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18)
- 2023(6591)
- 2022(5670)
- 2021(5494)
- 2020(4528)
- 2019(10035)
- 2018(9789)
- 2017(18605)
- 2016(10372)
- 2015(11605)
- 2014(11486)
- 2013(11320)
- 2012(10780)
- 2011(9738)
- 2010(10271)
- 2009(9675)
- 2008(9736)
- 2007(9281)
- 2006(8634)
- 2005(7749)
- 学科
- 济(36242)
- 经济(36088)
- 管理(33921)
- 业(28958)
- 企(25035)
- 企业(25035)
- 方法(13875)
- 农(13191)
- 中国(13000)
- 财(11545)
- 策(10317)
- 业经(10247)
- 制(9663)
- 数学(9614)
- 数学方法(9350)
- 理论(9242)
- 学(8551)
- 和(8039)
- 农业(7948)
- 贸(7517)
- 贸易(7505)
- 地方(7446)
- 易(7326)
- 教育(7069)
- 银(7061)
- 银行(7053)
- 及其(7025)
- 人事(6976)
- 人事管理(6975)
- 行(6782)
- 机构
- 学院(143700)
- 大学(143627)
- 济(56673)
- 经济(55171)
- 管理(54811)
- 研究(50059)
- 理学(46025)
- 理学院(45430)
- 管理学(44523)
- 管理学院(44222)
- 中国(40561)
- 京(31171)
- 财(30709)
- 科学(29239)
- 所(25341)
- 江(24678)
- 中心(23939)
- 财经(22348)
- 研究所(22260)
- 农(22249)
- 范(20914)
- 师范(20750)
- 北京(20209)
- 经(20151)
- 州(19307)
- 业大(18356)
- 院(17858)
- 农业(17040)
- 省(16880)
- 师范大学(16346)
- 基金
- 项目(86680)
- 科学(68949)
- 研究(66902)
- 基金(62321)
- 家(53127)
- 国家(52556)
- 科学基金(45367)
- 社会(43330)
- 社会科(39715)
- 社会科学(39701)
- 省(33138)
- 教育(31692)
- 基金项目(31605)
- 编号(28488)
- 自然(28411)
- 划(28245)
- 自然科(27809)
- 自然科学(27803)
- 自然科学基金(27351)
- 资助(26153)
- 成果(25574)
- 课题(20137)
- 部(19676)
- 重点(19213)
- 发(18079)
- 性(17697)
- 项目编号(17510)
- 创(17212)
- 教育部(17176)
- 年(16948)
共检索到243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成城 杜鹏程 吴婷
本文首先分析了不同工作情境中员工社会幸福感维系的条件,然后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个体层面分别阐述了员工社会幸福感提升面临的挑战,最后相应地提出了实施长期雇用计划、清晰界定组织身份、建立礼法分治激励格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弱熟人社会 社会幸福感 人情 契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义忠 吴萍
以变革型领导和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探讨中国背景下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工作场景中主观幸福感(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黑箱"。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等对668个员工的两轮追踪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场景中三种不同层次的社会交换(领导—成员交换、团队—成员交换和感知的组织支持)分别部分中介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而领导—成员交换和团队—成员交换分别部分中介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
关键词:
变革型领导 社会交换 主观幸福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义忠 吴萍
以变革型领导和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探讨中国背景下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工作场景中主观幸福感(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黑箱"。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等对668个员工的两轮追踪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场景中三种不同层次的社会交换(领导—成员交换、团队—成员交换和感知的组织支持)分别部分中介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而领导—成员交换和团队—成员交换分别部分中介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
关键词:
变革型领导 社会交换 主观幸福感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崔景怡 李锡元 薛莹
从"主动/被动"和"愿意/不愿意"两个维度对加班行为进行分类,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构建加班动机的自我决定模型,探索员工的加班行为通过感知任务完成度的中介效应和加班动机的调节作用影响工作幸福感的机制。结果表明:加班动机的自我决定水平越高,由加班造成的工作幸福感损失越少;当自我决定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班行为反而会增加工作幸福感。研究成果丰富了自我决定视角下的加班研究,为组织的管理实践提供了一定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军成 凌文辁
在当代快节奏的职场生活中,时间压力几乎是所有员工都有可能面对的问题。它可能对员工造成负面的影响,也可能为员工带来积极的价值。笔者以260名企业正式员工为研究样本,对挑战型时间压力与阻碍型时间压力分别和交互地影响员工职业幸福感的关系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挑战型时间压力正向影响职业胜任感、职业抱负感和职业认可感;阻碍型时间压力负向影响职业抱负感和职业认可感,但对职业胜任感并无显著影响;同时考虑两类时间压力时,员工在高挑战型时间压力-低阻碍型时间压力时的职业胜任感、职业抱负感和职业认可感相对较高,而在低挑战型时间压力-高阻碍型时间压力时的职业胜任感、职业抱负感和职业认可感相对较低。因此,管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湛礼珠
接续阶层分化的研究路径,从农民互惠博弈内生视角出发,构建"人际信任-熟人社会"的分析框架,以揭示熟人社会变迁的微观动力机制。研究认为,小农经济的生产形态与农耕文明时期低社会生产力水平以致农民长期面临生存威胁之间的张力,催生了广布于乡村社会的互惠网络,农民人际信任的自我增强与经济互助及道德声誉制度的自我实施相互作用,生成并维系传统熟人社会及其发展。市场性的输入以经济分化和农民离村为着力点打破了这一继替格局。农民摆脱生存威胁后,其互惠付出意愿降低,进而影响博弈双方的行为选择。当信任的自我削弱使农民的制度化信念发生质变时,熟人社会逐步解体趋势难以逆转。流动性社会中,基于连接性社会网络建立新型农村社区,是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熟人社会 人际信任 互惠博弈 社会网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瑞 张元
职业幸福感是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和追求的目标。在《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的基础上,文章梳理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给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及职业幸福感提升提供的机遇。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即就业率高和满意率低的反差,社会贡献率高和认可率低的反差。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即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做好就业质量追踪;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提升职业适应能力;关注中职生心灵,加强职业指导教育,增强职业幸福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婷
将熟人社会作为农村阶层研究的微观场域,具体地分析阶层之间的互动和作用机制,把握阶层之间的关系状态和性质。在信息对称的熟人社会中,村民在不断地交往中形成阶层认知和阶层定位,而熟人社会中的公共性以及内向价值所产生的强制性使得阶层之间形成长期而稳定的互动,因此,阶层关系的机制性研究在熟人社会中得以实现,农村阶层研究的关系论范式在这一熟人社会中同样得以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雯
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群体,农民工在我国生产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劳动地位,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主力军。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是提升人民素质、人民幸福感的根本途径。农民工幸福感偏低现状的存在,对于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成人教育应当针对这一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来优化农民工的知识结构,切实提升农民工的幸福感。
关键词:
农民工 幸福感 成人教育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滕致
"人情"因素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要素,一直受管理者重视,对它的论述也不少,但众多的论述都没能在学理和实践层面实现沟通,二者的脱节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在实践中合理运用"人情"因素。"人情"因素背后的根源是传统的熟人社会,因为在熟人社会中,人们相互熟悉,彼此亲密,在交往时就必然是重视人情,讲面子,不走极端的。企业管理中的"人情"因素,一方面体现出传统社会结构的这种文化烙印,另一方面,企业本身在多个层面也是一个类熟人社会,人情机制在其中具有增强凝聚力,提升"自己人"、"自家人"认同的作用。
关键词:
人情 熟人社会 企业管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尹小金 姜玉波 李俊
如何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已经成为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讨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方式来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青海两家企业382名员工为调查对象,探讨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深化对员工工作幸福感产生原因的认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工作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自尊和组织支持在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工作幸福感关系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本研究为企业管理者有效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营造幸福型组织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景琦
工业化、城市化形塑了人口流动的方向,这使得我国东部乡村与中西部乡村的社会性质产生了巨大分化。在工业化与人口大量流入的背景下,东部地区村庄逐步成为土客杂居的工业型村庄,"类熟人社会"成为工业型村庄社会结构的新形态。学界既有概念"无主体熟人社会"揭示了作为人口流出地的中西部农业型村庄社会结构的新形态,而"类熟人社会"与其相对应,形成对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互补性解释。在东部地区工业型村庄中,通过原生型社会关系与建构型社会关系,人们的"熟悉"感开始建立,但最终却形成了"熟而不亲"的类团体格局。类熟人社会的形成,有赖于人们在流动社会里,通过"区隔化"和"聚类化"的策略,在保障生存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生计的维持。过日子的区域差异,也使得各群体之间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乐章 向楠
熟人社会在近年来乡村研究领域被广泛用以概括村庄面貌和特征。本研究借鉴社区社会资本理论与方法,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从信任互助、和谐程度、村庄归属、人情往来与组织网络5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样本中198个村庄熟人社会的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频繁的人情往来是当前村庄熟人社会的显著标志,而组织网络是衡量现代型村庄社会资本的关键指标。大多数村庄属于以人情为主要联结、社会资本总量偏低的过渡型熟人社会。样本村庄的社会资本在信任互助、人情往来以及村庄归属等维度显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种差异和分化可以从村庄非农化、人口规模与劳动力流动等因素得到解释。
关键词:
熟人社会 社区社会资本 村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昭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快递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快递企业员工素质饱受社会质疑,加之人才流失现象相当严重,直接影响了快递企业的健康发展。如何降低人才流失比率,提高员工企业忠诚度成为我国快递企业当前面对的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应从建立用人机制、选聘合适管理者、树立公司信誉度、营造良好氛围、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努力满足员工心理预期方面着手来提升快递企业员工忠诚度,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员工忠诚度 工作幸福感 快递企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支平
随着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推进,农民外出务工长期化、村民之间关联市场化,思想观念多元化,由此导致村民关系日渐生疏,乡村传统文化日益退潮,传统组织和权威弱化,灰恶化现象增多,乡村传统的熟人社会正在向半熟人社会变迁。
关键词:
自然村 熟人社会 半熟人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