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3)
- 2023(5325)
- 2022(4316)
- 2021(3741)
- 2020(3005)
- 2019(6886)
- 2018(6525)
- 2017(13400)
- 2016(6733)
- 2015(7665)
- 2014(7488)
- 2013(7584)
- 2012(7251)
- 2011(6668)
- 2010(6661)
- 2009(6191)
- 2008(6138)
- 2007(5475)
- 2006(4562)
- 2005(4114)
- 学科
- 济(41988)
- 经济(41938)
- 方法(24750)
- 业(23611)
- 管理(23439)
- 数学(22280)
- 数学方法(22188)
- 企(19768)
- 企业(19768)
- 财(11044)
- 中国(9084)
- 农(8093)
- 业经(7805)
- 贸(7055)
- 贸易(7054)
- 易(6798)
- 务(6634)
- 财务(6633)
- 财务管理(6620)
- 企业财务(6459)
- 地方(6329)
- 融(6226)
- 金融(6226)
- 理论(6052)
- 学(5983)
- 农业(5794)
- 制(5732)
- 技术(5501)
- 银(5387)
- 银行(5386)
- 机构
- 大学(111341)
- 学院(108358)
- 济(54669)
- 经济(53954)
- 管理(46007)
- 理学(41259)
- 理学院(40942)
- 管理学(40567)
- 管理学院(40369)
- 研究(31008)
- 财(26620)
- 中国(23557)
- 财经(22102)
- 京(20912)
- 经(20403)
- 经济学(19615)
- 经济学院(18102)
- 财经大学(16916)
- 科学(15006)
- 中心(14493)
- 商学(14396)
- 江(14346)
- 商学院(14269)
- 所(13238)
- 经济管理(12673)
- 北京(12643)
- 范(12433)
- 业大(12425)
- 师范(12338)
- 农(11879)
- 基金
- 项目(74268)
- 科学(61602)
- 基金(58871)
- 研究(55099)
- 家(49654)
- 国家(49290)
- 科学基金(44559)
- 社会(40187)
- 社会科(38466)
- 社会科学(38463)
- 基金项目(30712)
- 自然(26963)
- 省(26723)
- 自然科(26450)
- 自然科学(26445)
- 教育(26149)
- 自然科学基金(26053)
- 资助(24250)
- 划(22385)
- 编号(20138)
- 部(18523)
- 国家社会(18148)
- 教育部(17208)
- 人文(16660)
- 重点(16335)
- 成果(16087)
- 创(15912)
- 发(15219)
- 制(15130)
- 大学(15054)
共检索到148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戴翔
从资本要素跨国流动通常是以资本为纽带的一揽子生产要素流动角度看,“引资”能否带动“引智”是现阶段中国发展高质量开放型经济绕不开的话题。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引资”对“引智”确实具有带动作用,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第二,“引资”对直接生产性人才的带动作用力,要强于对于非直接生产性人才的带动作用力;第三,“引资”对“引智”的带动作用主要通过提升东道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研发水平三个机制产生作用。据此,根据要素质量匹配性原理,充分发挥人才要素跨国流动的带动作用,必须重视跨国流动资本质量,即通过高质量利用外资对于促进国际化人才流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盈盈 李平 曾勇 何佳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基于19家中资银行战略引资前、后三年的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短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战略引资后,中资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明显增强,创新能力和经营效率显著改善,但业务结构的变化并不显著,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在短期内也并没有得到提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珏 彭冬冬
在低关税的时代,快速通关很可能是打破贸易壁垒,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快速通关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08-2010年113个国家相互之间的出口数据,使用Heckman两步选择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快速通关对贸易参与和贸易规模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快速通关可以通过需求偏好效应、成本效应与全球化生产网络效应和遏制日益强化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负面效应,使得多边谈判所形成的关税降低的效应得以真正发挥。此外,文章还发现,自由贸易协定的建立,提升了通关效率与边境管理的透明度,进而提高了国家间的贸易量。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理解...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萍 宋晓梅 刘庆锋
一、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出口总量的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前,在“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先后引进了冶金、机械、石油、汽车、煤炭、电力等技术,为新中国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只有在改革开放后,随着1979年我国外商投资法的制定和实施,以及随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袁冬梅 魏后凯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分析了出口、外资流入等对外开放因素通过扩大国内外市场规模、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外溢推动产业区域集聚的机理以及对不同地区产出的影响。使用1995-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出口与外资流入是促进我国产业区域集聚的重要因素,其中外资流入对产业集聚及地区总产出增长的正向作用十分显著,而出口对各地区产出份额的提高却表现出负向影响。各省市的海外市场接近度指标在促进产业区域集聚和地区产出增长中也起了积极作用,但内部市场潜力指标没有通过"国内市场效应"对产业集聚产生有利影响。因此,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应适时加大外资引进力度,鼓励国内外资本进入...
关键词:
对外开放 产业集聚 地区差异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范从来 张中锦
收入分配一直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早期的功能性收入分配主要考察不同生产要素对国民收入的分配份额,后来劳动份额稳定性的广泛接受推动了规模性收入分配研究的繁荣,它主要探讨个体收入差距。由于功能性收入分配和规模性收入分配均蕴含着丰富的收入结构思想,此后形成了功能性与规模性收入结构研究并重的局面。基于功能性与规模性收入结构在理论和实证上的内在联系,本文展望了二者相融合的研究趋向,并指出在功能性与规模性收入结构优化的研究中应特别关注贫困、体现公平和重视包容性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钱金保 才国伟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FDI影响国内投资的理论模型,说明存在一个最优的FDI规模,此时FDI对国内投资的促进作用最大。然后利用1985-2005年我国省区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考虑到投资在不同地区之间的空间相关性,估计方法上采用最新提出的空间GM方法。结果发现:我国确实存在一个最优的FDI规模,约占GDP的6%;我国大部分省区的FDI小于这个最优规模,而FDI超过最优规模的省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从FDI对国内投资的长期效应来看,东部地区要低于中西部地区。
关键词:
FDI 国内投资 最优规模 空间相关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俊杰
利用中国1979-2013年的数据,证实了卡尔多的需求导向型增长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即需求能够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这种拉动作用主要通过制造业部门的规模报酬递增来实现。数据显示,这种拉动作用在2001-2013年这一时期比之前更强。不过,数据也显示,制造业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正在减弱,这可能意味着"干中学"的被动技术进步方式将难以持续,必须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技术进步方式。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值是1.12个百分点,远高于传统方法的估计,不过出口的贡献率正处于下降趋势。这表明,必须通过提高内需来弥补外需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内需来促进经济增...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长海 刘锐
本文从消费金融的内涵着手,就消费金融对消费升级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基于城镇居民消费相关数据,利用面板广义矩估计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消费贷款、风险管理工具以及金融资产的增长对第三次消费升级代表性产品的消费增长有拉动作用,消费金融发展是消费升级的必要条件。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消费金融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邹克 倪青山
基于中国2010—2019年的省级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共同富裕程度,研究普惠金融影响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与数量关系,结果表明,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显著正相关,普惠金融通过包容增长、创新效应、创业效应等,有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提升收入水平,促进收入子系统与平等子系统协调统一,进而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促进共同富裕的主要贡献来源于东部地区的收入提升效应,收入不平等改善相对有限。建议强化普惠金融协调收入提升与不平等改善的能力,拓展普惠金融内涵,加快普惠金融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素昆 袁然
不同投资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促进产业升级的机理不同。市场寻求型OFDI可以扩大国际贸易、转移传统产业;资源寻求型OFDI能够打破资源短缺对新兴产业发展的限制;技术寻求型OFDI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研发资金。本文选取2003—2012年间58个样本国家的相关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三种类型的OFDI均为我国产业升级的原因,但存在滞后性;技术寻求型OFDI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市场寻求型和资源寻求型OFDI。为了促进产业升级,应重点发展技术寻求型OFDI,鼓励扩大资源寻求型OFDI,积极引导市场寻求型OFDI。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包文 赵春明
依据2010—2020年共6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构建个体层面就业质量指标体系,考量就业质量对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就业质量显著促进家庭消费升级;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相比,就业质量提升对城镇和东部家庭消费升级的促进效应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素养水平、家庭经济条件、年龄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调节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先锋 张杰 刘晓斐
阐述了出口学习效应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在机制,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商品贸易数据库和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匹配数据,通过构建Pr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出口学习效应能够促进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出口学习效应通过形成企业技术优势提高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概率;加工贸易不利于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相对于私营企业和其它本土企业,国有和外资企业出口学习效应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的作用不明显;出口到发达国家以及具有更多研发投入的企业,出口学习效应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更为明显。在采用了relogit模型后,这些结果依然稳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福林 夏杰长 王晓红
本文选取了15个宏观经济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竞争力。研究发现,1996-2012年间竞争力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能力有所提高;但VAR模型的检验结果却显示该竞争力上升趋势并非是中国计算机与信息及其他商业服务出口的Granger原因,一个主要的理由可能是该竞争力指标偏向于经济系统中的硬指标,其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宏观经济的增长,而服务外包竞争优势更多地来源于经济社会中的软指标。
关键词:
离岸外包 竞争力 因子分析 VAR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谭华伟 张培林 刘宪 皮星 张云 彭琳 程伟 郑万会 陈菲 方雄鹰 于雪 何孝崇
目的:探讨药零差改革对重庆市公立医院人力价值补偿的政策效应,为深化医改提供政策参考。方法:利用重庆市22家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数据,比较分析药零差改革前(2015年、2016年)与改革后(2018年、2019年)公立医院人力成本水平及其补偿度。结果:改革后重庆市全市公立医院人力成本占比、技术劳务收入占比均值为36.92%和26.14%,较改革前增加了 2.74和4.78百分点,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人力成本补偿度均值为70.80,较改革前增加了 8.31,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改革后重庆市全市公立医院人员薪酬倍差均值为2.25,较改革前下降了 0.15;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药零差改革显著提升了重庆市公立医院的人力价值补偿水平,但政策效应存在异质性。应厘清公立医院人力价值回归的机理与路径,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