。随着"微时代"空间存在形态、方式以及人的空间感受的迅速改变,美学批评空间意识本身的"在场性"缺失已然成为一项事实,美学批评的空间意识建构面临着如何能够"不是把空间当作独立的数量,而是当作与感知着的身体有关连的意向性对象"的问题。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郜元宝  
一批评是由批评家主动发起的一场精神会话,它以作家作品为中心,又不免要涉及一个时代的文学整体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因此这场精神会话注定是综合性的、多边的,它所涉及的问题范围视乎需要,也是可以无限伸展的。批评的魅力正在于此。批评首先当然不能只是批评家的自说自话,也不能像那些媒体明星一样,撇开作家作品,隐匿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岱  张郁茹  
在以创作意识流小说而成为现代派文学代表人物的同时,伍尔夫以“走向纯粹”和“拥抱高雅”的精英主义文学批评观,确立了她在当代小说诗学中的重要位置。长期以来,相比对她文学创作成就的高度关注,学界在究竟如何评价其文学批评的业绩方面基本停留于空泛的赞美,缺少认真深入的讨论和准确把握。由于对作为一种文化身份的“社会精英”和属于一种阶级意识的“精英主义”两个概念之差异的忽视,我们对伍尔夫精英主义批评观所存在的美学问题视而不见。事实表明,精英文化中蕴含的“超越平庸”品质固然可贵,但渊源于英国贵族文化的精英主义,在根本上是一种以借花献佛方式张扬文化霸权的“西方主义”意识形态。我们有必要对伍尔夫精英主义批评观所存在的美学问题做出认真审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成德  
读者反应批评中国农科学杂志社咨询专栏编辑组:《中国软科学》开辟了咨询业的专门栏目,我觉得应当有更多的从事咨询工作的专家、学者就如何提高咨询质量的问题发表意见,同时也要选择一些通过咨询尝到了甜头的企业来阐述他们对咨询作用的看法。因为企业经营咨询,最终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义先  
邮编:100038北京 3814信箱中国软科学杂志社采编部主任您好!您于11月7日的来信已经收到,我很乐意参加贵刊将举行的 CNII 讨论,因为这刚好是我的本行。我现在将上次提到的那篇有关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一文寄上。此文是我参加政协后并经过数个月的调查研究之后而成的。有关详细报告已经以政协提案的形式报送有关部门,此稿是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伍杰  侯样祥  
关于图书批评———摘自中国文化报1996年6月5日伍杰侯样祥在《现代汉语词典》上,对“批评”两字是这样解释的:“提出优点和缺点”或“专门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但在日常生活中,正常的批评似乎总是难以行得通。其实,批评别人和被人批评都是件大有裨益的好事...
[期刊] 求索  [作者] 詹艾斌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种重要的批评理论与观念,审美批评与改革开放之初确立的文学审美论相伴而生。其时,审美批评是一种主流的文学批评倾向,在根本意义上说,它更表现为一种主流的文学批评观念,并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核心旨趣,也存在一定的理论限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结构包括社会审美风尚的深刻变化,审美批评出现了严重的泛化倾向,进而遭遇到了空前的危机。这种危机在表面上看是一种批评方式的危机,而实质上是一种审美观念、批评观念的危机。面对这种挑战,审美批评需要在当前的时代性精神境遇下寻求重建,以有力推进新时代批评观念与批评实践的创新发展。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赵涛  
编纂于清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进入成熟、总结阶段的目录学巨作。它在开展规模宏大的文学批评时,始终站在清代学术思想、美学观念与文学批评的理论高度,以历史的眼光去审视《文心雕龙》等文学理论批评的历代作品,并以提要形式进行评论,凸显出内涵丰富的史学价值判断和史家精神气象,标志着古代文学批评的成熟与完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佚名  
经过大量的实践检验,领导者可以灵活运用以下颇具艺术性的批评方式:一是暗示式。如领导发现某位员工迟到了,就指着对方的手表问道:"帮我看一下现在几点了?"这就是典型的暗示式批评。二是模糊式。如在员工大会,领导者为了整顿劳动纪律,便说:"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单位的纪律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有个别同志表现较差,有的迟到早退,有的上班聊天……"这里就用了不少模糊语言。如"个别"、"有的",等等。这样既照顾了一些人的面子,又指出了问题所在。三是说服式。领导者在批评别人时,应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要考虑对方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美国前总统卡尔文·柯立芝以少言寡语出名,常被人们称作"沉默的卡尔",但他也有出人意料的时候。柯立芝有一位漂亮的女秘书,工作中常粗心出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这几句话出自柯立芝口中,简直让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但也不要骄傲,我相信你的公文处理也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祝平  
美国是世界头号广告大国,1990年广告净收入达742亿美元。广告的发达,是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美国广告在促进市场竞争、抑制垄断、改善信息机制、刺激创新、加速新技术的商品化、扩大流通规模、提高生产的规模效益和促进消费等方面,对美国的经济生活都具有特殊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广告对促进美国的社会生活也具有特殊的贡献。美国是大众传媒最为发达的国家,这是以广告为依托的。美国的广告支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欧阳正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静  
西方管理学对于经济发展的助推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它也不得不尴尬面对人类逐渐步入加勒特·哈丁所说的"公地悲剧"。"悲剧"的发生,恰恰证明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早已预见过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并促使人们开始反思管理理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杨必仪、晔枫先生所著的《管理思想批评史——从外部性结构缺失看西方管理学理论短板》即是从这一立场出发,批判性分析了西方管理学在各个发展阶段所存在的"外部性结构与功能缺失"的理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奕良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于1923年登上美国总统宝座。这位总统以少言寡语出名,常被人们称作"沉默的卡尔",但他也有出人意料的时候。柯立芝有一位漂亮的女秘书,人虽长得不错,但工作中却常常粗心出错。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岱  叶健  
文学传记是指以文学家为传主的传记类型,它既要真实叙述传主的一生,更离不开对其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在传主的作品及其心灵世界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作为著名传记作家的莫洛亚,在其文学传记中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批评倾向:他认为一个作家不仅是普通的生活者,还是伟大的创作者,所以在为作家作传时不能忽视这种双重身份。此外,作家的生活经历不能完全代表其作品的思想内涵,但可以从作家的作品中观察其生活。一直以来,对莫洛亚传记作品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叙事的真实性和文学性,而忽略了从文学批评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深入地来看,莫洛亚传记作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