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
- 2023(753)
- 2022(638)
- 2021(565)
- 2020(494)
- 2019(1130)
- 2018(1076)
- 2017(2188)
- 2016(1164)
- 2015(1185)
- 2014(1222)
- 2013(1213)
- 2012(1134)
- 2011(997)
- 2010(974)
- 2009(965)
- 2008(880)
- 2007(778)
- 2006(653)
- 2005(628)
- 学科
- 济(5537)
- 经济(5532)
- 方法(3424)
- 数学(3140)
- 数学方法(3119)
- 管理(2906)
- 业(2671)
- 企(2217)
- 企业(2217)
- 财(1248)
- 中国(1173)
- 学(1087)
- 业经(970)
- 贸(923)
- 贸易(923)
- 农(903)
- 易(902)
- 融(754)
- 金融(753)
- 制(710)
- 理论(691)
- 务(688)
- 财务(686)
- 财务管理(683)
- 农业(680)
- 银(674)
- 银行(674)
- 企业财务(656)
- 行(650)
- 产业(629)
- 机构
- 大学(16957)
- 学院(16252)
- 济(6812)
- 经济(6685)
- 管理(5888)
- 研究(5189)
- 理学(5114)
- 理学院(5058)
- 管理学(4907)
- 管理学院(4873)
- 中国(3691)
- 京(3418)
- 科学(3269)
- 财(3225)
- 财经(2743)
- 所(2655)
- 农(2651)
- 中心(2588)
- 经(2532)
- 经济学(2499)
- 业大(2424)
- 研究所(2409)
- 江(2314)
- 经济学院(2304)
- 农业(2184)
- 范(2171)
- 师范(2148)
- 财经大学(2102)
- 北京(2083)
- 商学(1854)
共检索到23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坤 刘璐
弗里德曼的研究发现,弹性汇率制度有利于外部失衡的调整,被称为"弗里德曼"假说。选取85个经济体1980—2016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对这一假说进行验证,研究结论支持这一假说。加入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并将样本分为经常账户盈余和赤字两组,通过分位数双重差分方法丰富了这一假说。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认为浮动汇率制度在危机前后对经常账户失衡调整的方向及幅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浮动汇率制度对经常账户失衡程度不同的经济体的调整方向及幅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汇率浮动对于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而言,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陶江
弗里德曼的理论缺陷制约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他的货币理论恢复了货币数量的重要性,遗弃了货币的交易速度,并不是货币数量论的完整表述。他的货币理论的基本命题是货币需求的高度稳定。但他忽视了制度和技术的长期变化会导致货币速度加快,如果没有抵消性因素,货币需求将不会相对稳定。弗里德曼既没有为这一悖论设立补充假设,也无法解释他的经验证据与制度环境的变化之间存在的冲突。弗里德曼研究的货币收入速度,是一个虚拟的非独立变量。经验分析表明:货币的交易速度是比货币的收入速度更真实的、更有价值的宏观经济变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作诗 李平
本文再解读《实证经济学方法论》,探讨和回答了如下问题:(1)理论的本质是什么?(2)理论的假设需要具有现实性吗?什么样的理论其假设需要具有现实性,什么样的理论其假设反而不能都具有现实性?(3)利润最大化假设真的不具有现实性吗?到底应该怎样来检验一个理论的假设的现实性?(4)理论可能被证实吗?可能被证伪吗?我们又该怎样对一种理论进行检验?
关键词:
实证经济学 方法论 假设 现实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则荣
弗里德曼是西方新自由主义阵营的领军人物。他的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主张是比较全面的,并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其理论基础。他的经济思想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包括对我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确认识其思想本质对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改革和警惕新自由主义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弗里德曼 自由至上观 新自由主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曹夕多
本文首先对弗里德曼的教育券思想做一全面系统的介绍 ,并指出目前的研究对于该思想认识的几点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从实施的背景、实施的模式、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对比我国长兴实行的教育券制度与弗里德曼所倡导的教育券制度之间的不同之处 ,从而说明长兴实行的教育券制度不是照搬照抄美国的教育券制度 ,而是立足于中国实际的、“洋为中用”的教育券制度。
关键词:
弗里德曼 教育券 教育券制度 浙江长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翟静丽
教育凭证是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一种市场化的教育改革方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进行,弗里德曼在九十年代又对该理论做了新的发展。认为新技术革命对教育市场化变革有促进作用,教育凭证计划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教育市场化、私有化的手段,现行教育体系中的既得利益集团是教育市场化改革的主要阻碍。
关键词:
弗里德曼 教育凭证 新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享光 刘霄
弗里德曼准则阐述了名义利率、货币增量和通货膨胀率的之间关系问题。虽然许多货币理论框架都证明了它的最优性,但该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不强。本文主要讨论了一些影响弗里德曼准则最优性的约束条件,分析了弗里德曼准则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保证它顺利实施的政策工具和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凯 庞震
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对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弗里德曼假说。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减缓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长加剧了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货币供应量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货币供应量变动能够引起我国经济增长的变动,而且我国经济增长的变动能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伯特·H.卡冈 李建军 罗燕明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学敏 夏茂林
在实践中倍受争议的弗里德曼竞争型教育券制度在理论上本身就存在严重缺陷:教育券面值的确定、教育投资剩余的处理以及学校竞争的起点公平问题等都存在悖论;由于教育的外部性与质量考核问题、学校资产与学生的关系专用性程度和教育交易频率等原因,学生并不能有效地"用脚投票"、学校也不能完全竞争。诸多因素决定了弗里德曼竞争型教育券制度不具可行性。为此,必须理性对待教育券实践,而治理公立学校教育问题也必须另寻良策。
关键词:
弗里德曼 教育券 制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涛
本文试图从主流经济学研究中存在有"描述性"和"分析性"两种不同范式的角度,对弗里德曼在《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中提出的"经济学假设与现实的非相关性"命题进行评析。本文认为,事隔半个世纪,重新检讨这一论战,辨析论战中提出的问题,对更好地理解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河北 葛浩阳 蔡超
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是重要的,马克思和弗里德曼在货币需求理论上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研究范式、对货币需求的具体分析上,而且也体现在由货币需求所延伸出来的对通货膨胀、经济危机和货币传导机制的理解差异。马克思对货币需求是一种规律性研究,弗里德曼更多的是经验研究。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对于我国当前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
马克思 弗里德曼 货币需求理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季苹
“择校”,已经是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并且是最具争议的现象与事实。对美国择校运动影响最大的理论首推美国经济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教育凭证”思想。所谓“教育凭证”是指政府发给家长们票证 ,提供政府所规定的最低限度的学校教育经费 ,家长们可以自由地使用这种票证 ,再加上他们所自愿添增的金额向他们所选择的“被批准的”教育机关购买教育劳务。支撑教育凭证的是对市场的信任。教育凭证思想在美国产生重大影响有它的合理性 ,但其在实施中遇到阻力也说明它具有相应的不合理性。可以说 ,美国的择校运动在一定意义上是在对教育凭证思想的不断认识与批判中发展的。
关键词:
米尔顿·弗里德曼 教育凭证 影响 择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洪丹
本文使用1978—2009年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结论显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农村存款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存款外生于农村经济;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均具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协整 农村金融 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