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52)
2023(3324)
2022(2592)
2021(2618)
2020(2014)
2019(4729)
2018(4709)
2017(7092)
2016(5238)
2015(6119)
2014(6116)
2013(5129)
2012(4611)
2011(4377)
2010(4533)
2009(3724)
2008(3646)
2007(3374)
2006(2988)
2005(2849)
作者
(10604)
(8580)
(8552)
(8246)
(5466)
(4118)
(4071)
(3608)
(3305)
(3302)
(2987)
(2917)
(2866)
(2776)
(2750)
(2671)
(2626)
(2587)
(2579)
(2449)
(2397)
(2257)
(2179)
(2000)
(1998)
(1983)
(1923)
(1835)
(1806)
(1783)
学科
教育(19258)
中国(9692)
管理(8024)
理论(7092)
(7039)
经济(7035)
(6637)
教学(6287)
(5913)
企业(5913)
(4729)
(3637)
思想(3613)
政治(3481)
发展(3448)
高等(3332)
(3326)
思想政治(3308)
政治教育(3308)
治教(3308)
德育(3275)
(3257)
学校(3182)
研究(3176)
(3160)
改革(3149)
学法(3114)
教学法(3114)
方法(2985)
技术(2965)
机构
大学(60958)
学院(57586)
教育(27440)
研究(21907)
(20332)
师范(20296)
师范大学(16918)
(14861)
管理(14352)
职业(14240)
(12675)
技术(12449)
理学(12446)
理学院(12162)
经济(12053)
科学(11894)
管理学(11755)
管理学院(11600)
教育学(10640)
(10433)
北京(10388)
(10350)
职业技术(9784)
研究所(9410)
中国(8795)
中心(8327)
技术学院(8297)
(7976)
(7926)
教育学院(7851)
基金
研究(34930)
项目(34160)
科学(28644)
教育(26406)
基金(20251)
社会(18705)
编号(18346)
成果(17583)
社会科(17269)
社会科学(17266)
课题(16463)
(16238)
国家(15878)
(15312)
(15203)
(14767)
科学基金(13038)
规划(11936)
项目编号(10883)
(10603)
研究成果(9981)
(9773)
(9660)
基金项目(9607)
重点(9491)
年度(9482)
教育部(9285)
(9051)
(8767)
(8727)
期刊
教育(48614)
研究(27275)
中国(22949)
职业(13650)
(13278)
经济(13278)
技术(10935)
技术教育(9245)
职业技术(9245)
职业技术教育(9245)
大学(6116)
(6100)
学报(6083)
(5918)
论坛(5918)
高等(5265)
成人(5204)
成人教育(5204)
科学(5129)
图书(4942)
职教(4642)
高等教育(4637)
管理(4461)
(4281)
书馆(3955)
图书馆(3955)
学学(3723)
发展(3711)
(3711)
(3422)
共检索到96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舒圣祥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当兴趣指向的是"上北大"与"读技校"的选择分野时,绝大多数人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北大。身为2008年青海高考理科前5名,周浩当年为了遵父母命选择北大,如今为了个人志趣转学技校,这样的案例放在国家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无疑具有多重的意义。当然,我们绝不可以就此得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岳岳  
一边是无数考生梦寐以求的北大,一边是一所普通的技术学校。如果按照传统的思维标准来衡量,周浩的选择明显不是进,而是退。但处在个人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都有选择受何种教育、将来干什么的权利。那么既然在北大的学生与生活,让周浩感觉"痛不欲生",那么与其在不适应中虚度时光,倒不如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可雷   张棉好   龙雪非   向国栋  
职业教育教材是承载技术的文本,而技术需在技术实践活动中被诠释。诠释技术文本时不能要求教材的使用者克服自身的主观见解,也无法控制教材使用者的意义生成,而应尊重职业教育教材本身具有的主体性、生成性和历时性。从职业教育教材实践反思,职业教育教材作者应将技术理解为过程中的技术,坚持职业教育教材体例向应用知识的结构转向,并促进职业教育教材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最终由教材使用者在教学实践中展开文本的意义。为提升职业教育教材质量,教材需坚持“作为过程的技术”以体现类型特色、创新教材体例并以技术知识重组教材内容、加强教师培训来优化教学过程,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教材效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11月4日,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在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举行。在会场,一个看起来很沉稳的男孩代表参赛选手进行宣誓。他就是从北京大学退学,又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学习的周浩。2008年的高考,从小就喜欢拆分机械的周浩妥协于父母的决定,报考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凌美秀  曹春晖  
文章从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探讨了阅读的价值与功能,前者表现在:阅读不仅使个体成为传承人类文化的动态性载体,还对个体有着不可忽视的精神安顿价值;后者表现在:阅读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功用。两个价值层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它是阅读对个体价值向阅读对社会价值正向传导的结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玥茹  石伟平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地形成一个和洽、通达、高效的系统,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育人价值,满足受教育者生涯发展的多元需求。从教育阶段来看,不同阶段的"职普融合"内涵与侧重点各有不同。从教育体系来看,"职普融合"包含横向、纵向、深度三个维度。其横向融合模式主要包括校内融合、校际融合、综合高中等多种模式,纵向融合模式主要包括特殊升学通道与统一招生考试这两种模式。从长远来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程度的深化是我国教育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津军  
一名北大学子3年前毅然决然做出退学的选择,来到一家技工学校苦读,现如今终于修成了一名工人技师。本来么,在许多人眼中,北大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而当事人周浩说:"许多人不能理解我选择的道路,但我认为,我从事着我热爱的行业,它的价值并不比成为一名学者要低!"是走传统理念上的"学而优则仕""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依依  闫智勇  吴全全  
随着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企业的办学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开展企业调研变得更加举足轻重。企业调研的价值追求体现在提升职业教育社会适应性,凸显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性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个维度。通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厘清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开展企业调研的内涵,建议从明确企业调研要素、厘清企业调研逻辑和形成企业调研结果三个方面优化企业调研的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德生  刘冲  
高职院校校本评价体系的建构是高职综合办学实力的自我检视方式,也是高职院校相对办学水平的横向确认过程。高职院校校本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对专业目标定位、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培养过程和学生发展诸多因素的评价,每个评价项目统摄若干评价要点和评价内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军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在中国存在过度诠释的嫌疑,科学合理的诠释需要实现作者意图、文本意图、读者意图三重视界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作出全新的诠释,并更加真切地把握该文本之于中国的意义。我们既要走出当下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对布鲁贝克学说的路径依赖,又要借鉴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智慧,为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寻求新的生发空间。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超平  
最近见到一部名人谈读书的文集《阅读改变人生》,编者在书中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我们一个观点:阅读是快乐的。见到这本书,我有一种莫名的悲哀:20多年前,阅读的快乐还是几乎不言而喻的常识,而今天,它已成为一个需要说教般宣扬与证明的论点了。阅读,无疑包括对自己专业书籍的阅读。我们的专业是一个与读书有天然亲情的专业,这不但是因为我们的专业名称中带着一个“书”字,我们专业的前辈中也的确有数不胜数的阅读大师。但是不知是我们的阅读功能普遍退化了,还是现在的专业书“进化”得太难读了,或二者皆有之,今天许多人在阅读本专业书籍时,似乎再难于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即使是对于一些有内容的书,我们也往往是嚼蜡般地啃读,以便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金早  
战略在内容构成上的细微差异,决定着企业成与败的两重命运;其"大象无形"的特性,内蕴着市场"设局"的强大功能,是企业主导竞争格局的根本;作为企业生存之道的抉择,战略,具有一旦选择就难以改变的深远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平  李太平  
在生成性过程观看来,教育过程是以教育目的为中心建构生成的教育事件的变迁序列及其关系性群集。教育过程型态是对教育过程的生成方式和关系状态分析得到的现实或理想的类型。教育过程的生成特性是在教育过程动态变化中体现的特性,是生成论教育过程观从不同的维度对教育过程的解读。从连续程度、技术手段、活动类别和沟通性质等方面可划分教育过程的基本型态。作为复杂系统的教育过程,循环生成是其根本特性。循环生成既是教育过程的生成机制,又是教育过程的运化机制。在教育过程的生成和运化中,循环生成主要表现在生命性与境遇性、计划性与生成性、转化性与节律性以及分立性与整合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绵涛  康翠萍  
教育机制是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包括教育的层次机制、教育的形式机制和教育的功能机制三种基本类型。三类机制以及每类机制中的三种机制各自有着不同的内涵,又有着必然的联系。教育的层次机制主要包括宏观教育机制、中观教育机制和微观教育机制;教育的形式机制主要包括行政—计划式机制、指导—服务式机制和监督—服务式机制;教育的功能机制主要包括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制约机制。教育机制与教育体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它们之间又是紧密相关的。探讨教育机制理论,有助于正确认识教育机制改革的内容,把握教育机制改革的规律,厘清教育机制改革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