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4)
- 2023(14653)
- 2022(13074)
- 2021(12431)
- 2020(10713)
- 2019(25030)
- 2018(25185)
- 2017(49335)
- 2016(27080)
- 2015(30971)
- 2014(31227)
- 2013(31041)
- 2012(29113)
- 2011(25948)
- 2010(26220)
- 2009(24435)
- 2008(24448)
- 2007(22043)
- 2006(19106)
- 2005(17074)
- 学科
- 济(105634)
- 经济(105513)
- 管理(76349)
- 业(72544)
- 企(60559)
- 企业(60559)
- 方法(52596)
- 数学(45840)
- 数学方法(45305)
- 财(28582)
- 农(27846)
- 中国(26659)
- 制(26281)
- 银(25561)
- 银行(25414)
- 学(25284)
- 行(23896)
- 业经(22242)
- 地方(20969)
- 融(20386)
- 金融(20383)
- 贸(19813)
- 贸易(19799)
- 易(19196)
- 务(18689)
- 财务(18612)
- 财务管理(18558)
- 农业(18424)
- 理论(17799)
- 企业财务(17536)
- 机构
- 大学(388578)
- 学院(384890)
- 管理(150623)
- 济(148229)
- 经济(144643)
- 理学(129164)
- 研究(128048)
- 理学院(127692)
- 管理学(125320)
- 管理学院(124641)
- 中国(104008)
- 京(83463)
- 科学(82404)
- 财(70933)
- 农(69173)
- 所(66513)
- 中心(60758)
- 研究所(60588)
- 业大(60324)
- 江(58341)
- 财经(56579)
- 农业(54817)
- 北京(52946)
- 经(51179)
- 范(50556)
- 师范(50033)
- 州(47774)
- 院(45991)
- 经济学(44040)
- 财经大学(42096)
- 基金
- 项目(258312)
- 科学(200288)
- 基金(185838)
- 研究(185199)
- 家(162595)
- 国家(161259)
- 科学基金(136786)
- 社会(112856)
- 社会科(106726)
- 社会科学(106691)
- 省(100765)
- 基金项目(99636)
- 自然(91449)
- 自然科(89213)
- 自然科学(89188)
- 自然科学基金(87580)
- 划(85370)
- 教育(85042)
- 资助(77673)
- 编号(76520)
- 成果(62657)
- 重点(57804)
- 部(56708)
- 发(53992)
- 创(52423)
- 课题(52198)
- 科研(50315)
- 创新(48962)
- 大学(48180)
- 教育部(47888)
- 期刊
- 济(161241)
- 经济(161241)
- 研究(114151)
- 中国(72822)
- 学报(65639)
- 农(61803)
- 科学(58701)
- 财(55414)
- 管理(52059)
- 融(48701)
- 金融(48701)
- 大学(48539)
- 学学(45742)
- 农业(40533)
- 教育(40287)
- 技术(32296)
- 财经(27644)
- 业经(25853)
- 经济研究(24715)
- 经(23297)
- 问题(21269)
- 业(21253)
- 理论(20729)
- 图书(20438)
- 实践(19210)
- 践(19210)
- 版(18998)
- 技术经济(18973)
- 科技(17991)
- 资源(17021)
共检索到571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宗辉 康锐
信贷资产转让的监管问题应归属于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命题范畴。针对我国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发展,央行和银监会采取了"疏、堵"不同的监管路径。通过对信贷资产转让和影子银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特征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现存的监管制度还存有缺失,信贷资产转让监管可以借鉴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在其中跨行业风险、制度变迁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立法规制。
关键词:
影子银行 信贷资产转让 银信合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封延会 贾晓燕
P2P网络贷款是影子银行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依托互联网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融资形式。同其他影子银行类型一样,对它的研究和监管都基本处于空白状态,P2P贷款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争议。文章在借鉴美国监管经验的基础上,从金融脱媒以及个人贷款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指出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暴露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中存在的市场的割裂和不完备。并认为应当反思我国金融理论,通过立法的方式制定系统、综合的金融体系现代化方案。
关键词:
网络贷款 影子银行 法律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俊生 杨传霄
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维护金融市场的安全逐渐成为各国金融监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普遍认为,影子银行是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步伐加快、银根紧缩,我国影子银行问题也有抬头趋势。影子银行的信用扩张和超常规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的金融安全,出台相应的措施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刻不容缓。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历程及现状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影子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侯璐
金融监管,是指国家机关和公权力组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行使对整个金融业的监督管理的权利。金融监管法制变革,是在金融科技兴勃的背景下,为保证金融行业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寻求保证金融安全稳定与包容金融创新发展之间的平衡的法律制度建设与创新的过程。影子银行,指的是具有融通资金的信用中介功能,却未像传统银行那样受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宗辉 康锐 李婧博
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商业银行为避开银监会强有力的监管,选择资产负债表以外的信贷资产进行转让,从而达到授信额扩张的目的,由此产生的表外风险引起了银监会的警觉。通过银监会第113号《通知》可以看到审慎性经营规则的法律监管制度的缺失,对信贷资产转让背后风险放大的成因分析,是找出相关解决措施的可靠路径。
关键词:
信贷资产转让 风险 法律成因 监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斯 张晶
影子银行是一种能够行使传统银行职能,但在具体运营模式、监管特征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与传统银行均有较大差距的运作体系。影子银行主要包括透明度低、所受监管较少以及能够进行杠杆化操作等特点,并且其经营活动并不受传统银行经营模式以及监管方面的约束。内在不稳定性使得影子银行的存在放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同时对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也带来了严重威胁。近年来,我国的影子银行数量不断增加,对于业务经营的覆盖范围也日趋多元化。因此,必须要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以及监督体系,规范其经营模式,使其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有效组成部分。
关键词:
影子银行 杠杆率 风险特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冬梅
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我国影子银行的数量和规模呈现出快速上升态势,其信用扩张和超常规发展影响了我国的金融安全,干扰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需要出台相应的措施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货币政策 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和明
近些年,随着金融产品创新和资金需求增加,影子银行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金融中介,影子银行进行期限,信贷和流动性转换,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然而,影子银行游离于传统金融监管之外,高杠杆经营和存在严重期限不匹配,从而这种金融中介活动内在是脆弱的。亟需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减少监管套利激励,促进影子银行体系健康发展。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资产证券化 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钱俊 孙旋
影子银行失去监管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引起美国次贷危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发展迅速,规模迅速扩张。本文认为,影子银行的健康发展有利于金融创新,但影子银行的内在的脆弱性容易给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系统性风险。本文从金融脆弱性、信息不对称以及金融创新等角度梳理了影子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在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现状的基础上,从监管理念、监管部门的协调合作、重点监管范围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监管 系统性风险 期限错配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军 张翠萍
影子银行在本次金融危机中的重大影响,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带来高风险的杠杆操作和过度的金融创新,也积累大量的金融风险,对金融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在西方及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完善影子银行监管治理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创新 探索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微微
基于Guillaume Plantin(2014)构建的最优资本监管模型并扩展引入社会投资总效用进行分析,结合中国影子银行影响因素的2003—2013年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影子银行的发展有逆监管周期效应,对传统银行放宽资本监管,正确规范和引导影子银行,可以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同时发挥影子银行的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周向雯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后,引发了全球对影子银行的关注,中国也不例外。同时,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亟需加强金融监管。本文从影子银行的规范分析出发,通过分析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规模、特征与价值分析,提出了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价值分析 金融监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亦山
一、信贷业务投行化融资的意义信贷资产转让、缩短贷款持有期限的投行化运作产生的杠杆效应,可以解开资金有限、规模受限、成本昂贵、效益低下的死结。传统意义上的信贷资产转让是将"融资功能、资产负债管理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融于一体的组合管理工具,是典型的资产负债业务,对于解决在资本充足率和资本收益率之间的"两难选择",解决负债和资产在利率和期限结构上的非对称矛盾,规避经济周期、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继志
影子银行体系是指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机构与信用中介活动。批发业务模式、杠杆化操作、低透明度和较少受到监管是影子银行体系业务活动的主要特征。影子银行体系的活动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组织和发达经济体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影子银行体系金融监管的政策措施。我国近年来影子银行机构不断增加,经营范围日益扩展,对其业务活动的风险应引起足够重视。为此需要借鉴国际金融监管的经验,完善金融监管措施,规范其发展并使之成为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晶 张昆
"影子银行"体系是指一般银行之外的信用媒介主体及其活动,它们发挥着与商业银行同样的职能。随着"影子银行"体系在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其高杠杆率、期限错配、信息不透明等特点愈加凸显,使得社会中的流动性被大量释放,房地产业、金融业被推向高潮,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和国外相比,我国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影子银行"体系,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和监管经验,引导其规范发展,并将其作为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
“影子银行”运作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