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9)
2023(13311)
2022(10604)
2021(9472)
2020(7925)
2019(17640)
2018(17449)
2017(33750)
2016(18226)
2015(19906)
2014(19627)
2013(19467)
2012(17481)
2011(15222)
2010(15378)
2009(14584)
2008(14607)
2007(13238)
2006(11603)
2005(10978)
作者
(52517)
(43939)
(43916)
(41184)
(28018)
(21131)
(19710)
(16977)
(16506)
(15647)
(14929)
(14395)
(14127)
(13942)
(13635)
(13305)
(12983)
(12962)
(12697)
(12499)
(10952)
(10676)
(10581)
(10069)
(9835)
(9777)
(9758)
(9677)
(8662)
(8614)
学科
(84284)
(82808)
经济(82700)
(76722)
企业(76722)
管理(67352)
方法(35750)
(29777)
业经(29452)
数学(27298)
数学方法(27163)
(26886)
(21344)
财务(21327)
财务管理(21307)
中国(21080)
企业财务(20233)
(20006)
贸易(20000)
农业(19729)
(19587)
技术(17850)
(16275)
(14861)
(14608)
(13822)
(13745)
理论(13592)
地方(13372)
(12930)
机构
学院(263750)
大学(259083)
(118036)
经济(116197)
管理(106613)
理学(91681)
理学院(90852)
管理学(89755)
管理学院(89294)
研究(84486)
中国(67731)
(55950)
(53255)
(49268)
科学(49014)
财经(44141)
(42425)
(40280)
(40048)
业大(40046)
农业(38916)
研究所(38170)
中心(38019)
经济学(36078)
北京(32925)
经济学院(32920)
财经大学(32618)
商学(31741)
商学院(31477)
(31100)
基金
项目(172221)
科学(137386)
基金(128375)
研究(123392)
(112289)
国家(111264)
科学基金(96850)
社会(82638)
社会科(78622)
社会科学(78600)
基金项目(68308)
(67291)
自然(62579)
自然科(61277)
自然科学(61259)
自然科学基金(60271)
(55430)
教育(54879)
资助(51078)
编号(47408)
(40496)
(39229)
重点(38258)
(38095)
(37265)
成果(36373)
创新(35840)
国家社会(35147)
(32997)
科研(32980)
期刊
(132057)
经济(132057)
研究(76362)
中国(48674)
(46956)
(45944)
管理(44288)
学报(40271)
科学(37779)
农业(31315)
大学(31034)
学学(29902)
(27009)
金融(27009)
业经(23124)
技术(22826)
财经(22456)
经济研究(21646)
(19773)
(19385)
(18418)
教育(18315)
问题(18297)
国际(18103)
技术经济(15734)
世界(14709)
商业(13696)
财会(13538)
现代(13417)
(12375)
共检索到397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婷  郭立宏  董建卫  
以2000—2019年中国本土风险投资(VC)基金所投资的514个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外资有限合伙人(LP)投资的中国VC基金对所投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显示:外资LP投资的中国VC基金能够显著促进所投企业在境外上市;当该类基金联合投资或充当主投时,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中国制度环境的改善能够负向调节上述关系。影响机制为:帮助企业争取国际顶级中介机构的支持;协助企业参与国际分工;提高企业招募外部人才的能力。研究结论对"引进来"和"走出去"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红艳  崔耕  
中国已经成为对外投资大国但并非强国,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经营绩效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中国338家有国际化行为的企业进行调查,考察了这些企业的"引进来"经历(内向国际化模式)对"走出去"结果(外向国际化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引进来"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走出去"的效果:(1)资产内向国际化对外向国际化绩效有直接的正向效应;(2)非资产内向国际化对外向国际化绩效有直接的负向效应,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对外向国际化绩效有正向间接效应。这表明,如果企业采用非资产内向国际化,则一定要通过该模式学习知识,积累竞争优势,提高吸收能力,才能成功"走出去";反之欲速则不达。如果企业采用资产内向国际化,则很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霓  
2016年5月,一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主赛区隆重开幕。本届技能大赛与第二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同时拉开帷幕,由教育部联合天津市人民政府、发改委、工信部、人社部等37家单位共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志亮  
科技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国家实力的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全球化的问题日益显现,要使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做到知己知彼,必须实施开放型政策,实施“引进来、走出去”,融入世界,融入国际社会,树立国际化的战略观念。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加速重组的新形势下,把“走出去”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以此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将会与进出口贸易、吸收外资一起,共同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康  于蕾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如何将20年来吸收外资的巨大成果与中国海外投资起步相结合,如何将外商直接投资转化为中国竞争力和对外投资的能力,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分析“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外投资战略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可行性及特点,提出中国应在吸收外资的基础上,进入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的新阶段,培育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主动参与全球化竞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勃昕  白云朴  黄钺  
新时代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过程中,借助跨境投资驱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以内外技术势差为动因,分析了中国双向跨境投资的演化逻辑,阐释"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创新溢出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基于中国2003—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IFDI难以有效释放创新溢出,而OFDI能够显著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水平,跨境投资的创新驱动由单向"引进来"已经向"走出去"分化;双向驱动下,IFDI与OFDI的创新溢出存在较为复杂的互动影响,IFDI在适度区间有助于释放OFDI的创新溢出,而OFDI在较高强度时能够弱化IFDI对技术创新的抑制性影响;"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调节释放双向跨境投资的创新驱动效应,撬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互动溢出红利。由此为兼顾"引进来"与"走出去",系统提升区域创新发展水平,提供双向调节的经验依据和共轨驱动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桑琦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化,在大量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同时,许多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活动。本文针对外国直接投资(“引进来”)如何与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走出去”)相互结合的新课题,提出了上海政府层面、企业层面的基本思路,并且对上海如何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综合的基本思路作出了策略性的运作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伍长南  
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是加快福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加剧与升级,迫切需要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使之与“引进来”逐步协调,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轮子并转。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丹  董琴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引进来"以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到入世之后"引进来"和"走出去"联动以综合性比较优势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我国完成了融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进程。然而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变革,一方面我国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的路径受阻;另一方面我国已经具备构建全球价值链的现实能力。因此,我国应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互动逐步构建和主导"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东亚区域价值链以及攀升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高端,以区域价值链嵌入和融合全球价值链的方式逐步推进全球价值链的重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翔  
文章采用"倾向评分匹配"与"倍差法"相结合的估计方法,利用中国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分别从总体层面、企业所有制层面、行业技术属性层面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层面,实证研究了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事后生产率效应。计量检验结果表明:(1)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对生产率提升的促进具有滞后作用,但作用不大;(2)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走出去"的民营企业上,国有企业"走出去"的事后生产率提升效应不明显:(3)高技术密集型企业"走出去"的生产率提升绩效要优于低技术密集型企业;(4)"走出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对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要优于到发达国家开展的对外直接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苏二豆  郭娟娟  薛军  
服务业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为培育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竞争优势提供了新契机。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通过构建服务业外资政策调整指数,从上下游产业关联的视角考察了上游服务业“引进来”对下游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游服务业外资政策调整通过产业关联对下游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的提升和投资规模的增长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结合服务业所具备的知识密集与信息沟通特性进行的机制分析显示,服务业外资政策调整不仅能通过引进与创新相关的高级生产要素促进下游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对外投资的技术优势,还能凭借外资服务部门与国际市场之间的天然网络联系有效缓解下游企业与国际市场之间的信息摩擦,提升企业对外投资的信息优势。异质性分析显示,服务业外资政策调整的投资促进效应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结论揭示了我国扩大服务业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投资效应,对促进中国双向投资协调发展和优化国际化战略路径选择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姗  樊秀峰  蒋皓文  
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促进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的重要保障。构建了制度环境约束下FDI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分析框架,并基于200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FDI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起到了正向作用;但在出口技术复杂度异质性背景下,FDI对其非线性正向驱动效应先减小后增大;制度环境作为门槛变量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制度环境水平的提高,FDI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促进效应呈现先增后减变动轨迹。中国政府在制定差异化外资引进政策时应当推动区域制度与营商环境建设,发挥制度因素的协同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华  
对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内向国际化先于外向国际化发展的顺序原理及中国当前所处的对外投资发展阶段的分析指出,不能仅从二者的数量规模上的悬殊差距而简单地得出其发展不均衡的结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处于IDP理论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而不是第三阶段。中国作为"引进来"的东道国地位正在下降,而作为"走出去"的投资国地位正缓慢上升,但仍然处于中级不平衡的发展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