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07)
2023(13215)
2022(11212)
2021(10397)
2020(8647)
2019(18904)
2018(18717)
2017(34890)
2016(18901)
2015(20689)
2014(20068)
2013(18967)
2012(16922)
2011(15480)
2010(15749)
2009(15005)
2008(14580)
2007(13382)
2006(11770)
2005(10596)
作者
(51447)
(43102)
(42968)
(40798)
(27436)
(20725)
(19362)
(16462)
(16310)
(15537)
(14757)
(14462)
(14126)
(13694)
(13583)
(13186)
(12806)
(12601)
(12518)
(12200)
(10871)
(10582)
(10183)
(9944)
(9782)
(9639)
(9570)
(9549)
(8778)
(8412)
学科
(62716)
经济(62613)
管理(61926)
(57605)
(50713)
企业(50713)
方法(23824)
(21198)
中国(20432)
(19749)
数学(19091)
数学方法(18758)
技术(18304)
(18122)
业经(17238)
理论(15266)
(15078)
(13819)
银行(13789)
(13228)
(13146)
(13120)
财务(13085)
财务管理(13054)
(12651)
金融(12647)
技术管理(12641)
企业财务(12439)
教育(11961)
农业(11551)
机构
学院(258642)
大学(257189)
(100016)
经济(97741)
管理(94843)
研究(85635)
理学(80893)
理学院(79960)
管理学(78505)
管理学院(77989)
中国(64036)
(53017)
(52367)
科学(51533)
(42596)
(41204)
财经(40265)
(39602)
中心(38738)
研究所(38222)
(36383)
(35540)
业大(35498)
师范(35184)
北京(33004)
(32705)
经济学(31262)
(31208)
农业(30655)
财经大学(29796)
基金
项目(170184)
科学(135107)
研究(128261)
基金(121714)
(106004)
国家(105061)
科学基金(90474)
社会(81748)
社会科(77324)
社会科学(77306)
(69088)
基金项目(63671)
教育(61517)
(57421)
自然(56650)
自然科(55428)
自然科学(55412)
自然科学基金(54464)
编号(51754)
资助(47874)
成果(43649)
(41123)
重点(39224)
课题(37993)
创新(37507)
(37325)
(36681)
(36119)
(34364)
国家社会(33700)
期刊
(116781)
经济(116781)
研究(80706)
中国(60240)
(43615)
学报(41559)
教育(40595)
管理(39737)
(37487)
科学(37392)
大学(32076)
学学(29974)
(25254)
金融(25254)
农业(24866)
技术(23667)
财经(21632)
业经(19418)
经济研究(18893)
(18730)
科技(14312)
问题(14221)
(13416)
(13214)
职业(12479)
(12320)
论坛(12320)
技术经济(12035)
(11657)
图书(11428)
共检索到398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占魁  
教育学所关注的创新型人才的形成是以教育的真正发生为基础的,教育所形成和建构的在个体身上的自我生成素质,构成了个体创新的“积极”的内在原动力。与此同时,制度变革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外环境,需要保持与之相应的“弹性”。本文从历史个人观的角度切入,通过对近现代教育个人观的澄清和对制度创新观的厘定,旨在为当代教育改革所关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外机制问题做一基础的理论探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开显  金柏江  袁满雪  
高等学校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南开大学多年来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宽厚、综合素质高、具有卓越才干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目标,在国内高校率先启动创新试点,以点带面。积极构建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平台,赋予“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相结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田建荣  
培养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长期以来,高校关于科研评价似乎有了固定的模式和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大家也都能主动去遵循。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如何对教育教学进行评价?如何以"育人"为中心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骆四铭  
学科制度促成了人才培养的制度化,同时也制约和束缚了人才培养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学科制度的刚性及其局限所导致的学科和人才培养危机,要求从学科制度理念和学科组织上进行创新,唯有如此,才能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取得突破,提高所培养的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达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更多的需要依靠创新驱动,而不再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和投资拉动。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将对实施创新驱动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因此,通过科学规划、落实中央政策要求,在我国培养并形成一支适应国情要求、更高水平、结构合理、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已刻不容缓。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兄武  母小勇  肖建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人才的基本特质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个性化的知识结构、独特的人生体验、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马克思与海德格尔都从人的本真状态揭示了人的"自我超越"的本质和实现创新的可能性,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自主学习并实现自我超越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机制。大学要着眼于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进行创新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戴家干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自主创新能力又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注重培养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并明确要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和质量评价制度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条件。站在教育改革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以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崔智林  
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一项简单的单项工作,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着眼于整个培育系统的建立和创新。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与根基。创新型人培养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从家庭、学校到社会使创新观念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环境。首先,创新人才成长与生存需要全社会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创新观念,形成重视创新活动、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成果、宽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林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国家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上。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的战略选择。创建创新型国家,呼唤创新型人才培养。然而,通观我国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还难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迫切需要根据时代发展需求,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庆瑞  朱建忠  郑刚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继而着重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全面质量管理与创新相互关系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得出的结论是全面质量管理与创新存在着积极关系,亦存在着消极关系,两者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二者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德宽  
大学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能否发挥其“首要的社会职能”并体现其“根本的社会价值”,取决于大学能否培养数以万计的高质量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是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而我国高校在这方面尤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我国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尽管承担的任务、办学水平和质量有所差别。但是却存在着许多相似的问题。比如,科技创新能力普遍较弱.科研水平和成果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虽然近年来各高校进行过多种尝试,但是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普遍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陆亭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是两个直逼症结核心的议题,关乎学术创新环境和教育教学质量。但是,也存在这么一种倾向:好像谈论制度建设就只有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而涉及人才培养就只是教学方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全面。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造就人才,包括学生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度建设要为人才培养和学术创新服务,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晓晴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同时,高校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校提出的战略要求,是高等教育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高校应该正确认识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努力在人才培养观念、培养模式、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十八大提出,要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长期以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主要从事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是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在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各项指标上,中国的"人才驱动创新"这一指标仅为5.89,远远落后于德国(9.47)、美国(8.94)、日本(8.14)等发达国家。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把创新驱动作为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根本原则。根据这一规划,增强产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洪大用  
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而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则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近些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做了一些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